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贸学校 胡秀林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实现教育强国也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在中职学校教育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改变对体育教学的看法,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民运动理念的要求,让青年真正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贡献力量。针对拓展训练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中职体育教师也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真正做到让拓展训练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
通过观察当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可发现,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课堂上带领学生练习基本动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灌输式的讲解方法难以让学生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甚至有一些中职学校,一个体育教师承担很多班级的体育教学,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任务较多,无暇顾及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开展拓展训练时,也会只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无法进行优化或者调整。还有一些教师只按照具体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划分成不同的板块,例如几个月之内重点专攻篮球,几个月之内重点专攻乒乓球,最后几个月重点专攻健美操等。学生每次上课都会知道课堂上的具体内容,因此也会产生枯燥心理,更不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何在。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探索性和自主性,如果学生能够对科目产生强烈的兴趣,那么在学习时效果必然也会有效提升,体育课堂上也是如此。但一些中职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时,只告诉学生如何进行练习,如何进行提升,并没有让学生主动合成知识,也没有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讲解学习或竞赛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这样必然无法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由于中职学校所接受的管束力度不足,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情况,并且对周围新鲜事物仍旧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善于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积极组织教学活动,引发学生持续探究。但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缺少耐心,认为上课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即可,没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由于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占据很长一段时间,导致中职学校在社会的认可度并不高,也因此,很多中职学校管理者就会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并不关注学生其他技能的培养。整个中职阶段学生,学习文化科目的课时远远大于参与实践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课时,这样就会使得学生自身不重视体育教学。另外,由于学校的忽略,在体育器材、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上也会相对较少,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在专业的器械引导下开展体育锻炼,必然也会影响课堂氛围。从家长角度来讲,多数家长依旧希望学生能够提高成绩,顺利毕业,为就业奠定基础,但并不能意识到体育对学生的强身健体和继续学习以及长远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也无法受到专业的教育,自身的思想和意识也很难发生改变。
在传统中职体育课堂上,教师只按照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但是,教材是对全国中职学校通用的,教师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再一次整合,使其更好地符合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一些拓展训练,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做出全面了解,一来保证学生持续拥有学习体育的探究欲望,二来还可以让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不断丰富。当学生的思想达到一定高度时,对体育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除此之外,多种多样的拓展训练内容,还能够让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学生持续处于兴奋状态,整个身体机能也会有所提升。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与素质教育理念有着高度吻合之处,中职体育教师也应当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融入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趣味性,教师再通过组织一些竞赛类活动以及拓展类活动,学生就能感受到体育锻炼项目原来如此多样。学生还能够立足自己的学习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体会体育精神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在开发拓展训练项目时,通过集体教研,备课等形式,让拓展训练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发散能力,并将其迁移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就会非常期待参与体育课堂。
我国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每一个学校内开设的科目都应当以该目标为基本引导方向。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关注自己知识水平的提升,专业能力的掌握,同时也要关注自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这样才能够在将来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拓展训练不仅是让学生提高身体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各种复杂、困难的拓展训练,学生可以练就敢于面对、敢于担当、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除此之外,拓展训练往往在户外进行,学生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有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更加充实。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开展拓展训练时,应当重视利用各种工具和教学资源,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开发资源为学生的拓展训练提供更好的环境支持和物质支持。拓展训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要与体育教学互相融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拓展训练的价值和成效,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跨越障碍物”的拓展训练时,教师首先规定学生只能徒手翻越,跨越各类障碍物,并且在最后关卡,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单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学生看到这一任务之后,必然会想到需要合作,小组之间就会自发地进行交流和讨论,例如一些学生思考如何借助器材跨越障碍,还有一些学生商量出搭建人梯的方法跨越障碍,虽然每个学生想出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目标却高度一致,学生也会从这些方法中进行对比,找到一个最佳的模式。当然,在此期间,一些学生也会出现畏难心理或害怕心理,小组成员此时就要不断鼓励,不断帮助,争取让整个团队积极完成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也会不断培养自己不怕困难,敢于冒险的精神,而其他学生的帮助和鼓励也会让该类学生达到更好地成长。由此可见,在开展拓展训练时,不光是外在的、显性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学生自身的各类心理资源,也可以有效发挥作用。
拓展训练的开展是否有效离不开拓展训练目标的引导,中职体育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时,一定要重视目标的制定,通过了解教材内容,学生学情以及具体的环境,将其融合制定出有效的便于实施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让拓展训练顺利开展。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适当使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调整听课状态,这样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拓展训练学习兴趣。另外,在为学生讲解拓展训练的理论知识和规则要求时,教师也应当利用鼓励性的、引导性的话语,帮助学生理解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和体育锻炼精神。在最初引导学生开展拓展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首先感受拓展训练,为实际开展拓展训练奠定基础。学生会发现,在整个拓展训练中,自己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配合能力等都要更好地协调,这样才能够提高拓展训练的效果。在开展户外拓展训练时,教师也应当制定好每一次的训练目标,通过调整场地,改变器材,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室内训练和室外训练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突破自我。
要想保证中职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就应当放在首位。中职学校管理者应当意识到,教师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如果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无法紧跟时代要求,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保证中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中职体育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课堂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应当重视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利用工作之余参与继续教育或各类学习培训活动,能够让自己也丰富见解,在课堂上,真正为学生展示最前沿、最专业的体育知识。中职学校管理者可以组织所有体育教师参与关于拓展训练项目教学的研讨会,邀请各个专业人士为教师进行讲解,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了解拓展训练的相关专业内容,并将其创新融合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另外,中职学校管理者也应当重视优秀的、年轻的体育教师的引进工作,让新理念融入新环境中,促进整个学校体育教师的水准提升。
学生受到成长环境,学习效果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参与拓展训练项目中所表现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之上设置相应的拓展训练项目。中职体育教师要时刻践行生本理念的相关要求,尽可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以提升,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持续培养自信心,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鼓励,也才能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拓展训练任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沟通等形式,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把所有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科学设置训练项目,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之间出现攀比心理,打击学生自信心,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敢于挑战,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积极迎接更高难度的任务,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持续提升,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体育意识。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拓展训练时,提前对所有学生开展调查,了解学生当下喜欢的各项运动形式,再根据学生具体的身体情况,教师可以适当选择并将其融入拓展训练中,可以采用个人竞赛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只要能够让学生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均可利用到拓展训练中。
在传统的中职体育课堂上,教师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主体,教师也只会从学生的不足之处和错误之处开展评价,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和引导,这样的评价体系很显然并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相关要求,并且还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新课改理念下,中职体育教师开展拓展训练时就应当重视反馈机制和评价机制的优化和调整,反馈机制应当保证多元化,既能够让学生从教师角度了解自己的训练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和他人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之间通过互相评价可形成赞美他人及欣赏他人的优秀品质,学生也会客观看待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改变方式,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反馈机制以及评价方式,教师应当重视客观性和科学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引导方向,并且学生是不断变化的,反馈机制和评价方式也要动态调整,这样才能够持续监督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集体类拓展训练项目中,一些学生并没有表现得非常优秀,但这些学生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提出看法,教师也应当进行表扬。通过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激发自身潜力,领悟到拓展训练所带来的能量。每一次拓展训练结束之后,教师都要和学生共同总结,共同反思,共同回顾,找到不足之处,找到出彩之处,使学生也能够形成反思和总结的优秀习惯,这些习惯必然也会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综上所述,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意识到,当下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改革机遇和挑战,中职体育教师开展拓展训练项目时,首先应当摒弃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弊端,让体育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光彩,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趣味生动的拓展训练,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身体潜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