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含 郑嘉琪 李玄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开放格局受到限制,各国都在积极寻找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方法,促进贸易的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来往密切,由于贸易往来的需要,我国需要更加自由与便利的贸易交易结算体系,金融市场需要不断开放与创新,同时我国需要打破单一要素流动机制,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良好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条件下,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应运而生。
2013年我国为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过去的十年里,上海自贸试验区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加大开放创新力度,发挥了制度创新的“头雁”效应,并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和建设。随着多部门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自贸试验区在为贸易和投资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并取得较丰富的成果后,我国又先后在广州、天津、福建等地建立自贸试验区。到2023年,已经先后通过7批部署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自贸试验区由沿海向内陆发展的趋势。
通过研究各自贸试验区的特点和政策可以发现,各个自贸试验区的设立目标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上海是改革创新的先锋,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以贸易便利化为目标的自贸试验区;天津是北方第一大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津自贸试验区更注重金融对租赁业的扶持;广东比邻港澳,广东自贸试验区注重对金融发展的政策扶持、构建对外开放的窗口;福建是对台的重要门户,福建自贸试验区注重强化闽台金融合作的开展。各个自贸试验区均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那么,银行作为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如何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呢?本文聚焦自贸试验区经济先进服务业态来研究银行对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影响。
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法律法规来支持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审查机制、反垄断机制等的发布以及自贸试验区一系列措施包括管理方式更加注重事中和事后审批,强化风险识别、防范,加强监管等打造了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降低了自贸试验区内的经营风险,实现自贸试验区稳步向前发展。同时,国务院也印发了很多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通知,使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营商环境、风险管控均得到了优化和提升,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程度在此条件下不断加大。
各自贸试验区不断推出金融改革方案,促进金融不断对外开放,方案涉及范围广,均体现出自贸试验区在金融领域会以更大的开放迎接金融改革。通过梳理四大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可以发现,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实施负面清单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市场快速发展;天津自贸试验区助力租赁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吸收金融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广东自贸试验区建立“深港通”,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且“深港通”在一定程度上对广东的金融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改善了广东的金融结构;福建自贸试验区深化两岸金融合作,推动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虽然金融制度得到创新,但在自贸试验区开展的金融创新活动也需要一系列有力的监管措施,为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保驾护航。
各生产要素是自贸试验区不断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自贸试验区不断提升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自贸试验区企业进驻量增加,资金集聚程度提高,贸易量不断扩大,投融资等需求也日益增多,此时资金的使用和运作成为自贸试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银行着力促进自贸试验区的经济发展,将资本和投资条件融入当地贸易,推动自贸试验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也是助力自贸试验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技术可以为自贸试验区创造有利的环境,银行通过优化流程、技术合作等手段,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吸引了更多资金,提升了自贸试验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助力自贸试验区经济发展。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自贸试验区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自身持续创新发展;高素质的人才聚集可以增加高端产业占比,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以及银行提供便利的跨境业务服务可以创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此时自贸试验区吸引创新型人才加入,高质量人才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使要素不断聚集,为自贸试验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于跨境贸易类业务,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使企业有了更多的投融资渠道,不断推动资金的跨境流动。同时,多部门相继印发文件,不断加大金融开放发展力度,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落地,使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促进了跨境贸易和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发展。这些为自贸试验区的投融资便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自贸试验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与投资商。此时,银行可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简化部分投融资程序,为企业提供所需资金。
