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生存与生活的学习家园

2023-11-29 05:11郑一舟
师道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学习者素养

郑一舟

不久前看到一个新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8月4日发布了全球“教育变革”的政策简报,他强调“国际社会应重塑全球教育系统,创建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在不确定的未来茁壮成长”。古特雷斯的意思是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教育系统已经无法承担之前的使命,必须对人类的教育系统作出真正的改变。“教育变革”表明了这位联合国领导者深深的忧虑,一个事物如果到了非变革不足以挽救自身的時候,说明危机已经迫在眉睫,达摩克利斯之剑可能会随时掉下来。

教育为什么必须变革?形势为什么如此危急?古特雷斯的简报里有个很醒目的词,“不确定的未来”。未来变得不确定,是指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打破我们原有的认知框架和超越我们原有的认知系统,而且这种打破和超越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打破和超越的节奏会越来越频繁。如果还是用已经习得的知识去面对未来,那么一定会在不确定的未来无所适从。

今天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目的是要给予每个孩子发展的可能,至少要努力创造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获得他在智识和心理上的成长。这种发展和成长的前提是存在这样的社会资源,这也是教育公平得以实施的基础。但教育资源不只是显性的,不只是学校的教育设施和场地,更是隐性的,是教育的理念,是教育实施的方式。如果以一种落伍或者不得当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去进行教育,那么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已经远远落后了。而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一个在不得当的教育理念下被教出的学生在就业后很难从未来社会中获得他应有的资源,从而促成他的再发展。从更大的宏观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理念和实施方式不经过彻底性变革,只会在全球资源分配的时候,跟发达国家形成更大的差距,处于更大的弱势。教育鸿沟是空间上,也是时间上的。今天有个很流行的词汇——“数字鸿沟”,含义很多元,但其中最重要的指向是老人在数字技术更新下学习速度跟不上年轻人,数字技术更新越快,这种差距就越大。老一代人已经习惯了原有的认知和反应模式,这些模式曾让他们在过去的世界中有效地扎根生活,而今天反而成了阻碍他们更新自身跟上时代的障碍。越年轻的人,一般来说,他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可塑性也越强,也意味着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他可以做出更有效的调整。但如果教育过程出了问题,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时间的耽搁,而且是减少了他面对不确定未来做出合理调整的可能。从古至今,教育不变的理念就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促成人关键性的发展。如果教育过程完成的同时意味着教育结果的失效和错位,那么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败和错误;如果教育是在浪费人的生命,对越来越强调时间价值的现代人类来讲,这真的是莫大的嘲讽;如果把一批熊孩子关在学校,只是为了抚平他们的躁动,只是让他们学会安静,服从社会规则,这难道是人类“文明”所期待的未来?

我们中的很多人其实还根本不明白“不确定的未来”带给我们教育的真正危机是什么。不确定,照我看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在不断地更新与变化中,旧事物变得越来越可疑,也就是世界本身的陌生化;二是在不断的更新与变化中,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生活情境,我们越来越难以诉诸以前的生活和认知习惯,也就是我们应对方式的无效化。变化在哪个时代都存在,它是必然的趋势,但在过去,你是在“不变”中感受到“变”,而现在你几乎感受不到“不变”,今天似乎只有“变”。所有的事物和人物都在加速成为过去,这个时代的悲哀不是幸福快乐留不住,是连痛苦和悲哀都留不下。“新”意味着更迭,意味着翻页,意味着陌生,而在“新”和“变”的衬托下,所有的旧事物都变得“可疑”,它不再是确定的了,原有的面目在越来越快地模糊,原有的规则越来越快地在失效,我们越来越难以辨认它的原有样态。这也导致了在后真相时代,我们与世界的真实越来越远了,直至我们面对的是完全陌生无法把握的世界,“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百多年前马克思的话语在今天仍然振聋发聩。因此,在今天这个时代,所有的事物都在陈旧化,都要在陈旧化过程中去证明自己继续存在的价值;所有的旧事物都要把自己重新装扮一遍,表明自己也在变,自己在与“新”达成一种“新”的同盟,才能存续下去。教育也同样如此。

那么教育该如何与“新”和“变”结盟?在教育系统中,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古特雷斯的回答是“学习”,“应摒弃传统的静态教育观,建立适应性强、行之有效的终身学习体系,创建真正的学习型社会”。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你不能封闭自己,不能固化自己,你只有不断更新自己,以“新人”回应“新时代”“新世界”,所以学习也不应是静态学习,不应是完成式的,而是动态学习,是不断地学习,放在人生的角度就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就是永不停止的学习,这是时代落在我们身上的石头,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西西弗斯,否则要么被石头碾碎,要么被永远困在山底的泥淖和瘴气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是让学习也成为变化的一部分,行之有效的方式是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发展,这种行之有效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继续学习,就继续落伍,就继续无奈地隐入尘烟。

学习是一个古老而又陌生的词汇。说它古老,因为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学习是应有之义,说它陌生,是因为今天它的意义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以前也的确在学习,但是那种学习只是为了获取某种知识的手段,那种学习是限定在特定的场所中,那种学习是被规定的,是自上而下的。可以说,学习本身不是中心,知识、学校、教师才是中心。而在今天,知识是随时要更新的,学校只是人生教育的一个阶段而已,教师也是人,他的认知系统是被框定的,那么这些中心已经不能胜任他们作为中心的角色。今天学校、教师的意义不再是传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努力去塑造学习者面对不确定未来的品质;今天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具体东西,而是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达成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者获得了面对不确定未来的素质。这种品质、素质就是我们今天反复强调的“素养”一词。“素养”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是“平日的修养”,这种修养在字典中有两层含义,一指人在日常生活中思想、知识、艺术等方面达到的水平,二指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这两层可以合为一层,就是人在心理和实践方面所达到的适应外在环境的水平。按照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看法,素养是“结合真实情境的需要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去适应家庭和学校,而是去适应未来和社会,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具备这样的水平,获得这样的能力。素养是现在所具备的能力,它建基于过去,朝向未来。

