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环—管”(MMEM)理论的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2023-11-26 04:59周玮孙珑妍
消防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消防救援

周玮 孙珑妍

摘要:为深入剖析造成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的深层次原因,本文首先将“人—机—環—管”理论引入作战伤亡分析,分析得出造成消防员作战伤亡的4个维度57个要素,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事故发展逻辑,从理论学习、组织指挥、紧急避险、战例复盘、事故调查等角度提出10项针对性措施,为避免消防员作战伤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作战训练安全;伤亡;消防救援;MMEM;安全科学

引言

改革转制后,随着消防救援队伍承担“全灾种、大应急”职责使命,出警量与日俱增。消防救援人员在灭火救援中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在逐渐攀升。造成人员伤亡原因种类繁多,既有环境突变、装备失效等客观原因,也有组织指挥、安全管控、自身素质等人为因素。因此,如何全面分析诱发灭火救援伤亡事故的各类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从而实现防患未然、警钟长鸣,既是摆在队伍面前十分紧迫而现实的重要课题,更是提高队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根本要求[1]。

一、MMEM在灭火救援作战伤亡中的因素分析

(一)人的不安全状态(共17项)

按照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作战过程中所呈现的具体行为方式,从改革转制5年来的32起消防员作战伤亡事故案例中,分析筛选出以下17种安全事故概率较高的行为。

1.事前(6项):指战员作战安全理论掌握不精,安全教育不到位;紧急避险自救能力不强;作战安全认知欠缺;驾驶员或特种装备操作员专业能力薄弱;身体存在重大损伤;情绪低落,心理状态存在严重波动。

2.事中(10项):持续监控不到位、不全面;火情侦察不细致、后续侦察未跟进;阵地设置不当或后续调整不及时;仓促展开行动;安全监护不足;贸然深入不熟悉的内部空间;安全措施不能保证,强行进入;连续疲劳作业;对建筑物结构缺乏合理判断;对环境变化不敏感、不熟悉。

3.事后(1项):对已发生的作战安全事故思想麻痹疏忽[2]。

(二)机的不安全状态(共8项)

按照消防员灭火救援作战训练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接触作用的物体以及所处环境状态,我们从消防员作用物(使用车辆、器材装备或所接触的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归纳整理出以下8个安全事故概率较高的状态。

1.事前(3项):车辆、个人防护装备、信息通信设备、绳索或其他作业工具存在明显缺陷或异常;个人防护装备、信息通信设备、绳索或其他作业工具缺失;车辆、个人防护装备、信息通信设备、绳索或其他作业工具不能满足灭火救援现场需求。

2.事中(4项):车辆及装备操作不规范;未采用科技手段监控车辆装备的安全状态;通信中断或不畅;未按要求穿戴个人安全防护装备。

3.事后(1项):归队后未及时恢复车辆装备性能状态。

(三)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共16项)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贯穿全程,为避免遗漏或重复,此处不进行二级分类。密闭空间(地下、厂房、装置操作间等)的烟雾颗粒或其他有毒气体;致命高压带电体;燃烧产生的高温热辐射;易燃易爆物品;具有主动攻击性的危险生物;作业高空区域;激流或深水区域;密闭或半密闭作业受限空间;恶劣或突发气候变化;特种压力容器;高温或低温物体;强光或黑暗环境视觉障碍,迷失方向;高压高速物质;交通情况复杂;作战场地存在倒塌、埋压、建筑垮塌等风险;森林、高山、冰原等地理环境复杂多变。

(四)管理的不安全状态(共16项)

1.事前(6项):安全管控训练计划不科学、不合理,针对性不强;开展安全专项训练后未及时考核,没有检验培训成效;未将安全管控能力及日常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评;指挥员火场态势研判存在重大失误;安全员与岗位的适配度较低;紧急救援小组人员设置不合理。

2.事中(7项):指挥员安全管控不及时不全面;灭火救援指挥能力较低;安全员全流程安全管控存在漏洞;紧急救援小组救援不及时;紧急救援小组能力薄弱;未结合灭火救援现场实际,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控措施;现场通信保障、战勤保障、政工保障等未能及时跟进。

