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锐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亦不能因此忽视新闻报道的艺术视角。同样,新闻忠于真实,也要重视策划。真实的事情也需要好的讲述方式,人们总会记得经典电影的名字、台词、情节和当时的观影感受,却很少会清楚记得某条新闻的名字以及当时阅读的心理,究其原因,是两种媒介的性质不同。新闻作品属于冷媒介,清晰度低,提供的信息量有限,需要受众的参与和投入;而影视作品属于热媒介,要求受众参与程度低。我们在采编电视新闻的时候,不妨学习影视作品的制作技巧,将新闻做得兼具真实性和艺术性。根据受众视觉审美的特点,发现、捕捉、加工具有造型的素材,并善于把抽象的情感、心理等,通过语言符号和画面信息,转化为可感的视觉形象。让受众在看新闻的过程中产生同欣赏电影一样的心理内化,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同理心。
好的电影一般选取有话题度有关注度的小故事,反映大情怀大时代。同样,电视新闻选题也要大背景小切口,这个小切口就是细节,细节能触动观众的痛点、笑点、泪点、信息点,细节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细节就是行文的“血肉”,被细节牵引着的人,聆听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电视媒体经常涉及主旋律报道,不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关注。而如果把宏大叙事转化为小故事切入,以细节打动人心,则可以提高新闻的受欢迎度。央视《新闻联播》栏目的春节特别报道《厉害了,我的国》,以各行各业一个个普通人的自述为切入点,娓娓道来,从小家的点滴收获谈到国家的强大,用小故事展现大时代,这种叙事方式让人不由得热泪盈眶,自豪感油然而生。尽管新闻里没有一句口号,但是故事里的人,故事里的细节,让主旋律自然迸发。
融媒体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闻报道比的是视角和情怀。视角,就是重大事件中有传播力的角度,要选取有鲜明个性的题材,有传播力的题材。而情怀,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新闻资源优势,挖掘出尽可能多的细节,将各种新闻信息打包,做到主题报道事件化,事件报道故事化,故事报道人物化,人物报道个性化。
好的故事需要有细节,动人的故事需要有冲突。好电影开头几分钟就能引人入胜,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丰满、语言生动感人,这些无不体现编剧讲故事的能力。电视新闻也要进行采编形式的创新,增强讲故事的本领,通过挖掘新闻的细节,在行文时不断设置矛盾冲突,始终抓住观众的心理。
重视策划、深挖细节。融媒体时代,新闻资源共享,收视率的高低本质上是新闻策划的角度是否新奇特。导演按照剧本拍片子,我们做新闻同样要有脚本。要高度重视文本塑造形象的直观性和可视性。提前策划、提前预判,以画面为基本单位、以蒙太奇为结构手法、以视觉接受为主,由审美方式决定最终形式。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曾播出一篇反映铁路上小夫妻相聚1 分多钟的新春走基层报道。小俩口真情流露的动人一幕被镜头捕捉,缘于记者的大量前期准备,两列火车交汇的时间点,摄像机位如何追踪,甚至预判了如果小俩口的列车错过,无法碰面如何处理?最终,新闻播出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文字表述接地气。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传播,归根结底是给别人讲一个好的故事。故事不等于虚构,真实的事情也需要讲好故事。电影里,很流行自述体,比如《泰坦尼克号》,由那串“海洋之心”项链勾起一个老人的自叙;《海上钢琴师》,也是以主人公朋友迈克的旁白叙述贯穿全篇。这种自我表达的好处是,赋予故事以情感张力和个体观察的独特触角。近几年,无论是新华网、人民网等央媒,还是地市级媒体,无一例外都在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矩阵和传统电视媒介同步推出视频作品。音乐、字幕、现场实况,加上间或寥寥数语的解说词,这些构成要素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要素基本相同,却更能让人身临其境。正是因为采用了新闻主人公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他们在说,我们在听,听得安静,真切。相比传统新闻的说教式语言,这些视频中简单朴实的话语、精巧的构图、影视剧般的场景设计,在成风化人方面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人物采访个性化、人格化表达。新闻的核心是人,先有对人的关注,才有对新闻的关注。归根结底,人类所有文化产品的实质,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来没有偏离过。新闻也是如此,我们要用个体的“人”,去化解宏大命题。和影视片一样,电视新闻进行人物造型的方法不外乎表现静止的形貌和动态的动作两类。我们的采访对象,性格年龄职业经历各异,有的健谈有的不善言辞,但只要将采访对象看成新闻作品的主角,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经过我们深入交流沟通引导,最终都将成为创作素材,他不说话,他的表情眼神动作就是默片;他说话,每一句话就是自述。
