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型银行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
——兼谈加息对美国大型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

2023-11-29 10:32冯彦明杨宁李湘李文清
银行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花旗银行富国银行利息收入

冯彦明 杨宁李湘 李文清

2023年10月13日,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陆续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这是美国大型银行在经历了自2022年3月以来连续11次加息、美联储2023年7月最近一次加息后公布的第一份季度财务报告。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5.25%—5.5%,虽然低于2000年5月17日的6.5%和2001年1月4日的6%的水平,但也远高于本轮加息之前0.25%的水平,为自2001年以来的22年的最高。由于货币政策的调整对银行业务和经营绩效的影响会有一定的时滞,而从2022年3月第一次加息至今已有18个月之多,从最近一次加息至今也已三月有余,加息对银行的影响已经显现,因此,目前美国大型银行的业务经营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这一轮的连续加息对其经营特别是各类业务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成为业界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即基于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三家大型银行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通过与2022年和2021年同期的对比所做的分析,以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有所裨益。

美国大型银行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美联储加息“效果”的逐步显现,虽然出现了一些中小银行的倒闭,但美国大型银行的经营业绩基本上都实现了稳定增长,2023年第三季度的部分业绩指标更是超出了业界预期,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不仅都有上升,而且相较于加息前同期即2021年第三季度末,三大银行的这两项指标基本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见表1)。

表1 2023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的主要经营指标

从表1可以看出,摩根大通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了398.74亿美元,同比增长22%,较加息前同期增长34.5%;在经历了上年同期净利润较前年明显下滑后,2023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净利润达131.51亿美元,同比增长35%,超过了加息前同期的水平。富国银行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08.57亿美元,较加息前同期增长10.74%;净利润达57.67亿美元,与摩根大通的情况类似,该行的净利润在过去两年间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阶段,当前已恢复且略超过加息前(51.22亿美元)的水平。花旗银行虽然2023年三季度的净利润水平(35.46亿美元)与2022年同期(34.79亿美元)基本保持一致,仍远低于加息前同期46.44亿美元的水平(24%),但营业收入达到了201.3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较前年同期也增长了15.43%。

三大银行的营业收入由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组成,且净利息收入已成为这三家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在加息期间,三大银行的利息收入都实现了增长,且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2023年第三季度三大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都达到了57%以上,而在加息之前的2021年第三季度,只有摩根大通的净利息收入占比超过了50%,为61%。从各行的净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看,摩根大通为57%,是三家银行中最低的,但该指标在上年同期为54%、前年同期为44%,表明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增长较快。花旗银行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9%,是三家银行中占比最高的,该指标在2022年和2021年同期分别是68%和61%,显示利息收入的贡献也在加大。富国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3%,该指标在2022年同期为62%,在2021年同期只有47%,表明其在三家银行中上升幅度最大。从各行净利息收入的增长情况看,近两年三大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在绝对值上也都出现了明显提升,其中与加息前同期比较,摩根大通的净利息收入增幅达74%,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的增幅也分别达到了29%和47%。

图1 2021年三季度以来三大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三大银行非利息收入额度虽然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其中摩根大通增加较多,达到了13%,花旗和富国银行也分别增加了6%和4%,但这种增加是建立在2022年第三季度比2021年第三季度明显减少的基础之上的,实际上,与2021年第三季度相比,除摩根大通增长了4%之外,花旗银行非利息收入下降了7%,富国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降幅则达到了22%。不仅如此,三大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下滑明显,其中摩根大通从56%降为43%,花旗银行从39%降为31%,富国银行从53%降为37%。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利息水平的提高,各大银行转而主要依靠利息收入维持生计。

美国大型银行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摩根大通有负责零售业务的消费者与社区银行部门(CCB)、负责批发业务的企业与投资银行部门(CIB)、商业银行部门(CB)和资产与财富管理部门(AWM)四个核心业务部门。虽然受到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利率上升的影响,许多区域性银行、中小银行出现了存款流失,但摩根大通作为行业的“龙头”,却从中得到了实惠。在5月初收购了第一共和银行后,摩根大通增加了约2030亿美元的贷款和证券,以及920亿美元的存款,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表示,公司三季度的超预期业绩得益于净利息收入和低于正常水平的信贷成本所带来的超额盈利。摩根大通各部门的经营情况和业绩如表2所示。

