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说两汉

2023-11-29 10:27:14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23期
关键词:厚葬陶俑西汉

王 琳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推行以人为殉的丧葬制度,奴隶主死后往往要戮杀奴隶进行陪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奴隶制式微、逐渐向封建制过渡的重大变革。社会阶层分化更趋明显,新兴地主阶级注重以耕战巩固统治地位,轻天重民思想主导下,统治阶层逐渐放弃残忍的人殉制度,推行以俑陪葬的风习。早期的俑用茅草扎制,称为“刍灵”。《礼记·檀弓下》记载:“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最初的俑制作完成后,要将活着的奴隶的血滴在俑上,象征奴隶“灵魂”附身于俑。可以看出,以俑代人只是出于统治阶级利益需要,并非出于人道主义对奴隶的同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木、陶、铜、瓷等不同质地的俑相继出现,其中以陶俑最为常见。到了汉代,人殉是非法的,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在汉代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在此背景下,厚葬之风盛行,作为人殉的最佳替代,陶俑、木俑多见于等级较高的墓葬之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应属汉景帝阳陵所出土的一系列陶俑。

西汉建国初期,受秦末战火影响,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墓葬中陶俑鲜见。最早的汉代陶俑大约出现在文景时期。汉景帝阳陵出土的陶俑在汉俑艺术中风貌独具,成为探究汉代艺术风尚、审美意趣的重要资料。阳陵中所见陶俑按照性别分为男佣、女佣和宦官俑,按照服饰则分为塑衣式陶俑和着衣式陶俑。中国古代墓葬人物俑整体装束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塑绘衣饰和着衣木臂。前者属传统俑类,如秦始皇兵马俑,是雕塑出体态和衣服,再按部位涂绘上不同的颜色。汉景帝阳陵、徐州狮子山及杨家湾出土的部分陶俑都承袭了秦俑模制敷彩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汉定都长安,雄踞关中,受秦文化影响较深。如阳陵发现的塑衣式跽坐拱手俑(见图1),制作方式即先烧制成陶,再对面容、服饰等细节进行完善,最后敷涂色彩。后者为着衣式木臂陶俑,先按比例缩至真人三分之一,泥塑出人体原型。经过烧制成陶,并在外部涂彩,装上可以活动的木臂,最后穿上特制的衣服。阳陵以此类陶俑居多,呈裸体,无上肢。这是因为陶俑埋在地下两千多年,木肢和衣服都被腐蚀脱落,故呈裸体状,也称“裸体俑”。如阳陵发现的着衣式彩绘女俑(见图2)就属此类,光裸无臂,全身可见橙红色彩绘。如果说塑绘衣饰俑说明了汉承秦风,那么这种着衣木臂俑便可看出汉初统治者对楚地风俗的继承非常明显。因为着衣木臂俑作为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湖北、湖南等原楚国境内的墓葬中,多有这类俑出土。最有名的当属湖南马王堆汉墓曾发现多件戴冠着衣男俑、着衣女仆俑和着衣歌舞俑,俑体均为木制,躯干仅刻出轮廓,均无双臂,身着罗绮所制衣物。西汉陶俑带有浓厚的秦楚文化色彩,似可说明汉初在平定七国之乱之后,统治者重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推动西汉社会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图1 塑衣式跽坐拱手俑(汉景帝阳陵博物馆馆藏)

图2 着衣式彩绘女俑(汉景帝阳陵博物馆馆藏)

细观阳陵陶俑,身份多是奴仆、侍女、武士等社会底层。但大多神态怡然、面容含笑,仪态纤瘦、动作内敛。如现藏于阳陵博物馆的塑衣彩绘直立侍女俑(见图3),身着汉代典型服饰曲裾深衣,长发后拢挽成垂髻,双手环于身前,姿态端庄俏丽,面容清秀庄敬,嘴角微微上扬,尽显古典之美。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推行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采取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等利民政策,以期尽快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一定程度影响了汉人心态,反映在陶俑上,不见大悲大喜之态,有的只是那份笑对人生的怡然自得。

图3 塑衣彩绘直立侍女俑(汉景帝阳陵博物馆馆藏)

