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发言集锦

2023-11-29 10:31王力,何德旭,史建平
银行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战之年。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金融创新是应对当前的复杂形势,推动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和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要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新征程上,中国金融业应把握战略机遇和发展窗口期,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构筑更具发展韧劲、稳定性更好、经营能力更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体系。

新的时代赋予金融创新以新的历史使命。本刊主办的“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以“金融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围绕中国金融业以金融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本刊特将嘉宾发言整理摘登在本期“银行家论坛”栏目,文章根据嘉宾发言整理,部分内容未经其本人确认。

王力: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和深刻变化。世界经济重心正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世界政治格局非西方化与多极化并行,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崛起;经济全球化曲折前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面临机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胸怀“两个大局”,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要。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深度不够,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供给规模和能力,难以满足人民对投资、理财、资管等高质量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二是金融可得性不足,居民和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便捷度与成本可承担性有待提高;三是金融交易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四是金融系统稳定性有待提升。

为此,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注重产业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更高层次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要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要顺应数字金融发展的历史潮流,改善金融服务的结构和效率;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有效匹配不同经济主体债务性和权益性融资需求,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提供更多相对稳定的中长期资金;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经济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的互动水平,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要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作者系《银行家》杂志主编、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执行站长)

何德旭: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本质和规律

如何理解金融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我认为,它的核心就是怎么通过金融创新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为经济社会提供一个适宜、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从而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适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金融应如何来匹配中国式现代化,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围绕该主题,我想谈一个观点,即我们应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这是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本质特征就是要服务好实体经济;三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动力源泉就是通过改革、通过创新来促进金融的发展,进而让金融更好地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服务;四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风险,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最坚实的保障;五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根本保证就是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目前尚无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但其中的内在逻辑必须引起重视: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要有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或者说中国式金融现代化;要建设现代化强国,一定包括建设现代化的金融强国;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当然要有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来与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相匹配、相适应;要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当然应该有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产业体系。这些也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所以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应该有,也必须有一个中国式现代化金融。

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基本框架是:通过专门的、先进的、现代的、科学的体制、机制、制度、法律、技术等来规范或促进资金、资本与资产流动;其基本功能是:以金融市场为基础,具有支付清算、金融资源配置、信息传递、资产定价、风险转移与财富管理等;其基本要求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治理有效、功能完善、先进科学、安全高效;其基本特征是:创新性、安全性、开放性(国际化)、政治性、普惠性(服务性和人民性);此外,该现代化金融体系应具备持续经营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政策传导能力、资产定价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及风险防控能力等基本能力。很显然,这样一些内容或要求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金融,也不同于我们传统的金融,它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

迄今为止,在学术研究中,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提法不一,有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中国式金融现代化、中国金融现代化、现代金融等。但无论提法如何,必须把握住两个关键点:一是“中国式”,这强调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二是“现代化”,这意味着也应该具有发达国家金融的共同特征。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显然是需要,也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金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这五个方面,金融都应该发挥作用而且也能够发挥作用,这五个方面的推进必须有金融的支持,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最本质的特征。虽然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不怎么注重也不特别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以及金融要和实体经济保持密切联系,但在中国,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点,而且要切实做到这一点。中国式的现代化金融必须充分体现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宗旨,这也是金融的天职。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过的,“十四五”规划也把其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提出来了。过去一些年,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推出了许多举措,但到目前为止,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还是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因此,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仍然是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融当然要高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这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金融而言责无旁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就应当调动所有的金融要素来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是商业银行,还包括资本市场、保险、政策性金融等。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明确和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这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支持科技创新。二是支持绿色发展,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当中还有一个新内容,就是要大力发展转型金融。三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普惠金融,但我们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仍然有很大空间。今年10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四是金融支持制造业。制造业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意义不言而喻,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我国整个经济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个就是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当重塑金融的服务性。很多指标都反映出,我们的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还不够广,金融服务的效率还不够高,例如,通过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金融业净资产收益率和实体经济净资产收益率的国际间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效率还需要提高。

此外,我们还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来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提供动力。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十四五”期间这仍然是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的。我们应深刻认识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就是从提高金融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金融结构调整,矫正金融要素配置扭曲的问题,实现金融制度优化和金融服务效率提升;扩大金融有效供给,提高金融供给结构对金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来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也就是间接融资体系;建设现代资本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设开放型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建设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我们应当通过这些改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应当指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有序有效运行的前提是防控好金融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金融风险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还不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也还有待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一些重点领域风险,例如,商业银资产质量风险、房地产金融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大型企业债务风险、外部冲击风险等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到了当前的三大风险点,即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财政及金融风险相互叠加、相互传染的风险。因此,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就必须防控好金融风险,创造一个宽松稳定安全的货币金融环境。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解决我国金融发展和安全问题的最大政治优势和保障。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金融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金融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要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就必须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史建平:践行ESG理念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期,有两件事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

第一,2023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理事会(ISSB),正式颁布了两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发展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这两项准则要求企业必须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披露相关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理事会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下面的一个机构,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意味着中国要坚持国际化,就必须遵循这些准则和标准。

第二,2023年5月,欧盟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也就是“碳关税”。该机制要求进口至欧盟或从欧盟出口的高碳产品(包括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及氢等),缴纳相应额度的税费或退还相应的碳排放配额。7月31日,欧盟委员会又发布了《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该准则由12项标准组成,其中2项是跨领域的,其余10项包含了环境、社会和治理等主题标准。2024年1月1日起,这套准则将作为欧盟的法律正式实施。欧盟正式推出碳关税,以及可持续发展准则的实施意味着,在达不到欧盟的ESG标准或不符合欧盟的可持续发展标准要求的情况下,我们与欧盟的贸易就要增加碳关税。

这对我国的影响将是极大的。首先,如果我国的企业要与国际接轨,其信息披露必须按照ISSB和欧盟的要求披露环境信息及ESG信息。其次,如果我国企业要跟欧盟做生意就必须符合欧盟的ESG标准。很显然,这在短期内对我国的制造业和外贸行业形成了巨大挑战。

同时,这也意味着,对金融机构而言,绿色金融、绿色发展已经从软约束变为硬约束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高质量发展必然以绿色为底色,必须坚持绿色发展。金融的现代化、金融创新及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也必须紧紧围绕“绿色”这一主旋律。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以及我国的“双碳”目标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们应当思考的是,我国的金融业、银行业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方面,金融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要金融首先践行绿色理念、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这是从金融的功能上来说的。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的金融业也急须改变自身的形象。毋庸置疑,我国的金融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房地产泡沫、P2P风险、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使社会大众对金融业形成了一些负面的认知。我们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金融必须高质量发展,而金融发展的高质量,就是要能够防范风险,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样的金融才能有效发挥金融的功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从改善自身形象来说的。因此,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应对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各种挑战来看,还是从改善或提升自身形象的需要来看,金融业都必须大力地宣传和践行ESG理念,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于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发展绿色金融,中国人民银行和原银保监会近年来都出台了一些政策和监管要求,各商业银行也都有许多优秀实践。但据我的观察,可能还存在一些挑战。

一是认识尚不深入。目前,各界都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坚持ESG理念,但对ESG理念的认识尚不够透彻。关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或机构应有的价值观。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不仅能履行社会责任、改善自身形象,同时,作为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还能发挥引领ESG发展的作用,商业银行的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产业的ESG发展方向和水平。所以,在ESG理念的学习和宣传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标准还未统一。欧盟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制定了标准,但我国肯定不能照搬这些标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所以需要和这些委员会进行沟通,做到求同存异。我们需要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得到国际认可的ESG标准体系,这也包括信息披露、评级体系。目前,全球共有超600家ESG评级机构,中国的也不少,但标准五花八门,急需统一。

