蚆游人都上十三楼
——读苏轼《南歌子·游赏》

2023-11-28 12:30孙跃
杭州 2023年18期
关键词:宴饮移情游人

宋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那年端午节,苏轼与朋友一起游览西湖,登上了名胜十三楼。他写了一首《南歌子·游赏》,也称《南歌子·杭州端午》,记录这次游玩的感受: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上片起句“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写词人与朋友来到面对湖光山色的酒楼时听歌畅饮的所见所感。歌女黛色的眉头,就像湖对岸苍翠的青山;醉后流动的眼波,就像湖中滟滟的水波。这是用移情手法,说眉峰如远山、眼波似流水,既写湖光山色,又含宴饮的欢乐,将游人宴饮与所见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美妙的意境。

接着写“游人都上十三楼”。十三楼,也称“十三间楼”,临近西湖,是游览观景佳处。

南宋史籍对十三楼有不少记载。南宋周淙《乾道临安志》中称:“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今为相严院矣。”

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十三间楼相严院,旧名‘十三间楼石佛院’。东坡守杭日,每治事于此。有冠胜轩、雨亦奇轩。大石佛院旧传为秦始皇缆船石。俗名‘西石头’。宣和中,僧思净就石镌成大佛半身。”

北宋的“十三间楼”,全称应是“十三间楼石佛院”,建于晋天福年间。具体位置在钱塘门外、宝石山南麓,秦始皇缆船石附近。北宋诗人郭祥正有一首诗写此楼,诗题就是《十三间楼》:“危楼插湖脚,绀碧十三间。待月客无寐,看山僧自闲。”

十三间楼建在宝石山山腰,靠山面湖,里面有冠胜轩、雨亦奇轩等一组建筑。史书说当年苏东坡经常“治事于此”,他治的是什么事呢?其中的一件大事,应该是疏浚西湖。

在这个可以俯视西湖的地方,研究部署西湖治理,是直观的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在疏浚西湖时,从湖中挖出的这么多淤泥和葑草,往哪里放?西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如何改善西湖的交通?如果用挖出的葑泥,在湖中筑一条横贯湖面的长堤,不是能一举两得吗?

用湖中的淤泥和葑草堆筑的那条苏堤,很有可能是苏轼在十三间楼观察西湖时,灵机一动之后的深思熟虑。

到了南宋,十三间楼这个地方,已改成了相严院。

“游人都上十三楼。”是说来西湖游玩的人,都喜欢登上十三间楼。词中虽然没有具体描写十三间楼,但这里的美丽景观,读者已能从首句中想象得到。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是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赞扬十三间楼,渲染这里游人如云的盛况。意思是只要一登上西湖边的十三间楼,就不会再羡慕唐代扬州的名胜竹西亭了。

南宋王象之编纂的《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作为扬州的风景名胜,历来被游人称赏。十三间楼的美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凸显出来,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下片写在楼中宴饮的游赏乐事。“菰黍连昌歇,琼彝倒玉舟”,通过写楼中宴饮的酒食,衬托宴席上的欢乐气氛。

菰,本指茭白,这里指裹粽子的菰叶。黍,是一种与稻类相似的粮食作物。菰黍,指粽子。昌歜,是将菖蒲嫩茎切碎加盐,做成用来佐餐的菜。时值端午,他们在酒楼上吃的,应该是端午节吃的粽子,以昌歜佐餐。

“琼彝倒玉舟”,“彝”是贮酒之器,“琼彝”是玉制的盛酒器皿。“玉舟”即玉制的酒杯。就是用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玉杯中倒酒,体现畅饮的景象。

“谁家水调唱歌头。”说在宴会上,不知谁家唱起了好听的水调歌头。水调,相传是隋炀帝在开掘汴渠后,自制的曲调。唐代成为大曲,大曲都有歌头,水调歌头就是截取歌头、新作的曲调。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说歌声婉转、曲调悠扬,在湖山之间缭绕不绝,就连傍晚天上的云霞,好像也被歌声吸引而停住了脚步,久久不肯离去。傍晚的云彩被歌声挽留,这种移情,形象生动。

苏轼写过许多有关杭州西湖的诗词。这首写西湖游赏的词,没有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那种全景,而是通过写宋代杭州名胜十三楼,来展现西湖的美丽,通过运用移情和对比的手法,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宴饮移情游人
地铁上的九座城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登神农顶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酒中日月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