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炜生,张志华,陆海锋
(肇庆学院信息中心,广东 肇庆 526000)
2020 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我国线下教育活动被迫全部暂停,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不停学”,同时各类培训机构的线下课程和集体活动全部取消,全国学生开始了一场网上学习之旅,使得在线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普及和渗透。在此期间,高校秉持“停课不停学”的宗旨纷纷大力发展在线教学,在线教学平台短时间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疫情逐渐退去,高校教学秩序步入正轨,在线教学集中爆发式发展所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意味着正式迈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时代。在此背景下,本文归纳总结当前高校在线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构建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一体化教学平台,以期推动高校在线教学高质量发展。
高校在线教学本质上是依托在线教学平台,进行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管理者管理的过程。现从平台、学生、教师、管理者四个层面分析在线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从平台层面看,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平台的构建缺乏教育理论支撑。目前业界在线教学平台往往更注重工具及功能的完善与创新,而忽视了本应具备的教育特性,过度强调工具功能容易导致平台的发展偏离教学本质;第二,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系统比较分散,形成信息孤岛。许多高校内部教学类信息系统标准不一、分散管理、无法互通,导致烟囱孤岛现象严重,给师生在线教学带来不良的应用体验,降低在线教学质量。从学生层面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许多在线教学只是简单的“课堂搬家”,许多教师难以克服线下课堂教学惯性,仍旧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开展教学,在线学习活动形式单一、模式僵化,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1]。 从教师层面看,在线教学难以管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在线教学不利于教师实时监督,学生经常出现学习任务不完成或超时完成、挂机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导致教师普遍认为在线教学质量不如传统线下教学,教学平台的在线管理和监督能力亟需提升。
从管理者层面看,在线教学与课程和能力体系相脱节,教学质量难以监管。在线教育目前尚未入编“正规军”,在线教学更多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因此未能与高校课程和能力体系相匹配、相适应;对在线教学质量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只能根据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来评定教学活动的综合质量[2]。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产出导向型教育)理念于1981 年由斯派迪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OBE 理念已被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并成为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随后也被广泛应用到医学人才培养领域。OBE 理念总结吸收了教育目标理论、能力本位教育、精熟教育以及标准参照评量等理论的内涵,凝练出“三要素”,即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一是学生中心,OBE 理念倡导教学模式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二是产出导向,OBE 理念强调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否以学生产出目标为导向;三是持续改进,OBE 理念要求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过程等系统环节实施评价,基于多元化评价结果来发现偏差、纠正偏差,根据偏差原因改进系统环节,形成动态的全方位质量管理闭环流程[3]。
阿查亚以“学习产出”为核心,提出OBE实施的“四步骤”,即“定义学习产出(Defining)-实现学习产出(Realizing)-评价学习产出(Assessing)-使用学习产出(Using)”[4]。“定义学习产出”是OBE实施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主要将社会与个人的实际需要细化分解为专业培养目标,进而确定专业毕业能力指标体系,形成清晰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实现学习产出”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反向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学习产出;“评价学习产出”是承上启下的一步,通过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实现的学习产出进行科学评价,将评价结果赋能于学习产出;“使用学习产出”是根据评价结果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促进在线教学质量提升。以上实施步骤为基于OBE 理念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基本框架[5]。
针对当前在线教学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OBE理念作为教育理论来支撑高校一体化教学平台的设计与构建。首先,根据OBE“三要素”确定教学平台的“三大”设计原则,明确平台发展方向。
1. 以学生为中心
平台应围绕学生构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线下教学线上化的固有模式,借助平台技术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平台应具备丰富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独立学习环境,创设真实情景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和迁移;平台应支持灵活的分组学习和管理,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平台应支持设置阶段学习计划,让学生掌握毕业所需能力的学习蓝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平台应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期望设计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以产出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