三是工作机制有待建立。商业银行的“三会一层”,从董事会到经营层,应如何把ESG从理念层面落实到业务当中,落实到银行工作的各个方面,目前还没有看到比较成熟的经验。

四是ESG效益的内生化问题。目前,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更多地被看成是公益,经济效益不明显或短期内无法显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应如何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内生化,这个尚待研究。

五是风险管控需要探索。商业银行现有的风控体系对ESG所涉风险尚无专门的设计,ESG因素也未纳入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中,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评价也缺少对ESG因素的考察,对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风险缺少识别、评价和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我认为,对ESG信息的强制披露应该为时不远了。商业银行要切实践行ESG理念,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战略层面,商业银行应当在发展战略中全面融入ESG理念,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建立保证ESG理念得以实施的工作机制。从董事会的决策、监事会的监督、到经营层的业务发展都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产品、转型金融产品、碳金融产品和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满足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最后,在风险控制方面,商业银行应尽快将ESG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开发涉ESG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加强ESG风险管理。

此外,在国家的层面,目前急需解决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当制定国家的统一标准,包括ESG评级标准和信息披露标准。还要从国家层面与国际机构进行对接、谈判、沟通,建立中国的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最后,应建立配套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可能需要国家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实现。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

张文武:让数字普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力推进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商业银行是数字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加快推进数字工行(D-ICBC)建设,实现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重塑。以普惠金融为例,中国工商银行顺应时代变化,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初步探索出一条数字普惠发展路径。

打造数字普惠产品体系,提升适配性。强化内外部数据要素协同,沿着数据、链条、资产搭建信用类“经营快贷”、交易类“数字供应链”、抵质押类“网贷通”三大数字普惠产品体系。其中,“经营快贷”挖掘融资场景,运用“数据+模型”模式实现客户精准准入、模型授信和智能监测。

构建全方位触达体系,拓宽覆盖面。

线上,将普惠金融服务嵌入手机银行、企业网银,推出“兴农通”App、线上“云网点”等,使小微企业实时享受在线申请、在线办理的便捷金融服务。线下,依托全行10多万名客户经理,逐步将全行1.6万家网点,建设成为小微客户业务咨询中心、生态服务中心与价值创造中心,将普惠金融贴心服务融入网点厅堂、带到客户身边。

创新推出综合服务平台,提高满意度。自主设计研发“环球撮合荟”“兴农撮合”平台,向小微企业提供产品推介、供需对接、融资支持“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与合作渠道。推出全球支付平台——“工银全球付”,服务全球超1万家跨国企业。搭建政务、财务、村务、党务、金融服务“五位一体”的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坚持机控和人防结合,增强可持续性。整合内外部数据信息,构建客户筛选模型,打造以“数据驱动、智能预警、动态管理、持续运营”为特征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普惠业务风险管控的精准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大对线下“活情况”“实信息”的搜集,结合专家判断,强化线上线下交叉验证,及时做好风险核查、反馈和化解,推动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同时强调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此,我结合中国工商银行的实践,谈四点思考。

守正创新,厚植数字普惠基因。《意见》提出,要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数字化转型在普惠金融的实践,是一场从思想到行动、从顶层到基层、从内部到外部的变革。金融机构应坚定不移走数字普惠发展的道路,将数字基因渗透到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层级。要坚持线上线下融合,不断完善普惠业务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业务模式等,提升员工的数字普惠素养,推动形成“全行懂、专业做”的局面,让数字普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数据驱动,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意见》提出,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等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质量。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为金融机构科学评估决策提供更多参考。金融机构应广泛采集数据,打通部门、机构壁垒,贯通“数据、洞察、决策、行动”全流程,创造更多普惠价值。同时,加强面向偏远地区人群、老年客户等弱势群体的特色功能服务的供给,提供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以新技术赋能弥合数字鸿沟。

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意见》提出,将数字普惠金融全面纳入监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应当遵循商业银行经营规律,符合信贷基本逻辑。金融机构应坚持金融与技术融合,把握关注宏观政策、研判经济周期、识别还款意愿、锁定还款能力、提升数据质量、迭代优化模型等核心要素。广泛利用“ABCDI+5G”技术,完善数字化时代要求的智慧风控体系,加强合规管理,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水平。

开放合作,实现多方共赢格局。《意见》提出,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开放化与生态化已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金融机构应坚持开放发展和跨界融合,聚焦政府、企业、个人三端,强化数字化供给和生态化链接能力,通过产品输出、平台对接、场景互嵌,将金融产品嵌入人民生活消费和企业生产场景,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共赢发展的数字共同体。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金磐石:数字技术助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数字普惠发展顺应时代之变,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数字技术正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新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是缓解金融供需矛盾的重要抓手,也是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举措。

以数字技术助推普惠金融发展,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部署的要求。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2018年,中国建设银行将普惠金融确立为全行发展战略,秉持“数字、平台、生态、赋能”发展理念,通过数字技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更多市场主体平等、高效地享受现代普惠金融服务,保障新时代普罗大众的平等金融权益。截至2023年9月末,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全市场占比约10%,服务客户近310万户,已成为市场上普惠金融供给总量最大的金融机构。

以数字技术助推普惠金融发展,是打造新引擎、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个世界性难题,需求端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供给端则体现为信用发现难、评价难、获客难,究其症结在于银企信息不对称,而金融科技给予了我们“破题”的机会和能力。银行综合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手段,分析用户沉淀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全面、精准的客户画像、需求识别与服务推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以数字技术开辟崭新路径,实现金融服务的“普”与“惠”

随着科技革命加速,数字技术已然从底层基础设施跃升为顶层创新先导,驱动我们重构金融逻辑和方法,增强信息融通,提升服务效率。中国建设银行探索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成为人民银行发布的国内首个数字普惠金融行业标准蓝本,为业界发展普惠金融贡献了建行方案。

以数字技术提高普惠客户洞察能力。中国建设银行突破了传统以财务报告为主的信用建构方式,对内将小微企业和企业主的交易流水、工资发放等多维数据进行系统整合,对外形成以政府及公共事业类数据为主体、特色场景类数据为助力的外部数据体系。通过内外部数据集成和交叉验证,精准洞察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构建普惠金融客户画像,通过数字化手段为普惠客群从“千人一面”突破到“千人千面”找到了路径。普惠客群“小而散”的特点也决定了其需求的多样性,根据不同客群的特点,创新研发“小微快贷”“个人经营快贷”“裕农快贷”“交易快贷”“跨境快贷”“善贷”六大产品体系,基于26万项行内数据、3000余项行外数据,改变传统“抵押依赖”和“人工线下”的作业模式,通过流水线式灵活装配,构建线上标准化作业流程,实现了真实的普惠——小额、低息和快速。

以数字技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

一是提供更加便捷的专业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客户点多面广,传统金融一直难以解决服务耗时长、半径小、成本高的问题。中国建设银行深度挖掘数据,提炼关键特征和信用评价要素,构建小微企业评分卡模型,并重塑小微信贷作业流程,支持客户自主申贷、自主办理,贷款效率大幅提升。二是打造更加友好的金融服务体验。中国建设银行在业内首创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移动端服务平台——“建行惠懂你”App。通过运用生物认证技术和数据模型精准化识别客户、自动化获取信息,将单点式、分散型的技术优势变成系统性、网络化的智能融合,让普惠群体获得“7×24小时”移动化服务,享受“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和“一价式”收费的申贷体验,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有效降低了服务成本。

