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谋划
——来自广西贺州的调查与启示

2023-11-29 09:48
求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贺州设施蔬菜

龚 晨

培育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在阐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深入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发展设施农业的探索经验,对进一步推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谋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设施农业发展贺州样本的实践经验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内的贺州,着力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上的深度融合,探索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主要做法是做到“六坚持”、强化“六个动”。

(一)坚持以东融为前引,强化市场拉动

围绕自治区党委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总要求,贺州坚持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统揽农业发展全局,聚焦“全面推广现代设施农业,实现广西设施农业看贺州”的五年奋斗目标,实施“四级书记”工程和“党政一把手双组长制”,着力协调解决设施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把设施农业纳入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框架,制定现代设施农业应用推广和万亩设施蔬菜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在强化市场配置作用中引领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集中连片建成广西面积最大的设施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和设施蔬菜供港基地,发展设施蔬菜面积(含食用菌)共计11.75万亩。

(二)坚持以政策为指引,强化激励撬动

出台《贺州市香芋全产业链和万亩设施蔬菜发展扶持政策指导意见》,推行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每年安排市级财政预算2000 万元支持万亩设施蔬菜和香芋全产业链等发展。大力支持各县(区)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充分利用好“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50%”的政策,各县(区)原则上要投入产业发展20%~40%的资金用于支持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借鉴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模式,对进驻农业园区发展设施农业的企业给予基地建设、设施建设、品牌建设等6 个方面的补助,对新购置加工设备的经营主体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0%~50%进行奖补。

(三)坚持以科技为汲引,强化创新驱动

建立智慧农业溯源系统、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供粤港澳农业企业农药经营台账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在全市61个乡镇设立农药残留流动监测站,构建“从生产到销售、从农田到餐桌”的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确保全程可控、可溯源。如,所属八步区大力推动农业农村数字转型,建立广西八步豆杯科技小院、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产业星创天地等研发基地,并通过了广西农业科技园区认证,一物一码数字技术应用覆盖面积达60%,经营主体及产品实现溯源管理覆盖率达80%,有效推进了设施农产品“触网上市”,打造网上“菜篮子”。

(四)坚持以人才为牵引,强化服务推动

与区内外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在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栽培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合作,打造现代设施农业产学研前沿阵地和人才培训小高地。制定实施《贺州市设施农业网格化管理方案》,积极开展包括职业教育培训、技术服务、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着力打造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发展的乡土人才队伍,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如,八步区以推动建设全国农业(蔬菜)产业强镇——铺门镇为契机,吸引300 多名青年返乡创业从事蔬菜产业,带动全镇2.1万群众参与供港蔬菜种植;平桂区利用山东寿光培训平台,共培育630 名熟练掌握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的乡土人才,为当地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五)坚持以标准为规引,强化规程策动

以标准化为大框架,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全市标准化设施蔬菜大棚建成面积7647 亩。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编制蔬菜生产栽培技术标准,规范蔬菜生产加工流程。目前,已编制广西首个供港蔬菜企业标准和豆杯、菜心、包心芥菜、有棱丝瓜等8 个供港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其中豆杯、包心芥菜、设施苋菜、水稻—黑木耳水旱轮作4 个供港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已经通过广西地方标准评审。将供粤港澳农产品标准作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广州江南、东莞润丰、深圳海吉星等农产品批发市场、贸易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基地直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产销成本,实现蔬菜早上在贺州田间采摘、中午或晚上就可以走上大湾区消费群众的餐桌。

(六)坚持以模式为导引,强化集群带动

利用“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引进培育华瑞、春霖、荣丰、京基智农等一批在区内外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支持鼓励企业探索“五统一分”“六统一分”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龙头企业带动型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如贺州市平桂区引进荣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春霖农业公司等企业先后在羊头镇的中红、平山、大井等村建设了5000亩设施蔬菜大棚,辐射带动“藕莲天下”水生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及周边乡镇设施农业面积扩增至10600 亩。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深圳市昶裕隆实业有限公司、珠海农控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山东开行经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前来签订购销合同,2021年至今,实现生产总值共计11.28亿元。

二、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出路

贺州着眼于建设农业强市,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在设施农业发展上求变、求新、求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上看,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要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就要着眼于大力推进“三化”“三链”“三强”建设,加快完善设施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

(一)大力推进“三化”建设,加快完善设施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

1.着眼于优化设施农业空间布局,推进全域化。一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质增效、规模发展”的原则,以具有明显优势的县(市)区为核心,鼓励在岩石面、重金属富集区及水源保护地或耕地少的地域等集中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片),充分开发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二是结合贺州全域旅游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等的创建,发展集观光采摘、科普展示、农耕体验、农业文创等于一体的设施农业,着力推进“粤桂画廊”沿线、富川潇贺古道休闲旅游带建设,打造八步“百李挑一”田园综合体以及富川秀水状元村、昭平茶叶小镇等悠闲乡村旅游点,辐射带动休闲设施农业发展。

