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樱樟
(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0)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种类型交通工具的应用频率也在随之提升,促使我国因交通事故外伤发生率逐年提高[1]。交通事故外伤多是由于车辆发生单方或多方撞击所致患者受到碾压伤或撞击伤,受伤者大多为多发性创伤,且均属于危重型,对于这类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抢救和诊疗对确保急救效果、挽救生命及改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院前急救主要是专业医护人员在院外对危重型患者实施抢救,一般是在120抵达现场后,在现场及救护车内进行针对性救治,并及时通过转运的方式送至其他相关功能科室进行下一步诊治,继而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升患者的生存率[3]。交通事故外伤患者如在受伤后25 min内未得到有效治疗,或是在转运时护理环节出现疏漏,会引起预后不良,更甚者会导致患者死亡[4]。因此,需充分重视提高急诊工作质量和效率,不仅需要确保在接到120报警电话后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在对患者情况进行暂缺评估后予以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确保其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并尽可能快的将患者安全转运至专科医院,以促进急救成功率的提升[5]。本研究将对本院交通事故外伤患者80例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分析交通事故外伤患者120急救转运及护理效果。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救治的交通事故外伤患者80例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3.36±5.38)岁;其中42例骨折患者,13例颅脑损伤患者,11例皮肤软组织撕裂伤患者,9例胸腹部损伤患者。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患者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明确为交通事故外伤,且均符合《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严重创伤诊断标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
1.2 方法
1.2.1 有效的院前急救 ①120快速出车:将急救时间尽可能缩短,120在收到急救消息后需要尽快确定事发地点,并快速做出反应前往事故发生现场,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确保能对患者实施及时抢救。②快速评估伤情:120医护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应快速对伤者具体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了解其肢体活动状态、意识状态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查看是否存在外出血,在完成评估后判定伤情轻重程度。评估可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相关问题,应用急救专用评估表联合体检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加以判断,>41分者应予以安全转运处理,30~41分者应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随时予以抢救,0~30分者应即刻实施抢救,经抢救后各项体征稳定后,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再实施转运处理。若存在可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问题,如神志清醒状况、气道通畅等,分析有无脉搏、是否可以自主呼吸、血压稳定状态等。在评估完成后首先应解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不利威胁的相关问题。针对呼吸道阻塞者应对呼吸道进行清理,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针对心跳呼吸骤停者需要及时实施心肺复苏;针对外伤者应先止血。③强化呼吸道管理:对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为了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应全面清理其口腔和鼻腔内分泌物、呕吐物以及血块,避免这类物质反流至呼吸道引起窒息。同时对于有义齿的患者应取出义齿,防止舌根后坠。若发生舌根后坠应协助其取平卧位,用舌钳将舌体外拉,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将头部抬高25°~30°,予以科学合理的吸氧处理。④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路,以此确保患者机体正常血液循环。对外伤患者来说,通常其四肢会出现严重污染,继而无法将静脉留置针牢固服帖,因此在敷贴牢固静脉留置针的基础上,还需运用胶布再次进行固定,以此确保稳定针头,避免发生滑脱。⑤妥善处理伤口并将骨折部位固定:保护伤口避免发生感染,防止出现二次损伤,应包扎伤口表面预防伤口出血诱发感染。肢体出血不仅需要应用止血带,还需重点关注止血带运用期间应间隔45 min~1 h予以放松处理,放松时间为2~3 min,防止由于过长时间包扎或包扎过紧而引起肢体组织缺血,并诱发组织坏死,尽量避免不可逆损伤的发生。针对合并骨折者,需简单固定,如颈椎骨折需应颈托固定颈部,避免因移动而导致二次损伤。颅脑外伤者如发生外出血应加压包扎,但注意脑脊液漏者不能将外耳道或鼻腔阻塞,避免反流而发生颅内感染。