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服务拓维。在小微领域,“建行惠懂你”平台整合集团内外资源,以自研移动众研平台和开放银行为基石,构建“信贷融资+综合金融+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平台,提供企业开办、纳税申报、财务管理等800余项经营管理服务,实现从“低频、单一融资功能”向“高频、综合服务”的跃升,助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在涉农领域,建设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依托“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集成“存贷汇缴投”等金融产品和民生服务功能,把银行网点的“窗口”延伸到“村口”。在科创领域,全力落实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创新形成科创金融“价值”服务体系,推动信贷服务向前、向早,实现知识产权、人才称号从一纸证书变成银行信用额度;创建“创业者港湾”,提供创业孵化、创投服务、产业对接等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

以数字技术增强普惠金融风控效能。

利用多模态数据,使用流计算、内存数据库、小样本学习等技术,构建针对不同客群的集成模型,形成动态更新的信用评价体系,支持实时综合智能决策。创新“六位一体”风控体系,设计十大风控工具,提前揭示不良客户风险,以3%的月均预警率覆盖95%的不良客户,建构业务健康发展的“护城河”。

夯实数字技术基础,推动数字普惠高质量发展

10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支持金融机构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面对新阶段、新格局下的新要求,须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数字普惠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

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实现数据要素的价值最大化。数据要素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一是丰富数据要素供给,在企业数据、政府及第三方信息平台的公共数据基础上,融入实体经济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等诸多数据要素,补充信用评价依据。二是构建高标准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集成多源数据信息,在数据治理、数据资产运营、数据安全、数据价值评估等环节科学管控,夯实数据质量基础。三是推动隐私计算在普惠金融数据可信流通领域广泛实践,破解金融机构基于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诸多因素考虑,无法采用传统数据共享方式进行信息互联的困局,实现数据不出门、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的目标。

强化先进数字技术的赋能应用,驱动多元化场景模式的研发创新。数字技术能够将现实物理空间、社会生活空间和虚拟网络空间进行多维联通融合,有效连接普惠金融相关市场主体,激发创新动能。通过运用开放银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聚合保险、信托、互联网公司等多方资源,将数字普惠服务无缝嵌入客户的生产生活场景中,以客户诉求触发金融服务需求,实现“无处不在的银行服务”。全社会各方携手共享科技成果,在深化技术合作的道路上推进普惠金融新模式新场景的持续创新。

坚守风险防控底线,护航普惠金融行稳致远。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赋予普惠金融全新内涵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问题。如技术漏洞带来的黑客攻击、数据造假滥用带来的金融欺诈、客户信息泄露带来的隐私暴露等,需要全方位提升风控能力,在技术升级加固、反欺诈体系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型算法安全、授信额度策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夯实,守牢风险防控生命线。

商业银行数字化建设的本质在于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中国建设银行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提升数字化专业能力,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性,用科技改变金融,以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首席信息官)

白晓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乡村振兴,金融先行。作为国务院批准组建的首家省级股份制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深耕京华大地72载,始终牢记为农使命,践行支农初心,在助力农民资产保值增值、护航现代农业提质升级、推动城乡金融服务的均等化和便捷化上做出了诸多探索,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首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金融力量。

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北京农商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刻把握北京“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农情,将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战略重点,调整成立“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建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专班,打造“1+1+1+N”的乡村振兴管理体系,高位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纵深发展。从源头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产品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创新推出六大类23款“凤凰助飞”融资服务系列产品,十余年来累计发放乡村振兴领域贷款超5500亿元。近三年全行监管口径涉农贷款复合增长率为15.34%,普惠型涉农贷款复合增长率为70.02%。

践行“金融为民”,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农村金融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投入高、成本高、风险高,但收益低,京郊居民分布广而散,无形中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成本,需要农村金融机构保持跨越周期的战略定力,以滴水穿石的韧劲、苦耕不辍的行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北京农商银行与乡镇政府紧密合作,在确保“一乡一镇一网点”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在北京郊区绝大部分行政村建设“乡村便利店”,使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基础金融业务。截至目前,北京农商银行在北京市布设服务渠道超2600家,其中在京郊地区建设乡村便利店近1500家,金融服务触角直抵北京东西南北最远的“四极”村落,并且以“大村带小村、以点带面”辐射式建设模式,实现京郊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着眼“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北京农商银行积极发挥金融“压舱石”作用,巩固脱贫帮扶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以党建帮扶为引领,持续统筹推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公益帮扶和金融帮扶。从帮扶地区自身发展规划、政府帮扶政策、独特资源禀赋和长远产业潜力上寻找新的工作着力点,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努力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三信”工程建设,有效整合工商、税务、司法、环保、社保等信息渠道,积极搭建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平台,全面提速升级版信用户评定工作,面向信用户提供优惠贷款支持,持续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

坚持“精准施策”,全力助推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随着北京城乡融合发展的加快,乡村已处于大转型、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北京农商银行坚持从首都乡村实际出发,从新农村基建、农业技术更新、农产品销售渠道、特色农业发展等多方面入手,以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一是聚焦稳产保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化银政、银企、银担合作,创新设施农业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市场经营贷等特色服务,制定了支持种业振兴金融服务方案和首都特色农业专项创新计划。二是聚焦美丽新农村建设,创新推出美丽乡村建设贷款,全面对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村庄升级改造等乡村建设需求,累计为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提供授信支持超过1700亿元。三是聚焦农户安居乐业,创新推出“农薪通”农民工资支付保函、宅基地房屋建设贷款等产品,累计为186户农户提供宅基地房屋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倾心打造“凤凰乡村游”服务品牌,协助农户通过网络商城、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城乡资金融通和消费。

(作者系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行长)

鞠维萍:用科技驱动金融创新 用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近十年来,世界步入大变局、大博弈、大调整、大动荡、大转型的大时代,也是我国新经济、新基建、新能源、新国潮破茧而出的新旧动能转换时代。2023年以来,虽面临内外部多重挑战,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党和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密集释放稳经济新举措,我国经济也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中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和潜力,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势。

在共同富裕的战略方针下,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平安银行作为内地首家公开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直以来秉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切实履行用科技驱动金融创新,用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的使命和责任。2023年以来,平安银行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推动自身稳健发展有机结合,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初心使命,推出支持实体经济“十五条”举措,多方发力,持续加大对居民消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扩大内需

当前及未来相当一段时期,消费显然已经重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平安银行积极行动,通过多措并举、产业协同的方式,助力扩大内需,为消费回暖“加柴添薪”。

一方面,平安银行充分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组合拳优势,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切入个人消费场景,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金融服务,助力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平安银行信用卡持续通过市场活动、权益服务升级和数字化运营,聚焦核心客群,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针对汽车消费、夜间经济、境外旅行与留学等消费领域,平安银行以专属活动激发消费热情、满足大众需求;在养老领域,平安银行打造有特色的养老解决方案,让老年人生活舒心、消费放心。

同时,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在打造了“开放式产品货架”和“平安优选”品牌的基础上,强化资产配置能力,并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客户需求洞察水平,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针对企业特定场景需求提供包括员工激励、企业董监高投融资、企业治理数字平台等服务在内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方案,帮助企业主解决实际困难。自2016年启动零售转型以来,平安银行财富客户数增长了2.7倍,财富管理规模增长了3.5倍。

