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盛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p.22)“两个着力于”进一步指明“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追求,需要持续推进。本文尝试探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守正创新、守正出新,坚持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话语,阐释这一话语凸显的社会主义本质,分析“以人民为中心”话语需要吸取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本质,才能使社会主义不被解构、污名或遮蔽,才能避免发生去“人民”话语的现象。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话语,不断建构相关话语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
话语是由符号构成并“不止”符号的确指事物,“正是这个‘不止’使话语成为语言和话语所不可缩减的东西,正是这个‘不止’才是我们应该加以显示和描述的”。[2](p.53)因此,话语本身具有思维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要求,内涵不限于语言本身的呈现和表达方式。人们是自己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一种或一套话语交流系统,往往由发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接触和代码六个要素构成。[3](p.83)这说明,话语具有发话者以特定理论认知、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来感染和影响受话者的功能,能够起到主体间信任相通、信心相融、信念相促的作用。话语是思想意识的表达形式和呈现方式,人们对于外在事物的认识和接受取决于共情共知的话语认同。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4](p.161)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话语往往成为价值取向转变和思维方式变革的象征,恩格斯就强调:“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5](p.32)显然,话语作为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承载着话语传达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体现在话语方面尤其表现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出这一话语的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更加强调应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因此要不断解决社会问题以提升社会主义认同度。习近平明确指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6]
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内涵不是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衡量标准,而是重在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影响广大人民生活获得感、幸福感的问题,这些问题客观上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当前社会发展现状之间的差距,如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存在的不足、不均、不公等问题。在主观上,社会问题体现为人们关于公平、正义等社会现象的理想期待、主观预测和个人研判。人们关于公平正义的主观感受直接影响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结合主客观两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就意味着不断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新时代更加明确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因此应不断推进改革成果共享,增强社会主义的现实感。习近平明确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7]这段话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为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不能在富和贫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8](pp.140、407)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不是在“现代化”之后,而是真实体现在现实中,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中国不搞社会主义不行,不坚持社会主义不行”。[9](p.326)在现实中凸现社会主义因素,就意味着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可感知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多样化需求。这一话语强调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目的、尺度和根基。对此,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否则即使是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也会损害现代化成果。”[8](p.407)
第三,新时代的发展更加强调依靠人民,通过巩固执政基础不断维护社会主义的真实性。无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人民至上”,其中的“人民”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首先,“人民”凸显人的自主性。应引导人们树立责任意识,激发主体活力,大力培育共建共享、共生和共存等发展理念,倡导按劳分配,使人们在辛勤劳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人民”凸显阶级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p.37)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想办法调动制造业工人、农民工的积极性,把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地位体现出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0]在农村和农民等领域,习近平则指出:“不能富了老板、丢了老乡。”[8](p.89)
最后,“人民”凸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尤其凸显社会主义本质,如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以共同富裕为坚实基础,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保障;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推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境界与品格之规约;要以有效的生态治理守护代际公平;等等。
因此,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凸显了人民立场,更为凝练也更具包容性地开辟了社会主义话语的新境界。“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切实的治国理政理念,是衡量经济社会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是建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遵循。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话语:“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应自我解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共享社会发展的主体;等等。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一以贯之的。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p.1031)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12](p.218)“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12](p.218)江泽民多次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3](pp.1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反复谈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14]“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5]“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在继承发展、守正创新我们党“人民”话语的基础上,不断凸显社会主义本质。
然而,从历史和现实上看,“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存在被解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人民话语的“抽象化”。这尤其体现于苏联的人民话语历史演变。从赫鲁晓夫执政到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共产党的“人民”不断抽象化。例如,在1962 年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用“全民国家”“全民党”代替“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科学社会主义概念;在勃列日涅夫时代,人民话语的抽象化体现为“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这样的人道主义口号,使不少党员干部怀疑甚至看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追求。发展到戈尔巴乔夫时期,人道主义口号逐渐与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相结合,转而批判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认为“自由”“民主”“人权”、自由市场和多党制才符合“人的幸福”“人的需要”“人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全盘否定社会主义的虚无主义思潮,话语意识从维护苏联历史,逐渐走向质疑和解构苏联,以至于后来苏联宪法中“劳动人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词语都被删除了。总之,苏联解体的历史进程,始终伴随着人民话语的抽象化。①相关内容参见任成金:《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演进及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10期。
