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化路径探索*

2023-11-27 03:50徐鑫彭常安张琪王广峰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科高素质人才

徐鑫,彭常安,张琪,王广峰

(1.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安徽 六安 237158;2.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3.菏泽学院药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4.菏泽学院合作发展处, 山东 菏泽 274015)

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因此,加快新农科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路径,积极探索实践涉农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1 涉农高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提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同时寄语涉农高校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为发展主题,为乡村全面振兴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中央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加快培育现代农业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型、技能型复合人才,切实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质量指明了创新方向、提供了内生动力[2].

1.1 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任务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需求刻不容缓.培养高素质涉农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最活跃的源头活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刚性需求.经济发达地区和大都市对涉农人才产生“虹吸”效应,绝大部分涉农毕业生首选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都市就业、创业和发展,因此,涉农高校担负培养拥有深厚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的乡村振兴人才重任,深入剖析涉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与机遇,研究破解对策和建议,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二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聚焦乡村振兴亟需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人力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复合型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器,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新阶段,我国的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驱使农业向高度个性化、职业化、绿色化、有机化、生态化、品质化发展,新形势新农科对涉农人才要求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乡村振兴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建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1.2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是涉农高校的主题

一是培养适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涉农高校的重要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促进现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涉农高职院校以现代农业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人才教育培养中有机融入乡村振兴的要素需求,切实担负起农业的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传播和实用技术推广的社会责任,承载起优秀传统文化、农耕及非遗文化传承的重任,切实解决乡村振兴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人才培养改革是涉农院校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涉农院校培养适合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是涉农院校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近年来,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要,掀起了新农科“质量革命”[3].高校进行了以生为本、技能为重、产教融合、守正创新等教学改革,构建了同区域产业经济结构相匹配、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涉农教育新模式.

2 涉农高校助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涉农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检验其新农科建设质量的标准.乡村振兴人才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涉农专业整合、改造和升级显著增强,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持续攀升,但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化,涉农高校在助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2.1 涉农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亟待加强

从表1可得,2019~2022年四所“双一流”涉农高校的招生生源质量排名落后于学校综合实力排名.可见优质生源的流失影响了涉农高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妨碍了优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甚至导致优秀师资队伍流失和学科实力的减弱,影响涉农专业的生存发展.

表1 四所涉农高校 2019~2022年软科综合排名与生源质量排名

2.2 涉农专业认同度亟待加强

由图1可得,涉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度和就业前景“满意”的分别仅占9.21%、7.35%,不满意及以上高达37.05%、38.56%,说明该部分学生学农并非出自内心的意愿,而是高考分数不高,或高考调剂到涉农专业,存在厌农情绪和学习动力不足现象.

图1 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及就业前景态度

由图2可得,影响学生对涉农专业认同度较高因素分别是“三农”情怀、经济收入和发展空间,占比分别是79.93%、74.01%和66.12%;其次是城乡差异和工作环境,占比分别是59.2%和57.03%.究其原因是农村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农村工作条件艰苦等,使涉农学生扎根农村面临工资待遇偏低、生活质量不高和发展空间受限等困惑;另外,社会偏见和其他因素对专业认同度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人们对传统“三农”存在社会偏见,导致一些家长不愿自己的子女学农,造成学生在升学志愿填报时就回避涉农专业.因此,必须加强“三农”情怀教育,提高涉农专业认同度.

图2 涉农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的原因

2.3 专业建设有待加强、整合和升级

促进乡村振兴必须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现代农业以互联网、区块链和智能装备为主,主要打造大数据、智能化和生物技术等农业产业,促进农业从生产、加工到服务等各环节一体化全产业链的发展,催生了精准农业、乡村电商、康养和农业综合体等新产业、新业态,促使传统涉农的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升级.由于目前涉农高校偏少,招生规模持续缩减,严重妨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4].据统计,21世纪以来,全国普通在校涉农专业大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占比不足5%,研究生占比不足2%,成教涉农在校生占比不足0.5%,这种现状与发达国家的高等农科教育存在显著差距.近年来,各院校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加大了新农科建设力度,对涉农专业进行了调整,整合和升级,但农业人才供给仍满足不了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山东省155所高校开设涉农专业有39所,但在校生数占比仅1.43%[5].专业布局忽视区域特色产业与乡村发展趋势,导致涉农人才培养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需求很难达到耦合.