另一方面,平安银行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效率和风控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人力成本和风险成本,从而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让更多老百姓以更低的资产和风险成本享受到更加优质且安全的消费金融服务,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2022年,平安银行启动了“智能化银行3.0”的建设,旨在颠覆“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做实“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和AI驱动”的经营模式。平安银行结合新模式的发展要求,搭建科学的客群划分机制以及由总部“AI大脑”决策引擎驱动的智慧经营体系,推动更精准的客户需求洞察、更适配的产品服务供给以及更智能的运营触达,实现对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智能化经营,全面进阶“智能化银行3.0”。自平安银行零售改革转型以来,业务规模及经营效益实现翻倍式增长。截至2023年6月末,平安银行的个人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平安银行不仅着力在消费端,助推“内循环”,还通过链式反应,助推着生产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平安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坚持“真普惠、真小微、真信用”的“三真”发展思路,着力解决传统银行不敢服务、不愿服务的客群的融资难题。首先是“真普惠”,即增量、扩面、降本,截至2023年6月末,平安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户数超过百万户,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9.3%,新发放贷款利率不断下降;其次是“真小微”,平安银行贷款金额在百万以下的户数,占比近九成,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占了绝对主体;最后是“真信用”,平安银行信用类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达17.4%。

在供应链方面,平安银行积极创新,构建基于数据的信贷审批和风险控制体系,打造新型供应链金融,将信贷服务延伸至以往不敢经营、不会经营的产业链上下游“毛细血管”末端,极大地提高了产业链末端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好地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023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超过5500亿元。以平安银行在物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成果——“星云物联计划”为例,近年来,平安银行与合作伙伴联合发射物联网卫星,构建“上有卫星,下有物联网设备,中有数字口袋和数字财资的开放银行数字经济服务生态”,为服务偏远地区和特殊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有力支持。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星云物联计划”已在智慧车联、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基建、智慧物流等六大产业领域落地多个创新项目,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生额累计超8000亿元。

大力发展现代产业金融,探索服务现代化产业新模式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平安银行通过积极创新特色金融,更好助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提供保障。例如,在高端制造领域,平安银行以综合金融推动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加速产业升级迭代;在支持专精特新方面,平安银行通过与资本市场高频互动,为企业撬动价格更低、期限更长的直接融资,通过提供跨境投融等工具,助力企业扬帆出海。2022年,平安银行通过综合金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投融资的规模达9877亿元。

同时,作为产业帮扶和金融下乡的主要实施者,平安银行目前已累计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近800亿元,累计惠及农户105万人,累计发放乡村振兴借记卡13.7万张,线上线下累计培训致富带头人8万多名。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色。平安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平安银行不仅将绿色金融作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政治任务,更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架构、制度、流程,提供包括信贷政策、专项额度、激励补贴等一系列资源支持,深入布局绿色金融产业化发展,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重大项目,全面助力实体经济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平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266.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4%。

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十四五”规划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展望未来,经济金融仍将保持持续向好态势,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将为银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平安银行将保持战略定力,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持续深化全面数字化转型,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贡献平安银行的金融力量。

(作者系平安银行副行长)

张斌:数字化转型助力民生银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广泛应用催生了数字经济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数字技术是当前金融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发展数字金融成为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进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中国民生银行始终全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有关指导意见,对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规划、统筹部署,扎实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战略引领,统筹规划

数字化转型是民生银行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1年,新的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民生银行“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使命和“民营企业的银行,敏捷开放的银行,用心服务的银行”的战略定位。同时,明确了“打造敏捷高效、体验极致、价值成长的数字化银行”的目标,以及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变革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数据能力与科技能力,推进生态银行和智慧银行建设的数字金融策略。

民生银行将数字化转型视为数字时代银行经营管理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成立了由董事长任组长、经营班子参加的数字金融领导小组,负责全行数字化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统筹部署。总行发展规划部承担数字化领导小组秘书处职责,负责数字化转型日常工作的组织推动和跟踪检视。同时,新设生态金融部、数据管理部两个数字化“先锋”部门。数据管理部牵头全行数据治理,统筹数据资产管理,致力于发挥数据价值,赋能银行转型发展;生态金融部借助灵活的创新机制,通过业务、风险、科技紧密结合,发挥生态金融业务解决方案孵化器的作用。

人才方面,加大外部引进与强化内部培养并重。在持续引进高素质数字化人才的同时,建立面向全行干部员工的数字化领导能力、数字化专业能力和数字化通识能力的分层培训体系,为数字化转型奠定智力基础。

以科学的策略和方法论指导全行数字化转型工作有序推进

民生银行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对金融变革带来的深层影响,在互联网金融重新定义了客户对服务体验的基准和期望的同时,金融服务历经从工商业场景中独立出来专业化发展,得以再次融入场景回归以客户为中心。顺应发展趋势,坚守金融初心,民生银行制定了“生态银行谋突破,智慧银行上台阶”的转型策略。建设智慧银行,就是要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全面改造、升级商业银行价值链,以提升客户体验为目标端到端重塑客户旅程。建设生态银行,就是要创新金融服务,探索场景金融新模式,通过进入或联合共建生态,将金融服务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个人生活场景。

科技规划和数据战略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作为数字金融战略的重要一环,民生银行制定了新的三年科技发展规划和全行首个数据战略。

科技规划以“科技水平进入国内商业银行领先行列”为愿景,制定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风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决策等七大企业级数字化解决方案;规划了中台化应用架构、模型化数据架构、云原生技术架构、立体化数字安全架构,以及绿色数据中心布局等;同时,明确了业技融合、敏捷高效的科技治理方向。

数据战略明确了“用数据洞察,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成为数据驱动的银行”发展愿景,“数据可见可访问、数据可用可理解、数据易连接可共享、数据可赋能可增值、数据安全可信”五大原则,以及数据能力提升和赋能经营发展的重要领域和任务。

坚定执行,成效显著

科技能力和数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优化了科技治理体系,建立了企业级架构管理、BizDevOps体系、“敏捷精益”双模研发体系,完成DataOps方案的规划制定;二是强化了数字基础设施,数据中心PUE值从1.63下降至1.55,湖仓一体平台按计划投产,云原生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三是企业级架构持续优化,业务中台进一步沉淀统一权益、内容、额度、押品、反欺诈等共享能力,数据中台服务日趋丰富。云原生完成服务网格投产试点。四是经营活动价值链得到重塑,数字化营销、风控、运营等企业级数字化能力逐步落地,有力地支持了智慧银行和生态银行建设。

生态银行和智慧银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丰富了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民生E链”产品为基础,推出了系列供应链数据增信产品,满足了中小微客户在各类业务场景的融资需求,截至2023年9月底,生态金融业务系列产品融资余额已突破1000亿元。二是打造了智能风控体系。利用风险图谱和机器学习技术,精准识别和预警客户风险;构建反洗钱、反欺诈统一数据底座及智能监测预警模型,守护资金安全与业务合规经营。三是集中运营能力得到提升。应用“账户机器人”实现50%的企业信息变更业务线上化,“近远场协同”运营模式减少了客户跑银行网点的不便。四是场景金融探索不断取得新突破。继推出“民生云”开放银行平台后,打造了面向中小微企业,涵盖人事、财务、薪酬、税务等功能的“一站式”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平台“民生e家”,截至9月底,已与600余个生态伙伴建立合作关系,签约服务B端客户1.3万户。五是协同办公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引入先进的飞书工具与自研办公系统全面集成,新一代平台化的“i民生”系统极大提升了协同效率,促进了知识沉淀和共享。

在民生银行推进经营管理数字化的过程中,始终将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增强金融的普惠性、服务政务民生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在服务小微客户方面,民生银行组建专班,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主动授信智能决策体系,通过额度智能测算和风险智能检测打破信息不对称,推出了契合小微客户特点的“民生惠”系列产品,提升小微客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结合农业大数据,创新推出农贷通、棉农贷等惠农信贷产品,支持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支持科创企业方面,发布了面向专精特新科创企业的线上纯信用贷产品“易创E贷”,并着手打造“科创评价、科创产品、科创行研和科创生态”四大平台,以专业的金融服务支持科创企业做大做强。

