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压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2023-11-27 11:14:06陈绍维饶俊威王川杨洋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3年9期
关键词:动力源扭矩发电机

陈绍维,饶俊威,王川,杨洋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工程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1434)

0 引言

“十五”期间,科技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三纵三横”的发展布局,“三纵”是指电动机、动力电池和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三横”是指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主要围绕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进行[1]。

混合动力汽车融合了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既具有纯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的特点,改善了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又继承了传统燃油汽车持续行驶里程长的优点,近年来普及率稳步提升[2]。混合动力汽车合资企业以“丰田”“本田”为代表,国内企业以“比亚迪”“广汽”为代表,这些企业开发的混合动力系统和推出的混合动力车型极具竞争力,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电机控制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子系统,直接关系其所搭载的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及NVH(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等核心性能。本文重点研究一种应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升压电机控制技术,阐述其优点和缺点及其搭载整车的性能表现。

1 升压电机控制系统

1.1 系统设计原理

节能减排研究的核心是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3]。受动力源自身结构的限制,动力源的高效率区的范围只能是一个有限的区间,而实际上外界工况变化很大,用户场景多样,如上坡、下坡、起步、加速、减速、制动等,功率需求变化范围较大,动力源的特性场(即高效区所确定的转速和转矩的适应范围)不能满足外界工况的功率需求。通过变速系统的变速、变扭作用,扩大动力源特性场,可以满足外界工况的功率需求,提高动力源在高效区工作的比例[4]。混合动力系统具有2个以上的动力源,并且动力源的特性场(外特性、万有特性)差别很大,例如油电混合的发动机与电动机的特性场差别较大,通过优化匹配与控制,各动力源之间优势互补,为动力源在实际行驶中实现高效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尾气排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5]。

传统电机控制器连接整车动力电池和电机,在驱动模式下将动力电池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并控制电机的运行,发电时将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给动力电池充电,其性能可影响动力电池及电机性能水平的发挥及整车的能耗水平。在整车环境状态中,各模块的通信主要基于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信协议,电机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接受VCU(整车控制器)的扭矩指令,并通过调制波形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进而控制整车的运行状态。

电机控制器主要由主控板、驱动板、高压逆变模块组成。主控板的功能是模拟采集、PWM(脉冲宽度调制)波形生成、与VCU 等通信、故障保护;驱动板主要进行电机相位检测、电流检测、电压检测等;逆变模块主要由功率半导体元件、高压电容、铜排、滤波组件及电流传感器组成。电机控制器还包括冷却水道、壳体、接插件等。车用功率半导体元件主要采用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IGBT 为电压型驱动,开通和关断所需的驱动功率小、耐压等级高、开关速度较快,因此广泛应用于车用电机控制器。车用电机控制器使用IGBT 功率逆变单元的作用是利用PWM 波形控制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开通、关断,将动力电池的直流电逆变为三相交流电,进而控制电机的运行。非升压电机控制系统电路拓扑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非升压电机控制系统电路拓扑简图

电机的工作电压始终与动力电池的输出电压保持一致,电机、电控的效率只能在电池输出电压的范围内调节。本文设计的升压电机控制技术,在传统电机控制器电路拓扑中,增加一路Boost 模块升压电路,可使电机在动力电池电压到650 V 的范围内工作。在低转速、低扭矩区间,电机在低电压范围内工作;在高转速、高扭矩区间,电机在高电压范围内工作,以适应整车在上坡、下坡、起步、加速、减速、制动等工况下功率需求的变化[6]。此外,本设计能在任意转速、扭矩的工况下,保证电机电控系统在综合效率最优的电压下工作。升压电机控制系统电路拓扑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升压电机控制系统电路拓扑简图

1.2 系统优势

通过调整占空比,可灵活改变Boost 的输出电压,满足整车在不同工况下对转速、扭矩的需求,保证电机电控系统始终在高效区间工作。采用升压电机控制系统具有如下优势[7]。

(1)电池小型化。由于驱动电机的电压可从动力电池电压到650 V 之间灵活调节,因此可实现电机系统与电池电压的解耦,更小的电池、更低电压的平台可驱动更大功率的电机。电池电压从350 V 降低到220 V,电池串数减少1/3,使电池的电量、体积、重量、成本得到降低。

(2)提升效率。不同的电压对应不同的电机系统高效区间,升压系统可根据电机系统输出工况,选择合适的Boost 输出电压,组合出各个工况下的最优电压,获得更高的效率。驱动电机系统和发电机系统在不同电压下的效率MAP 图及最后合成的效率MAP图如图3 至图14 所示。通过升变压技术,电机系统在各个转速扭矩下按照效率最优原则优选电压,合成效率MAP 的高效区占比增大,可提升驱动系统的效率。

