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植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主任。自1985年起一直从事中国自然保护的研究、实践、能力建设和政策推动,所领导的野外保护和研究项目遍及中国西部的四川、青海、西藏、云南、陕西和甘肃等地。
肖凌云
西交利物浦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青藏高原的野生哺乳动物生态学和保护。
《当我们对野味说不时,我们在说什么》吕植 肖凌云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5/120.00元
谈起野生动物保护,我们总能听到“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说法,这句话听起来像口号,我们总忍不住想问:不保护又能怎样?人类一路走来,目睹了无数个物种消失。就在这些年,华南虎(图1)、白鱀豚、长江白鲟等都已在野外不复存在。“灭绝”两字出现的次数多到几乎令人麻木,我们道一声可惜,便继续生活了。
图1 我们还有可能在野外看见华南虎吗?(摄影/宋大昭)
许多人不在乎,即使是在乎的人也不免疑问,它们的存在与否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多数人会很快想到生态系统(图2)。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统一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图2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摄影/宋大昭)
在这个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不同的作用。有的是传粉者,被子植物中有80%为虫媒传粉,剩下的19%曾经是虫媒传粉,因为环境改变而转变为风媒传粉。传粉者与植物至少在3 亿多年前就已生活在一起,共同进化,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这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蜜蜂和蝙蝠。有的动物是建筑师,比如啄木鸟啄出的洞为许多洞巢鸟提供了巢穴;河狸(图3)建造的水坝也会成为鳟鱼、青蛙、蝾螈、水獭等多个物种的生活场所;由珊瑚虫尸体堆积成的珊瑚礁以占海洋0.17%的面积养活了25%的海洋生物。
图3 我国仅有的河狸:蒙新河狸(摄影/初雯雯)
还有的动物是改造者,大象啃食树叶、推倒树木可防止森林和灌木丛侵占草原,它们为羚羊、斑马等食草动物开辟了空间,进而影响了狮子、猎豹等食肉动物的生存。山区中的野猪有着类似的作用,野猪(图4)通过建窝、拱地和采食植物种子来影响林下层植物的生长。在冬天,野猪清理厚厚的雪层,暴露出的地面使得鸟类、狍子、马鹿及小型哺乳动物可以更方便地取食。
图4 花纹小野猪跟着妈妈在找吃的(摄影/宋大昭)
这和人类有什么关系?
我们总忘了自己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传粉者,地球上的大部分植物无法繁衍,野生动物自然随之减少。人类比较厉害,没有了水果和蔬菜,一小部分人能靠种植水稻、小麦活下来,只是要应对频繁的自然灾害,存活非常勉强;没有珊瑚虫,人类将失去15%的渔获资源,海岸线更容易被侵蚀,也会失去对台风、海啸的屏障;更不用说仿生学、杂交与转基因这些我们从大自然中学习和攫取的内容。
这些终究是大自然免费给的,免费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珍惜。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但总觉得似乎离我们太远,并幻想着人定胜天:鸟类可以控制虫害,农药也可以啊;没有海鱼,我们可以养啊;没有蜜蜂,可以靠科技造啊。但野生动物的持续减少也会带来另一个我们已经看到的威胁:疾病肆虐。
我们认为病毒传播是因为人食用了野生动物,因而对野生动物敬而远之,甚至产生了仇视心态,希望能“生态灭杀”。事实上,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降低了病毒传播到我们身上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越高,人类感染人畜共患病的概率就越低,因为野生动物会对疾病的传播起到缓冲和稀释作用。
比如莱姆病,因1975 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老莱姆地区(Old Lyme)首先被诊断而得名,在我国东北林区是常见的地方传染病。莱姆病病菌来源于鼠类,主要通过蜱虫传播。蜱虫叮咬携带螺旋体病菌的老鼠,感染后叮咬人时病菌侵入人体,能引起人体多器官病变。
科学家通过模拟发现,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可以降低莱姆病的发病率。如果一个地区脊椎动物种类较多,蜱虫可选择的食物很多,叮咬带病老鼠的概率就会降低。这种宿主也被称为“稀释宿主”,松鼠就是一种很好的稀释宿主,它们比较吸引蜱虫,但又不会让蜱虫携带病菌。
与此同时,在生物多样性高的区域,像老鼠这种扩散性宿主所占的比例更小,与人类接触的可能性也会减小。而且,随着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老鼠的天敌和竞争者也会增加,直接降低了老鼠的密度,病菌的传播自然就少了。
印度人认为牛是神圣的,有可能与他们的祖先受到过牛的恩惠有关:睡在离家畜(尤其是牛)很近的地方,被蚊子叮咬的概率比较小,从而降低了感染疟疾或其他病原体的可能性。
牛可能没想到,跟人合作不仅要任劳任怨地吃草挤奶,还得作为蚊子滋生地和人类住区之间的屏障,为人类疾病防御做出巨大贡献。
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禽流感。对于禽流感的暴发,我们一直归咎于迁徙水鸟(图5),吸引野生水禽的湖泊和湿地则被认为是疾病的热点地区。然而2017 年的研究发现,禽流感的暴发确实和野生鸟类与家禽的接触有关,但只限于范围较小的稻田区域,湿地湖泊反而会降低禽流感的传播,因为随着湖泊或湿地面积的增加,野生鸟类与家禽接触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图5 北京温榆河的针尾鸭,一种迁徙水鸟(摄影/宋大昭)
保护候鸟栖息地,会对人类和家禽的健康带来意料之外的好处。
我一直担心有人说,那把野生动物杀光会不会更有效?非常遗憾地告诉你,最容易传播疾病的家鼠和蚊子—直处在越灭越多的状态中。
人为有意无意地“消灭”野生动物以及对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物种均质化反而让病原体变得越来越“通吃”,许多原本并不传染人的病毒竟也频繁地在人类中引起疫病的暴发。
而人畜共患病的种间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比如,埃博拉病毒导致的疫情往往发生在人类猎食野生动物的区域。随着野生动物栖息地被转变为农业用地或城市,人类对食物和基础设施的利用得到了改善,但同时也可能降低自然系统防御疾病的能力,使我们暴露在新的传染病风险面前。因此在国际上,One Health(同一健康)的概念越来越流行,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人类的健康离不开动物群体的健康和环境的健康。
《自私的基因》里说,所有的利他行为最终不过是在利己。动物保护也一样,禁食野味的话题因新冠肺炎疫情火爆起来,是我们终于意识到人类敌不过大自然。
如果我们破坏了生态平衡,大自然会停留在新的平衡上,这个新平衡中会不会包含人类,不太好说。所以无论愿不愿意,为了智人的后代能够在地球上存活得更长久一些,我们不得不选择保护。但把保护推到“不得不”的境地才去行动终究是可惜的,因为它意味着我们的损失已经到达了临界值。
大自然以其高深的智慧创造了每一种生物,每一朵花、每一种昆虫的消失都会使我们渐次失去了探索造物之美的可能。
生物多样性之美,远超我们的想象
而它,恰是我们最强的生命屏障
经此一疫
希望我们真正懂得尊重、善待身边的动物和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