在赋能智慧政务方面,推出了政采快贷,升级了“招标通”“银法通”“房管通”等产品,成为教育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监管银行之一。

数字基因与文化转变

民生银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两年多来,随着工作持续深化和成效逐步显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深入人心;跨部门协同、敏捷创新、持续迭代成为工作常态;员工数据思维和数字素养得到普遍提升。

迎接挑战,守正创新

民生银行数字化转型在探索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为数字时代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能看到前行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在技术领域,以全面云原生为基础的科技治理和技术平台现代化,还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数据资产的有效管理和要素价值的充分发挥,还有赖于数据能力的全面提升;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AI技术取得的突破,正催生以算力和大模型为基础底座的新的应用构建范式,并在人机交互方式上颠覆传统模式。

在业务领域,数据智能还存在“局部应用”和“项目水平”的现象,规模化、体系化应用仍有巨大潜力;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场景金融有望取得新的突破,实现金融与更丰富场景的融合;进入数字化转型深水区,经营管理和业务流程变革需要与数字技术全面应用同步协调推进。

在安全领域,与客户、合作伙伴日益广泛的数字连接,对银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反诈和资金链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利用银行内外部数据资产的前提,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采用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开源软件给我们带来新的能力,也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合规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民生银行将直面困难和挑战,坚持守正创新,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紧抓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发展机遇,跨越数字化转型深水区,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贡献。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信息官)

张先德: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米”

桂林银行地处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是广西资产规模最大的单一法人银行,资产规模位列广西国企集团第三位,在全国125家城商行中,资产规模、营业收入、核心资本等主要指标均跻身前30强。

桂林银行自2019年10月末开启由传统城商行向服务乡村振兴的“三农银行”的战略转型。我们以“金融成就美好生活”为使命,以“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为愿景,在全国银行业做到服务乡村振兴的“四个率先”,即率先提出做“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战略的重中之重;率先提出构建城乡融合、独特于同业的服务乡村振兴“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率先提出打造集金融、政务、便民等服务于一体的“三农”综合服务平台;率先在全行自上而下全面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其中,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建成了城乡融合、独特于全国银行业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

我们最大的价值就是我们服务乡村振兴的网络架构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圈,成为一家“最不像银行”的银行,通过不断整合资源,服务农村人口超2000万人,占广西农村人口总数的70%以上。

目前,我们在广西共设立县域支行(村行)78家,覆盖广西87%的县域;在乡镇设立县乡小微支行362家,覆盖广西超60%的乡镇;在行政村把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直接建在农民家中。

目前,桂林银行已建立了约7000个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覆盖了广西超55%的行政村。我们通过与当地有声望村民合作的方式,将服务点建在村民家中,节省了房租、水电、固定人工等费用,实现了轻资产运营,并充分发挥服务点站长熟悉村情的优势,降低银行与农村之间的信息沟通成本,使信贷资金高效下沉到村,有效解决了资金在城市过剩、在农村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引导资金要素稳定、长期投入新型县域经济发展,使农村大量资源性要素转化成可价值化、可交易的资产。

我们依托这些服务站点,不断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了一个服务乡村振兴的“生态圈”,搭建“金融+政务+便民”共享平台,助推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覆盖。帮助村民实现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基础金融服务和社保代缴、养老保险资格认证、预约挂号、远程视频问诊、创业就业咨询等超20项公共便民服务,提高了金融服务在农村的可得性、便利性、可及性,真正打通金融服务“三农”的“最后一米”。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有几点经验体会。

一是创新服务渠道,建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队伍。通过推动渠道、人员和服务下沉乡村,打破“唯报表、唯押品、唯现金流”的银行传统授信理念,把在城市中明显过剩的资金引到农村去,大大提高了农民融资的可得性、便利性。其中,服务乡村振兴金融队伍的培养、建设是重中之重。桂林银行共有5200多名员工下沉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这个比例超过了桂林银行员工人数的一半。

二是创新支持方式,解决涉农主体融资难题。通过推广供应链金融、“整村产业授信”等方式,降低对抵质押物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涉农主体贷款的可得性、可及性和便利性。2019年10月以来,桂林银行累计向乡村振兴领域投放贷款超2500亿元。

三是创新合作模式,助力产业振兴,畅通产业循环。桂林银行立足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实行“一县一策”“一企一策”,目前已在广西80%的县域打造了550个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推动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供应链,建立龙头企业与上下游经销商、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银行+客户+农户+基地”农产品上行模式,助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我们通过大力推广产业链金融,与广西近三分之一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辐射带动小农户嵌入产业链、融入大市场。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桂林银行致力于构建一个提供战略链接、加载服务功能的共享平台,打造要素集成、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金融+”生态圈。诚邀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凝心聚力把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携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共同谱写壮美广西新篇章!

(作者系桂林银行行长)

朱玥:金融科技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展望

党的十九大以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已经成为我国“三农”领域的主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将数字乡村建设及相关的场景金融建设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战场。

数字乡村建设的概念其实提出已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各地纷纷建设的与“智慧乡村”相关的App和小程序。目前从数量上看,乡村振兴场景的系统逐渐丰富,但从质量上看依然呈现出小、散、乱的态势,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是项目投入普遍不足。大部分系统的建设周期都较短,投资规模也比较小,承建方公司体量不足,从深度上难以支撑复杂系统持续建设。

二是建设统筹不足,场景分散重复。各地机构各自组织投入研发,导致很多系统同质化严重。各系统在面客渠道、用户体系、服务功能等方面都是分散的,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有价值的数据资产来帮助农村地区提高生产、管理、服务效率。

三是推广速度较慢,应用深度不足。基层群众乃至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对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的理解比较慢,因此,推广范围和速度可能无法达到预期。

由于上述原因,一部分商业银行牵头的场景系统其实并没有很好地起到金融引流、金融服务乡村的作用。银行的融资、信贷产品在农村还是存在“不敢贷、不会贷”的问题,场景金融本意是解决以上问题,却因为缺少有效的数据采集手段,缺乏准确全面的客户信息评估体系,从而无法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农村地区用户痛点,难以真正做深做透。

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让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设。作为国有银行中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率先启动了数字乡村金融服务工程。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银金科”)作为中国农业银行的全资子科技公司,落实总行数字乡村工程部署,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新生态。

我们认为,应当以金融企业的科技能力,将“三农”地区的政府、企业、个人等主体按照各自诉求组织成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三农”泛金融生态圈。具体场景生态建设路径有两条:一是“从金融到场景”,二是从“场景到金融”。

首先是从金融到场景,这是以银行金融业务为主干,将其向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管理场景进行深度延伸。在此路径下,银行要筛选出与乡村场景有一定结合潜力的金融业务,利用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优化和外延扩展,主要目标是深化金融服务能力,解决在以前金融服务流程框架下存在的瓶颈问题。

例如,由于养殖行业风险较高,俗称“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银行传统贷款服务面向畜牧养殖户时,大量养殖的活畜本身是无法作为抵押物的,仍然需要以养殖户的固定资产作为主要抵押对象;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金融科技手段介入后,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及视频设备等科技手段对活体牲畜进行标记和监管,解决了对活畜全周期盘点的难题,这样就可将活畜作为抵质押物,帮助畜牧养殖者将最重的资本投入转变为活动资金,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信贷服务水平。

