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重点与对策解析

2023-11-26 04:59刘宁
消防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消防监督检查解析重点

摘要: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的消防事故原因复杂、规模大、人员伤亡数量多、经济财产损失严重,且社会影响广,应当引起重视。应采取适当措施,做好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重点;对策;解析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城市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新活力,同时明显增加了城市在消防安全方面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城市中人员密集程度较高的建筑物封闭空间或者其他类型空间区域,因人员数量较多,一旦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势必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然而,受多种因素限制,在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的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物中,并未执行科学完善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制度,从而导致此类活动场所的消防安全风险显著提升。发生火灾事件后,通常难以得到及时妥善的救援处置,极易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建立完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体系,降低火灾事故危害程度,切实保护城市民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事故的基本特点

(一)消防事故规模较大且人员伤亡数量较多

人员密集场所指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包括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和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此类场所面积相对较大,人员密集程度相对较高,消防安全隐患数量多,基本状态把控难度大。发生消防事故后,火势蔓延速度快,人员混乱程度高,较难维系良好秩序。在大量人员短期内涌向安全出口条件下,极易导致安全出口出现拥堵状态且引发踩踏事件,从而降低了人员逃生成功概率,增加了总体伤亡数量。

(二)经济财产损失严重

在商业经营场所或者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内部,通常安装配置有数量较多且价值高昂的应用设备,同时在装饰装修环节投入的资金较多。发生消防事故后,如果未能及时开展救援,会导致消防事故的空间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促使建筑物内部的装饰装修施工材料、应用设备或者其他物品被破坏,继而造成较为严重经济财产损失。

(三)社会负面影响大

人员密集场所通常具备商业营利属性,是向各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空间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发生消防事故后,其不僅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以及严重经济财产损失,还会导致民众的安全感明显下降,从而对同等类型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防护工作与城市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持怀疑态度。在此情况下,部分企业组织会逐渐丧失商业口碑和民众信任度,进而逐步丧失在行业市场中的总体竞争力,并且无法维持优质良好的经营发展状态。由此可知,人员密集场所发生消防事故,对社会秩序稳定性和经济发展历程也能造成明显的消极影响。

二、人员密集场所发生消防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消防疏散通道无法起到疏散逃生作用

因建筑物内部结构与功能持续更新改变,同时由于缺乏清晰准确的指示标识,导致消防事故发生后,处在建筑物内部的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准确找到安全出口,提高了发生伤亡事件的危险性[1]。

根据我国建筑行业领域的法律法规条文,人员密集建筑场所必须设定以保障消防安全为目的的专用消防通道,目的是在消防事故发生后,便利人员快速且有秩序从建筑物向外逃生,远离火灾事故现场,充分保障人身安全。然而,在对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建筑物消防疏散通道中堆放各种杂物、安全出口锁闭、占用等违法行为,导致发生消防事故后,建筑内人员无法疏散逃生;建筑物内部消防疏散通道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部分大型建筑物中仅设置一条消防安全通道,所在位置隐蔽,没有设置清晰准确的指示标识,无法在消防事故发生后发挥最佳使用价值;部分商业经营类建筑物出于扩增营业区域面积的考量,擅自缩减消防疏散通道占用的建筑空间体积或者面积,继而也导致消防事故发生后无法发挥对建筑物内部人员疏散逃生过程的支持作用。

(二)防火分隔设施无法起到防火隔烟作用

遵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大型公共建筑物和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足量配置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以便消防事故发生后,及时控制火势发展趋势,为各类人员的逃生提供充足时间,继而尽可能减少人身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2]。然而,由于在建筑物设计、施工、使用或者消防监督管理环节出现疏漏,部分人员密集场所中配置的防火分隔设施长期未能得到检查维护,导致其失去原本应当具备的各项功能与作用,在消防事故发生后无法阻断火势蔓延。

部分建筑物管理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程度明显不足,未能严格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配置防火分隔设施,这就提升了消防事故对建筑物内部人员以及各类物品的危害程度。

(三)电气设备使用与管理过程违反规定

人员密集场所中安装使用的电气设备数量相对较多,电能消耗较大,客观上导致供电线路在持续承受较高负荷,使老化问题持续加重,而且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维护与更换。与此同时,人员密集场所中的电气设备还存在大量安装设计方案不合理问题与使用操作失当问题,导致电气线路发生短路,表现为电气设备与电源相互连接过程中的打火现象,提升了发生火灾事故的危险性。除此之外,在商业经营类建筑物中,由于频繁更换经营商家,导致商业经营活动人员在未能准确了解供电线路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出于满足自身经营需求的考虑,随意开展电线私搭乱接行为,导致建筑物的电线空间布局极其混乱,加重了供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总体负荷强度[3]。

