“这是我家啊”

2023-12-01 17:14吴萍霞徐亚文田艳波
军嫂 2023年11期
关键词:荣军缆车医院

吴萍霞 徐亚文 田艳波

8月1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联合发布2023年“最美拥军人物”先进事迹。孙德建的故事也由此为更多人所知——他坚守荣军护理最繁重、最艰巨的岗位20多年,常年照顾多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荣誉军人,先后数次承担护理危重荣誉军人任务。

颁奖仪式上,当被问到“为什么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荣军医院”时,他的回答很简短:“这是我家啊。”

一个“家”字,道尽了孙德建的陪伴和守望,安抚着荣誉军人们的挫折和伤痛,更诠释了人间的温暖和牵挂……

2000年底,孙德建从部队退役,入职黑龙江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当了一名护理员。

孙德建说:“我的爷爷、父母都曾在荣军医院工作过。我是在荣军医院出生、长大的,那里就像我的另一个家。退役了,我选择回家,去守护这些家人。”

尽管以前耳濡目染,对护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可真正进入角色,孙德建还是遭遇了短时间的“不适应”。

那时,荣军医院有30多位伤残军人,大多是在服役期间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一至四级伤残军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只有23岁。他们或不能行走、或不能言语、或永久地失去了记忆。孙德建的工作,就是当他们的手和脚,帮他们洗脸、刷牙、吃饭、翻身……

一级伤残女军人张永琴,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入院休養几十年。由于年龄大和各种病情等,她已不能咀嚼,甚至连吞咽都很困难。

为了给老人补充营养,孙德建就把鱼刺一根一根挑出去,再把鱼肉和饭菜拌在一起,榨成糊状喂她。可就是这样,老人依然无法下咽。每喂一勺饭,大半勺会被她吐出来,鼻涕、口水也跟着一起淌出来。

“第一次给张姨喂饭的那天晚上,回到家里我都没有吃饭。”孙德建回忆道,“一看见饭菜,就想到工作时的场景……”

为了克服困难,孙德建想出一个办法。因为喜欢吃苹果,每次给张永琴喂饭时,他就带上一个苹果:“张姨,您吃一口饭,我就咬一口苹果。您看,这个苹果是甜的,您的饭也是甜的,我都吃进去了,您也多吃点,少吐一点……”反复多次后,孙德建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

孙德建做起护理工作来心细如发、不怕脏累,大家也习惯了他的照料和陪伴,都亲切地喊他的小名“大波”。

三级伤残军人毕长明,患有开放性肺结核,大家在护理他的时候都小心翼翼。2008年底,毕长明的病情突然加重,还伴有大量咳血,在康复医院治疗几天后病情仍不见好转,医院决定将他转到大庆结核防治医院治疗,并派孙德建去护理。

已经定下婚期的孙德建,二话没说就陪着去了大庆。那时,毕长明的双肺有80%已失去功能,呼吸困难,吃顿饭都会累得大汗淋漓。一天晚上,孙德建正在陪护床上休息,就听毕长明微弱的声音传来:“大波,我肚子胀得厉害,我想……”

孙德建立即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戴上橡胶手套,给他注入两支开塞露。可长时间卧床,毕长明的粪便已经形成粪石,开塞露也不起作用了。为了缓解老人的痛苦,孙德建就用手一块一块地往外抠……

“事后,看着毕叔长舒了一口气,跟我说舒服多了,我就高兴。”孙德建回忆,“第二天,毕叔想吃西瓜……我记得那天他吃了生病以来最多的东西。遗憾的是,几天后,毕叔还是没扛过去……那是我第一次经历那样的场面,脑子一片空白。从那以后,我暗暗发誓,要对他们更好点,再好点,他们太不容易了。”

除了日常照料工作,孙德建一有时间就陪荣军们聊天,大家也把他当成无话不说的亲人。

“大波啊,自从住进来,我就再没出去过,外面的楼都那么高了,啥时候能见见啊?”

“我当兵时在丹东的东沟,离海边只有十几公里,但当时的条件和部队的纪律,一直都也没有机会到海边看看大海,受伤后就更不敢想了。”

…………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些话,他们只当“梦想”跟大波唠唠,没想到,却烙进了孙德建的心里。

2017年夏,孙德建和同事们陪同荣誉军人周宏峰和陈宝林到北京录节目。他知道两位荣军都有登长城的愿望,录完节目后,就决定带他们去登慕田峪长城。

上山坐缆车,缆车均速靠近,需要人迅速登上小车厢。这对常人要求不高,但对孙德建一行却有点“冒险”,“同事先拿着轮椅跑上缆车,我抱着宏峰,抓住时机稳稳地上去了,上去以后就让他坐在我腿上;宝林瘦一点,就由另外两名同事带着。”

一级荣誉军人周宏峰40多岁,因伤造成高位截瘫。他体重近70公斤,日常抱着都有点吃力,更别说是坐缆车了。

下缆车后,孙德建已是满身大汗。看到离烽火台还有好几百米的台阶,周宏峰心疼孙德建,死活不肯上去。孙德建急了:“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来都来了,最后一点你咋不上了?”

