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曾英,胡敏
小学一年级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开始,也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之间的重要衔接点。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儿童更快地适应变化是小学一年级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1989 年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其中提到“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2021 年4 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2],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制定了幼小衔接的专门性文件。由于幼小衔接是对幼儿园与小学两个不同教育层面进行的衔接,衔接场所不同,开展衔接工作的分别是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如果两者沟通渠道不畅,极易造成衔接断层。目前幼小衔接研究更多是探讨幼儿园教育如何衔接小学,小学教育如何衔接幼儿园教育涉及极少。因此,本研究中的幼小衔接以小学一年级作为幼小两个阶段的衔接点,重点关注学校、教师对于一年级新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习惯上的衔接内容。以W 小学为样本,通过对该校一年级教师的访谈和对一年级新生学习生活的观察,对W 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探讨小学开展幼小衔接的策略,以期为小学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提供合理建议。
1.访谈法
针对本文小学中的幼小衔接问题,对W 小学一年级部分师生进行了非结构化访谈,从一年级新生进入小学后的不适应情况、老师对新生不适应情况作出的教育指导以及新生适应小学生活的时间等问题入手进行访谈。
2.观察法
针对小学幼小衔接问题,研究者以实习教师身份与W 小学一年级学生及教师进行接触,在自然状态下对儿童的生活和课堂情况进行观察。
对W 小学一年级四个班级的学生和一年级教师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对W 小学一年级学生(每班随机抽娶15 名学生)、一年级四个班主任(以教师A、B、C、D 依次代表四个班级班主任)和四名科任老师(教师E、F、G、H)进行非结构化访谈。
从2022 年9 月份开始,课题组成员到W 小学一年级进行了为期二个月左右的实习调查,期间对一年级新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一年级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记录。对于小学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非结构化访谈,在征得教师和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将教师和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录音,获得录音资料684 分钟,转成文字78,663 字。
通过对现场观察记录及访谈提纲的梳理和分析,发现W 小学教师对于幼小衔接有一定的认识,也对新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幼小衔接教育。
1.通过仪式化活动和环境创设帮助新生熟悉小学环境,从多个方面帮助新生进行角色转换
W 小学安排了各项活动帮助新生认识自己的新角色。比如在新生入校后举行了开学仪式,带领新生游览校园,为新生点朱砂,行拜师礼,给每位新生赠送《新华字典》等。通过开学仪式,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认识自己的老师,对学校产生喜爱感、安全感。学校还特别为一年级学生设计了学习墙和生活墙,供教师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帮助学生完成幼小衔接。
2.指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W 小学在学生进校后的一月内进行了专门的学习习惯培养活动,通过班会活动、课堂教学、课间活动,帮助新生养成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习惯,这些学习习惯对于新生顺利地完成幼小衔接有着积极作用。
3.随机开展生活教育,帮助新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有的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其行为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讲卫生、缺乏劳动意识等。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一年级的四个教室都存在课桌周围扔满纸屑、垃圾不入垃圾桶的现象。W 小学班主任对此进行了指导,如C 教师说:“像课桌椅的整理,我会经常到教室去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其实在整理的时候就是在给孩子做示范,到后期,就会安排小组长去检查。”
对于新生的文明礼貌培养,W 小学要求新生上学要跟父母说“再见”,看到老师要问好、行礼,见到同学互相问好。在课间活动时要文明友爱,不得在走廊追逐打闹,不妨碍别人的活动或休息。在需要别人帮助时要用“请”“谢谢”等礼貌语。
4.加强对新生的社会交往指导,帮助发展人际交往
新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都发生了改变,他们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因此,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社会交往指导很有必要。W 小学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同伴关系交往,会对同学间闹矛盾等情况进行指导。A 教师谈道:“在儿童的同伴交往出现问题时明白,会再现当时的情况,还会指导孩子们在出现矛盾时,除了动手打人,还可以有其他的办法。”教师C 说:“班上不合群的小朋友,我会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多参加同伴活动,多和同学一起玩。”有的教师讲到会通过家校合作指导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我们会与家长沟通,除了在学校,在家中也要鼓励学生多表达,这不仅对学生学习有帮助,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W 小学在新生的生活环境、学习常规、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能注意指导新生,但他们的幼小衔接还存在诸多问题。