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消防设备设施配置状况

制定建筑物消防基础设备的安装施工计划,要将社区街道设定成基本单位,调查统计人员密集场所的类型组成和消防设施配置状况,并根据消防法律规定,明确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基础设施配置要求,督导各类人员密集场所严格遵从要求,针对各类型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设备配置状况,制定恰当的指导意见。

人员密集场所应当严格遵从消防基础设施配置要求,足量购置配备各种类型的消防设施设备,建设灭火技术系统。包含独立门面房的建筑物应当遵从分楼层原则,完成消防基础设施配备;要严格按照消防施工标准施工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过程中,应把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查视作重点检查对象,从多个方面检查确认其是否具备最佳使用功能[4]。

(二)消防安全疏散系统设置状况

1.检查确认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疏散楼梯的设置状况。一般情况下,医疗建筑、旅馆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设置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的建筑、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以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需设置封闭楼梯间;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米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需设置防烟楼梯间;其他建筑多适用于敞开楼梯间。在配置的室内疏散楼梯间无法满足消防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逃生情形下,通常可以考虑设置建筑物室外疏散逃生楼梯设施,同时确保室外疏散逃生楼梯设施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

2.检查确认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状况。人员密集场所内每个防火分区或者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过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仅符合规定的少数人员密集场所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5]。对于托儿所、幼儿园、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和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而言,其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数量应当在2个或者2个以上。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宽度也应经计算确定,通常情况下,疏散出口门、室外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0.8米,疏散走道、首层疏散外门、室内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

3.检查确定消防安全疏散通道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文件要求。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吊顶组成部分应当选择不燃的耐火施工材料,且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设计消防安全疏散通道长度,避免因疏散过程中人员数量过多而导致踩踏事件。同时,设置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应注重控制和保持其充分明亮和通畅状态,确保其具备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功能。

(三)消防安全管理状况

1.检查建筑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建筑内所有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均不允许被封闭、占用、堵塞。

2.检查单位是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开展消防培训、演练、防火巡查检查、是否定期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等。

3.检查营业期间有无违规使用明火作业情况、明火作业是否按要求履行动火审批手续、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保护、是否指派专人对作业现场进行看护。

四、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消防宣传工作力度

面对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思想意识薄弱现状,消防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和建筑物管理部门均应强化消防宣传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所有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思想意识,提升各界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关注重视程度,确保消防监督工作顺利开展,保护城乡各界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6]。应充分发挥消防监督管理职能部门的示范引导作用,借助新媒体信息渠道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还应利用多种渠道针对城乡各界人民群众开展防火知识宣传工作,强化人民群众的自救能力,提升火灾防控工作与消防救援工作的总体有效性。

(二)强化消防设备维护力度

与普通建筑物相对比,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难度较大,涉及的消防监督管理内容项目数量更多。要想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应当在建筑物内部安装性能先进的消防应用设备与管理设备,进一步强化消防应用设备的日常状态检查工作与维护工作,降低建筑物消防隐患的发生可能性,持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管理能力[7]。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消防事故报警专线系统的调整完善,且通过控制消防事故报警专线系统的运行过程,实现对消防事故现场的实时动态监控。在消防事故发生后,消防事故报警专线系统能够制定出消防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由智能控制系统对外发出指令,借助自动灭火技术,充分提升火灾救援效果。

(三)加强消防监督检查力量

面对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任务量持续增加与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人员配置数量不足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相关要求,创新消防委托执法等形式多样的执法方式;消防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应当积极增加人员招聘数量,持续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水平,建构专业规范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队伍,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量[8]。

结束语

人员密集场所面对的消防安全局势特殊,应全面认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并且制定人員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优化策略,为保证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秩序和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金玮.人员密集商业场所消防监督检查重点与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2):112-114.

[2]刘晓东.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5):95-97.

[3]王琳.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重点与对策[J].今日消防,2022,7(02):54-56.

[4]张成.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重点与对策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2):95-96.

[5]张安娜.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5):107-108.

[6]谷少才.消防监督检查业务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分析[J].今日消防,2021,6(02):18-19.

[7]揣显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分析[J].今日消防,2021,6(02):112-113.

[8]姜政廷.消防监督检查的现状及发展[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4):89+91.

作者简介:刘宁(1986- ),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消防监督。

猜你喜欢
消防监督检查解析重点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重点推荐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新时期如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问题分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相机解析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