孙德建,男,汉族,黑龙江省方正县人,1982年5月出生,1998年12月入伍,2000年12月退役,2017年7月入党,黑龙江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荣管科护理班班长。2023年获评第四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

看到周宏峰不为所动,孙德建只能用激将法:“宏峰,你是不是不信任我了,不相信我能带你们上去?”

“大波,你这是说的啥?我还能不信你?你说行,那咱们就上。”台阶弯弯曲曲,孙德建连背带抱,终于把周宏峰带上烽火台。稍作休息后,他又跑下去把陈宝林背上来。

在回程的大巴车上,孙德建累得睡着了,周宏峰开始默默流泪,忍不住低声念叨:“大波可真是太累了,他的衣服都能拧出水啊!你看看他的脸,晒得通红,我……”

2018年7月,在康复医院党委的安排和组织下, 33位荣军踏上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拥军重任”的圆梦之旅,孙德建带领护理团队,准备了各种应急药品和设备,负责他们的全程护理工作。整个旅程前后历时9天,途经多个城市,总行程3000余公里。

在辽宁营口鲅鱼圈海边,年过七旬的荣军王存文,躺在海水里,高兴得像个孩子,他说:“我终于完成了多年心愿,人生不虚此行。”不能下水的荣军们,也都被孙德建和同事们抱到沙滩上,让他们听听海浪的声音,感受海风的清凉。

在大连老虎滩旁,经公交司机师傅同意后,孙德建和同事们把荣军们连人带残疾车一块搬上公交车,让他们体验一次公共交通;在丹东鸭绿江边,荣军们逐一被抬上鸭绿江断桥,大家齐声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9天时间里,孙德建常常热泪盈眶,他忘记了劳累和紧张,也沉浸在荣军们的幸福和满足中。

新冠疫情期間,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孙德建连续800多天坚守在荣军医院,没有回过距离仅百米的家。他说:“家里人可以互相照顾,而荣军们只有我们这些亲人。”

那段时间,孙德建不仅是护理员,还是送水工、修车工、理发工……记得有一天,就孙德建一人值班,可是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听到荣军们房间里的呼叫器响。

“是呼叫器坏了吗?”孙德建心里有些不踏实,便开始一个个房间地检查。

“大波啊,呼叫器没坏。我们就是心疼你。我们少按一下,你就可以少动一下,能多休息一会儿……”

近乎一致的回答,让孙德建热泪盈眶:“有这些家人心疼,我的付出,值!”

得知孙德建获评第四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最高兴的就是这些荣军了。孙德建是悉心照料他们的人,是带他们圆梦的人,也是陪他们走到最后,给他们体面和温暖的人……孙德建的当选,也包含着国家和社会对荣誉军人的尊崇。

那年,荣军医院刚从安达市搬到哈尔滨,荣军马继臣的身体状况很糟糕,需要提前准备“装老衣服”。

可刚到哈尔滨没多久,人生地不熟,孙德建一大早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店铺,最后才在一家小店找到了比较合适的“装老衣服”,他仔细检查了一番便往自己身上套,想试试大小。老板不禁奇怪:“你不是买‘装老衣服吗,咋能自己穿上?”

孙德建笑笑说:“都是家人,没那些讲究……”

等孙德建买完“装老衣服”赶回荣军医院时,马继臣已经被送去上级医院抢救,他又带着衣服赶过去。孙德建早上出门时,马继臣的意识还算清醒,但此时已经半昏迷,嘴里嘟囔着:“大波,我要回家。”

孙德建问:“哪块儿是你家?”

马继臣说:“我要回荣军医院。”

对马继臣来说,荣军医院就是他的家,大波就是他的亲人。

孙德建抱着马继臣哭:“哥,我带你回家。”

凌晨2点多,孙德建把马继臣带回荣军医院,守着他,陪他说话,尝试喂食。第二天中午,马继臣在 “家里”安详离世。

从事护理工作20多年,孙德建送走了多名荣誉军人。“我能做的不多,就是做好护理工作,给他们最后的温暖,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

看着每天忙碌的孙德建,常有荣军劝他:“大波,你其实可以有更好的去处,不该这么陪着我们。”

孙德建懂得荣军们的心思:他们把自己当家人,替自己考虑,可也担心他真的离开荣军医院。

每每这时,孙德建就笑着说:“放心吧,我可舍不得离开这个家,离开咱们这些家里人。”

(徐亚文单位: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田艳波单位:黑龙江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编辑/李颖

猜你喜欢
荣军缆车医院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visual angle model with anticipated time and stabilizing driving behavior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based on BILSTM model and data denoising scheme
An extended smart driver model considering electronic throttle angle changes with memory
Stabilization strategy of a car-following model with multiple time delays of the drivers∗
乘坐缆车
高空缆车
缆车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