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育人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2023-11-29 18:04:34曹媛
天津教育·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心愿革命育人

曹媛,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小语教研员,正高級教师。天津市杰出津门教师,首批“未来教育家行动计划”入选学员,市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学会小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教育学会小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天津师范大学特聘研究生指导教师。人教社统编小语教材培训专家。

小学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也是加强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发挥这一优势,抓好小学生思想政治情感的启蒙引导,关键在于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语文实践活动之中,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指导学生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目的,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探讨教师该如何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立足学生情感认知水平,设计与实施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

一、基于主题内容,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

加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要立足课程内容,透析与分析出语文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中蕴含的价值目标:一方面将价值目标渗透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中;另一方面围绕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言语实践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濡染学生的心灵,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清晰、明确地体现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由《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四篇课文和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奋斗的历程”组合而成。教科书提示了“开展阅读分享会”“制作小诗集”“写一写自己的心愿”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并提供了《毛主席在花山》《十里长街送总理》《飞夺泸定桥》《狱中联欢》《伟大的友谊》《囚歌》《春天的故事》等7篇阅读材料。除三首古诗外,整个单元的10篇文章,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或是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和文学作品,从不同革命历史阶段展现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基于单元课程内容的编排,教师可将四篇课文的学习融入“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活动,以“理想信念”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感受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热爱党的领袖,拥护党的领导,传承革命精神,树立崇高理想。

确立教学目标,要将“理想信念”融入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活动主线中,凸显实践育人的特点。因此,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等要求,教师可确定以下单元重点教学目标:1.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及阅读材料,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如抓住关键句,关注外貌、神态、言行描写和场景、细节描写,查找相关资料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品质及文中蕴含的感情,初步懂得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换来的,生发出对革命领袖、革命家、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2.积极参加“阅读分享会”“诗集交流会”“写一写自己的心愿”等主题活动,感悟革命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表达向英雄学习的意愿和行动,生发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围绕目标的落实,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的结构化设计

提高语文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提升课程的育人作用,教师就要将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学习资源等统整、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围绕“奋斗的历程”,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如:谁在奋斗、为什么要奋斗、是在什么时期奋斗的、是怎样奋斗的……然后,将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梳理出问题的探究顺序,形成四个探究性学习活动。采用课内外同步阅读、课下查阅资料、课上分享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既能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落实,又能在学习主题上与阅读教学彼此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单元整体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结构,如图1。

如图显示。活动一,围绕“谁在什么时期奋斗”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单元课文和阅读材料,用表格、时间轴等方式梳理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发展阶段涌现出的革命英雄人物,初步感受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活动二,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过程中,为解决“他们是怎样奋斗的”问题,或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或抓住关键语句,或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学生一次次感受英雄人物品质和英雄气概的过程。活动三,引导学生在问题思辨中立足生活,通过拓展延伸阅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在比较、讨论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活动四,以写心愿的方式,侧重引导学生将对革命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转化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之奋斗的志向。每一阶段的探究活动,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丰富的阅读活动中体会、感受革命者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再通过表达与交流,将自己感受到的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通过思维重构、逻辑表达内化为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情感。在单元整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热爱的情感得以激发,不是靠教师的说教,而是融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以探究式沉浸体验内化于心,外表于言、化于行。

三、加强知行情意合一,突出实践育人的可视化路径

语文实践活动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认知年龄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行情意的合一。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通读单元课文及閱读材料提供的作品,搜集每个作品当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等背景资料。课上,小组同学合作,结合搜集的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作品中的事件或人物。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如提取信息,找出文章的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抓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根据任务需要搜集资料,补充认知的不足。学生完成时间、事件、人物的梳理,清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斗争的不同时期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这也是我们党发展的奋斗历程。这个梳理过程在学生的情感认知上种下了一粒种子——了解党、热爱党的情感。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生成与升华。如:精读《十六年前的回忆》,学生在通读单元课文的时候,已大致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1.李大钊在当时是怎样同敌人进行斗争的?从文中举例来说明。要求用合适的方式呈现探究的成果。

2.李大钊为什么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不肯离开北京?从文中找出依据或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第一个问题,驱动学生关注文中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和言行的语句,结合场景和细节的描写,通过联想和想象李大钊同敌人斗争的情形,体会李大钊的精神品质。“用合适的方式呈现探究的成果”这一要求,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要进一步分析课文叙述顺序的特点。通过分析与归纳,采用事情发展的线段图形象地呈现出“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发生的事件,并在相应阶段标注出描写外貌、神态、言行的关键词语,以及体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在学习成果的分享交流中,学生不仅有思维的碰撞,还有对革命先驱的情感认知交流。

第二个问题,驱动学生进一步深入读文,借助相关资料加深理解。“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对这句话,学生最初是从文字意义上进行理解,认为李大钊是因为北京的工作非常重要,所以不肯离开。借助这样一段资料:“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区委由公开转入地下,继续领导北方的革命斗争,并取得很大成绩。在最危险的时候,仅北京一地,从1926年3月到1927年2月,中共党员就由300多人发展到1000人以上。”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斗争这么危险,李大钊还不停地工作,不断壮大革命队伍。如果此时李大钊撤退,会让很多人对革命失去信心。所以,李大钊选择留下就等于选择了——用牺牲自己来换取大众对革命的信心。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理想信念”“顽强斗争”“无私奉献”等革命传统精神濡染学生心灵,凸显了语文实践活动育人的价值意义。

四、融合读写实践活动,将情感内化为精神追求

立足语文课程本位,坚持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把对革命精神的启蒙教育渗透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实践活动之中,思想情感的教育才有生机与活力。在完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前三个探究活动基础上,教师可用“写心愿”的方式,引导学生立足“自我”,完成由“他”到“我”的情感转换。学生通过阅读、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故事,跟随革命先辈奋斗的历程,感受先辈的革命精神,有了一定的情感积累,此时引导学生在“写心愿”中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表达自己所受到的精神感召而产生的美好心愿,是教师引导学生“写心愿”的侧重点。

我们看教科书中的提示:当一名好老师,表达的心愿是什么?是希望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贡献。坐上动车到宝岛台湾看看,表达的心愿是什么?是希望祖国早日统一。关于家庭的心愿,希望奶奶的病赶快好起来,是表达孝心,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子孙孝家和睦,家和万事兴,这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教科书的提示,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心愿的意义,拓展学生的思路。其次,引导学生想想自己有哪些心愿,发掘自己美好心愿的意义所在,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的革命精神,通过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由感悟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到表达自己的心愿,这实际是学生将感悟内化于心,提升自我认识,进行自省,丰富自己思想,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的过程,彰显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柳艳芳)

猜你喜欢
心愿革命育人
忐忑的心愿
心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最美的心愿
心声歌刊(2020年3期)2020-08-12 09:37:26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2017年的心愿清单
Coco薇(2017年3期)2017-04-25 03:08:53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