3.事后(3项):战评总结不深不实;作战安全督导力度不够;未建立健全多部门安全形势研判和联合会商机制[3]。

二、应对策略

(一)事前应对策略

1.强化学习培训,提升安全管控理论水平

一是精心组织学习,坚持学习形式制度化。对作战训练安全、体技能业务知识、指挥能力综合知识、安全管控知识的学习进行系统谋划,详细制定学习计划,认真抓好干部指挥能力和作战安全专项培训,并督促指战员结合自身工作岗位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二是拓展学习方式,确保学习方式多样化。根据学习内容及实际情况,在抓好集中学习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有创造性的学习,开设小课堂、小比武,增强学习的多样性和生动性。三是做到学以致用,推动理论学习实践化。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理论授课和实训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成立示范示教队,广泛开展“五会教练员”评比活动,通过规范操作程序,统一训练科目,将“课堂搬到训场”,探索“知行合一”的沉浸式体验训练模式。深入推进“5573工作法+一案三查”,督促各级指战员扎实开展辖区熟悉演练和高层消防设施测试工作,确保对辖区重点单位底数清、情况明。

2.转变训练模式,突出训战耦合

要克服“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错误思想,充分认识“抓安全”与“抓训练”的辩证关

系,把从严训练、提高训练水平和保证训练安全统一起来,全面加强各级指挥员、消防员教育培训

体系,催生消防作战训练安全思想认识的更新和变革。要进一步转变训练方式方法,注重安全实战训练工作,针对各类灾害事故专题开展高温浓烟、易燃易爆、狭小空间等复杂环境适应性、实战性训练,可按照单兵、班组、整建制合成化训练程序,有序推进安全管控专项训练。各地可依托支队级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安全员、紧急救援小组队员集训,重点对作战安全技能训练科目、典型灾害处置安全管控程序、紧急呼救“五步法”等现场教学实训。此外,还应深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围绕高层火场供水、排烟、内攻搜救及绳索、水域、地质灾害等应急救援重点难点开展作业,研究战术战法,优化作战编成。各级队伍要定期对个人防护和侦检类器材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装备配备计划提供针对性意见[4]。

3.强化人装结合,实现战斗力生成

一是关注指战员身心健康。要强化心理健康服务保障,在作战行动前注重观察指战员心理

和生理不适及变化。在日常可依托消防员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中心,定期组织康养体验活动。遴选优秀指战员参加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试,定期举办心理辅导讲座,保障指战员身心健康,为作战安全提供坚实的心理支撑。二是优化车辆装备配备。要关注材料领域创新,强化分灾种的防护装备体系建设,提升有效防护能级。比如,针对隧道等内攻纵深距离长的火灾事故,为指战员提前配备好氧气呼吸器、降温背心等防护装备。结合辖区“高低大化”等灭火救援难点,提前购置性能优良的高喷车、泡沫车、移动炮、消防机器人等,减少前线作战人员数量[5]。此外,在现有的监控指战员心率、体温、血压等身体信息的基础上,搭配综合定位系统等安全监控平台,动态掌握指战员在火场位置、状态,为作战安全提供坚实的装备保障支撑。

(二)事中应对策略

1.贯彻安全理念,强化作战指挥

指挥员要通过前期灾情侦察、询问知情人等方式,全方面掌握现场风险点,依托现场实际快速、精准、科学制定作战部署。在此基础上,指挥员在下达任务时也要强化对指战员的安全提示,避免指战员一心急于作战,忽视安全。

2.强化安全管控,狠抓责任落实

在现场安全管控方面,支队指挥中心和全勤指挥部要提前介入,全程做好安全预警提示;

现场各级指挥员要严密组织,坚持“先评估、再施救”,做好全程安全动态管控;安全员要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对车辆、个人防护装备、消防通信设备等进行检查,防止装备带病作业,检查人员防护装备配备是否齐全,坚决纠正违规行为,及时果断发布险情预警信息;战斗员要强化个人防护,佩戴齐全个人防护装具,自觉遵守行动规程,严格落实“八个一”工作措施、水域救援“五个绝不允许”、安全防事故“六条红线”等硬性规定,全面筑牢灭火救援现场安全防线[6]。