1.教学方法和任务要求不符合新生学习特点
幼儿园教学活动多以教学游戏的形式进行,将游戏法、观察法、练习法等结合运用,教学后无强制作业要求。但是W 小学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缺少趣味性,学生每节课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40 分钟,学习结束后教师还会布置一定的书面和口头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语文课上,教师多用朗读与指导书写的方式教学生写生字,通常是一边大声念出笔画一边书空,然后组词,反复多次进行。在数学加减法学习中,教师在黑板上粘贴图片,分成左右两列,然后直接告诉学生左边的篮球加右边的篮球的总数可以写成“3+4=7”的算式。课堂上可明显看到学生从兴趣高涨到积极性下降的变化,从笔者对教师的访谈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在对小学学习生活有一定了解后,学习兴趣有下降的现象。B 教师提到:“在语文课学习中,学生会出现上课不愿意听讲的现象,学生上课时会玩文具,看其他书或画画。”D 老师也说:“有些学生,从前期的喜欢小学、充满好奇,到后期熟悉学校生活后,就会不想上小学,对小学失去兴趣。”
研究人员在开学第一周和第四周对新生就“你喜欢上小学吗”这一问题进行了两次访谈,从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可以看出,W 小学教师未注意在学习方式、学习任务和要求上与幼儿园教育衔接。
2.教师实施的幼小衔接指导多为负性暗示的语言指导
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面对新生出现的同伴交往问题、上课纪律问题、学习兴趣减少的问题,教师一般采用言语指导的方式,这些言语指导多带有负面暗示语言如“不要……”。
心理学研究指出,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其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其内容。当老师反复使用“不要……”这类句式时,实则不断对学生强化“不要”一词后面的内容——被教师禁止的行为。各种禁止性语言中也没有学生应该怎样做的指导,所以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此外,其他方面的指导上,教师也多采用言语的方式,比如,教师A 说:“在学习上,对儿童进行语言上的鼓励,让他们与小伙伴或自己进行学习比较。”教师B 说:“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多用言语鼓励他们。”言语对思维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3.科任教师幼小衔接意识薄弱,对学生管理松懈
与班主任相比,科任老师幼小衔接意识则较薄弱。大部分科任老师认为幼小衔接是班主任的工作,他们多抱有“上一节课少一节课”的态度,面对课堂纪律差的现象,一般采用呵斥的方式制止学生,使他们暂时安静。
很多学生入学两周,对教师熟悉后,对待班主任老师的课和科任老师的课往往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
从科任老师对于新生的管理和学生对待不同课程的态度,表明W 小学幼小衔接力量不足,班主任对于新生的幼小衔接管理占主要,部分科任教师则觉得幼小衔接工作与己无关。
4.幼小衔接工作缺乏横向与纵向联系,未能和家庭及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
虽然W 小学注重对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入学指导,但未对家长如何引导幼儿小学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忽略了与家庭的横向联系,导致未能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访谈结果看,W 小学没有对一年级班主任提出家访新生家庭的要求。家长虽然对子女有学习上的要求,但未做好榜样示范,一些要求也不够合理。他们需要专业指导,但作为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承担者的学校教师未能承担起该责任。
W 小学一年级教师实施幼小衔接时未与幼儿园之间形成纵向联系,他们一般根据小学教学的需要制定幼小衔接方案。访谈中A 教师说:“我们没有专门去幼儿园了解,我自己孩子在幼儿园大班读书,幼儿园教师做了什么我大概知道。”C 教师则提到:“学校没有组织,我们自己也不好去幼儿园。”E教师认为:“小学教学毕竟和幼儿园教学不一样,我们也不可能照着他们的讲法去给小学生上课。”由此可以看出,W 小学没有主动与幼儿园建立联系的意识,他们幼小衔接的实施更多是基于小学教学的需要,对学生在幼儿时期的学习方式、学习品质、生活自理状况等缺乏了解,进行衔接时过于主观、“目中无人”,因此在教学方面衔接效果并不理想。
5.对利用班级环境创设开展幼小衔接的工作流于形式
瑞吉欧幼儿教育提出“环境是第三位老师”的观点,意思是环境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W 小学有利用环境创设进行幼小衔接的意识,但教师没有重视班级环境布置对幼小衔接的作用。研究者观察到,W小学为一年级的班级准备的生活墙和学习墙上分别贴有生活作息大评比、生活习惯小贴士的小纸条和小学生学习活动如何开展的温馨提示,但在研究者实习的两个多月中墙面内容都没有进行过更换。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就在适应新环境中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以及人际关系,他们的适应状况会发生动态变化,学生的心态同样也在变化,但墙面环创没有体现出学生进入小学后的发展变化,既看不出学生在当前阶段的学习、生活表现,也看不出对下一阶段学生应怎样做的进一步指导。因此,W 小学环境创设在促进新生幼小衔接中作用发挥不理想。
1.教学过程科学化
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与幼儿园集中教学在时长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应在学生入学之初贪多求快,将一节课安排过于饱和,而应将重难点内容放在教学的前半段时间进行。教学中避免单一死板的灌输,应根据一年级学生思维特点,结合学科性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直观性,通过情境教学、直观教具的呈现使课堂生动有趣,帮助学生理解小学学科内容中抽象的知识。同时将讲、看、练、做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进行,避免分心。在作业布置上,将书写作业安排在课上完成,学生在课后只完成阅读、口头作业和探究类作业。