第二,人民话语的“民粹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粹主义思潮逐渐扩大,不少西方政客以“人民”的名义发表意见、展开行动,乃至成为执政者。在资本主义国家,民粹主义的“人民”主要有三重内涵:一是被统治阶级,即广大普通人;二是社会层面让渡权利的多数人,即主权者;三是不同文化的民族、族群和国家。民粹主义的“人民”往往被视为“精英”的对立面,在国家发展的繁荣周期,“蛋糕”大、福利多,因而“人民”和“精英”的差距相对不大,其大部分矛盾能够通过制度化解;在国家发展的衰退周期,“蛋糕”小、福利少,政府主要采取财政紧缩和去福利化政策,更加强调“个体为自己负责”,因而“人民”和“精英”的差距拉大,出现“中产阶级空心化”现象和制度“挤出”与“内卷”效应。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规避不了的现象,因为当广大劳动人民试图改善自身的生活时,必然会与少数“精英”产生矛盾,从而“反资本主义”,反对维护少数人特权的制度,将长期被压制的社会主义话语带上台面。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和利益,“精英”就指责人民是“群氓”,并将潜在的社会主义与“民粹主义”等同起来。在这一语境下,“人民”被视为不守秩序、十分危险、不值得受尊敬和不够勤劳正派的。一些社会主义者甚至主动成为少数“精英”所设想的“群氓”,主动使人民话语民粹化,这样一来,反对资本主义就被视为“反建制”;合理合法的申辩就被视为危险而非正确的;能够自我解放和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民就被视为非理性,为激情和意见所左右;意在实现广大人民物质精神福利的意图就被视为倒退而非进步的。“人民”话语的民粹化和去社会主义化,导致政治对抗和政治极化现象,产生了所谓“精英与人民”“少数与多数”的对立,不仅无益于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还不断制造社会冲突。将“人民”话语民粹化,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阶级利益而采取的手段。资产阶级为了在危机中保护自身特权和利益,只能不断污名化社会主义和向往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民。
第三,人民话语的“分裂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政治革命和政治解放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公民”之间的平等。但在现实中,则是广大“市民社会的成员”在社会中的阶级分化和不平等,因而“人民”分裂成“公民”和“市民”。资产阶级用以维护自身的话语主要是自由主义,而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新古典自由主义,都将“人民”分割为“公民”和“市民”——在“公民”层面强调所谓“民主”“议会多党制”;在“市民”层面强调“市场”的基本地位。区别仅在于,新自由主义强调社会物质福利和社会平等,更侧重“公民”;新古典自由主义强调自由市场和社会竞争,更侧重“市民”。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的社会主义思潮是“民主社会主义”和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更名的“社会民主主义”。作为修正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去马克思主义化和去社会主义化的,自然遮蔽了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不断与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结合,将“人民”话语分割为“公民”与“市民”。“民主社会主义”推动构建福利社会和福利国家,把“人民”当作非主动的“公民”,更多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非“发展依靠人民”;更多强调“公民”获得各种各样的权益,而非使之具有真正的权力,“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并且,“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社会主义具有任何经济基础和建立现实经济制度的可能性,后撤到文化领域,强调“平等”“多元”。在经济领域,“民主社会主义”与新古典自由主义一样,支持自由市场和“市民”,因而认可经济地位分化的合理性。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用“公民”和“市民”分裂“人民”,在历史演进中走向机会主义,当前已分裂为社会党国际与进步联盟,不再成为统一的意识形态和政党组织,实际上主动放弃了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守正创新、守正出新,更加凸显了社会主义本质。对此,我们应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坚持发展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坚守社会主义不动摇,吸取历史和现实中人民话语“抽象化”“民粹化”“分裂化”的教训,避免社会主义被解构、污名或遮蔽。对此,我们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不断强固“以人民为中心”话语的社会主义本质。
一方面,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统一。仅有鲜明的政策主张和价值主旨是不够的,还必须创新话语范式,提升话语实效,与时俱进。要本着“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的进路探寻话语构建的方式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在于指导实践创新,因此只有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才能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使话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习近平指出,“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16](p.65)“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17](p.12)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可能自发形成,而需要自主自律自觉的行动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换句话说,我们要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上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一是从“不懈奋斗”到“团结奋斗”,显示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将以更加豪迈的气概和决心面对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包括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中国共产党一定能让中国人民更加幸福,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内涵的新提炼、新概括。
二是从“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表明新时代进入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我国无疑会具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从满足人民物质增长的需要,到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从“马克思主义行”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说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对坚守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新表达。
四是从“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到“一统领五特色”(“一统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五特色”: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表明社会主义是道路、方向,应不断形成制度优势、实践优势和发展优势,使党的领导统领全局、协调各方。在话语的实践创新层面,笔者认为要做到:
第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随着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会不断展现出新特点,因而需要赋予人民话语以新的内涵和表达方式。这就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话语创新,从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国情出发,从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出发,否则原理就可能会偏离实际。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既要看到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要看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上述“变”与“不变”看,我们需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产生原因和解决路径,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二,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滋养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话语的历史语境、现实逻辑,以优秀文化滋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升其理论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比如,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农村,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推进治理现代化,让农村产业兴、生态好、乡风淳、生活美,在文化与文明的交融中发挥优秀文化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难点在基层尤其在农村,因此,乡村振兴尤其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着力于乡土、乡人、乡风三者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人的精神生活进步,在根本上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人民“共建、共治、共享”话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中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与人民情怀的价值诉求。