2.着眼于提升设施农业规模效益,推进集聚化。一是优先照顾设施农业用地,健全市、县(区)、乡镇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进一步制定、细化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鼓励整村整组集体流转,缓解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用地难的矛盾。二是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为契机,注重多元化发展。紧盯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一带一路”、东盟等大市场,大力发展设施园艺、设施中草药种植、设施水产等,积极发展无土栽培(如水培生菜)、立体栽培(如立体草莓生产)、立体养殖(如推广楼房式集约化生猪养殖)、反季节设施种养(如花期调节、冬季大棚养鱼)、设施育苗(如在蔬菜区发展)等,加快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保底收购、订单生产、利润返还等多种方式,与农户、村集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实现抱团发展。

3.着眼于提升设施农业品牌形象,推进数字化。一是以“三品一标”“圳品”等认证为抓手,大力推进生产有标准、管理有规范、过程有记录、产品有追溯、宣传有标识、效益有提升的“六有”绿色设施农产品大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出一批具有贺州长寿特色、品种多样、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强化品牌意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强有力的宣传推介服务,支持现有品牌亮相各类博览会、展会和洽谈会,精心打造一批有突出影响、特色鲜明的农事节庆活动,推动贺州特色农产品融入东盟、长三角、大湾区等市场。三是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探索推动5G 与农业物联网远程智能控制等技术与设施种植深度融合,搭建集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和信息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创新平台,优先支持在自治区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经营主体提升基地设施装备数字化水平,配套高效机械设施和智能化生产装备,打造数字农业示范点。

(二)大力推进“三链”建设,加快完善设施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

1.强化配套服务,夯实生产链。一是整合农业、水利、国土、发改、科技、工信等相关部门项目资源,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持续开展高标农田、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全力补齐重大设施农业项目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切实改善规模化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形成与乡村振兴相适应,与促进项目提质增速相协调,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二是修缮田间路渠管网,改造升级生产用电配套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作业路,对传统老菜田区的陈旧和简陋温室进行提升改造,促进设施农业迭代升级,有效发挥现有设施生产能力。特别是要解决好设施大棚排水问题,防止土传病害的大面积发生。

2.完善物流体系,贯通供应链。一是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扩展设施农业园区及连片基地仓储保鲜能力,支持建设田头预冷、分级包装、贮运保鲜等冷链设施。同时,完善应急储备机制,提高应急储备和供给保障能力。二是提高农产品初加工层次,以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为支撑建设动植物生产工厂、加工工厂。三是鼓励大型电商平台及区域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对接设施农业基地和大湾区市场,鼓励发展“微信群团购”“直播带货”等新型产销直供模式。

3.注重产业拓展,提升价值链。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统筹发展可实现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组建产业利益共同体(如产业联盟、产业协会等),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发展种养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二是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将加工、流通与休闲服务等业态相融合,探索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链的设施农业基地和设施农业园区,提高全产业链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三是强化内引外联,要探索生产、加工、仓储在贺州,销售市场、宣传品牌、产品研发在外地的“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引进、培育一批在区内外具有领先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三)大力推进“三强”建设,加快完善设施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

1.坚持多元服务,强化主体培育。一是加强政策扶持,着力发展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代表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并在支农项目、贷款、担保、保险等扶持政策上给予倾斜。二是加强社会化组织建设。探索扶持一批熟悉农业发展的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用工业化理念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层次水平,积极扶持小农户发展为设施农业服务的全程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建设。三是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加大与担保机构、银行、银保监分局等沟通协作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设施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品种,为设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如,引导企业用好世行贷、“桂惠贷”等金融单位机构的有利政策服务设施农业发展。

2.突出品种培育,强化科技支撑。一是充分发挥贺州农业科学院、贺州学院等科研院所研发基础条件优势,加强设施农业(种植业)相关种业研发能力建设,加快引进、培育适合本地设施种养的新优多抗品种,选出适合贺州设施种养的优良品种。二是加强与广西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及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团队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示范优质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配套建设,大力推进作物全程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快建立地方种质资源库,加强地理标志产品、野生品种种质资源保护,提纯复壮地方特色品种,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保障区域性产业种苗供给。四是强化对透光保温合一型透光材料、遮光保温合一型材料、光调节薄膜和生物可降解薄膜、防冰雹结构膜等的研究,开发设计具有集热、蓄热和保温能力、适合贺州发展的智能化设施建筑体。

3.注重技能提升,强化人才保障。一是利用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等机会,邀请专家、教授传经送宝,通过组织外出取经、现场观摩等办法,大力推进本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定期举办设施农业专题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接受大宗设施作物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无土栽培营养液配制等知识。二是引导政、银、企与科研院所合作,在贺州学院、贺州职业学院等开设相关专业与课程,培育懂设施农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借助科技下乡活动及科技特派员、驻村工作队员力量,结合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需要,深入基层帮助生产一线开展技能指导、宣讲和传授,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猜你喜欢
贺州设施蔬菜
民生设施非“摆设”
游贺州紫云洞
奇怪的蔬菜
印象贺州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蔬菜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吾城·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