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国家情报战略“剑”指何方?

2023-11-26 03:52:24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窃密情报界情报机构

2023 年8 月10 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这是拜登政府在国家安全领域出台的又一重要政策。该战略对美国情报界未来四年的战略方向进行了明确规划,对美国开展全球情报工作的重点目标和领域作出了调整部署,提出了强化战略竞争定位、创新人员招募、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盟友合作、应对跨国挑战、增强弹性适应等6 项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该战略开篇即将中国列为“主要挑战”,折射出“美式安全观”在面对当前复杂安全形势时的歇斯底里,暴露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

《国家情报战略》是美国情报界的“基础性”指导文件,自2005 年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成立以来,每4—5 年发布一次,以明确美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制定美国情报工作未来发展规划。

此次发布的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把“中俄威胁”放在突出位置,开篇便将中国描述为“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的意图,又越来越具备重塑国际秩序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的竞争对手”。此前,《国家情报战略》的2005 版将反恐列为首要任务;2009版把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列为挑战美国利益的4个主要国家;2014 版重点强调了中俄两国都在“挑战美国利益”;2019 版将中俄定义为对美国存在威胁的“首要传统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发布前不久,美国情报机构于2023 年3 月发布的年度“威胁评估报告”指出,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国家安全威胁,并称“中国继续寻求与俄罗斯深化伙伴关系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削弱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这与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遥相呼应、如出一辙。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情报机构历年来发布的年度“威胁评估报告”内容变化并不多,但在2023 年的报告中有关中国的篇幅却大幅增加,这无疑反映出拜登政府情报机构开始更加关注中国,针对中国的意味非常鲜明。这种政策指向不仅是“中国威胁论”的老调重弹,更是美情报界开启“目标中国”时代的明确宣示。

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对美国情报界未来四年的发展方向提出了6 个方面的明确目标。在第一个目标“强化战略竞争定位”中称,俄罗斯对欧洲和欧亚大陆的地区安全秩序构成直接和持续的威胁,是全球动荡和不稳定的根源,但缺乏像中国一样的跨领域能力。

形成与自身全球霸权相称的安全塑造能力,是美国情报界几十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早在二战期间,美国战略情报局(中情局前身)即提出,要实施宣传影响和颠覆行动,塑造战后世界格局。纵观近70 年来的中东、东欧和拉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动荡的背后,基本上都有美国的黑手。从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个地区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其中美国发起的就有201 场。2001 年以来,美国在全球约80 个国家以“反恐”之名发动的战争、开展的军事行动夺去超过80 万人的生命,其中平民约33 万人。数十年来,美国中央情报局至少推翻或试图推翻50 个他国合法政府。近年来,多起“颜色革命”事件中都有美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推波助澜的影子。

美国中情局拉拢盟友、收缩战线、遏制中国,以“情报+外交”巧实力维护日渐衰落的美国霸权。但无论方式手段如何变化,美式霸权的底层逻辑不会变,对他国的傲慢与偏见不会变,单边主义、唯我独尊的做法正在引发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批评和反对。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及其情报机构才是当今世界冲突动荡的根源。而美国却大言不惭地将世界动荡与中国、俄罗斯联系在一起,这是何其荒谬而可笑的逻辑!

重视发挥盟友作用,是拜登政府自我标榜区别于特朗普时期对外政策的最大不同。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在第四个目标中提出,联盟和伙伴关系网络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资产,要继续深化经营“五眼联盟”,并建立新的情报合作关系,以应对一系列不断演变的挑战。

“五眼联盟”是由五个英语国家所组成的情报共享联盟,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一个起源于二战的情报共享组织,其一直打着“保护国家安全”的旗号在全球开展情报搜集活动,实质上早已沦为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打造的工具。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五眼联盟”在美国的直接指挥下长期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人员实施大规模、有组织、无差别的网络窃听、监听、监控,不断增加在网络安全领域对他国开展的窃密和攻击行动。近年来,“五眼联盟”在全球散布虚假信息、祸乱他国的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也让更多国家看清了“五眼联盟”这一服务于霸权目的的冷战工具的真面目。

做美国的盟友,不仅要心甘情愿充当“棋子”,还要随时接受“大哥”无微不至的“特殊关照”。据西方媒体报道,美国家安全局长期监控盟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欧洲某国建立覆盖周边的技术窃密基地,甚至要求该国情报部门协助美方监视本国政府官员。如此匪夷所思的要求,只能来自美国这样的“奇葩盟友”。美国在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中再次纠集“五眼联盟”整队出征,将难以启齿的丑陋行径包装成一派冠冕堂皇的样子,其行为令全世界所不齿!