10集新闻纪录片《人世间》,在“小儿重症监护室的主治医师朱月钮”这一期,为了在不打扰医生工作的情况下完成拍摄,片子的采访很少,而是采用大量跟拍长镜头,长长的走道,朱月钮奔走的背影,匆忙的脚步,她对病人家属略显急躁地说出:“我没有时间给你解释这么多。”面对追问的家属,她眉头紧锁一言不发,一再焦急地从办公室穿梭到病房,一脸担忧地俯在病床前,观察患儿的情况。再到最后完成抢救的朱月钮脱掉医生服装,露出凌乱的头发,被口罩压出深深印记的疲惫不堪的脸,一直冷静的她忽然眼眶泛起泪花,几组镜头就将朱月钮的敬业和作为女性医生特有的倔强跃然展现。制片人陈虻说过这样一个理念,“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优秀的新闻人,不是对采访对象的挑选和干预,而是倾听、思考,将自己的镜头语言与被采访者有机结合,从混沌中抽丝剥茧精雕细琢出新闻的灵魂。
设置矛盾冲突。影视剧先导片,几句人物对话引人入胜,动人心魄。而“爆款”短视频,很多也是短短几秒的人物对话,就把矛盾冲突交代到极致,抓人眼球。我们在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也要设置矛盾冲突,拒绝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在新闻报道中构建矛盾冲突,是一种戏剧化的报道手段,有矛盾冲突才有故事情节,矛盾冲突越激烈,故事情节就越生动。用矛盾冲突推进,从某种意义上说,顺应了人们的围观心理,也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展现中强化深层次的含义。
善用道具,找到新闻主题的特殊视觉符号。舞台剧里经常会用到道具,影视剧中的经典道具,每一个都曾引领一个潮流!上世纪80年代末,电影《英雄本色》的主角小马哥,墨镜配风衣,成了无数人心目中的经典搭配,一件黑色的风衣似乎成了每个年轻人必不可少的行头。在电影《红河谷》中,满脸沧桑的藏族老奶奶手中转动着经纶,伴着红河谷的滚滚江水,将人们带入遥远的回忆。此后的150 分钟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个旋转的金色经纶出现了几十次。直至片尾,经纶再次出现,老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悲壮、不屈。转动的经纶不仅是主人公情绪的承载,也是对西藏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一种隐喻。电影中的这些道具,在新闻作品的体现就是一些彰显主题的特殊视觉符号。新闻《撬棍哥》中,阜阳农民工王运涛,凭借撬棍见义勇为制服歹徒,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撬棍哥。纪录片《三矿》,片头出现的印有“三矿”字样的斑驳墙面,巨大的墙体,巨大的字,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而如今的斑驳则是对企业转型阵痛的一种影射区。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和影视作品中道具的作用相似,这些特殊的视觉符号在新闻中起到对主题隐喻、呼应、升华、提炼的作用,这些画面和解说词一起形成新闻作品的明暗线索。
人们常说大片视觉,院线质感,很大部分源自后期制作的魅力。在新闻“短平快”盛行的背景下,我们做新闻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匠心,精雕细琢地编辑。把电视新闻的画面优势发挥到极致,让人们感觉看电视新闻和看院线大片一样,都是视听盛宴。
题好一半文,但很多时候,电视新闻的标题拟写却差强人意。过于平铺直叙以致寡淡如水。二更视频推出的《杨梅红了》,讲述村里外出务工的子女每年会在杨梅熟了的季节返乡,帮助家中年迈的长辈采摘杨梅,反映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境遇。杨梅红了是新闻事件的时间点,以它为新闻标题,既忠于新闻的真实性,又有着别样的朦胧美学。
画面是会说话的。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之后,便没有任何背景音乐。杰克和露丝泡在冰冷的海水里,第一个长镜头,一名高举手电筒的搜救人员,顺着手电筒光照的方向,是一片死寂的黑暗。第二个镜头,从空中俯拍,搜救船行驶在飘满遇难者的海面,镜头再次给到手电筒的微弱光亮,画面一直是漆黑一片。直到出现露丝的脸部特写,从她看到手电筒光亮虚弱地呼喊男主角,到发现男主角死亡后万念俱灰,再到用尽全力吹起求生哨子,短短3秒的时间,一组短镜头切换,搜救的手电筒光亮在一瞬间变得明亮,照亮了露丝苍白而坚定的脸,也照亮了整片死寂。色彩由暗到明、构图从大到小、音乐从无到有,突如其来的节奏转折,带出灾难之痛与人性之坚的交织场景,写尽露丝劫后余生的悲凉与兑现爱人承诺的坚定,这种支离破碎的悲剧美学,用画面雕刻出来了。这样的意象表现形式,同样可以运用到新闻作品中,通过画面表现人物的内心思绪、隐喻新闻基调、烘托主题。