表2 2023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各部门经营状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四个部门中,商业银行部门的净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最快,其中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5%,净收入增加32%,这主要归功于在加息的推动下信贷利率和支付服务费用上升。其次是消费者与社区银行部门,净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也都实现了较大增长,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29%和36%,比加息前的2021年第三季度也增加了47%和35%,这得益于该部门借贷利息收入、信用卡销售额以及汽车租赁服务等收入的明显增加。此外,由于加息带来的是双重影响,部分财富可能会从理财变为存款,在利息提高的同时财富管理费用也会提升,这使得虽然2023年三季度资产与财富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规模实现了6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且市场平均水平表现较好,但由于管理费用上升和平均存款余额下降,在剔除并入的第一共和银行后,该部门营收和利润较上年同期和加息前同期增加的并不多。与这三个部门相比,加息期间,摩根大通的企业与投资银行部门无论是净收入还是净利润都出现了大幅下滑,2023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0.92亿美元,同比下降12%,较加息前同期下降45%,这归因于受利率提高的影响,部门内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近乎腰斩,2023年第三季度该业务营业收入16.1亿美元,同比下降6%,较加息前下滑47%;虽然债券承销收入增加,但股票承销和并购咨询收入同比都出现下降,公司投资证券净亏损6.69亿美元;虽然受证券化产品和信贷等收入增长的推动,固定收益市场收入在近两年内增长23%,但这也使得股票投资价值下降,股票市场营收同比下降10%,较前年下滑了20%。

花旗银行由机构客户(I C G)、个人银行和财富管理(PBWM)、传统特许经营(LF)三个部门构成,旗下有五大核心业务,分别为服务业务(Services,包括财政和贸易解决方案业务、证券服务业务)、市场业务(Market)、银行与国际业务(Banking & International)、财富业务(Wealth,主要为贵宾客户包括高净值客户、家族企业提供服务)及美国个人银行业务(U.S.Personal Banking,包括品牌卡、零售服务和零售银行业务)。其中,服务业务、市场业务、银行与国际业务属于机构客户部,财富业务和美国个人银行业务属于个人银行和财富管理部。加息期间,花旗银行各业务部门的净收入都有所增加,2023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也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但由于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花旗银行增加了其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准备和支出,使各部门的运营费用和信贷成本大幅提高,净利润反而较加息前同期出现下滑;此外,被称为“二十年来最重大的重组”造成各项成本开支上升,也是花旗银行盈利下降的另一个因素。尽管如此,花旗银行首席执行官简·弗雷泽(Jane Fraser)表示,虽然存在不利因素,但其五大相互关联的核心业务都实现了收入增长(见表3)。

表3 2023年第三季度花旗银行各部门经营状况

具体来看,由于加息带来的利率变化和市场环境的改变,许多客户需要对自己的资产进行重新定价并进行管理以获取更高的利润,机构客户部虽然实现的净利润仍低于加息前同期的水平(21%),但净收入已超过加息前同期7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服务业务中的财政和贸易解决方案(TTS)收入在加息期间明显增长,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3年第三季度的TTS收入增长了56%,达35.91亿美元,是十年来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除此之外,证券服务收入也实现了明显增长,加息期间,不断变化的利率引发客户增加了交易行为,市场业务中的固定收益市场收入上升;与此相比,虽然债券发行出现反弹,股票资本市场也出现复苏迹象,但受到股票衍生品收入下降的影响,股票收入同比下降3%;在经历了频繁加息带来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冲击后,银行与国际业务收入出现明显下滑,较加息前同期下降40%,投资银行收入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虽然在过去一年中已有所改善,债券承销活动增加,但较加息前同期下滑了53%。对于零售业务,美联储加息后,花旗银行个人银行贷款业务出现增长势头,品牌卡和零售服务业务收入也都实现了明显增长,但由于重组带来的业务调整,零售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基本与加息前同期水平持平,这也使个人银行及财富管理部门的净收入虽有增加(16%),但净利润仍远低于加息之前同期的水平(58%)。

富国银行有四个核心部门,分别为消费者贷款部门、商业银行部门、企业和投资银行部门,以及财富和投资管理部门。富国银行首席执行官Charlie Scharf表示,公司第三季度业绩稳定,更高的利率和业务投资上的成效带来了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上升,同时经营亏损也有所减少,风险和控制工作取得一定进展(见表4)。