平台采用从学生学习产出出发反推教学知识结构与组织形式的反向设计模式,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正向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清晰明确的学习路线,提高学生在线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反向设计的核心是基于OBE理念“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映射关系链来构建“能力指标体系-课程-活动”三维度的能力管理功能体系。教学管理者搭建专业能力指标体系,教师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能力指标体系,随之设计与课程目标和能力相匹配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
3. 持续改进,闭环质量管理
平台应具备多元化的学习产出评价体系和闭环的全面质量管理功能,让在线教学质量得以有效监管并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关键是教学评价,应涵盖评价的主体、模式、方法和指标。多元评价主体包含教师、学生、管理者、专家等;评价模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专家诊断、管理者督导等;评价指标包括成绩、评价量表、成果、证书等。持续改进是找出偏差,纠正偏差,分析偏差原因进而改进框架的过程。平台通过闭环的全面质量管理功能,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学情统计、分析与汇总,监督学情、教情及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持续改进专业和课程能力指标体系。
基于OBE 的教学平台以产出为导向,反向设计在线教学,将在线教学划分为“四大”步骤,即定义学习产出、实现学习产出、评价学习产出、使用学习产出,这四步环环相扣、步步相连,保证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每个步骤的功能框架设计坚持学生中心的原则,通过规范的业务流程、丰富的系统功能和不同的应用模式,切实服务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最后,通过使用学习产出,可以发现偏差,分析偏差原因进而改善下一轮学习产出的定义、实现及评价过程,持续改进在线教学质量。
图1 基于OBE的“四大”步骤及功能框架设计图
1、定义学习产出
“定义学习产出”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构建面向实际需求的课程能力体系,为后续学习提供支撑。首先,教学管理者应从国家需要、产业发展、学校特色、学生诉求等方面深入调研,凝练出校-院-专业三级培养目标[6],根据培养目标确定学生毕业能力指标体系。平台支持管理员设置最高四级的专业能力层级框架,不限于行为、能力、概念、领域、指标、级别、成果等层级分类,不同专业能力框架可支持不同的评价量表,能力规则包括自动完成和限制条件完成两种;然后,教学管理者需遵循OBE逐级达到顶峰的实施要点,根据毕业能力指标体系划分阶段学习计划。学生学习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阶段学习计划需明确到每一个学生或同一诉求的学生群体,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平台应支持管理员创建课程体系和制定阶段学习计划,并分配给具体学生或学生群体,学生或学生群体可查看相应的学习计划;最后,由教师构建课程能力框架,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建立包含毕业能力指标的课程能力框架。平台支持教师在毕业能力指标体系中选取课程能力指标,组成课程能力框架。
2、实现学习产出
“实现学习产出”是在线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根据课程能力体系重新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来实现学习产出。其中,向学生提供清晰明确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教学目标尤为关键,能确保教学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教师需要建立教学活动与课程能力的映射关系,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来认定学生的课程能力。平台应具备丰富全面的课程管理和教学活动功能,课程管理模块可指定程序化的学习流程,分组分批管理学生,支持设置自定义成绩册,提供可视化多种维度的学情分析等;教学活动模块支持不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每个教学活动可与课程能力建立映射关系,一个课程能力的认定可由一个或多个教学活动提供判断依据。学生可借助平台参与课程活动,通过学习管理平台、微信小课堂和互动课堂等形式进行混合式学习、协作学习、BYOD 辅学及碎片化学习,平台支持学生查看个人学习计划、参与课程活动、自主学习课程资源、参加在线考试、完成评价问卷等。
3、评价学习产出
“评价学习产出”是有效监管并持续改进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根据课程能力指标及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平台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块应涵盖评价的主体、模式、方法和指标四个层级。教师可选取教师、学生、管理者、专家等多元评价主体;通过学前的课前小测、问题讨论,学中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学后的期末考试、实践报告和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可通过互动评价、作业、测验、问卷等形式灵活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专家诊断、管理者督导等多样化评价;平台支持成绩、评价量表、成果、证书、能力等多元评价指标。
4、使用学习产出