构图之美是真实与艺术完美融合。光影、明暗、虚实、大小、远近、对比、相近……将零散的画面重组,通过逻辑、美观与节奏的考量,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提升观众的观看热情,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新闻的力量。通透的镜头、干净的画面是电视必须坚守的强项。手机客户端的小屏新闻,为了抢时效,画面往往疏于精良。《舌尖上的中国》将食物之美、器物之美,拍到极致,获得超高的收视率。电视剧《琅琊榜》热播,相比紧凑的剧情,大片式的画面更为人称道。这都充分说明,在快阅读的语境下,人们对精品的渴求并没有消退。作为电视媒体,我们必须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守画面阵地,让画面会说话,让画面鼓舞人、打动人、吸引人,最终留住人。
新闻中的声音元素有很多:实况、现场声、背景音乐、同期声,它们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立体感,有一种面对面交流的感觉,会刺激人们的感官进行全身心的参与。实况,常常用在新闻开头位置,将人一瞬间带入现场。影视作品中的开篇往往会未出画面先出声音,引人入胜。现场声,让人身临其境,与画面相辅相成,让单调的解说变得富有层次。同期声,短小精湛,与解说互为明线暗线,串联成章。电视是视听艺术,除了画面的精美,同期声的出彩,背景音乐的运用同样重要。好的背景音乐和新闻相辅相成,渲染情绪,共同烘托主题,让观众从思想上理解认同新闻传播的观点和价值取向。
节奏是影视剧讲故事的核心,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时长,需要不同的节奏。节奏可以是文字递进的讲述赋予的,可以是每组画面的长短组合的,也可以是背景音乐烘托的。有时候,节奏还拥有一种语言之外的力量。该舒缓的时候舒缓,该紧凑的时候紧凑。影视剧如此,做新闻更是如此。
画面的节奏。通过画面推拉摇移、镜头的长短、远中近特等方式,调节节奏。
文字的节奏。电视新闻的解说词和影视剧文学有本质区别,不是用华丽的文辞之美来折损画面的魅力,很多时候,节目中的解说词可以摒弃,声音和镜头已经“无声胜有声”,准确精到、有意境和文辞之美。
音乐的节奏。通过音乐的轻重缓急,体现场景转化和人物心情的变化,事件的进展等。
人们常说始于颜值,忠于人品。大抵可以看出,外在形象的重要。同样,节目的包装制作也是电视新闻的外在形象,对于新闻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时政新闻占比大的地方电视台,更应该加强后期节目包装与制作,提升节目的可视度。在现实中,很多电视新闻所谓的节目包装模板化、千篇一律,完全没有自主设计、自我创新。
我们要运用新技术、新形式提升新闻包装效果。技术上要创新,善于运用特技、3D 动画、图文演示等数据新闻模式,让晦涩的信息可视化、通俗化。包装形式上也要创新,力求色彩、构图、音乐的统一,在一条电视新闻里,要让这三要素以冷暖、方圆、远近、快慢、收放、声东击西、欲扬先抑等不同的形态组合,演绎兼具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新闻大片。
新闻传播是公信力的塑造和品牌内涵的传递,同一家媒体,同一条新闻,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和推介方式,正如同一个影视作品,会有不同的宣传海报,不同的MV花絮。融媒体形势下,我们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也趋向多元化,按照地点分:公交车、地铁、车站、户外电子屏,按照受众分:公职人员、社区居民、乡村农户、学生等,还可以按照年龄划分等。通过受众形态描绘,精准制作、精准推送。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深耕影视专题制作,像《苏园六记》《苏州史记》等传播苏州历史文化的作品都在业界获得不俗的口碑。2016年底的纪录片《天工苏作》,在国内院线、豆瓣网甚至海外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广泛推广,极大提升了媒体的品牌价值。
近年来,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们接收新闻信息的途径已经从电视等传统大屏转向手机小屏。但在新闻小屏化,信息快餐化、碎片化的时代,新闻的“内容为王”并没有过时,电视媒介只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新闻的功能已不再是过去单纯传递信息,更需要审美,借鉴影视艺术的表达方式,创新电视新闻的采编,同样可以让其成为眼球经济下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