另一个方向是“从场景到金融”,指以乡村地区自身场景为主干,在部分可能需要金融服务的环节中获取数据和根据客户意愿进行引流或推荐。

在此路径下,金融机构要先与乡村地区主体深度研究并合作,解决客户主体本身的场景建设需求,然后以此合作为基础在适当环节嵌入金融服务。例如,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种植模式中,土地承包者在作物种植的各个环节包括翻耕、播种、施肥、除害、收获等,在服务市场寻找专业供应商购买服务以替代自身劳动。这个过程一般由当地农业局主导,银行可以帮助农业局建设全流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化系统;在系统中,专业服务商可以注册成为某些生产环节的供应商,土地承包人可以在政府的推荐和建议下,与服务商签订服务合同并支付报酬,农业局可以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管并获取统计数据;商业银行可以在系统中嵌入支付结算业务,还可以根据经营数据对优质服务商进行商业贷款授信。这就是一个从“场景到金融”的典型鲜活案例。

从“金融到场景”的路径是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从事并积累了一定经验的路径,而从“场景到金融”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条新路。但两种路径的建设目标其实是一致的,都是推动乡村场景与金融服务更有机地结合,产生更好的效果,不过二者在实施中仍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求主体不同,前者主要解决的是既有金融服务如何扩展渠道、外延风控、营销客户的问题,而后者主要解决的是场景主体参与者本身的信息化问题;二是建设主体不同,前者必然以金融机构为主要建设力量,而后者金融机构可能只是提供部分的科技能力支撑。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重要的是收益方式的不同。前者将直接带来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指标的增长,如获客、账户、存款、贷款等;后者应该首先带来的是应用主体本身的效率和业务的提升,然后应用主体才可能继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从而间接为金融机构带来经营效益的回报。

目前,农银金科已经打造了一系列“三农”场景应用,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三农”领域SaaS服务平台——农银惠农云平台,初步形成了“1平台+N场景”的乡村振兴泛金融场景生态圈。

通过的前期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经验的反思和总结,我们认为,商业银行从传统金融服务加入互联网场景建设这个赛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特别注意加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银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乡村振兴场景金融的认知水平。银行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互联网、了解乡村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应当具备从传统的金融服务者转变为场景服务商的意识。二是银行需要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协同运营服务。所谓“三分研发七分运营”,银行应以更好的运营服务适应乡村振兴场景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三是银行应积极解决乡村振兴领域的场景碎片化问题。银行可以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产品体系,将不同业务场景集成到统一平台上,实现各场景间的高效协同。四是银行还应注重场景金融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平衡,确保金融科技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

(作者系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王洪栋: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变与不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对财富管理行业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把握财富管理内涵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2023年,财富管理行业的同仁都有同样的感受,即增长压力较大。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中高端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同比增速趋缓;存款规模增长尚可,但成本压力较大;理财市场受债市波动影响较大,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2023年9月末净值型理财存续规模比去年10月高点低了近4万亿元;A股市场处于波动期,公募基金特别是权益类基金募集量不及预期;7月31日后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调整,加之后续行业自律手续费变化,短期内银保业务承压。整体来看,营收增长的挑战较大。

在我们看来,当前是财富管理行业转型期遇上了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波动期,又遭遇了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多个不利因素交织,因此,大家普遍感到要保持像过去一样的高速增长有难度。然而,正如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经济日报》刊发的文章中提到的“当前尽管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新的困难挑战,但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没有变,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基本面没有变,高质量发展长期向好的大势不可逆转”。同样,财富管理行业总体向上的趋势不会变,度过转型期后会越来越好,仍然具有成长性。

该判断的依据是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朴素愿望始终存在,不会改变,应该被充分满足和尊重。“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获得稳健收益、通过保险产品获得风险保障、通过公募基金获得超额回报”的需求不仅不会变,还会进一步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将随着经济增长而提高是大势所趋,而可投资资产的持续增加,正是需求源源不断增长的根本所在。因此,眼下的挑战是暂时的,财富管理行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客户需求仍然存在,为什么行业感到有压力有难度呢?这是因为过去一段时期内,财富管理行业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是相对容易的。比方说,在银行理财上,过去通过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方式,对募集资金进行资金池运作,为客户提供了预期收益型的刚兑产品。此类产品受客户欢迎,规模上得快。但在该运作模式下,多只资管产品对应多项资产,每只产品的收益来自哪些资产无法辨识,风险难以衡量。

在保险产品方面,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财富管理需求的快速增长,兼具保险保障和理财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受到欢迎。由于中短存续期产品满足了上述需求,并具有收益稳定、透明度高、销售误导少等特点,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个别公司在发展中短存续期产品中可能面临资产负债不匹配、现金流不足等风险隐患。

在公募基金方面,过去通过打造“明星人设”和“爆款基金”,在牛市里面看似满足了客户追求超额回报的需求,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但当熊市来临时,客户体验落差较大,长期投资的资产配置理念有所动摇。

理财产品净值化、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逐渐减少、基金投资波动较大,受此影响,过去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方式难以为继,财富管理机构需要做出改变。因为,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既要满足客户需求,也要管理好风险。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财富管理机构需要做出一系列的主动改变,以下重点谈几个方面。

第一,银行理财业务。要体系化地围绕债券市场构建专业服务能力。在产品研发上,低波动稳健产品的重要性需要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在投研能力上,要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研究,尤其是对信用风险的跟踪,要形成House View;在客户服务上,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补上债券知识,能够用专业而通俗的解读,让客户更好地理解市场和产品的波动;在客户细分上,净值化转型后,一部分客户因净值波动而不再接受银行理财产品,所以我们要找到适配该业务的客户。净值化转型后,零售业务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将从“高收益产品单力拉动”转变为“净值产品和顾问服务的双力拉动”,从“客户触达能力+信息分发能力”转变为“投资研究能力+数据驱动能力”。在完成上述转型后,理财业务的质量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第二,保险业务。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保险业务应回归风险保障的本源。要坚持“保险姓保”,客户经理需要聚焦资产安全、养老规划、收入补充、资产传承四大类保险场景,为客户做好全面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的销售方法论要从“讲收益,比现价”向“谈保障,懂规划”升级。要完成这个过渡就需要深入洞察客户需求,找准契合客户的风险管理场景。保险销售的难点在于,大家都有风险意识,但风险是未知事件,每个人对风险发生的概率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从业人员需要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既要理解风险存在的机理,又要懂得运用保险产品管理风险。

第三,公募基金业务。这两年来,基金经理明星化的认同感下降,甚至有些投资者对主动管理产生超额收益的性价比产生质疑。今后,公募基金还是应该回到顾问式服务上。顾问式服务提出已有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大规模商业实践的成功还有一段距离。顾问式服务的体系到底应该怎么建立,是中心化模式还是分布式模式,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目前还处在摸索的过程中。中心化模式更像投资管理业务,投资团队面向全市场提供微调比例的类标准化的全权委托式产品和服务,存在投研人员不足和风险度集中的压力;而分布式模式对客户经理专业能力要求很高,存在管理流程复杂、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总体来看,顾问式服务在私行领域相对容易实现,但面向亿级全量客户提供服务的难度较大。

目前,中信银行的探索方向是围绕“顾问式管理”这样一种介于中心化和分布式之间的模式,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顾问体系,面向全量客户提供顾问式管理服务。净值化产品完成配置后,我们在后台帮助客户跟踪净值波动、管理人变更等,以及基于对客户持仓的行业集中度、风格集中度的分析,给出合理化调仓和投资建议。通过数字人财富顾问等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支撑高频互动。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丰富公募基金产品线。除了主观多头策略,逐步引入量化指数增强、多资产多策略等品类,适应多种市场环境,建立盈利信心,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做好做精银行理财、保险、公募基金三大业务的共同要求是,客户分层分群经营要做得更加细致。因为过去类刚兑产品几乎可以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净值化之后,只有精准找到目标客户,准确识别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状况、投资偏好等信息,才能提高销售效率。这就需要夯实数字化这一基座,其中关键是要业数团队深入融合。中信银行已经建立了多个业数融运团队,实现业务和数据的深度融合。

