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芳
夏布:中国最古老的布料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苎。
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诗经》
《诗经》开启了千年夏布的渊源,诗中的描述就是把麻纤维放在清水池里,发酵使纤维中胶质脱掉,以便纺绩成纱。那时还没有棉花,苎麻是主要的纺织原料。
“古者先布以苎始,棉花无始入中国,古者无是也。所为布,皆是苎,上自端冕,下讫草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纺织技术已大大提高。苎麻的织造水平在西汉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精细程度可与著名的西汉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媲美。
夏布的原料是苎麻,也称白叶苎麻,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自古便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古越族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耕种和手工织布。神农誉麻,史称“富贵丝”,西方国家称它为“中国草”,日本则喜欢称呼它为“南京草”。
中国的夏布产地主要集中在江西分宜、万载、萍乡一带,以及重庆荣昌、四川隆昌和湖南浏阳、醴陵、平江等地。
湖南、江西和四川這三个地方的夏布风格有些不同,湖南夏布名品叫作“鸡骨白”,因为所做出来的夏布特别白,精细程度成为一时之最,另外染色布比较多,但手工艺凋落得特别快,现在几乎看不到什么了;江西的夏布工艺保留得很完好,现在的特点是工业化、产业化,做粗布、装饰用布比较多;四川夏布则既做得精致,手工成分也保留得也比较完整。
夏布生产可溯源到东晋后期,唐代夏布被列为贡品,以江西万载和重庆荣昌生产的夏布为主要代表。
万载夏布是江西传统手工布的典型,它起源于东晋,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新织麻纱呈圆形,又称“圆纱夏布”。它与外地的扁纱夏布相比,质地更好,麻更精细、更耐用。这种夏布品质精细,边缩平整,织造均匀,色泽清秀,透气性强,凉爽清汗,不起皱,不变形,易洗涤,越洗越白,是一种纯手工、纯环保的产品,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由苎麻到夏布,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分为苎麻种植、原料制作、夏布制作三个部分,几十道工序。万载夏布按规格可分为四种,按品质分为五个品型,按等级分则有五等。万载夏布可用于服装、帷帐、工艺品等的制作,也可用来题诗作画。
荣昌地处重庆市西部,夏布织造主要分布在该县的盘龙镇。荣昌夏布历史久远,汉代称为“蜀布”,唐宋时期称为“斑布”“筒布”,主要用作贡品。清代康熙年间作为商品生产,以后销往省外,甚至远销朝鲜、日本和南洋等地,成为荣昌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荣昌盘龙镇夏布以苎麻为原料,成品有细布、粗布、罗纹布三大类别。其生产工艺包括打麻、挽麻团、挽麻芋子、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整形、印洗等工序,织成的夏布细密平整,莹洁润滑,坚韧耐用。由于麻质的特性,这种布易洗易干,古朴雅致,美观大方,凉爽吸汗,舒适宜人,是人们夏日衣着用料的上等佳品。
由于人造丝制品的兴起,夏布曾一度远离我们的视线。近年,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回归大自然的诉求也在不断提升。健康的、绿色的、天然的纤维面料,让夏布再次回归并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的面前。
制造工序
从苎麻到夏布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剥麻、自然漂白、绩纱、挽麻团、刷浆、上机织造、印染、晾晒等,方成服饰。
不同于现在用机器纺织出来的布,真正的夏布是用古老的手艺做出来的精致苎麻布。其绝精者两年余始能成一匹。一匹四丈八尺(16米),可为二衫。
剥麻
将苎麻砍下,去掉叶子,剥下茎皮,就可得到淡青色的苎麻纤维。
自然漂白
自然漂白分为清水漂白、日光漂白等方法,按程序连续几天进行,即成洁白苎麻。
绩纱
绩纱时将已经自然漂白后的苎麻,撕开成片,卷成一缕缕,放入清水盆中,然后用手指梳成一根根苎麻细丝,放在大腿上,用手捻接成细小麻纱线,再卷成如茧状纱绽一样的小团缕。
织布
织布分为刷布、上机、上浆、织造四道工序,其中以刷布、织造为难。如果手艺不精,分断纱,又费时,次品又多。经纱、刷布多为男人所做,织布多为女人所做(故夏布又称为娘子布)。
传承与创新
2008年,夏布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俭康,重庆市荣昌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夏布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其夏布编织技艺家传,是夏布织造技艺第三代传人,于1970年开始随祖父李良正学习编织夏布,积累了丰富的夏布编织经验,熟练掌握了夏布的整个编织技艺,能编织各种规格的夏布,善于牵线和刷浆技艺,特别擅长编织精细夏布,编织的夏布布面平整、细密,漂白后色泽光洁。他探索出将传统编织技艺和苎麻原材料融合的技艺,用芭蕉干纤维织布,用棉、麻混合织布。
“苎麻毛线头多且容易断,需要在面上刷一道米浆。通过上浆让毛头和麻线黏在一起,使它挺直顺滑,便于纺织。”李俭康介绍着夏布烦琐的编织工艺。
为了吸引更多的手艺人来织布,海棠夏布厂采取了“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现在每天来厂里织布的人固定是这几个,更多的人选择在家里织布,可以自己支配织布时间,织好的成品布交到厂里,按件数算工钱。”李俭康介绍着厂里灵活的生产方式。
“我们厂里的颜先英,现在在荣昌夏布非遗园里做体验教学,让游客自己动手织夏布,感受夏布织造的不易。”李俭康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夏布,厂里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走出去”,他们在各个夏布体验馆从事教学活动,不仅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让更多人了解夏布,爱上夏布。
此外,还有荣昌夏布非遗传承人马琳沁和唐艺,在家中长辈——“夏布”非遗传承人马仁芬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夏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她们将古老的夏布织造技艺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创新出折扇、刺绣、绘画、床上用品、家居用品等多种夏布产品,并推广到海外市场。
随着现代东方生活美学的兴起,夏布以其天然质朴的质感逐渐受到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重新看到它,想要留住袅袅白纻,留住婆娑夏布。
有人把它们做成舒适的夏布衣服,既保留了淳朴的味道,又不失设计感。有人把它们做成了古拙的手作,质朴自然,别有一番韵味。
在夏布上刺绣、作画,更像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相遇。配色柔雅,淡彩晕染,颇具水墨丹青之韵。
当夏布重回大众视线的时候,它已从传统的布料成为时尚与古朴兼备的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