尽管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充斥着荒谬的逻辑和无耻的说辞,但这类论调与拜登政府的其他政策如出一辙。可以预见,美国情报机构未来将在这份文件的“指导”下不遗余力地针对中国使出更为卑劣的手段。2023版《国家情报战略》透露出的内容和动向,恰恰是我们应该格外警惕和防范的重点方向。

一要防渗透破坏。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多次提及要加强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投资,就是要借助各种能够影响国际事务的实体组织为美国的情报机构服务。直白地说,只要是有利于美国开展反华图谋的势力,都是美国情报机构利用和投资的对象,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境外势力。美国利用这些势力的意图,就是要在各领域对我们搞渗透、搞破坏,甚至包括煽动针对我们的“颜色运动”。

二要防网络窃密。网络空间、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是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提到的高频词。该文件同时提到,要通过这些领域,运用这些工具开展情报搜集和分析工作。多年来,美国凭借网络霸权优势,通过大规模网络间谍活动窃取海量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很多数据看似平常,但经过大量汇总和研判是能够分析出高价值情报的。网络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然成为网络间谍窃密的重点。

三要防科技窃密。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着重提到,科技和创新是美国经济繁荣和军事实力的基础,对击败竞争对手至关重要。当前,美国持续针对中国科技行业领域出台一系列打压和制裁措施,怕的就是中国崛起。与此同时,近年来披露的一些间谍案件,既有被策反军工行业专家窃取尖端武器机密的,也有境外针对我高新行业开展网络窃密的,这说明只要涉及先进技术,都是境外间谍紧盯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做好科技领域被恶意干涉和打压的准备,更要守好科技安全领域的大门,防范间谍窃取我国先进科技成果。

四要防非传统领域滋扰和破坏。2023 版《国家情报战略》将气候和环境、全球公共卫生、生物安全、毒品走私、金融危机、粮食、能源、供应链等纳入其中,并提出美国将提升应对这些专业领域跨国挑战的能力。那么,美国是如何利用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应对”挑战的呢?从近年来公布所谓的“中国破坏环境事实清单”、将新冠病毒标签化为“中国病毒”,到炒作所谓“中国债务陷阱”、污蔑中国是“加剧全球粮食短缺的元凶”、炮制芬太尼话题,再到对中国光伏产业和芯片行业产业链进行打击,这些污蔑、攻击、炒作手段,早已被美国及其情报机构运用得炉火纯青,有的甚至成为美国炮制一系列“筑墙”“脱钩”法案的依据。这再次警示我们,美国已将滋扰破坏的黑手伸向各个领域,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防范。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合作是历史潮流,共赢是人心所向,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才能确保世界的安全与和平。美国政府和情报界面对今日之中国、今日之世界应多一些思考、多一份清醒,不要沉浸在逆流而动的执念和迷思当中,一切仇华遏华的所谓“战略”都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猜你喜欢
窃密情报界情报机构
美国情报界数据管理的流程、架构及其启示
——基于情报数据战略演进视角
情报杂志(2024年2期)2024-03-01 00:38:44
本期导读
环球时报(2022-09-08)2022-09-08 15:13:43
窃密者是谁
面向AI模型训练的DNS窃密数据自动生成
浅谈基层科技情报机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透视日本情报界及其改革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界对中苏分歧的评估
西方预测伊朗18个月内拥有核武
环球时报(2009-10-27)2009-10-27 09:56:18
本 期 导 读
环球时报(2009-04-22)2009-04-22 12: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