当前,财富管理行业,变的是市场环境,不变的是客户需求,需要改变的是服务方式和能力模型,不变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初心。改变就需要攻坚克难,行业实现转型之后,财富管理将真正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全量客户的需求在数智化的支持下被充分地、便捷地满足,从业者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顾问服务能力成为傍身之技,财富管理机构的业务规模和盈利收入能够熨平周期稳步增长。

(作者系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

江芳:共谱金融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金融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深入讨论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深刻领会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强化金融有效供给的匹配性,是金融机构胸怀“国之大者”、坚守“金融为民”的价值体现。

作为金融体系中一支独特而不可或缺的力量,过去十余年,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信托业凭借其灵活创新的优势整合金融资源,高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设,在融资供给、金融市场建设、居民财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信托业正处于“风险防控期”和“转型关键期”双期叠加阶段,守牢风险底线、强化服务功能、找准服务重点,是寻求高质量转型与发展的题中之义。

让信托成为理财市场的主力军

共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首先需要信托行业整体凝聚共识,紧紧围绕“回归本源”,按照“三分类”业务方向转型。2023年,《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的出台恰逢其时。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分类分别体现了对信托公司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助力共同富裕的要求,决定着信托服务的基本立场。

过往的信托业务分类以“融资”为核心进行考虑设计,而新分类则是站在信托制度及功能的角度考虑。“资产服务信托”位于三大业务首位、“公益慈善信托”单独分类,鼓励信托公司挖掘“制度基因”“回归本源”的导向不言自明。

实现信托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选好“赛道”。相较于较早发展并逐步成熟的融资类服务、风险类服务,理财类金融服务虽然出现时间最晚,但最契合当前我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市场竞争格局尚未成型,潜力巨大。信托行业可在这一“赛道”中发挥优势,成为主力军。

首先,信托制度可有效发挥风险隔离和他益功能,属于财富管理领域的最佳法律安排。信托公司可广泛联合同异业机构,基于客户家庭财富规划视角,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为客户的财富保护、增值、运用和传承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其次,信托公司可充分发挥资产端产品的识别和创设能力,通过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双轮驱动”,形成业务发展协同的良性生态。信托公司兼备投融资手段,可覆盖证券、股权、不动产和另类投资全品类,并可通过跨市场、跨品类的资产配置,有效熨平个别资产周期波动,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

最后,信托公司可以真正将慈善信托与财富管理有机结合。依托财产独立、破产隔离、管理专业、运作高效等优点,以“公益慈善信托”为抓手,发挥其在共同富裕目标下的责任担当,在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绿色生态等多领域引导财富向善,促进第三次分配。

蝶变与创新,赢得市场信任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共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还需要信托公司主动探索、积极创新,下决心赢得市场信任。

一直以来,国投泰康信托坚持“稳中求进”的经营理念,深入贯彻落实“资管新规”和信托监管要求,认真完成传统业务压降任务,积极发展符合本源要求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赋能实体经济,聚势新质生产力

秉承国投集团“以投资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宗旨,国投泰康信托围绕普惠金融、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主题,强化直接融资服务,服务实体经济。2022年,聚焦中小企业纾困难题,国投泰康信托创新发行全国首单车险分期ABS,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营运资金紧张的难题,目前已累计服务小微企业3100余家。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特点是高效能、高质量。国投泰康信托与国投集团旗下的创投基金及外部知名投资机构联动,聚焦半导体、芯片、电动汽车等成长型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业内最早一批按市场化、专业化理念打造股权投资业务的信托公司,目前股权投资管理规模超50亿元,覆盖底层项目超100个。

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通过慈善信托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一直是国投泰康信托努力的方向。

作为先行者,国投泰康信托自2016年以来,累计受托成立14单慈善信托,涉及教育帮扶、产业帮扶、乡村振兴等领域,备案规模约1.83亿元,实现了多个行业第一,并荣获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成为《慈善法》发布以来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信托公司。2023年初,国投泰康信托设立慈善信托业务部,整合内外资源,加快业务发展,受托设立国内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慈善信托及“国投公益”系列慈善信托。截至2023年上半年,备案规模占全行业的19%。

此外,国投泰康信托于2023年9月发布的“心奕慈善”品牌,意在促进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心意”相通,通过慈善信托放大爱心,使涓涓细流汇聚成服务社会、推动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

重塑定位,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如何在资产配置、代际传承、共同富裕等诉求中管理好财富,满足财富家庭整合化、多元化需求?新时期,信托服务客群进一步延伸,在满足高净值人群家企财富管理需求的同时,信托还将为中等收入群体提供高品质的受托服务,这也契合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特色化要求。

国投泰康信托在8月发布的《2023中国保险金信托创新发展白皮书》中提出,保险金信托将成为中高收入群体尝试信托服务、实现财富保护和传承、系统开展家庭财富规划的重要渠道。未来,具有普惠性质的保险金信托、家庭服务信托、养老信托等将受到市场青睐,账户信托也将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标配。

基于此,国投泰康信托从战略统筹、组织架构、产品服务等方面,开展财富管理“范式转型”,诠释信托独特优势。公司创设的“赫奕传家”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品牌,秉承“正大美好的家族传承”理念,以“奕账户”为起点和落脚点,建立“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业务矩阵,围绕“场景、客群、资产”三大维度,携手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财富规划、资产配置、保障传承、养老和教育规划、公益慈善、家企治理等财富管理综合服务。

为实现财富业务战略转型,国投泰康信托扎实推进投研基础建设,通过股东联动、同业机构合作,构建了“全光谱+特色化”的产品供给体系,满足客户多元化配置需求。

赢得市场信任非一日之功。卓越的资管能力、综合的客户服务能力、专业的人才聚合能力、稳健的经营治理能力是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良好的信托文化塑造能力更是信托公司践行“长期主义”的支撑。信托文化包含“诚信、专业、勤勉、尽职”的价值理念。国投泰康信托一直注重“受托人”品质建设,尊重金融规律、经营法则,坚守职业操守,始终践行“有道而正,信则人任”核心价值观,将受益人利益置于第一位。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公司连续四年获得行业最高评级——A类。

价值共创,谱写金融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展望未来,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助力社会共同富裕方面,信托行业势必将承担更大职责,其服务内涵将持续深化,其发展格局也将进一步重塑。

过去,信托公司往往注重开展投融资类信托业务,“同质化”竞争严重。近年来,监管部门积极鼓励、引导信托公司走差异化转型之路。“三分类”新规的出台,预示着信托业分类分级的差异化监管时代或将到来。信托公司将逐步摒弃“大而全”的外延式经营模式,不再盲目追求无所不能的“金融超市”战略,转而谋求“专而精”内涵式发展。

新的发展格局呼唤新作为。信托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信托人志存高远、积极创新,也需要信托机构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国投泰康信托愿与同业伙伴“生态耦合、优势互补、价值共创”,共创“国之投,共未来”美好蓝图,共同谱写中国金融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娄恒:构建金融机构的数字创新力和关键技术能力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基础科学、基础技术和基础材料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不管是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突破带来的移动App、O2O服务的大爆发,还是随着4G/5G、AI等技术突破,以及通信和带宽的增长,带来的直播、短视频、自动驾驶、VR等新型业务服务的涌现,基础技术突破都会使金融行业在金融业务的展业、服务及产品形态产生一些新变化。可以看出,基础技术与金融服务的不断融合,在金融机构的发展创新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从消费互联网爆发的数字化进程,正在不断地传导到产业端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生产、物流、服务等都依托数字化技术来提升效率。因此,对产业的服务将成为银行数字化发展的新蓝海和重点方向。

