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枚青
2020年除夕,是叶水云这几年最难忘的一个夜晚。当身边的人都在迎接新年时,她独自坐在电脑前,逐字逐句整理土家织锦的发展史。一个个古朴典雅却又濒临消失的织锦图案,就这样从她的指尖转存到永恒的“云端”。
对很多研究湘西地区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学者而言,“叶水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20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小姑娘的叶水云就跟随自己的姑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学习起土家织锦技艺。当时的叶玉翠已经年逾七旬,她识字不多,也不会绘图,100多个土家织锦图案全靠自己在织机上一个个织出来,再手把手地教会叶水云和其他学徒。老人的年纪大了,织锦又是个费体力的活儿,她常常累得头昏眼花,没吃晚饭就要躺在床上休息。那时候的叶水云并不能理解姑婆为什么要这么拼,只觉得织锦的图案好看,自己身为湘西人,有责任学好这门技艺。
几十年过去,叶水云的身上多了两个特别的身份,一个是土家织锦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另一个是湘西一所高职院校的民族艺术专业课老师。这两个身份促使她常常问自己:“我的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有多大?”强烈的使命感让她终于读懂了叶翠云对传承土家织锦的信念——世世代代流转在织女指尖的图案,不仅是独特的艺术瑰宝,更是一部无声的民族史书,记载着祖国壮丽的山河风物。守护土家织锦,也是在守护民族文化的“根与魂”。
“接触越久,了解越深,内心便迫不及待地想传承它、弘扬它。”叶水云深知,自己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和土家织锦的失传“抢时间”,尽快填补这门技艺的理论空白——土家织锦的传承基本上停留在老手艺人的口耳相传中,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土家织锦的生存土壤正日益缩减,一些特殊的图案和技法也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不能建立起规范的教学体系,这门技艺很有可能后继无人。
2019年,叶水云开始搭建首个土家织锦技艺的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真正做起来,问题还是远比预想的更多。由于土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此前鲜少有对土家织锦的官方资料。要想从头梳理土家织锦的千年发展历程,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光是其中一个经典图案“四十八勾”的来源,就有植物说、蜘蛛说、蛙纹说等好几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课程的方方面面都要立得住,才能让人信服。”叶水云跑遍各个土家族村寨,在田野调查中收集第一手资料。之后,拿了半辈子丝线的她又学着敲起键盘、撰写脚本。记不清熬过多少次夜,整整筹备了两年的教学资源库终于如期上线,古老的非遗在互联网上焕发了新的活力。
叶水云无疑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她也乐在其中。叶水云的一名学员刘益众多年前想要学习非遗技艺,结果不止一次碰过壁,“我托熟人找到一位师傅,但对方一听说我想要他的技术配方,宁愿将自己价值不菲的作品送给我,也不愿透露任何秘诀。”而身为“国字号”工艺美术大师的叶水云,却总是毫无保留地教导所有人。特别是对班上一些零基础的学生,大到如何拆解土家织锦的经典纹样,用以设计更具现代味的文创产品,小到怎么握笔、削笔、画图,叶水云全都倾囊相授。
这些年,叶水云已经培养学生、徒弟3000多人。叶玉翠昔日的身影在她和学子们的身上交叠,他们的指尖汇聚起连绵不断的锦绣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