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及创新研究

2023-11-30 07:22姚茸荣
华章 2023年4期
关键词:管理现状创新策略

[摘 要]当前,在推进高校现代化管理体系的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的创新工作显得愈发重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给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困难。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持续增加,整体办学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随之而来的校园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样,给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高校安全管理方面凸显出诸多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深化。因此,文章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几点创新及改进的建议,希望可以给当前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安全管理;管理现状;创新;策略

高等院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是人才输出的主要后备军,担负着传播知识、科研立项、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对国家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高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安全管理又是重中之重,是高校乃至全社会都极为重视的现实问题。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为保障大学生校内的安全、保证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指导,以稳定、健康的校园环境为前提,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形势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实现高校安全的高质量管理,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支持,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1]。

一、高校安全管理相关概述

(一)高校安全管理的内涵

高校安全管理一般指的是高校安全管理部门联合其他部门来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原则和实施方法等,它以高校作为管理主体,以安全为核心目标,保障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育主体、环境、活动、物资等的安全性。这里所指的高校安全管理部门一般是指保卫部门、后勤部门、教务部门等等。近年来,随着高校社会化、信息化和普及化的进一步发展,其安全问题愈加凸显,科学有效地开展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高校得以稳步发展的首要途径。传统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指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围绕组织和个人的保卫工作,政治属性较为明显。而现代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则与之不同,它是指由具备管理学原理的基本要素来开展的相关管理工作,管理学要素如目标、对象、内容、原则、方法和关系等等。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是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基础,是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

(二)创新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1.创新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改革和稳定发展的基础

安全管理工作是高校顺利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基础,因为安全是稳定的前提,而稳定亦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只有重视高校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2]。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持续推进,高等教育事业逐步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逐步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多数高校为了获取更加稳定的发展,逐步扭转过去封闭式的办学方式,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办学方式。但是,随着学校管理范围的逐步扩大,也给高校安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还有部分高校,在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时往往流于形式,内容比较单一,开展方式较为封闭,无法匹配高校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导致高校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高校安全管理的创新工作,为各项教学活动提供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和科学、合理管理方式,以保证高校教学活动每个环节的安全性。

2.创新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是各项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院校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更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社会发展越来越具有多样化,其中,许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高校的安全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也给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高校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避免大学生受到不良风气影响误入歧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保障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的学习之中,实现知识体系的提升,促进大学生成才;可以让教育工作者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教育、搞科研,长此以往,才能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提

升[3];可以让高校各部门领导有更多的精力来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制定科学的决策,从而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较为薄弱

大学生大都已经成年,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是由于之前的经历大都在校园内,生活环境较为单纯,社会经验不足,心智发育也不够成熟,在走进大学开始接触社会时,还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当他们面对那些无孔不入的安全隐患时,往往不知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无疑给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也离不开网络,但是,很多大学生在面对网络时,由于安全意识薄弱,警惕性较差,不容易抵住利益的诱惑,容易轻信他人,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同时,由于社会经验欠缺,难以判断网络信息的真真假假,另外,网络上那些暴力、游戏、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网络问题成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比如,当代大学生热衷于网购,但是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泄露出去,遭遇网络诈骗;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充值、直播打赏等行为导致不理智消费。以上种种问题,无疑给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帶来严峻挑战。

(二)高校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对日益严峻的安全管理形式,不少高校已经将安全知识定为高校必修课,同时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校内宣传及专题讲座活动,旨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高校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安全教育课堂或安全教育讲座,但是偏重于理论,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安全知识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当真正面对安全问题时,不知具体该如何应对,使得高校安全管理教育缺乏针对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问题。[4]另外,很多高校的安全管理教育主要针对人身财产安全、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对常发的网络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影响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欠缺

就当前高校安全管理现状来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现有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由于缺少统一的信息化指挥体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像保卫科、学工部、辅导员、团委等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协同管理体系,部门之间较为分散,沟通不足,协调处理能力欠佳,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全员参与的联防机制。由于组织内部构架过于垂直,纵向信息需要层层沟通,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共享困难,导致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置。如校园内发生火情,按照以往的处理方式,当学生或某部门发现火情时,要逐级上报给各自的直接主管领导,再由部门领导通知消防及相关保卫部门,这样繁琐的上报流程,给安全事故的协调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甚至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必要的指导,制度不够完善,参与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职责边界模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高校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较为欠缺,即便组织了安全检查,也仅仅是形式主义,在排查隐患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发挥高校安全管理真正的作用。高校在教学、科研、监督等方面的安全工作考虑不足,并没有真正地将安全管理纳入到高校可持续发展之中,导致开展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职责界定不清晰。

三、新形勢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一)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新形势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这与大学生薄弱的安全意识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学生必须要积极参与到校内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中去。作为高校,要从安全教育入手,以安全教育铸造学生牢固的安全思想防线,同时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周边的治安环境,保证教学、生活和科研有序开展。第一,加强全校师生及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精神文明可以有效地提升个人的思想觉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第二,加强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借助各种主题讲座和实践活动,全方面、多层次地灌输安全常识,全面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尤其是新生入学和毕业这两个关键节点,高校应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就在校期间及社会常见的各类安全问题及安全防范措施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做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和心理疏导,提前让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防范,从而有效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第三,就在校期间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高校要进行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对常见的网络电信诈骗进行专业的案例分析和法律知识讲解,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来引导和强化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正确约束自身行为规范,全面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5]。

(二)加强高校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完善校园安全信息管理平台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便捷性,面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可以进行防治结合。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全面实现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和有效性,实现信息即时共享,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从根本上杜绝各类安全隐患。一方面,改正只重视信息化教学,不重视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传统错误观念,相关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不断升级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补齐安全管理子系统的建设短板,打通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互联,保证安全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另一方面,不断提升高校安全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三)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当前,应急预案已经成为应急管理体系中最为普遍的处理工具,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和安全隐患时,不但可以评估潜在危险,还可以对事故处理预先做出具体安排。首先,校园应急预案要以国家法律为依据,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对应急决策、信息披露、协调处理和善后工作进行完善。其次,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提前做好具体可行的专项预案。再次,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如医疗急救、火灾逃生等突发事件,通过演练来完善应急预案。最后,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事后的心理疏导和秩序恢复。合理的善后处理工作,既可以消除突发事件对在校师生的身心影响,还可以消除突发事件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6]。

(四)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制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健全的安全监管制度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基础,是督促全体师生形成安全责任意识、履行安全职责的依据,是高校安全监管部门依法治校的有力保障。不断创新安全监管制度和考核机制,将安全职责落实到人,以服务为前提,以治理为目的,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完善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体系,提升重大决策的执行能力。另外,随着当前高校安全主体责任越来越多元化,相关管理部门要持续强化制度约束,形成长效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要遵循高校现代化治理理念,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全管理工作。基于现代化背景,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体系,持续优化和稳步推进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为高校的稳步发展提供安全大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步伟.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安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03):74-77.

[2]庞然,英启雷,王东.基于“4R”理论的高校消防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4):144-146.

[3]陈永庆,罗丙中,杜国胜.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建构研究——基于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J].高校后勤研究,2022(11):26-29.

[4]夏炜,柳隽宇,夏端峰.基于大数据背景的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2(10):155-157.

[5]汪岩.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阵地建设与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2,19(19):161-164.

[6]袁浩,范素文.云计算背景下高校校园安全常态化管理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5):59-61.

作者简介:姚茸荣(1975— ),男,汉族,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保卫处实习研究员,本科。

研究方向:高校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现状创新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塑胶跑道中TDI的检测方法及管理现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