1.2.2 安全转运 ①转运前:在转运过程前应及时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交接。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转运前需要积极与其沟通交流,这不仅对病情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还具有较高可靠性、安全性,在征求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即可进行转运。②正确搬运伤员:正确搬运不仅利于治疗且还可改善预后,尤其是颈椎和脊柱骨折、颅脑损伤患者,保运颅脑损伤患者时需使其处于平卧位,以此加速脑部静脉回流,使得脑水肿情况得以缓解,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舌后坠,避免衣物阻塞呼吸道。在搬运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头部颠簸、移动、振荡等导致二次损伤,从而导致颅内出血症状加剧。③转运期间:在转运过程中患者体位应保持平卧位,注意观察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还应注意安抚患者的心理情绪,避免其紧张,并告知患者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用细致的护理予以患者信任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情况,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根据监测情况予以应对措施。一旦颅内压升高发生呕吐时应及时清理呕吐物,尤其要注意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导致呼吸道阻塞从而引发窒息。④保持与上级医院的联系:及时与转至医院急诊科联系,在与值班人员积极沟通过程中患者具体病情状况,以便于急诊科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并在后续进行针对性检查、抢救,确保患者入院后便可得到及时抢救。在将患者转运至目的地后,护送患者至病房,与接诊人员进行交接,其中交接内容为患者基本信息、实时病情状况、抢救用品使用情况、止血带运用、各种管道和伤口情况。在交接工作完成后,将本科的急救物品带回。
1.3 观察指标 分析有效的120急救转运及护理对挽救重型外伤患者生命的临床效果。应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其中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分,一般满意89~70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 3.0统计数据,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和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80例交通事故外伤患者在拨打120电话后,救护车迅速赶到,并及时予以120急救转运及护理,均成功、安全转运,其中有1例患者到院后由于呼吸骤停、脑干衰竭,经家属要求,放弃抢救导致死亡,急救有效率为98.75%;交通事故外伤患者及其家属对120急救转运及护理的总满意度为100%,其中包括非常满意56例,一般满意24例。
交通事故外伤是一种由于交通事故所致的机体损伤,主要包括减速伤、撞击伤、扑跌上、碾压伤等。因交通事故多为突发,大多患者可出现各种类型骨折及脏器损伤,由于伤情较为严重,且病情变化速度较快,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或是抢救过程中护理疏漏,会对急救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更甚者引起患者死亡[6]。鉴于此,交通事故外伤患者院前急救、转运护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7]。参与抢救的急诊科医护人员自身需具备扎实的护理能力和良好的抢救意识,有序开展120急救治疗,确保抢救效果,同时辅以科学的转运措施,防止病情近战加剧或是引起二次损伤。
对于120调度中心而言,避免交通事故外伤患者死亡,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在于快速出诊,并做好全面的伤情评估,同时快速联系接收医院,确保安全转运[8]。因交通事故外伤所致病死率在一系列外伤疾病中占比率较高,因此提高120调度中心院前急救效率,确保转运质量,可保障患者入院治疗效果,需引起充分重视。因交通事故外伤患者病情一般属于危重型,加之现场情况十分复杂,人员、环境都较为混乱,所以120急救车快速出诊后需要与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持紧密联系,实时了解现场状况,并经由电子导航设备选择最合适的线路出诊[9]。在达到事发现场后,有效评估患者伤情,检查是否存在隐蔽伤情,并予以有效的急救处理,对于符合转运条件者,可在现场予以简单处理后安全转运,对于存在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应优先解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后再转运[10]。急诊急救的延续是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针对性的专科抢救,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全程护理服务,才能获取最佳的抢救效果,所以院前转运作为一项如枢纽般存在的重要环节,应倍加重视[11]。在急诊科中,仅仅大力发展急诊医学还不够,想要降低交通事故外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就应从综合性提高医疗技术做起。因此,在对交通事故外伤患者实施转运时应注意对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医疗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和病死率[12]。
本研究在对交通事故外伤患者实施院前抢救时不断地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充分准备转运设备以及相关急救药品,实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情况,对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事件有完善的应对措施,从而确保转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80例交通事故外伤患者在拨打120电话后,救护车迅速赶到,并及时予以120急救转运及护理,均成功、安全转运,其中有1例患者到院后由于呼吸骤停、脑干衰竭,经家属要求,放弃抢救导致死亡,急救有效率为98.75%;交通事故外伤患者及其家属对120急救转运及护理的总满意度为100%,其中包括非常满意56例,一般满意24例。可见,针对交通事故外伤患者的救治中予以及时的院前120急救护理,同时配合有效的转运干预,应用价值较高,可促进抢救成功率提升,并避免医患矛盾。
综上所述,针对交通事故外伤患者的救治中予以及时的院前120急救护理,同时配合有效的转运干预,可促进转运效果提升,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和转运成功率,继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并获得患者及其家属较高的护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