2.4 人才供给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

涉农高校教育人才供给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不匹配,难于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复合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模式看,我国涉农高校教育尚未完全脱离以生产分工设置专业的教学桎梏,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追求理论教学,对技能型、交叉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程度不足,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多元化复合人才需求;从协同育人看,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之间协同育人效果发挥不明显.“产”“教”融合不稳,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学生缺少直接参与农业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和创新创业设计锻炼,导致涉农专业教学与现代农业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等培养不足,严重束缚了涉农高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复合人才培养.从“教师、教法、教材”(简称三教)改革看,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行业企业对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涉农高校在“三教”改革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大多涉农高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农业企业工作经验,导致教师技能素养不足,很难在教学中完成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次,部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不充分,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的学习情境、师生互动、思维能力启发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与实践要求有差距.在教法方面存在着注重理论知识被动传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针对互联网的普及,大多涉农高校展开了从“项目式学习”到“问题导向”“素养引领”“成果产出”等教育理念的系列教学改革,但存在教学改革步伐缓慢、针对性不强、措施不力、效果不佳.教材方面,部分新农科教材内容更新相对滞后,与农业产业新技能脱节.此外,教材的高质量数字资源偏少,不利于高校学生自主和深度学习.

3 基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涉农高校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好“三农”情怀教育、专业结构、育人方式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匹配度等现实问题,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交叉融合新农科;重塑乡村振兴高素质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

3.1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厚植“大国三农”情怀内核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首先,构建“大思政”的人才培养体系.涉农高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将“大国三农”领域的亮点挖掘提炼成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到涉农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涉农课程思政建设标准,将乡村振兴、社会服务和耕读教育纳入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知识传播、技能培养和‘三农’价值塑造”三维一体的综合评价标准,形成“大思政”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培养涉农学子“大国三农”情怀.围绕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农业科技发展史、乡土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深挖凝练涉农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再次,厚植涉农职业素养.依据专业特征,结合区域经济、文化和产业等要素,组织学生走进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查了解农村,将专业学习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搭建理论和实践的纽带[6].

3.2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交叉融合新农科

专业结构是涉农高校教育发展的立根之基和存续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和促进新兴和交叉专业建设,着力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为涉农高校教育打破传统涉农类专业所特有的农学属性和学科鸿沟壁垒,建设一批适应当地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交叉涉农专业提供了依据.一是面向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布局新专业.瞄准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山水林田一体化治理和“一二三”产融合多功能农业的新要求,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康养、绿色低碳、文化遗产等“涉农+”新兴专业,创新培养乡村振兴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人才培养要对接当地乡村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扎根乡村、服务“三农”为导向,精准定位,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优化布局涉农专业结构,“链”出农业新业态,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积极发展新农科.涉农高校要主动将农、理、工、医、文、经等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入到课程资源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多学科知识融合、多技能交叉耦合、多领域相互渗透的新农科.

3.3 重塑乡村振兴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

涉农高校面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视域、新方向和新诉求,要更新人才教育培养理念,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多主体育人加强“三教”改革等举措,以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

1)树立人才教育培养新理念.当前,涉农高校教育没有很好对接区域农业经济新形态、新产业、新技术,缺乏与涉农产业链、价值链的耦合,主要原因是人才教育培养理念相对滞后,表现在教育理念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不相适应.以学生为中心、耕读教育、因材施教和产教融合等理念还没有完全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多专业渗透、“岗课赛证”融合等理念还需强化,还未真正实施“依农时教学”“农学交替”“师徒制”教学模式.新时代农科要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地方经济发展为重要使命,积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引领农业发展,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培养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多主体育人培养改革.涉农高职职业教育的“单向育人”培养模式难以对接地方主导特色产业.因此,涉农职业教育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为导向,积极推进“学校、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地方和企业”多主体协同融合育人模式,以“资源互补、文化融合、产学研结合”为依托,共建涉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科技孵化园、创新创业中心等,构建“基础知识传输+岗位技术能力培养+复合职业素养养成+价值塑造”的人才培养路径,探索“真实岗”教学内容与理实一体、“多循环”涉农交替与能力“螺旋”递进培养方式,实现涉农高职教育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供需有效耦合,为涉农专业整合改造升级和科学研究提供空间,进而破除高职院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瓶颈.

3)深化“三教”改革.一是深化教师队伍改革.教师是教育的首要资源,是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提质培优最关键要素.培养的涉农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农业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实践动手技能,还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利用信息化技术,熟练开展混合式教学,利用大数据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研判学生综合素养.教师要养成深度学习习惯,持续更新业务知识和技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二是深化教法改革.抛弃老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实行启发式教学法、陪伴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翻转课堂法、活动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拓展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时空.三是深化教材改革.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涉农教材建设内容要契合现代农业行业产业发展趋势,既要注重农业行业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技”方面知识,也要注重思政育人、专业育人等“德”方面内容.要突出特色如开发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纸质+信息化资源”立体化等教材,以满足师生不同时空使用教材资源.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是涉农高校和涉农专业的重要职责,乡村振兴急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只有坚持导向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优化专业结构、重塑乡村振兴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农科高素质人才
人才云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