图4 驱动电机系统350 V效率MAP

图5 驱动电机系统450 V效率MAP

图6 驱动电机系统550 V效率MAP

图7 驱动电机系统650 V效率MAP

图8 驱动电机系统220~650 V合成效率MAP

图9 发电机系统220 V效率MAP

图10 发电机系统350 V效率MAP

图11 发电机系统450 V效率MAP

图12 发电机系统550 V效率MAP

图13 发电机系统650 V效率MAP

图14 发电机系统220~650 V优选效率MAP

(3)减少相电流。对于电机系统相同的功率、扭矩需求,升压电驱系统可减少电机三相电流,进而减小连接器和铜排的尺寸,降低发热损耗。相应电机控制器的IGBT模块过流需求降低,IGBT模块芯片数量减少,电容容值降低,电机控制器成本得以降低。与350 V 系统相比,在相同的功率扭矩要求下,驱动电机相电流降低40%,发电机相电流降低接近50%。

(4)扩大电机的外特性。通过升压、提高电机三相电压、扩大电压极限椭圆、提升进入扭矩拐点的转速,电机功率得到相应的提升。发电机扭矩拐点转速从5 000 rpm 提升至16 500 rpm,峰值功率从87 kW提升至143 kW;驱动电机扭矩拐点从2 000 rpm 提升至7 000 rpm,峰值功率从109 kW 提升至200 kW。如图15 至图18 所示,升压技术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外特性区域。

图15 不同电压下驱动电机扭矩外特性曲线 (单位:V)

图16 不同电压下驱动电机功率外特性曲线 (单位:V)

图17 不同电压下发电机扭矩外特性曲线 (单位:V)

图18 不同电压下发电机功率外特性曲线 (单位:V)

2 升压电机控制系统在不同车型上的应用分析

2.1 在HEV车型上的应用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HEV)是指同时装备2种动力源——热动力源(由传统的汽油机或柴油机产生)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通过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电机,使动力系统按照整车实际运行工况的要求灵活调控,整车选择最优的驱动模式,发动机保持在综合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工作,从而降低油耗与排放。

升压电机控制系统应用在整车不同的工况下,能根据电机扭矩、转速需求,自动选择不同的电压,得到最优的电机控制工作效率区间。该系统应用于HEV 车型,可减少电池串数,降低电池电压和电池成本。将系统在某HEV 车型(参数见表1)上进行应用研究。

表1 HEV车型参数

该车型在WLTC(全球轻型车测试规范)工况下运行,折算的发电机和驱动电机运行转速扭矩点分布如图19 和图20 所示。发电机工作点在扭矩50 Nm内,转速在10 000 rpm 内;驱动电机工作点在扭矩-80~120 Nm 内,转速在14 000 rpm 内。按照该工况计算WLTC 油耗,对比升压电机控制系统与350 V非升压电机控制系统,整车油耗改善4.6%,具体数值如图21所示。

图19 WLTC发电机运行转速扭矩点分布 (单位:r/min)

图20 WLTC驱动电机运行转速扭矩点分布 (单位:r/min)

图21 WLTC油耗对比情况 (单位:L)

2.2 在PHEV车型上的应用

一般具体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车型的续航里程在进行产品定义时会优先确定,因此应用升压电机控制系统不能降低电池电量、减少电池串数、降低电池电压,升压范围为电池电压到650 V。将升压电机控制系统应用于某PHEV 车型(参数见表2)进行相关油耗、续驶里程的研究。

表2 PHEV车型参数

经仿真计算,WLTC工况馈电百公里油耗及纯电续航里程计算结果如图22 和图23 所示,WLTC 油耗改善2.6%,纯电续航里程基本保持不变。

图22 PHEV车型馈电百公里油耗 (单位:L)

图23 PHEV车型纯电续航里程 (单位:km)

3 结语

升压电机控制系统具有提升系统效率、减少相电流、扩大电机外特性以及能让电机系统与电池解耦等优点,但也存在需要增加Boost 模块和成本的问题,因此选取车型时需要综合考虑性能、成本、纯电续航里程、性价比等因素。电机控制器是决定电动汽车动力性和舒适性的关键部件,也是保证整车安全的重要部件。电机控制器的研发主要围绕硬件和软件2 个方面开展。将来,电机控制器硬件的发展方向如下:①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采用新一代SiC高功率半导体;②芯片封装采用纳米银烧结工艺;③母线电容采用水冷薄膜电容。电机控制器软件的发展趋势如下:①基于ISO26262,不断完善功能与安全要求;②提升转矩高控制精度;③采用成熟的抖动抑制算法;④采用智能化波形控制策略;⑤汽车OTA(Over-The-Air)能随时随地地进行在线软件系统升级、更新及修补漏洞。

猜你喜欢
动力源扭矩发电机
电动汽车扭矩滤波控制策略研究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技改分析与实践
能源工程(2022年2期)2022-05-23 13:51:56
新高地!新标杆!新动力源“双子星”TOD激活区域“财富密码”
水垂比对管柱摩阻和扭矩的影响实验
中国煤层气(2021年5期)2021-03-02 05:53:14
液压扭矩扳手的不确定度评定
大型发电机励磁用旋转变换器的开发和应用
大电机技术(2017年3期)2017-06-05 09:36:02
顶盖板冲孔机设计分析
随身携带的小发电机
军事文摘(2016年16期)2016-09-13 06:15:49
柴油发电机负荷计算
气密封接头最佳上扣扭矩计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