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莎莎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是指突发性的大量产后出血,其病情急速,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止血,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止血手段,但治疗后若不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会因失血过多,出现身心疲劳,情绪低落等情况,依从性较低,加之护理不当还会给患者产后恢复埋下诸多隐患,极大影响其生活质量及预后[3]。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充分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保障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是一种集合护理模式,以信息为基础,信念为动力,最后通过行动改变结果[4-5]。IKAP模式应用于多种疾病护理中皆能取得极佳效果[6],但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基于IKAP模式下护理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术后患者63例,按随机信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n=31)和常规组(n=32)。常规组年龄23~46岁,平均(33.25±3.63)岁;阴道自然分娩26例,剖宫产6例;初产妇21例,经产妇11例;教育背景为小学及以下1例,高中6例,大专14例,本科及以上11例。护理组年龄22~44岁,平均(33.14±3.57)岁;阴道自然分娩27例,剖宫产4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12例;教育背景为小学及以下2例,高中5例,大专11例,本科及以上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经临床介入治疗且生命体征稳定;②家属及患者知晓并自愿签订同意书;③意识清晰。
2)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神经系统、认知功能障碍;③伴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④理解能力差,不能正常沟通。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1 常规组护理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待患者清醒后稳定其情绪并主动向其简单介绍手术治疗及护理的意义,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遵医嘱进行用药、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康复情况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等。
1.2.2 护理组护理
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了解信息:护理人员待患者苏醒后主动与其及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沟通(10~15 min),充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及目前心理状况,并鼓励其勇敢说出心中烦恼、最想了解问题及需求等,根据其表述及实际情况制定应对性干预计划。
2)讲述知识:①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通过短视频、图片等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介入治疗在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过程、疾病知识、目前治疗效果等;②指导患者学会分散注意力法、呼吸放松法及冥想法,并提醒其有任何不适时及时、积极地与护理人员取得联系;③讲述康复护理、锻炼等相关知识,同时分发保健手册,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时(1次·周-1)分享关于产后护理及康复锻炼等相关知识并告知其本院医资水平等情况以促使其放心。
3)转变观念:①向患者介绍负面情绪、不良行为习惯的不利影响及平稳心态、健康行为的必要性和优势,以促使其改善情绪,并引导其转变错误认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②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5~10 min·d-1),向患者介绍其他介入治疗康复案例,坚定其康复信念,并经常给患者播放舒缓音乐(自然音乐、冥想音乐等)以保持其愉悦心态。
4)实际行动:①经常巡视患者并及时记录其血压、心率、呼吸以及神志变化,查看产妇肢体的皮肤变化(如颜色、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及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血及血肿等);②嘱患者术后采取平卧姿势保持6 h,以促进穿刺点愈合,预防血栓;协助并指导患者进行翻身、运动以防止发生压疮;主动关心、倾听患者心声,引导其家属掌握更多缓解情绪、分散注意力及护理的知识,以调动家属主观能动性,消除患者紧张、顾虑情绪,同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此外若患者出现术后疼痛(下腹、臀部及会阴部疼痛),轻者进行轻声安抚处理,重者可予以药物进行镇痛。
1)护理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7]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SNS共19个题目,各个题目以1~5分的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总分最低为19分,最高为95分,总分≥80分、60~79分和<60分则分别表示相当满意、基本满意和完全不满意。总满意率=(相当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依从性:通过本院自制《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依从性评估。该表共包含5方面内容(信念依从、护理依从、治疗依从、用药依从及行为依从),共35项,各项分别计1~4分,总分35~140分,其中,十分依从>105分;75分≤基本依从≤105分;完全不依从<75分。总依从率=(1-完全不依从例数/总例数)×100%,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效度系数为0.881,信、效度均高。
3)疾病认知程度:于干预前后采用自制《疾病认知水平估量表》对2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进行评估。该表共5项(治疗相关知识、护理作用、健康行为必要性、健康信念及预后恢复),各项计5~10分,25分≤总分≤50分,分值与疾病认知水平呈正相关,该评价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67,效度系数为0.875,信、效度均高。
4)生活质量: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8]评分。GQOL-74共4个维度,各维度为0~100分,总分0~400分,分值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好。
5)心理状况: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9]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0]评分。SAS和SDS均采用4级评分法(1~4分),共20个条目,其中SAS含反向评分15个、正向评分5个,SDS正向和反向评分均10个(正向评分4分为没有、1分为有,反向评分1分为没有、4分为有),总分=粗分×1.25(取整数),粗分为20条目得分和,总分0~100分。SAS总分≥50分为焦虑,SDS总分≥53分为抑郁。两者得分与焦虑/抑郁水平呈正相关。
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护理组患者的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n(%)
干预前,2组疾病认知程度(治疗相关知识、护理作用、健康行为必要性及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理组疾病认知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01),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程度评分比较 分
干预前,2组GQOL-74、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理组GQOL-74评分高于常规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均P<0.001),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GQOL-74、SAS、SDS评分比较
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属于妇产科危重症,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11],目前介入治疗因具备创伤小、止血快、恢复快、可保留子宫等系列优点,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该疾病[12]。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缺乏心理准备且有濒死感,多伴有恐惧、精神紧张及悲观等心理状况,故急需在介入治疗后加以护理干预以稳定患者情绪,改善其负性情绪,转变患者消极观念,激发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信心,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预后的改善。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注重信息交流、互动,强调在指导患者深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基础上增强其治疗信念,进而克服消极情绪,转变其不良行为[13]。闫菲菲等[14]研究表明,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模式,能减轻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护理组依从性、疾病认知程度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或P<0.001),提示应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增强其疾病认知水平、依从性,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在于,护理组通过充分了解患者信息,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增强其疾病认知水平,并引导其转变错误观念,树立治疗、康复信心,可从本质上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主动采取行动,有助于提高其依从性;进行心理疏导、介绍其他介入治疗康复案例、播放舒缓音乐等系列措施可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促使其保持愉悦心态[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01),提示应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进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为,护理组通过进行一对一的沟通鼓励患者勇敢表达自我、讲述康复护理、锻炼等相关知识、进行预防压疮护理、镇痛护理及体位调整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后患者中应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可增强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水平和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