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话语建构是守正创新的智慧工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以问题为导向,彰显了从基层一线调研到国家顶层设计的话语体系。
第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专题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专题三“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十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逐层推进,阐明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
第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专题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专题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三“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不断深化民生为取向,阐释了新时代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方式的关键点、着力点和生长点。
第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一“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专题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专题十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专题十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深化人民主体性原则,阐述了新时代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第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一“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专题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专题十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专题十八“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建构的要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人民话语的新进展。以此为引领,笔者认为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抓源头”的话语构建。聚焦社会问题,探寻人民所思所想,阐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呈现方式和现实表达。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抓住时代的主要矛盾,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到解决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以人民为中心”话语的本源。由此,中国梦、美好生活、人的需要、需要的满足、劳动创造、奋斗精神等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基本命题。
第二,“探因由”的话语构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提升,是彰显人民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构建有利于社会普惠式增长模式、共享式发展方式的话语依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以人民为源泉、以人民为根基、以人民为宗旨。这里的发展实质是注重公平正义的共享发展,因此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等体现出社会主义本质的依据与依归。共享是全民共享,共享发展是人人参与、共同发展,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共享是全面共享,共享发展是人民全面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共享是共建共享,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共建的目的,二者是并存而非分离的,在共建过程中也实现共享,为此,要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尽可能汇聚民智,激发民力,让人人在共建的过程中既能共享物质成果,又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共享是渐进共享,共享发展是一个具体的不断推进的过程,伴随着生产力水平发展由低到高、由不均衡到均衡。
第三,“控过程”的话语构建。不得不承认,现阶段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是能够通过社会的不断发展,主要是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等逐步加以解决的。这说到底也是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话语体系的奋斗过程。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紧扣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关照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握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进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四,“治末端”的话语构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人民性是与社会主义根本一致的和有机统一的。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就要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话语传达,要澄清“共富”与“同富”、“共富”与“均富”、“共富”与“殊富”的内在关联,为每一个个体人人参与、人人奋斗、人人尽力以及全社会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塑造正能量的氛围,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因此,要倡导批判性吸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相结合的话语呈现,以人民群众可见、可知、可信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这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不是传统历史的简单延续,不同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更不是照搬照抄国外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基于中国国情,走一条自己的路。习近平强调:“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18](p.27)由此,更要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建构,描绘好这一伟大蓝图,凝聚更大共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话语,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路线。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不仅在于关照人民的切实利益,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还包括工作成效由人民来检验及配套的检验机制。“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是克敌制胜的伟大法宝,成为各项建设实践的理论武器、思想引领,也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遵循和发展动力。在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怎么样、中国怎么办”,是拷问着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课题。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如此。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观察、把握和引领时代,才能真正解答时代之问。第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什么”为中心以及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富有深刻内涵,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实质上是“人民性公平正义”的理论价值取向,对此既要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批判性改造西方文化的精华,更要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