因此,学校教育的重心不可能是以“知识”为中心,不可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这是由今天的时代和社会特征决定了的。因为不可能有一辈子的学校教育,不可能有一辈子的耳提面授,只有一辈子的自我学习。以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所有教育课程价值体现及其实现的必需,也是今天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2017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语文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语文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这四大核心素养,从而面对复杂和不确定的未来。“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包含了语文所承载的各个层面,“建构与运用”“发展与提升”“鉴赏与创造”“传承与理解”都是动态性的词汇,趋向于变化与更新,四大核心素养是自我革新的,是强调实践发展的,是期待在学习和学习者上主动发生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里出现的“全面”“个性”和“终身”已经非常鲜明地表明了语文课程应该朝向的方向,表明了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所着眼的语文课程的价值。语文课程价值及其实现取决于这些方面达到的程度。

价值这个词不是自我证明的,而是在一个系统中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才能获得其定位的。语文课程的价值同样如此,它必须在社会大系统中才能获得其意义。在过去一百多年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中绕来绕去,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明确定位。这显然是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语文的不明确性。但我认为,我们还是可以基于社会的整体情况对语文课程的价值做出判断。教育是面向大多数人的,在一个生存是最主要问题的社会,语文必然要凸显它的工具性,它是表达的工具,是为了争取可口面包的手段和中介,这时候侈谈精神和人文只是少数文化精英者的画地为牢。在这个阶段,书面语言的掌握与否,表述的准确程度,各种语体和应用文体写作的水平……这些掌握工具性语文的能力可以直接跟生存状况挂钩。但在一个生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的社会,语文再去凸显它的工具性,就会显得极其不合时宜。在今天全民义务教育的背景下,书面语言的掌握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至于表达的准确程度、各种语体和应用文体写作的水平这些方面跟生存状况已经没有了必然联系。我们每个人已经基本上不会为温饱发愁。从生活的角度讲,人一定会有更高的要求,就像马斯洛所讲的,在生理需要之上,还有安全、爱和自尊的需要,最终指向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自我实现显然不是空泛的,而是需要語言作为载体的,因为人的思维和情感与语言密不可分。语文课程能否在生活的角度给学生以方向,能否一定程度上融入生活更多的思考,在今天就显得极其重要。在生存之上,我们还要去生活,语文课程至少要提供这样的可能路径。更现实的是,面对不断袭来的人工智能浪潮,语言文字的信息化数据化,我们也不可能再守在工具化的牢笼之中。如果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可以帮我们定制文章,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它生成的文章比我们写的文章更有逻辑,更合规范到位,可能更加优美典范,那么我们大部分人还要好好学语文的价值是什么?我觉得只能是生存之上的生活,是“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无个性或否定个性的发展,太过于强调标准和一致性,只能使生命失去弹性,失去弹性的生命在面对不确定未来的时候就缺乏可调整性。片面的发展同样如此,社会永远在变,此时优势的片面彼时就会成为弱势,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让人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无惧无畏,因为无论如何,都做好了准备。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主要作用在生活层面,而不是在生存层面,因为生存没有质的差别,而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之间却可以千差万别,他追求的生活可以独树一帜,是不可混同的“那一个”。语文课程培养的人是丰富有个性的,因为语文课程所涉及的那些经典文本就是丰富而有个性的,语文课程所涉及的生活语料是丰富而又个性的。高考作文的要求中反复强调“要结合你的感悟和思考”,这里的感悟和思考不是老年的,不是小孩的,是作为青年的你;这里的感悟和思考不是西方人的,不是亚洲其他国家的人,而是作为当代中国青年的你;这里感悟和思考不是你的同学,不是你的老师,而是你自己的,是带上你的生存印迹更是带上你的生活烙印的。

“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当然是一种“应然”判定,它并非大多数人的“实然”状况,但至少代表了“以学习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旨归,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今天知识的碎片化、认知的狭隘化让我们限于各种茧房和回声室中而不自知,再强调以前的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只会使我们的生活之路更加逼仄。学习任务群的制定显然是为了打破以前知识的条条框框,讲求学习的整体性、综合性。重视情境和重视语文的实践特征,让我们得以在语文课程活动中能有效地提高各方面的素养。时代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结果是很难找到普遍而有效的法则让我们遵循,或者这些普遍而有效的法则已经无法面对新的情况,这样的不确定决定我们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境做出相应的改变。每个学习者的个性、生活、思维状况千差万别,他们遭遇的生活情境也千差万别。所以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强调语文的那种条条框框的知识体系,而要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他们去解决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的能力,激发他们在不确定的背景下去寻觅一条相对确定、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语言塑形之路。这才是真正的以学习为中心。

不用“工具性”“人文性”这两个词,而用“生存”“生活”,是因为前两者是课程研究者的学理表述,而后两者才是学习者的自我呈现。生存指向清晰,生活复杂多变,这符合“不确定”背景下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能讲汉语,能写汉字,能把汉字组织成通顺的段落或文章,这才能在中国社会获得生存的可能,做到这一点,今天并不难。但是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要能厘清复杂的社会系统,要能适应它并找到自己生活的旨归,不断学习,既紧跟时代又成就自我,却相当不容易,这或许才是语文课程真正的价值之所在。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学习者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