表4 2023年第三季度富国银行各部门经营状况

从具体的业务部门看,富国银行消费者贷款部门的净收入规模实现增长,但净利润水平在加息期间发生较大波动,虽然比2022年同期增加了81%,但较加息前同期仍下降了11%。这是因为虽然加息推动利率上升为旗下消费者和小型企业银行业务带来了较大收益,但随着加息期间的拉长,业务增长速度下降;2023年以来特别是第三季度,由于房地产市场恶化,贷款来源减少、服务收入下降,房屋贷款业务较加息前同期下滑58%。此外,受汽车贷款利差缩小和贷款余额减少的影响,汽车业务收入同期下滑15%,较加息前同期下滑19%。富国银行的商业银行部门主要为私人、家族和某些上市公司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加息期间,该部门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较2021年同期的涨幅都超过了60%,主要归功于在较高的利率和贷款余额下中间市场银行业务收入的增长,但同时,运营费用和人员支出的提高使该部门的非利息支出增加。第三季度富国银行也宣布了与Centerbridge Partners建立新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中间市场客户提供更多的替代资金来源。富国银行的企业和投资银行部门的净收入和净利润在加息期间都实现了增长,主要得益于旗下财务管理业务、商业房地产业务及贷款业务的出色表现,而投资银行业务在经历了最初开始加息时投资活动减少带来的收入下降后,在近一年时间里,因市场回暖,收入也有所提高。

加息对美国大型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

无论是对三大银行整体业绩还是对各家银行具体的业务(部门)分析,都体现出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是非常直接和显著的,对各行的业务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导向作用,与利率正相关的业务如信贷、信用卡等都得到了较快发展,而与利率关系不大甚至负相关的业务如证券特别是股票投资、机构业务等发展较慢,有的甚至还出现了萎缩。由于利率调整的影响会有一个滞后期,而且目前美国仍处于高通胀(3.7%)和加息周期之内,存在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市场观望与疑虑的情绪并存,银行增收与增支的因素同在,因此,本轮加息对美国大型银行的影响似乎还并没有完全反映出来。不过,利率调整是一把“双刃剑”:提高贷款利率的同时也会提高存款利率,增加银行存款和资金供应的同时也会减少证券投资和股市资金供应,银行如果能简单、直接地通过提高利率赚钱,就会降低开拓表外业务和非利息收入的兴趣和投入;特别是美联储的利率调整常常表现出急速和急剧的特点,本轮加息虽然表面上源于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对中小银行和中产阶层的又一次“收割”,如果再考虑到美国虚拟的产业结构和近年来一系列断链、制裁等造成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增加,我们有理由认为美国大型银行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靠暂时的利差增收会带来潜在风险。

净息差暂时走阔,存款成本持续上升,盈利能力将受损。净息差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贷款利率(资产端利率)越高,存款利率(负债端利率)越低时,净息差就会越高,银行的收入也越高。一般而言,加息会引发净息差走阔,如图2所示。在美国各大银行增长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贷款利息。美国银行可以凭借较低的利率借入资金,再以较高的利率将其贷出,利率越高,银行的利息收入就越多,因此,加息会带动净利息收入大幅改善。

图2 2021年三季度以来三大银行的净息差情况

加息以来,三家银行的净息差逐步走阔,支撑银行利息收入迅速增长,财报持续“改善”,加上年初硅谷等银行爆雷事件,新增客户数量稳定上升,大型银行可以称得上是加息的“受益者”。不过,与三大银行的情况相对,在当前已披露的财报中,大多数中小银行为了吸引存款而被迫提高利率,在造成自身净息差收缩从而降低盈利能力的同时,对大型银行的存款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大型银行的存款面临着流失的风险,如摩根大通平均存款减少了307亿美元;同时,加息催生了许多收益率更高的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储户纷纷撤存转投,会使大型银行的存款进一步流失和被转化,为了防止存款挤兑,保有流动性,大型银行也必须支付更多存款利息以留住储户;此外,随着通胀率的逐步降低,各大银行的贷款增速也在下降,吃加息“红利”的日子似乎也不会太长。所有这些因素已经并将继续造成三大银行存款成本上升,盈利能力将因此受到影响,如图3所示。因此现阶段,虽然美国大型银行依旧可以靠息差这一传统收入渠道生存,但在加息进入尾声的当下,讨论的重点已经来到“还会保持高位利率多久”的问题,当息差缩小,银行的盈利能力或遭遇挑战。