自由贸易账户的设立。自由贸易账户的建立,为推动跨境贸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由贸易账户就是在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开立的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自由贸易账户连接境内外市场,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及资源,实现跨境经营,也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自由贸易账户的开立可以使不同背景的企业享受同样的金融服务,各个企业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来办理所需的金融服务,这些条件为自贸试验区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自贸试验区也注重通过给予资金补贴、开通绿色通道等方式,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过不断发展,自由贸易账户已经成为自贸试验区的一块“金字招牌”,它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了企业自身。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将外币存入自由贸易账户中并自主决定是否兑换成人民币,而不像以前企业收到外汇后,需将其兑换为人民币才能存入银行,节省了汇兑成本。
同时,交易双方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内商业银行搭建的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为跨国公司集团内全球资金的集中管理提供了便利,使公司资本使用更加有效,节约了相关的成本和费用,解决了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统筹的难点。此外,自贸试验区鼓励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融资业务,在自贸试验区一系列措施的支持下,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便捷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建立,离不开银行对风险的谨慎态度以及精心设计的展业机制。为应对风险,银行建立了金融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实施分账核算管理,同时各类金融市场业务的资金进出及汇兑均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此时,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传统账户相隔离,可以防范金融风险向境内传递,实现了风险隔离。并且各银行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整合各个业务平台,不断加大对自贸试验区的资金投入力度。
数字人民币的运用与数字金融平台的建立。目前,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数字货币的研发,以求在国际上获得竞争优势和话语权。对我国来说,数字人民币的快速发展,在多范围以及跨境的运用,对自贸试验区以及国家支付均将产生积极影响。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为我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持,也让银行节省了运营成本,可以节约跨境资本流动成本,从而使资金使用有了更新的配置。由此可见,数字人民币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也将在构建国际货币市场新格局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各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对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积极提供数字人民币场景扩展、业务处理等服务,助力自贸试验区的发展。
同时,各自贸试验区要抓住数字化新机遇,推动数字金融的发展。由于实时掌握企业资产相关情况需要大量成本,难度较大。为扩大在线金融服务范围,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的联系,自贸试验区应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数字金融平台,推动数字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的聚集,建立相关的交易中心,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随时掌控各资产的变化情况。在交易业务中,利用数字金融平台交易结算便利、准确度高。支付方可将汇款汇入第三方平台,审核无误后第三方平台将其汇给收款方。银行也可以在数字电子平台为需要资金的企业提供抵押融资服务。由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企业各项信息在平台有详细的记录,银行可快速通过贷款申请。
数字金融平台的建立,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准入门槛。为防范风险,在企业进入数字平台之前需要对其资金来源与运用、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仔细核查。对银行而言,除了构建数字金融平台,还可以加快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数字银行的步伐,与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提升银行自身的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和自贸试验区的发展。
再次选择“D”的小意粉请站出来,我保证不会挠你们!其实握手的力度要适当,可握得稍微紧一些表示热情,但不可太用力,所以正确答案是:B、C。
RCEP背景下银行产品的创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功签署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新路径。自贸试验区要抓住RCEP机遇,逐渐消除自贸试验区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壁垒,加强双方的往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RCEP在降低成员国出口成本的同时满足了多样化的进口需求,使自贸试验区的进口数量和进口种类增加,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出口成本降低,自贸试验区可以增加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此时RCEP成员国投资人民币资产的渠道变得多样化,交易也会日渐活跃;RCEP采用了更灵活的货物认定标准,在原产地区域累计规则下自贸试验区可以扩展供应链布局,并在原有布局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开发新环节;RCEP制定了更为详细的海关预裁定制度,程序也更加便捷且允许中小微企业参与,有效减少了阻碍,打破了壁垒,加快了企业资金流动,为自贸试验区提供了更多的贸易机会;此外,RCEP为我国自贸试验区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自贸试验区应加快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庞大的贸易背后需要金融的支持。以RCEP为契机,企业投融资业务会明显增加,银行要加快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给对外投资的企业带来安全、便利的服务。银行可以在企业投融资便利以及人民币产品创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为企业制定适合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同时,银行也可以搭建供应链联通平台,加强对金融科技以及数字金融等的运用。