“使用学习产出”是根据评价结果来为教学精准把脉,有针对性地改进在线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可通过学习产出与学习目标的偏差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进而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平台应提供学习计划进度、个人能力报表、学员档案等功能模块,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科学了解自身的学习产出;对教师而言,可通过学习产出发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而实施个性化辅导。平台应提供课程能力报表、活动统计、学情分析、异常预警等功能模块,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全面获知学生的学习产出,作为调整下一轮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对管理者而言,可通过总结分析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规律性问题,全面把控教学质量。平台应提供学院建设情况、课程建设情况、课程教师行为统计、课程学生行为统计等功能模块,全面把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产出,帮助管理者在下一轮专业培养中有效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和能力体系。
针对高校在线教学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构建一体化教学平台,打破各教学业务系统各自为政、彼此割裂的困境。为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平台采用业界最为流行的面向服务的架构框架(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能快速灵活地响应新业务需求。平台整体框架遵循统一技术路线和接口规范,以安全管理体系为保障,纵向划分六个层级,注重层间的松耦合与层内的高内聚,通过对业务的抽象、映射实现业务对象组件化和统一的服务调用。
图2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一体化教学平台总体架构图
高校一体化教学平台以学习管理系统为核心,以优质教学资源为基础,以便捷的终端设备为载体创建数字化智慧学习环境,全方位打造集六大应用系统于一体的教学平台。
总体来说,平台具备以下三大特点:第一、贯穿教学全过程。平台整合六大应用系统,底层数据互通互连,覆盖在线教学、线下课堂互动、考试考核、评价反馈的教学全过程。学习管理系统,是高校一体化教学平台的核心组成,基本涵盖在线教学所有环节。系统划分为教师空间、学生空间、管理者空间,以分别满足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学情分析、网络研修的需求,满足学生进行学习管理、学情反馈、成长记录的需求,满足管理者进行专业培养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优化的需求;微信小课堂,是学生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终端载体;互动课堂,是师生课中互动的大屏应用,是学习管理系统在传统教学线下课堂功能的延伸;资源管理系统,是学校师生资源上传、存储、检索、导出的资源仓库;考试管理系统,是用于总结考核的监测工具;数据统计系统,从平台、课程、学期、督导四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为教学、学习与教学管理过程提供跟踪反馈和监督评价。第二、统一管理。六大平台应用统一技术规范和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所有应用的集中管理和监控,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管理成本。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共同维护同一底层数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数据冗余和重复,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以统一身份认证为桥梁,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即可访问所有应用,避免重复登录和密码管理的烦恼,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学习管理系统为唯一窗口,其他应用无缝融合,带来无感切换的用户体验。第三、多终端。高校一体化教学平台的终端分Web端、微信小程序端和PC互动端,其中Web端涵盖PC、平板、手机三种类型,满足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分组教学等不同教学模式的组织需要。
基于OBE 理念的高校一体化教学平台的核心特色体现在以产出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由教学管理者搭建专业能力架构,教师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能力体系,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
第一、专业能力架构。专业能力架构是由能力层级、能力规则和评价量表三部分构成,能力层级支持最高四个层级,当设置二级或以上层级时,需配置能力规则。能力规则有三种,一是“人工评定”,根据附加证据专家打分;二是“自动标记完成”,根据子级能力完成认定父级能力完成;三为“推荐此能力”,根据子能力高水平完成认定推荐此父级能力。第二、课程能力体系。课程能力选自专业能力架构,与课程教学活动建立映射关系。映射方式有三种:一是“作为依据”,活动的完成作为能力判定的依据;二是“自动完成”,学生一旦完成活动,自动判定获得能力;三是“送去复查”,学生一旦完成活动则发起重新审查申请,教师重新评估学生能力。第三、学生阶段学习计划。学生专业能力是按阶段分步骤获取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专业能力获取划分为不同阶段的学习计划。学生获取专业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性,平台支持把学习计划细化到个人或者同一诉求的学生群体,学生可根据“个性化”阶段学习计划完成课程体系的学习。
截至目前,高校一体化教学平台已在4 所普通高等学校部署应用,涵盖的学生数量合计高达21万。以某师范院校为例,自2016 年开始,已建课程6667门,教师数2483人,学生数92947人,管理者数48人,专家数930人,访问量高达7亿。平台在疫情爆发前期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建课数量呈指数式增长;线下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后,每学期平均建课也将近540 门。不少课程已在平台开设多轮教学实践,在一轮轮实践应用中持续完善教学设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学校各类教学活动建设数量累计近13万,资源建设数量累计超29万。
图3 某师范院校平台使用概况
但由于受到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限制,目前最为关键的专业能力架构及课程能力体系等功能模块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在线教学与专业培养体系脱节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下一步将从单一专业入手,基于一体化教学平台重塑以产出向导的专业培养方案,通过多轮培养实践,持续改进专业和课程能力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