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佩绵 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茯苓又称云苓,已有3000 多年药用历史,《本草纲目》云:“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出现问题会使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如果发现孩子出现食欲不振、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大便黏腻、舌苔厚腻等症状,说明孩子可能脾虚湿困,要及时健脾祛湿。茯苓作为儿童健脾常用药,药食两用,可以通过食用茯苓调节脾胃。
茯苓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常用量为10~15 克。茯苓能祛中焦脏腑之湿,李东垣的《用药心法》记载:“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十方九苓”的说法源于茯苓的运用十分广泛。它性味平和,是“四时祛湿神药”,有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的功效。岭南地区常说“湿气大”,指的是入侵人体的湿邪长期消散不去,产生痰饮水湿,困于脾土,造成脾虚湿滞。茯苓具有补脾土健运水液的功效,利水而不伤正气。祛湿后,儿童脾虚造成的食欲不振、睡眠不好、腹泻等现象能大大缓解。茯苓在健脾的同时还能祛中焦脾胃水湿而不伤津,对于脾胃虚弱的儿童比较适合,而且食用茯苓还能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目前的茯苓有野生和栽培两种。以云南的野生产品——“云苓”质量最优,安徽的栽培产品——“安苓”产量最大。茯苓的挑选以体重坚实、外皮呈褐色而略带光泽、皱纹深、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挑选加工成颗粒状的茯苓,嚼一颗试试,好的茯苓会粘牙;如果入口有粉质感、口感较脆的,可能是假茯苓,家长购买要慎重。此外,不建议挑选存放时间过长的茯苓,以及颜色过白的茯苓可能是用硫磺熏白的,也不建议购买。
茯苓是一种比较平和的中药,平时儿童适量食用,可以满足身体所需的一部分营养物质,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所以适合儿童服用。而且因其具有养脾健胃的功效,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尤其是对于小儿厌食以及小儿脾胃虚弱所导致的消化不良等均有很好的效果。食用茯苓,可以做成茯苓糕、茯苓饼,也可以用来煮粥喝,口感都比较好。
茯苓是茯苓菌的菌丝体,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大的茯苓块,经过炮制后再切成小块或片状,就成了我们常见的茯苓。由于茯苓是菌丝体,所以不易溶于水,直接煮的话较难煮烂,只会变软;如若购买的茯苓一煮就散开,很有可能是假茯苓。因而如若需要将茯苓煮透,通常需要提前浸泡。
茯苓含有茯苓多糖、蛋白酶和卵磷脂等多种人体所需物质,能降糖、祛湿、利尿、提高免疫力,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