2.言语指导正面积极,并将言语指导与其他指导方式相结合
教师多用正面语言引导幼儿作业恰当行为,少说禁止性、否定性语言,以此形成积极暗示。如看到学生课间在楼道奔跑时,教师可以说“我们要轻声慢步走”,而不要说“不要在楼道里奔跑”。在进行语言指导时,要细化指导内容,提要求时不能太笼统。以课堂坐姿为例,教师上课不能只提“上课要坐好”,教师应把“坐端正”的标准说清楚,可以说:“同学们,上课的时候,我们要坐端正,手放平,脚放稳,身体坐直,眼睛看老师。”通过正面的、包含具体行为要求的语言,使学生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指导方式上还应综合运用多种指导方法,如行为练习法、强化法、示范法等,通过如“收拾书包比赛” 等各种专门活动训练新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自编行为规范儿歌,让学生一边诵唱一边练习,在记住行为规范的同时形成肌肉记忆。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影响学生。合理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对学生良好表现及时表扬,不当行为适时适当引导,最终帮助新生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1.班级中各科教师形成合作团队
一个班级中所有成员有了共同的发展目标,产生了凝聚力,才能成为一个班集体,而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级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班主任老师应带领科任老师共同致力于班集体建设,在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上征求科任老师意见,确定工作开展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促成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并让他们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承担起幼小衔接的工作。
2.校方加强对家长的幼小衔接指导
学校应主动与家庭增强横向联系,通过家访、学生档案袋、日常交流、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一方面从家长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等情况,另一方面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衔接要求、衔接目标与家长沟通,引起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
学校通过宣传墙、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及教师与家长个别交流等方式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指导,要求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提供支持,如家庭中形成人人读书的良好氛围,家长注意培养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关注子女学习品质培养而非只追求学习结果,家长为孩子作出积极表率。
3.学校与幼儿园在合作中形成幼小衔接的纵向链条
学校层面为一年级教师与幼儿园大班教师的合作搭建平台。一方面让幼儿教师和大班幼儿能够进入小学一年级课堂去了解小学学习生活,另一方面让小学一年级教师到幼儿园认识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内容和方式,避免幼儿园、小学衔接工作中出现衔接点的错位、衔接内容的缺失。此外,小学可提前从幼儿园处收集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袋,了解他们的身心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个别教育方案。
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且意义深远。哈克[3]的断层理论认为学生在幼小衔接中学习环境会出现断层,因此小学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弥补学生的学习环境断层。精心创设的环境有助于约束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幼儿独立,学会自我控制,也能够激发学生向上的愿望[4]。比如将一年级学生的教室靠近操场,使他们在上完课后有机会去操场释放自己的活力;整洁美观的教室环境会提高学生对环境的维护意识,减少乱扔乱丢行为[5];教室角落设置图书借阅角,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阅读能力,减少在教室内外打闹的行为。
教室内的前后墙面和教室外墙也可加以利用。每周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及卫生纪律评比、最认真积极学生评比等情况进行张贴,不但可以利用评比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借鉴。此外,生活小常识、科学小知识等与学生当前生活和学习有关的拓展内容也可在墙面上呈现,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多方面思考。教室黑板上方悬挂闹钟,既与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的内容相结合,也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做好学习规划。
应注意的是,环境创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打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小学环境创设应简洁、美观,重视其功能性,而不应过于繁复导致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分散。
幼小衔接是需要小学、幼儿园、家庭三方共同参与完成的活动,三方之间既建立紧密联系,又厘清各自职责,才能最终促使学生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