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凯
“文化村长”以文化礼堂为阵地,丰富活动供给,打造文化“磁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婉转悠扬,一声入耳荡气回肠;唱念做打,一曲唱罢余音绕梁。新古典瓯剧《朔门潮》以宏大的舞美设计、厚重的宋乐韵律将观众带回南宋朔门古港,还原繁华的市井港口生活;一片钗光鬓影、一袭水袖丹衣,昆曲《桃花扇》以爱情离合道尽家国情怀;青春版越剧《孔雀东南飞》展示着新一代越剧青年演员的时代风采。
这是今年9月在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鼓楼社区文化家园举办的“瓯越人家·礼堂有戏”温州小剧场式特色文化礼堂专场展演,为市民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盛宴。当晚,五马街道鼓楼社区文化家园、状元街道罗西文化礼堂、梧田老街文化礼堂、石帆街道朴湖文化礼堂等10家单位入选温州市首批小剧场式特色文化礼堂。更开放的互动观演空间、更多样的戏曲元素,文化礼堂+剧场式演出,为激发文化礼堂品牌活力提供了新引擎。
“文化礼堂+剧场式”演出也是鹿城区以“文化村长”运行文化礼堂路径探索的一个缩影。早在2022年,鹿城区便打破传统模式,引入市场“活水”,吸纳全区文化能人、志愿团体以及有技术专长的文化运营机构加入文化礼堂服务队伍,聘任了11位“文化村长”参与到文化礼堂的日常管理和乡村治理工作。自上岗以来,“文化村长”以文化礼堂为阵地,丰富活动供给,打造文化“磁场”,开展了非遗手工、民俗农艺、特色场馆体验、文化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让文化专才扎根基层
一堂带一村,文化助共富。2023年是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第十一个年头,也是鹿城区探索文化礼堂运行新路径的第二年。
鹿城区通过委托管理、指定管理、居民自管等运营模式,率先在全省探索实行“文化村长”共治共富竞比机制,通过细分比拼项目规则,管理平台智慧测算,赛出“最美文化村长”,以赛促效,发挥“鲇鱼效应”,让文化专才扎根基层,激发乡村共富的内在活力。
如何使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常态化、多元化?如何针对不同的资源优势采用特色的运营模式?如何利用农村文化礼堂赋能共同富裕?“文化村长”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温州无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無料书铺”创收人张潇将“多元化创新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数字化乡村全新风貌”的理论带到了七都街道樟里文化礼堂。七都街道樟里文化礼堂坐落于鹿城区樟里村虹桥头,场地由教堂改建而成,各大功能场所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获评省五星级文化礼堂,成为村庄新地标、侨乡村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带动樟里村先后获得过全国文明村、省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省休闲旅游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3A景区村和市级美丽乡村样板村等荣誉。
“聚焦乡村本身和城市链接的地方,就是我们想挑战的地方。”作为樟里“文化村长”,张潇通过都市阅读、乡村文化市集、常态化研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将都市和乡村文化在礼堂形成互通。在不断探索运用中,樟里文化礼堂通过开办读书分享会、组织高校参观团、举办非遗手工公益等,开展系列深受村民及游客喜欢的活动,同时按照未来乡村建设的思路创立了低碳生活馆、记忆馆、未来邻里中心等,带动周边研旅研学产业发展。
走进樟里未来邻里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排叠放在书架上的各类书籍,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都会有不少小朋友到中心阅读。中心二楼则设置了不少海外连线室。温州华侨多,基于这个情况,张潇特地预留出了供村里老人联系亲友的空间,这一点也广受好评。“在中心联系亲人朋友很方便,有时候自己不会操作,工作人员也会帮我们。”不少老人对连线室赞不绝口。下一步,张潇正考虑将邻里中心改为24小时开放的形式。“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用电安全与保暖问题。”张潇说。