RCEP实施后,在跨境交易中人民币的使用空间更广阔,人民币跨境支付的需求不断提高,促进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也为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银行可以基于此,创新并设计出人民币产品,通过为企业提供一揽子产品包括人民币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控等,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使用。
投融资业务更加便利。自贸试验区制定的政策,扩大了企业的投融资渠道。从融资角度看,自贸试验区所制定的优惠政策为跨境融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我国企业创造了机会,企业可以通过自贸试验区进行海外投资与经营活动。通过自贸试验区开展海外经营活动等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有助于不断提高其国际融资能力。同时,自贸试验区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吸引外资企业进入、促进外资企业投资。例如,上海自贸试验区实行了负面清单制度,给外资进入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准入门槛,并提高了外资投资的积极性。对于投资而言,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增加,自贸试验区也出台了许多便利措施,使企业能够在境外市场投资,不断推动金融开放程度的提升。
虽然银行可以助力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促进资本跨境流动、使投融资更加便利,但银行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
产品创新挑战。银行更多集中于为自贸试验区企业提供简化流程、手续等方面的创新业务,虽然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但触及根本制度领域的创新较少。为助力自贸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银行需要更深入地进行产品创新。同时,银行的复合型产品较少,大都是对单一产品进行创新,对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需求的共性研究较少,无法为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
产品差异挑战。银行需要结合不同的自贸试验区的特点设计产品,自贸试验区也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战略和措施。在同一个自贸试验区内,各银行间产品及服务同质化程度较高,造成了银行间竞争压力大,企业的需求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这样既浪费了创新资源,又让企业获得感不足。
风险防控挑战。由于自贸试验区业务和传统业务有不同的特点,且自贸试验区自身具有“试验田”的功能,自贸试验区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无法避免。银行需要对自贸试验区业务风险进行分析和防控,加强各类风险的防控能力。例如,RCEP让成员国的联系更加紧密,虽然有利于贸易,但也让风险效应变得十分明显,给企业带来严峻挑战,银行应对此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人才匮乏挑战。虽然金融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助力自贸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但是银行发展创新业务需要更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这就需要引入高质量人才。但由于我国银行自贸试验区业务发展时间较短,相关人才多集中在国有银行,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等银行开展自贸试验区业务的难度较大。
优化金融基础设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优势,不断完善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制度,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二是优化对企业投融资的服务。在融资方面,应简化部分程序,帮助企业快速高效地获得贷款;在投资方面,可以建立网上审批机制,节约成本。同时,要重视企业的投融资风险,提高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三是加快跨境交易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数字金融平台,加强对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整合相关交易信息,帮助企业快速高质量完成交易。
注重业务差异化管理并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一是对自贸试验区业务实行差异化管理。银行产品需要不断创新,应根据各自贸试验区的特点及定位,推出差异化产品,提高业务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各自贸试验区也要结合自身特点寻找合适的金融创新方法,推动金融业有特点、有质量的发展。在加大对自贸试验区的资源投放力度的同时,银行也要加强对风险的管控。二是银行应加快创新产品的研发。银行在自贸试验区要快速响应市场、满足客户所需,针对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定位,在外汇、信贷、贸易等方面,积极创新产品与服务。对于各类企业尤其是高新企业,要提供综合服务。
扩大服务规模。一是扩大金融服务供给规模。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为国际贸易提供便利。二是区分客户群体,实现差异化服务。对于大型企业,其跨境及综合业务较多,银行应结合客户结算、投融资的需求,为企业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客户所需;对于中型企业,其融资需求较大、资金周转较频繁,银行可提供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和审批机制,帮助企业提升经营能力,做到先培育企业,再获得收益;对于小微企业,其融资面临着许多约束,银行可以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增强风险管控能力。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力度逐渐增大,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基于此,银行可以围绕自贸试验区的特点及定位,建立多维度的风险防范战略和措施,严格掌控、着力防范风险。在促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和健康发展的同时,银行应配合监管部门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此外,银行应提高数字化风险控制能力,运用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监测和分析,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加快人才培养步伐。银行需要加强员工对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产品及相关业务的学习,同时要引进优秀人才,充实队伍。银行也可以通过与政府等部门合作,建设一支有技术、懂政策、能够全面推进自贸试验区业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