图3 2021年三季度以来三大银行存贷款总额变动情况

信贷规模变化不大,损失准备与冲销增加,信贷质量面临考验。从图3中可以看出,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三大银行的信贷规模并没有显著变化。但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和利率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市场信号复杂多变,“经济衰退”的信号像一把刀悬在每个人的头上,反映在美国银行业,便是报表上信贷损失准备金提高以及不良贷款净冲销额增加(见图4)。虽然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因前期已大幅提高信贷损失准备金,2023年第三季度的信贷成本不仅未增反而下降,实现了更高利润,但在当前,无论是净冲销额还是信贷损失准备,较上年同期都出现了大幅提升,特别是不良贷款冲销额,更是较上年同期或加息前增长了一倍有余,说明银行的信贷质量正在经受考验。同时,银行倒闭事件出现后,投资者对美国银行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也在进一步收紧,如在最新的监管改革提议中,要求美国银行业的资本金增幅普遍在5%左右,而对美国大银行的要求更高,最大的八家银行资本金提高约19%。

图4 2021年三季度以来三大银行信贷损失准备和净冲销额情况

对经济形势和信贷质量的担忧,再加上银行倒闭、监管收紧等,三大银行只有通过提高其信贷损失准备金和牺牲利润率来保证健康持续经营和客户信心稳定,这也是目前美国银行业的普遍做法。可以预见,信贷成本的上升以及资本准备金要求的提高,会进一步拖累银行的放贷能力,从而将一些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影响某些业务的进行,发生恶性循环。

美债收益率冲高,银行未实现亏损扩大,投行业务萎缩。加息至今,美国经济表现出超预期的“韧性”,但对美国财政经济形势的担忧和维持高利率的预期,使美国国债遭遇持续抛售,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2023年四季度开始,美债收益率进一步冲高,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2007年来首次突破5%,波动幅度更是远超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反映出投资者由于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持续紧缩、未来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所要求的风险补偿提高。一方面,收益率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美债价格的持续走低使作为最大持有者的美国银行业持有的债券等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利率的暴涨又会进一步扩大银行债券投资组合的未实现损失。如图5所示,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的数据,自加息以来美国银行业持有的投资证券出现了未实现的亏损,在经历了2022年三季度6899亿美元的未实现亏损峰值后,截至2023年二季度,该数值回落至5584亿美元。虽然在当前美国银行业有美联储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政策兜底,且大型银行资本相对充足,受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影响较小,但当最长只有一年期的BTFP机制到期,美国中小银行可能面临着经营危机,并且这种经营危机可能进一步向大型银行传导,有可能引发整个银行业的混乱。

图5 2021年以来美国银行业持有投资证券的未实现盈利/亏损情况

另一方面,美债收益率的走高增加了其他投资的预期回报,加息也提高了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促使投资者撤离股市等风险投资市场,银行股票承销活动减少,投行业务收入萎缩(见图6)。美国银行业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由资产管理与投资咨询、股票发行和承销及债券发行和承销三部分构成。美联储加息给三家银行的投行业务收入带来较大影响,如图6所示。虽然三季度投行收入环比上升,较年初收入也有增加,但与加息前特别是2021年第四季度相比,仍相差甚远。其中,近两年摩根大通的投行收入下滑最为明显,从2021年第三季度的32.97亿美元下降至2023年三季度的17.17亿美元,接近腰斩;花旗银行则从16.85亿美元降低为8.05亿美元,减少过半。根据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的财报,投资银行业务中咨询、股票承销和债券承销三部分的收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其中股票承销的降幅最大。这是由于加息提高了融资成本,加大了资金密集型行业的融资难度,同时,高利率也会抑制投资需求,吸引资金从股市流入固定收益市场。2022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交易萎靡,与2021年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传统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特殊目的收购(SPAC)和全球并购交易价值都出现大幅下降。据Bloomberg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20日,全球并购交易额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约40%,降至约1万亿美元,而2021全年这一数据曾达到3.8万亿美元的峰值。