为了当好“村长”,归国华侨陆焕斌将自己多年华侨青少年华文教育的工作经验,带到了结对礼堂山福镇驿头瓯越文化礼堂。山福镇是远近闻名的侨乡,有海外华侨上万人,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陆焕斌先后出任鹿城区瓯智侨青少年海外传播中心主任、温州市青少年网络国际传播中心“海豚社”负责人,建立网络国际传播矩阵,为海外华侨青少年提供认知中华传统文化及了解中国新发展的平台。自从当上“村长”,陆焕斌全身心投入这个新角色,精心策划活动,拍摄宣传短视频,推出国际中文教育全球村项目,定期组织开展云课堂,海内外华侨青少年共学中华文化。去年,他的项目被提名为全省农村文化礼堂赋能共同富裕引领项目。山福镇驿头瓯越文化礼堂内还设有瓯智侨青少年海外传播中心,礼堂的一大特色是海内外华侨青少年的中华文化教学,定期承办中国侨联主办的“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夏令营,并常态化开设云课堂,通过海内外青少年线上线下互动形式,自主开发特色教程,寓教于乐,文化共享。“文化传统不能丢。但如何让海外青少年主动了解、喜爱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思考。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陆焕斌说道。
鹿城的“文化村长”之中,既有干劲十足的“优秀企业家”,也有醉心公益的“志愿领头人”,还有本领过硬的“基层好干部”。中广(温州)信息网络有限公司鹿城区域总经理潘劲勇,对其结对的松台街道桂柑文化家园和山福镇驿头文化礼堂进行数智改造,发挥资源优势,助推文化礼堂的数字化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共富发展;鹿城区文化馆特派文化员黄珍珍,带领藤桥镇樟村文化礼堂自2018年开馆以来,开展大大小小活动3000余次,参与人数累计超3万人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老人开展鼓词、科普知识讲座、义诊,针对村民、少儿开展党史理论宣讲、国学经典诵读、非遗手工制作、排舞大赛、合唱团、口琴班、武术课、篮球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生活在楼里,融合在楼里”是南汇街道楼里文化家园“文化村长”方淑琦的初心,楼里文化家园融合多阵地纵深打造,创成“粒粒扣”“椿萱汇”等十大“楼里”品牌矩阵,年均开展公益活动800余场、服务5万余人次,成为鹿城区有口皆碑的群众精神文化综合服务地标……
用“家文化”造“大家”
“青砖黛瓦马头墙,幽静典雅,古色古香,诗词声激荡,丝竹声悠扬。庆年坊,庆年坊,瓯越文化源远流长……”这是庆年坊社区年近八旬的朱从贤老人专门为社区创作的社歌《庆年坊之歌》。
庆年坊,是老温州“三十六坊”之一,宋代称庆贤坊,因宋兵部尚书蔡幼学居此并袭其轶事而得名。庆年坊社区面积0.6平方公里,辖区总户籍4194户,人口10859人。这里古街老巷,纵横交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内涵。庆年坊社区整合老巷老宅、民风民韵等文化资源,以“文化驿站 共享空间”为主题,以“家文化”为主线开展文化家园建设,设置了百家墙、邻里茶坊、百家学堂、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等功能场馆,文化家园现已成为了社区居民共同的“家”。
“管家班”志愿者团队志愿者池云川是庆年坊文化家园的“村长”。“有困难,找阿川”是社区里人们的口头禅,社区人人都认识池云川,他十几年如一日参与志愿服务。在池云川的带领下,文化家园引入了“社工管理、社团入驻、社会运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得这个“家”更加舒适、便捷和幸福。将近200名社区义工把文化家园当成自己的家,用金子般的善心、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和高度的责任心,助力社区文化家园建设。同时,社区文化家园培育了10多个文体社团,社区民俗风情队、快乐之家器乐队、夕阳红腰鼓队、左邻右舍讲闲谈等在此入驻,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吸引了一大批辖区居民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孕育出了“家·韵”——古街和韵文化节、“家·礼”——慈孝文化节、“家·美”——我爱庆年坊随手拍、“家·味”——瓯菜厨艺大比拼等一系列“家”主题活动品牌。
庆年坊文化家园还创新队伍,建设了特色基层新样板品牌。据松台街道庆年坊社区书记伍元秀介绍,庆年坊文化家园成立了志愿者管家班。强化管家班6个小组建设,确保文化家园管好用好、发挥作用。对外,与爱心公益大使、时政宣讲大使、文化传播大使通力合作,以文化家园为核心,通过时政宣讲、志愿服务、公益讲堂,将理论时事、义工精神、传统文化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庆年坊文化家园还开启了“社区微旅游”。依托社区的公司、联合旅行社,以及文旅地图,开展社区文化礼堂微旅游项目。充分挖掘松台辖区旅游资源,用脚步丈量历史,点位包括2023央视戏曲春晚举办地九山书会、白塔巷民间艺术馆、九山二期公园“乐善好施”古牌坊等,在旅游过程中,居民们感受非遗、南戏魅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庆年坊乐善文化。在名师宣讲方面,庆年坊文化家园邀请雪君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入驻礼堂,每年常态化开展40场宣讲活动。“雪君公益道德讲坛”使群众能够在家门口聆听国学文化、道德故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惠及多达3100余人次,参与群众又将其宣传到身边人以及邻里街坊,并取得了传播范围广、群众满意度高的良好效果。