3.查清查实风险点,做好安全提示

指挥员要通过初期侦察、不间断侦察、无人机侦察、询问知情人等手段,明确现场到底有

哪些安全风险,特别是涉及单位危险部位的情况要反复询问,断开周围电源、电器,关阀断料,及时启动消防设施等,尽可能先行一步将现场危险源排除掉。要严格实施灭火救援现场警戒,及时疏散周边群众,控制無关人员进出。进入浓烟、高温区域搜救人员时,应采取水枪冷却掩护、设置导向绳和救生照明线等措施。指挥员以及安全员要时刻与内攻人员保持联络,时刻掌握其位置和状态,当救援人员发现倒塌征兆,应徒手快速撤离。

4.结合实际,明确紧急撤离措施

首先,在处置危险性较大的火灾事故时,必须考虑到作业环境的最不利因素,迅速制定紧急撤离措施。要确定紧急撤离信号,白天可以以哨音、旗语、消防车喇叭的长鸣等为主,夜晚可以用灯光辅助。其次,现场要留有紧急撤离通道,特别是内攻搜救成员必须确保自己可进可出。每一个战斗单元都必须在三人以上,相互提醒,相互纠正,从而采取最佳的撤离措施[7]。

(三)事后应对策略

1.加强战例复盘

要及时“复盘”总结,对辖区典型或有影响火灾和救援第一时间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复盘研讨,发现普遍规律、总结归纳提升、积累丰富经验,完善灭火救援预案。每一起灭火救援战斗结束后,都要回过头反复核对作战预案的等级设定、力量编成等方面是否合理,灾情设定是否基于最不利情况。要从指挥员、班长骨干、特种车辆驾驶员、供水员、装备技师等不同岗位履职能力入手,从单位的车辆器材性能入手,评估单位作战效能,真正做到对人员、车辆、装备如数家珍。

2.深入开展作战伤亡事故调查

在开始事故调查时,应由纪检部门、战训部门、指挥中心、政治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多

个业务部门共同调查,从自身业务职责出发,深度剖析造成伤亡事故的根本原因及间接原因,避免归因的单一化、简单化、片面化。

3.强化督导检查,建立协同配合机制

要对发生作战伤亡的单位进行蹲点帮扶,对思想态度不端正、躺平不担当的指战员,加强思想教育与政治纪律监督。各级灭火救援指挥部、政治部、纪委等要建立安全形势研判和联合会商机制,开展安全监察、重点帮扶和责任追究,倒逼各级安全责任落实[8]。

结语

将MMEM理论模型创新应用到消防员灭火救援作战伤亡分析中,得到了四大类57项致灾因素,可以帮助各级指战员更好查清安全隐患,筑牢安全根基。以“事前—事中—事后”时间逻辑线,结合57项致灾因素,针对消防员灭火救援作战伤亡原因,从理论学习、训战耦合、人装结合、组织指挥、现场管控、紧急避险、战例复盘、事故调查、建立机制等角度提出应对策略,将对各级队伍提升灭火救援作战安全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余青原.从中美消防人员伤亡统计谈救援人员实战化训练的必要性[J].中国应急救援,2016 (02):51-55.

[2]陈伟炯,吴宇凡,李欣,等.一种基于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理论的安全文化评价方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2(05):2657-2659.

[3]杨洋,张文博,左晨曦,等.基于“人-机-环-管”理论的数字化煤矿安全管理研究演化分析[J].煤矿安全,2021,51(02):239-243,247.

[4]刘宏晖.消防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及策略分析[J].今日消防,2020,5(10):53-54.

[5]刘可新.减少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的对策探讨[J].今日消防,2020,5(07):71-72.

[6]秦圣义.刍议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与预防举措[J].今日消防,2020,5(06):48-49.

[7]李盛标.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伤亡案例分析以及反思[J].建材与装饰,2020(16):127-128.

[8]赵新明.减少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的对策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8):37-38.

作者简介:周玮(1983- ),男,汉族,江苏泰州人,在职研究生,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灭火救援;孙珑妍(1988- ),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灭火救援。

猜你喜欢
消防救援
无线通信中消防灭火救援的应用
基于遥感技术的消防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雷达生命探测仪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HSE管理在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空气呼吸器在消防救援场所的应用及故障排除
试论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
基于WIFI定位的消防救援系统软件设计
浅谈火灾事故及预防策略
卫星通信在消防应急中的应用
消防部队化工灾害事故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