金融机构应该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大发展,逐渐将小微金融、对公金融、绿色金融、场景金融等与产业互联网相结合,实现银企的数据互通,将原来对企业、小微、“三农”的服务过程中信息不透明的瓶颈打破。由此,不同于过去集中在C端和零售端,银行的数字化建设目前已开始逐步聚焦到产业端和生态端。

在从零售端到产业端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金融机构也逐渐建立起自身的一套数字化创新体系,主要体现为“三大数字创新力”和“六大关键技术能力”。

第一个创新力是“全场景连接”。其对应两大关键技术能力。一是数字化连接能力,又称直接连接,包括通过移动应用、小程序、音视频技术等各种SaaS服务连接人;通过物联网、遥感等技术连接物;通过API、区块链等技术连接各种场景服务。二是生态合作与开放能力,又称间接连接,指通过生态合作来建立与各种场景的间接连接与服务。平安银行的星云开放联盟、工行的ECOS等是这类生态合作伙伴模式,即通过SaaS化场景服务连接产业端和B端,在他们的场景化业务过程中实现银企无缝打通与业务融合。很多银行通过生态云构建自身的数据资产化能力体系,将SaaS能力、API市场能力、移动应用等输出为产业端的服务,让小微企业、园区、物流企业等直接使用该服务,并在其使用过程中自然而然将金融服务无缝融入场景中,实现银企的数据融合、场景融合、服务融合。

第二个创新力是“精准制导”。与该能力相对应的关键技术是“数据资产化”与“金融智能”。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注重全公司的数据能力建设,希望让数据“动起来、用起来”,起到精准制导作用。当前,多数银行已认识到全行数据融合和数据资产的价值。为精准化服务,银行希望将内部的交易数据、渠道数据,以及外部的业务合作数据进一步融合并形成精准的客户画像、客户标签,以此进行精准化客户运营服务。许多银行都在构建自身的数据资产化能力体系,包括全行的数据中台、全行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平台、数据流通平台等,将全行的数据进一步融合与盘活,真正让数据成为有价值的“资源和资产”。

与此同时,“金融智能”也已成为“精准制导”方面重要的武器,AI技术应用场景越来越普及,在营销、风控、客服、运营、投研等领域与业务不断融合,实现增效降本。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统一化大模型出现后,许多公司都着手将大模型融入其业务当中。目前,阿里也开发了一个大模型——通义千问。该模型包括图生文、文生图及文本涌现,以此为我们提供在产业端、行业端的大模型支持。

第三个创新力是“敏捷与可靠”。数字化业务对技术架构的要求和挑战非常高,即所谓的“既要安全可靠,又要快速敏捷,还要高并发”。许多银行正在着手通过“云原生技术”打造自身新一代“数字底座”,通过“多芯、多云、多地、多活”架构实现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敏捷反应”能力。在基础设施之上,通过云原生技术对应用研发进行敏捷能力提升。业务前线的全场景连接、精准化服务能力越高,对技术架构的敏捷可靠要求也越高。

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都处在一个“双期叠加”的转型过程,既要面对信息技术创新的架构转型,也要面对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既要完成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敏捷转型,也要加快敏捷研发交付。对此,云原生技术可以快速实现“端到端”,即从基础设施到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再到应用架构,都能快速响应前端的数字化业务创新需求,提升前端业务的快速交付和高并发响应能力。

(作者系阿里云新金融事业部副总裁)

黄万忠:看金融科技前沿发展 数“六合上甲”前世今生

2022年,神州信息推出了“六合上甲”平台——一个智能数据资产开发和管理平台。目前,与银行数据相关的系统有几十个,如数据分析、数据服务平台、数据建模工具等。这些工具都是由不同的厂商开发的,有不同的规范和标准,给银行IT部门的管理和业务部门的使用带来了很大困扰。大家都很期待能将数据的开发、加工、管理、应用通过一套工具实现,即实现“数据资产全域管理”。

由此,“六合上甲”应运而生。该平台覆盖数据全域生命周期的管理,从数据的设计、开发、使用、维护到分析服务,实现“一站式”、智能化、敏捷化。

“六合上甲”的发展演变

“六合上甲”初始版本于2022年1月面世,主要聚焦在基于云底座的一体化数据开发工具,涉及建模、集成、开发、数据服务等。2022年8月,2.0的增强版本推出,主要集成了燕云DaaS的采集功能,增加了流批一体组件。2023年5月,“六合上甲”将智能湖仓存算底座引入平台,引入AIGC自动生成技术,融入更多数据实施方法论,系统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计划在2024年初,发布智慧型“六合上甲”,进一步增强AIGC赋能,并将该平台打造成可自主学习和演进的智慧平台。

“六合上甲”的产品定位

“六合上甲”平台是基于DataOps和DataFabric理念的“一站式”智能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研发平台,可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开发、治理、分析、分享等全链路数智场景的应用能力,并融入AIGC自动生成技术,实现将企业数据向数据资产的转化,帮助企业激活数据价值。

该平台有八个特点:一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数据一体化研发的DataOps理念;二是支持场景式的一体化开发,融合了项目管理的理念;三是支持本地化、私有化及共有云化的部署方式,支持灵活部署;四是融入湖仓的实施方法论;五是融入了数据治理的交付方法论,特别是事前和事中管控部分;六是融入了数据资产盘点和数据资产运营的方法论;七是融入了数据安全咨询和实施的方法论,在工具中对数据安全的分类分级提前进行了处理,包括脱敏和加密;八是融入了AIGC技术,加强脚本自动生成与测试的功能,可自动生成几万个数据加工脚本,让开发和测试工作变得很简单。

“六合上甲”也是一个能力整合平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能力进行组合,创造出不同的新的数据产品。因此,“六合上甲”可以不断转化,其强大的能力框架,可以保证功能的随意组合。数据产品千变万化,而“六合上甲”的数据能力不变,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六合上甲”的设计初衷。

“六合上甲”的关键技术和新特性

关键技术

“六合上甲”的关键技术是多方面的:基于云原生的;全链路跟踪数据生命周期;融入了Data Fabric数据编织理念;支持多维计算;融入了流批一体计算引擎;支持AI建模;支持低代码;多活融合;缓存加速,引入了类似Kylin的跨域、多模的计算技术;存储和计算分离;采集和计算分离;支持弹性扩容。

新特性

第一,引入AIGC技术。在全链路数据开发全生命周期,加入了离线数据开发脚本自动生成、流批脚本自动生成功能,对常用算法做了更加简便的生成技术,同时,在单元测试和业务测试上用了自动脚本生成功能。另外,引入了自动开发机器人的概念,在标准化数据项目实施方面,提供虚拟开发机器人,让其在模型设计、检查、脚本纠错、数据核对、资产盘点上提供相关的服务。

第二,升级“三态”模式。开发态重在开发和主动的元数据捕捉,测试态重在数据测试,生成态重在智能运维和数据资产分析。对“三态”进行了网络隔离,可以通过发布中心发布包的形式联动,一键导入即可实现自动上线,并完成上线后的验证工作。

第三,元数据多态管理。支持元数据多态一体化管理,参考了Data Fabric的动态元数据概念,分别对三种不同周期的元数据进行了捕捉和分析,让各个模块之间快速、高效地协同。

第四,引入了更多的标准化实施工艺。标准化工艺和方法论是灵魂,如果没有标准的实施工艺指引,再好的工具也无用武之地。“六合上甲”集成了EDW、湖仓、实时数仓、集市、挖掘、资产、模型等工艺,而且未来还会不断加入新的实施工艺流程,让“六合上甲”有血有肉更有灵魂,赋能敏捷开发。

(作者系神州信息首席数据官、上地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君唯康的金融梦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