人才+数据,运营更智慧
针对农村文化礼堂运营,温州市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县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八大运营模式。
针对资源丰富、有较强的资源利用和开发能力的,适合采用“礼堂工坊”模式,引入专业化运营公司,通过租赁部分文化礼堂场地用于文化相关产业使用,推动文化礼堂管理运行由依赖财政支持向“以堂养堂”转型,助力共同富裕;针对阵地空间资源有限、部门间需协同开发利用的,适合采用“阵地共建”模式,即依托文化礼堂,共建邻里空间、儿童之家、青年之家、银龄之家、艺术共享社等阵地,多部门打破条线壁垒,整合空间、功能、资源、保障等,实现队伍共管、场地共享、活动共办、推动基层阵地常态长效运行;针对地理空间较为集中,已率先成熟的一批具有典型引领性、示范性的地区,适合采用“互助结对”模式,按照以强带弱的方式,将所在地区划分为若干片区,各片区结成联盟,助推农村文化礼堂强强联合、强弱互补;针对地区礼堂发展较为均衡、各地资源优势互补,有较强的融合发展意愿的,适合采用“共享联盟”模式,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不断树立品牌意识,挖掘和培育特色文化,形成了有特色的联盟品牌;对于统筹规划能力较强的地区,适合采用“总分部”模式,即县级成立礼堂总部,乡镇(街道)级成立礼堂分部;针对地区经济社会水平发展较好、社会力量有较强意愿和能力带动文化礼堂实现特色发展的,适合采用“文化管家”模式,市场化竞争为群众送上更多合民心、接地气、展特色的文化活动;针对文化礼堂建设基础薄弱,但拥有独特人才资源的地方,适合采用“人才入驻”模式,依托文化礼堂,结对社区乡村艺术团、社会组织、培训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具有特殊技能、才艺的队伍作为合作伙伴;针对礼堂整体建设水平较好、数字化建设水平较高的文化礼堂,适合采用“智慧礼堂”模式,以共享理念和信息化手段推进礼堂建设,在礼堂打造集交互体验式、智能联动式于一体的设备系统,建设个性化、本土化、原创性的内容服务平台。
鹿城是“文化管家”(文化村长)模式与“智慧礼堂”模式的有力践行者。文化礼堂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机制与管理系统,离不开一群优秀的管理人才与智慧应用场景。如何将“文化村长”与“智慧礼堂”结合起来,鹿城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在“文化村长”的选聘中,鹿城坚持“招强择优更专业”的理念。招聘过程严格围绕组织策划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等方面展开,确保“礼堂管家”综合能力达标。通过公开招聘、志愿加入、联合面试、统一培训方式,确保入选的文化村长工作思路开阔、文字功底扎实、组织能力突出。
据鹿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出版局局长朱丽华介绍,为了充分调动各位“文化村长”参与文化礼堂管理的积极性,聘任的“文化村长”还将参与“‘文化村长’共治共富PK赛”。PK赛为期约一年,设置了共治指数、共富指数、特色指数以及争先创优指数四项指数,对“文化村长”所在结对礼堂的全年特色活动数量与质量、管理水平、运营水平、文化影响力、共富带动力等方面进行量化赋分、综合评估。通过建章立制,使得“赛马”机制将薪酬支付比例与各“文化村长”考评等次挂钩,“研学交流”制度推动头脑风暴,聚焦工作重点广开言路、拓展思路,让文化专才扎根基层,激发乡村共富的内在活力。
此外,“文化村长”还充分发挥农村建设发展参谋作用,聚焦群众实际需求,在文化礼堂建设选址、设计装修、进场施工等环节积极建言献策。在礼堂发展中,通过“文化村長”带动计划联排、活动联办、节目联演等方式打造区域共性与基层个性并重的特色乡土文化品牌,用特色文化提振乡村“精气神”。随着文化村长试点成功,鹿城区将“文化村长”向全区文化礼堂全面铺开推广,赋能文化礼堂效能提升,构建环境优、氛围优、保障优“三优”机制。
与此同时,鹿城区上线了“E鹿礼堂”智慧场景应用,全区150家农村文化礼堂实现智能化管理全过程、智慧化场景全覆盖,通过AI、VR等技术,智慧采集“文化村长”共治共富指数,分析生成礼堂管理预警、礼堂运行指数排名等,引导打造个性化、场景化、普惠化的礼堂特色项目。同时,对礼堂进行海外传播能力全面展示和综合评估,设计海外传播影响力指数、“一堂带一村”共富指数,纳入文化礼堂发展指数,推动文化礼堂海外传播特色工作“质”“效”“量”三提升,全方位助推文化数智赋能。
“数字管理的参与大大减少了基层文化礼堂人力、时间和财力的投入,通过‘数字大脑’的全死角集纳、低成本研析、一键式指令,第一时间有效触达一线,及时反馈基层需求,避免了低效的管理模式。” E鹿礼堂工作人员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