东汉时期,陶俑的变化主要集中体现在3 个方面。一是出土位置的变化。东汉时期砖室墓流行,陶俑不再像西汉早期放置在陪葬坑,而是多见于墓室或者甬道中。发现的地点也不是在帝王陵墓,而是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一带的地方墓群,如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成都金堂李家梁子汉墓等都出土了大量陶俑。二是陶俑身份的变化。东汉陶俑类型多样,有劳作俑、庖厨俑、说唱俑、秘戏俑、部曲俑、胡人俑、神怪俑等种类,相较西汉陶俑以奴仆、兵马为主,人物身份更加多元,内容题材更是聚焦市井百态,呈现寻常生活。如现藏于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东汉劳作俑(见图4),展现出体形高大的壮年男子身穿交襟短袍,头戴平顶帻,脚穿草鞋,左手持箕、右手持锸的田间劳动形象。值得注意的是,男子腰间佩刀,暗含了其身份不仅是农民,还可能是部曲。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迅速发展,豪强地主为了巩固势力,将家丁和佃户武装起来,形成部曲,而后逐渐演变成地方割据之势。三是表现风格的变化。东汉陶俑一改西汉陶俑端庄含蓄的姿态,风格愈发开放,活泼动人的神情、生动诙谐的动作、夸张有趣的造型,在东汉陶俑身上得到鲜活呈现。如现藏于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东汉跽坐舞俑(见图5),上半身略微前倾,好似迎风而舞,头戴尖顶圆帽,身着曲裾右衽深衣舞服,右臂屈肘于胸前,水袖飘逸舞动,笑容可掬,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图4 东汉劳作俑(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

图5 东汉跽坐舞俑(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

东汉陶俑变化发展,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农耕技术的进步、商业贸易的繁荣、市民生活的丰富,为东汉陶俑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豪强地主势力兴盛膨胀,大量兼并土地、聚敛钱财,为消费陶俑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他们生前喜好宴饮歌舞,生活铺张无度,追求极致享乐,死后更是要将奢靡之风带入墓葬。所以,伎乐俑、徘优俑、舞蹈俑、杂技俑等专为贵族服务的陶俑作为陪葬品相继出现,推动了东汉陶俑持续创新发展。而东汉初期禁止杀伤虐待奴婢等诏令的颁布,也让陶俑艺术表现更关注个人。东汉陶俑灵动自然的表情神态、洒脱幽默的肢体语言、亦庄亦谐的装扮造型,都传递出东汉人对现实生活的憧憬热爱,展现出东汉人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此外,在部分东汉墓葬中还发现少量的胡人俑。这也反映出,西汉时期张骞打通丝绸之路和东汉时期班超成功出使西域,中原与西域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东汉墓葬中出现高鼻深目的胡人俑创造了必要条件。如现藏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东汉胡人俑陶座灯(见图6),俑座为高鼻梁、深眼眶、高颧骨、尖下巴、络腮胡的成年男性。前额盘有发髻,面部仰视灯盘,左手托灯,右手撑地,腹部微微隆起,双腿赤脚盘坐,造型生动,极富情趣。

无论是西汉陶俑还是东汉陶俑,背后都映射出两汉时期盛行的厚葬思想。西汉初期历经几十年休养生息,经济逐渐恢复,为厚葬思想的盛行提供了可能。到了汉武帝时期,社会安定,国库充裕,进一步保证了厚葬之风的推行。东汉初期至中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得厚葬之风仍盛,只不过到了东汉末期盗墓猖獗,军阀混战使得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在此背景下统治者主张实行薄葬,曹操首开先例,厚葬之风才逐渐呈减弱之势。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开始占据统治地位。选官上以察举制作为标准,举孝廉贤良者入仕为官。在这一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于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越发重视,行孝道,事双亲,对于父母的身后之事更是尽心尽力,间接推动了厚葬之风的盛行。可见,厚葬思想在体现社会身份等级高低的同时,也被世俗赋予了伦理道德的内涵。

汉代陶俑历经西汉发展,至东汉达到高潮,作为两汉时期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生动反映了西汉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思想统一,集中展现了东汉市民生活多样、商品贸易兴盛、中外往来密切。通过探究汉代陶俑,我们似可窥见两汉社会缩影,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依旧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猜你喜欢
厚葬陶俑西汉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西汉
西汉玉器的鉴定
文物天地(2019年6期)2019-07-12 09:17:26
敦煌佛爷庙湾唐代模印塑像砖墓(三)
敦煌研究(2018年2期)2018-11-12 11:13:36
为厚葬的设计
世界家苑(2018年8期)2018-09-04 09:15:52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制作工艺的探讨
浅谈汉代厚葬风俗
西汉彩绘守门陶俑
慎终追远
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 23: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