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亚军 徐 丹
(1 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900;2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在同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问题的基础之上,由于在血液的内部氧气的含量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进而导致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氧分压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如果患者同时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患者自身的病情也会进一步加重,使得患者身体的氧合能力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增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对于尿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来说,需要尽快进行对症治疗,在治疗中常用的方式包括机械通气及常规氧疗等,但是从既往的情况来看,患者在治疗中整体的依从性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提升治疗效果和舒适度,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尽可能减少疾病给患者后续生活及工作学习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1]。本研究针对不同氧疗方式对尿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尿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排标准:已确诊为尿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年龄≥18岁;临床资料齐全;无影响研究的其他疾病;对研究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接受抗感染的相关治疗,除此之外,还需要接受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治疗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等[2]。患者病情稳定后,降气管插管拔除,对照组给与面罩吸氧,观察组给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对照组:采用面罩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的干预,对患者的氧流量进行有效的调节。通常情况下,氧流量需要控制在3~10 L/min[3]。
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为呼吸湿化治疗仪,在为患者进行鼻导管规格选择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之下,鼻导管的孔径需要限制在患者鼻孔内径到50%的范围之内,患者在接受氧疗的过程中,氧疗的温度需要控制在37 ℃恒温,氧流量控制在40~60 L/min[4],氧浓度控制在30%~100%。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PO2、PCO2)、心率及平均动脉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47.6±5.4)岁。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8~75岁,平均(47.9±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疗效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O2、PCO2、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O2较对照组高,PCO2较对照组低,心率较对照组低,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指标对比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5]。在治疗中,需要使得患者的血氧含量能尽快得到有效的改善,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患者进行机体供氧。以往面罩吸氧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适,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6]。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面罩吸氧治疗相比,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不仅能有效提升PO2,降低PCO2,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心率水平以及平均动脉压,使得患者的病情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改善。
对于尿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低氧血症的患者来说,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治疗方式能使得患者的康复进程得到尽可能地优化。而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之中,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助治疗干预措施的选择,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管路湿化液做好监护的相关工作,使得治疗工作能真正得以顺利地展开。通常情况之下,患者在吸入气体之后,依照顺序气体会先通过患者的上呼吸道,之后,再通过患者的气管最后进入患者的支气管[7-9]。而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吸入的气体也会逐渐温化以及湿化。而在气体温度较低的情况之下,这些气体在进入患者气管之后,伴随着气体的走行,气体也会逐渐升温,进而逐渐接近患者身体的温度,相对湿度也会呈现出逐渐升高的态势。而对于存在呼吸窘迫以及同时存在低氧血症问题的患者来说,多数患者临床上都存在十分明显的异常的呼吸表现,气体在进入患者身体之后,要想真正实现气体的自动湿化,其整体的难度相对较高,进而增加患者细支气管阻塞问题的发生概率,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多数需要通过借助血液透析的方式来维持生命,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窘迫以及低氧血症问题的风险。而在这一过程中,借助通气面罩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患者对于相应治疗方法的耐受程度相对较弱,患者咳嗽的难度也会进一步增加,治疗过程中所能收到的成效十分有限,难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整体的预后效果难以满足预期的治疗标准以及患者的实际需求。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由于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痛苦相对较小,因此,患者在治疗中也具有更高的依从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患者呼吸道纤毛的运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得氧疗的整体效果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在为患者使用呼吸道湿化设备之前,需要提前了解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并且合理的进行氧浓度的有效调节。氧气流量通常情况下需要控制在每分钟2~60 L[10-11]。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如果患者自身存在特殊的情况或是氧疗的治疗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那么则需要继续对患者实施插管治疗,使得患者身体的氧气供给量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对患者实施经鼻高流量氧气治疗的过程之中,患者的心率指标以及平均动脉压指标也能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的调节,治疗中患者的治疗需求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同时患者具有更高的依从性以及舒适度。这种治疗方式通过有效地混合氧气以及空气,并且对于患者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湿处理,能使得患者面部压伤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降低患者各种类型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2-13]。实际采用此种方法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其实际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之上,对于患者后续的预后效果改善也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价值。同时,经鼻氧疗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湿化以及加温患者的气道,使得患者气道分泌物滞留的情况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促使患者感染以及呼吸等相关方面问题的发生概率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促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安全性的有效提升。因此,临床上针对尿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低氧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通过合理地为患者进行氧疗措施的应用,能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促进患者预后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对患者血氧指标进行有效纠正的基础之上,对于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更好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14-18]。但是,患者在实际接受治疗的过程之中,受到多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则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治疗中,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采取必要的措施给予干预同样十分有必要,使得患者在诊疗期间的问题能真正得到有效解决,提升患者对于诊疗方式的适应度,能更好地促进诊疗工作顺利展开,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效果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为患者的病情控制以及后续生活质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相比较面罩吸氧,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治疗方式具有更为明显的应用优势。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存在一定的偏移,未来需更进一步的试验设计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