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2023-11-29 18:04:34王立群
天津教育·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课程

王立群

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品德塑造的基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维护独立和尊严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的实质和特点,推进理论研究和科学阐释,并将其融入到课程、教材和思想中,唤起青少年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使命。热爱祖国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品格,聚焦新课标中提出的政治素养,依托课程中的相关主题内容,采用多种途径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一、在学生心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关键在教师

作为思政课程的执行者,教师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所以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政治意识,了解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以及正确的政治观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教育中的信仰得到真正地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理想信念在学生心中扎下坚实的根基并传承给下一代。

为了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教师就应该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六要”,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提高全方位育人的能力,钻研课程标准,依托课程,抓住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点,如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方式、教學活动设计与实施等。教师在执教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解中国制造业,在全世界取得的巨大成就,教师极具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示视频《1970—2022年世界各国制造的增长值变化情况及排行榜》,大屏幕上各国制造业数值飞速的发生着变化,排名情况也不断地更替,从视频前段迟迟看不到中国的身影,到中国排名2004年一跃成为第三,直至超越其他国家攀升至世界第一,并保持世界第一长达13年。教师通过观察,然后及时捕捉课堂上学生表情和动作发生的微妙变化,看到学生的心情从平和到焦急再到兴奋。有的学生甚至高高耸起了肩膀,紧紧攥起了小手,情到浓处自发地鼓起掌来,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教师适时采访学生:“你为什么紧紧攥起了小手,肩膀耸的高高的?到最后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呢?”学生自然地抒发出了为中国制造业落后时难过、不断攀升时的激动、牢牢占据世界排名第一时的自豪,润物无声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较好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达成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和谐统一,全面提升课程育人能力,将爱国主义的火种巧妙地埋进学生的心田。

二、在学生心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做到“小、近、实”

鉴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生活中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挑选课程的资源、设计教学活动、选取培养视角等方面应做到“小、近、实”,这样更易于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真实的道德情感,形成的爱国主义情感才会发自内心,而不是流于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鲜活的爱国主义故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党、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能够把他们高度地统一起来。同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协助学生善于捕捉并唤醒自身已具备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小事例中却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做到“以小见大”,达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领生活的育人目的。

同时教师要积极开发、充分利用“近”在咫尺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教材作为课程的第一资源,教师应充分研究相关教育主题,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充分开展相关教育;学校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良好的与家长沟通途径,丰富联动途径,引导家长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积极加入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队伍中来,组织并开展生动有趣的家庭教育活动,如开展亲子共读红书活动,定期召开爱国英雄事迹交流会、班级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同时利用社区这个平台,结合社区的主题宣传日,请学生走上小讲台,宣讲爱国主义故事,以实践活动促进爱国主义入脑入心;如区域的红色教育场馆,我们可以积极与当地的文化宣传部门、社区开展的相关主题活动建立合作关系,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资源支持,努力建构家校社区联合培养体系,应形成三方合力共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共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落深。

三、在学生心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以“四史”为鉴

历史无疑是人类最好的教师。尤其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这些重要篇章,成为我们培养学生深刻领悟爱国情感的精华教材。在实际教育中,历史资源可谓是富含无穷宝藏,更是我们用于塑造学生爱国人格,促进学生成长之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在“鲜活的教科书”中选取恰当的内容,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

教师执教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中的第一个话题《虎门硝烟》时,学生经过系列教学活动,全面了解爆发鸦片战争的历史原因后,无不义愤填膺,教师适时出示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相关条款,请学生思考这些条款会对当时的国家、社会和老百姓产生哪些影响。在谈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时,创设情境请学生思考:如果你当时生活在香港,割让前后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组内讨论后认为,割让前后身份发生变化,由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变成了奴隶,被英国侵略者奴役、控制,生命、财产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教师进一步创设故事情境:在当时的香港岛上,一名英国人驾车撞伤了一名中国人,大家猜想一下警察会怎么裁决?学生们不难猜出中国人的悲惨结局。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出示1997年7月1日零时整,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视频资料。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激发了学生心中对于国家荣耀感与自豪感,顺势请学生思考“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感受?”在古今史料的对比中,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真切并且深沉,学生的政治素养也得到培养。

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教学中以形象的图片、生动的故事、简约的文字直观地呈现历史内容,充分尊重教材及学生的生活,并以此为基础从现实中发掘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的内容,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在展示中国近代屈辱史及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道路时,教师通过权威网站搜集到卡通版的视频内容,选取相关片段进行使用。在实际教学中融入趣味性,这样保障了学生专注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四、在学生心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做到知行合一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学应该与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促进课内外的衔接,让隐形和显性课程相得益彰。通过参观、观摩以及志愿服务等方式走向社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并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同时,在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天津历史底蕴厚重,拥有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场馆资源,各级各类的爱国主义英雄模范人物等人文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观察、去感受,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地生发爱国情愫,依托天津独特的地域性爱国教育资源,在浸润中扩展爱国主义的外延,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永恒不衰的追求之一,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和树立信仰信念的重要手段。只有具备深切而真挚的爱国情感、高尚道德规范和荣誉感、责任担当等优秀素质,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并为此毕生奋斗。

(徐德明)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课程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8:08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爱国学·晒佳作
中国漫画(2017年10期)2018-01-25 20:06:46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青年歌声(2017年9期)2017-03-15 03:33:18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
物理与工程(2014年2期)2014-02-27 11:22:21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