零售业务出色,信用卡债台高筑,非循环信贷下滑。自加息以来,美国大型银行的零售业务表现出色。如在消费信贷方面,零售部门的信用卡贷款及汽车租赁贷款等稳步提升,为银行带来不菲的利息收入;不确定的经济前景也使大型银行受到更多青睐,在加息带来的动荡中,许多客户开始更频繁地调整自己的资产配比以防止损失的发生或扩大,完善的业务体系和管理也让更多人选择大型银行开展业务,三大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收入都实现了提升。即便是在表现不尽如人意的2022年,它们的财富管理部门仍大多表现出色。但同时,零售部门也仍存隐忧,即随着加息期间拉长,经济长期处于高利率状态下,消费者已难以跟上利率上升的步伐,虽然2023年10月1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零售额增长0.7%,表现远超预期的0.3%,但美国金融评论家Peter Schiff仍认为这不是经济强劲的标志,只是通货膨胀的映射,更糟糕的是消费者为此债台高筑。他指出,美国消费者很依赖信用卡购物,而他们更多地是将钱花费在食品等必需品类别的销售额上,在电子产品的销售额却在下降。花旗银行首席执行官Jane Fraser在9月份也曾表示,花旗银行已看到美国低信用等级消费者的疲软迹象,他们的储蓄已被历史最高水平的通货膨胀所吞噬。这种情况也明显表现在了银行的财报上,美联储加息后信用卡贷款稳步提高的同时,不良贷款的比例也在上升,为此花旗银行在三季度中提高了信贷损失准备金,虽然信用卡支出激增,但非循环信贷(用于购买大件商品的借款)却出现下滑。

对美国银行业前景的展望

尽管美国大型银行三季度业绩亮眼,似乎反映出在高利率下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对经济超强韧性的信心,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如此乐观。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表示应谨慎对待三季度创下的历史纪录,因为超额净利息收入和低于正常水平的信贷成本都将随时间推移趋于正常化,事实上,他认为现在可能是“世界几十年来最危险的时期”,经济前景更加乌云密布。

持续的加息使大型银行承压,削减成本的压力加大。加息虽然暂时增加了银行贷款的利息收入,但长期看也会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为了减少成本对利润的侵蚀,大型银行也采取了各自“降本增效”的措施,席卷华尔街的“裁员潮”也是大型银行背负重大压力的表现。摩根大通在收购第一共和银行之后计划裁员1000人;花旗银行选择收缩业务线和裁员的方式来“节流”,宣布未来主要会在投资银行和交易部门进行裁员,并对花旗银行进行业务重组,陆续退出不少国家地区的消费者银行业务;富国银行在过去三年已经裁掉了5万名员工,但富国银行高管表示裁员尚未完成;美国银行在过去6个月内裁减了4000多个职位;高盛虽然计划将部分核心投行和交易业务的裁员人数控制在一定数额,但下调了员工薪酬,并削减了奖金。裁员可以说是降低成本的常用手段,但也绝不是长久之计,从短期来看,裁员可以帮助美国大型银行降低即时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缓解利率环境的极端变化所带来的压力,从长期来看,裁员也会使美国面临更高的失业率的压力,同时影响银行的声誉。

持续的加息和高通胀使各大银行行为短期化,注重眼前盈利。随着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四大银行的净利息收入都有所增长,美国银行业也都普遍利用加息带来的机遇加大对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贷资产的关注和投放力度,使信贷资产增长成为银行业总体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表外业务、咨询服务、投资以及当前需要较多支出的金融科技等其他部门和业务被相对忽视。例如,摩根大通在其他业务都有强劲增长同时,企业与投资银行部门的净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和12%,比加息前的2021年第三季度更是下降了5%和45%,成为四大部门中唯一的同比为负的部门,其中的投资银行业务与2022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6亿美元,同比下降6%,而部门非利息支出增长11%和27%,市场与证券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花旗银行的重组会撤销传统侧重机构客户的Institutional Clients Group和侧重消费者产品的Customer Group两大板块,此举被市场视为此前裁员并未达到“降本增效”目的的无奈之举;富国银行在2023年1月就宣布战略性放弃抵押贷款业务并进行了相应的裁员。此外,美国银行也在进行重大战略调整,缩减其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部门,这就为银行的长期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未来货币政策与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会进一步考验银行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存在着严重的突发和应急性,造成2008年“次贷危机”的直接诱因就是利率从突降到突升。美国目前的通胀率仍高于预期的2%的目标(见图7),美联储仍然存在着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排除其在通胀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之后突然降息。

图7 加息以来美国通货膨胀率、加息幅度以及美国联邦基金基准利率水平

此外,正如图7中所显示的,美国的通胀率目前仍然较高,而美国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显著增多,如俄乌冲突、以巴冲突,美国的债务危机有可能导致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停业,而美国的制裁、断链在影响其生产和供应的同时,也严重削弱了美元的声誉。如此种种,可能使美国赖以生存的军事和金融霸权大厦倾覆。这意味着美国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危机。

猜你喜欢
花旗银行富国银行利息收入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商业银行的信息安全管理
基于平行文本比较模式的企业外宣网站英译报告
富国银行 深陷造假门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分析
公关活动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建立品牌时的角色——以花旗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