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民生的安身立命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小学教育是塑造孩子们正确健康的行为和观念的黄金时期,是其他阶段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获取知识、树立观念、提高品德的主要凭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系。教材的质量,特别是中小学教材,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和审核应实施严格的标准,以保证孩子们对世界的正确认知,为我国发展培养优秀的接班人。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材标准存在的缺失和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育,教材,标准,中小学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2.037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of Standards o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xtbooks in China
ZHU Bin
(Nanan Zhongji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Co., Ltd.)
Abstract: Education is about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a nation, the well-being of people and the civilized progress of society.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golden period for shaping childrens correct and healthy behaviors and concepts, and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other stages of education, making it the top priority of education. Textbooks are an important tool for teachers to carry out their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are the main carrier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establish concepts and improve moral characters, reflecting the value system of a country. The quality of textbooks, especially those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cannot be overstated in terms of their importance. Therefore, strict standards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the drafting and review of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to ensure that children have a correct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and train excellent success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in the standards on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education, textbook, standard,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百年大計,教育为本”,这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教育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承载了一个家庭和个人的未来和理想。不管是国家、社会,还是家庭,都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并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就开始倾注了大量资源和心血。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从而提高全民素质。随后,我国不断增加教育经费,并通过高校扩招、双一流建设等,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和储备更多高素质人才。在九年义务教育之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拓展,为各年龄段和有不同学习需求的人群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中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开端,也是一个孩子除了父母、家庭以外,认知这个世界的第一步。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成长影响重大。因此,教材的编写和审核相比其他出版物,应施行更严格严谨的标准,从而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孩子们提供正向积极的引导。
建国初期,中央就提出,教育乃国之大计,教科书对国计民生影响特别巨大,要由国家来办。毛主席也做出指示,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第一套我国自主编制教材的主编团队至今仍被誉为“天花板”级别,时任人教社社长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文学出版家叶圣陶,主编团队还包括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语言学家许国璋,物理学家严济慈,地理学家竺可桢等著名学者。每一位都是大名鼎鼎,在其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大人物,却静下心来,编制了这套在我国教育史上丰碑一样的中小学教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1]。想来这些先辈们也未料到,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小学教材竟在社会上引发了这么大的争议。2022年5月,中小学教材中的插画出现的人物面容奇怪、美国国旗、日本飞机、中国国旗错误、猥亵行为、隐私部位等各种问题,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并随后又发现其他教材中出现了敏感词汇,从而延伸到对主编团队资质以及审核严谨性的质疑。当年国家对教材何其坚守的底线,缘何今日却被践踏至此,不禁引人深思。对此,标准作为一把量尺,在教材的编写和审核中,该如何发挥作用,还待进一步探讨。
1 中小学教材标准的现状
1.1 纸质教材标准
根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检索结果,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纸质教材或教科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有5项,分别是《中小学教科书发行服务标准》(CY/T 206-2019)、《纸质印刷产品印制质量检验规范 第4部分:中小学教科书》(GB/T 34053.4-2017)、《中小学教科书卫生要求》(GB/T 17227-2014)、《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要求》(GB/T 18358-2009)及《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刷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GB/T 18359-2009)。概括来说,这些标准主要对中小学教材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印刷质量、用纸、幅面、版面、文字排版等作出了规定。在2021年发布的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GB 40070-2021)中,也有对中小学教科书的字体字号的相关规定。这些标准中,有的内容存在交叉重复问题,还有的要求存在差异问题。例如,在GB/T 18358中规定,义务教育2~4年级教科书字号为4号字[2],但是在GB 40070-2021中规定,小学1~2年级用字不小于3号字[3],如果按前者的要求,2年级用教科书字号可以是4号,则标准要求低于后者规定的3号字,推荐性标准要求低于强制性标准要求是不可取的。但由于强制性标准是在推荐性标准后面制定发布的,因此,应该尽快重新审查、修订年限较久的相关标准,以确保各项要求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我国教育部在2019年12月印发了《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对中小学教材的管理、编写修订、审核、出版发行、选用使用和保障机制作出了规定,并对中小学教材的积极正面导向提出了基本要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上文中提到的插图问题,该管理办法是这么规定的,“插图质量高,图文配合得当,可读性强”,而在GB/T 17227中是这样规定的,“图像清晰、层次分明、无污点,图内说明文字清楚、位置准确”[4]。由此可见,并没有对插图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表现提出更严谨的要求,也很难给出量化的评价指标,配图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大众审美,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除了此次插图事件中能够一眼识别的极端问题,很有可能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导致在编写和审核中出现漏网之鱼,成为“毒害”学生的“有毒”教材,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1.2 数字教材标准
由于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实体教学以外,出现了网络教学,纸质教材之余,也发展出了数字教材。目前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检索到的现行数字教材标准有《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与检测方法》(CY/T 165-2017)、《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基本流程规范》(CY/T 161-2017)、《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CY/T 164-2017)及《中小学数字教材加工规范》(CY/T 125-2015),均为行业标准。2022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三项数字教材国家标准,分别是《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GB/T 41469-2022)、《数字教材 中小學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41470-2022)和《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基本流程》(GB/ T 41471-2022),并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5]。这三项国家标准是由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27)在原有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但是要求更严格、更细致了。例如,相比CY/T 165,GB/T 41470还新增了文本内容在个人学习终端显示设备和教室大屏幕上的显示要求,并细化到义务教育每个年级的要求,增加了可读性和易读性,还增加了视频内容的时长要求,防止长时间的视频学习影响学生的视力健康[6]。
1.3 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
根据我国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各学科所使用的国家课程教材,应从《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选择,该目录会随着教材版本的更新和书目的增减进行变动,并每年在教育部网站上公布。目录中的教材都是经过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按照《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进行审定的,只有经过审定后的教材才能出版、发行。教材审核机构由相关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教研专家、一线教师等组成,实行政治审核、专业审核和专题审核,不仅要确保教材的学科知识内容适合中小学生,还要确保教材的价值导向。为了弘扬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增强文化自信,教育部还在2021年制定发布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相关文件,这些对于后续教材的选文和审核都是有影响的。中小学教材所涉及学科较多,除了上文中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还没有其他适用于中小学教材审定的相关标准,就教材内容的合理性、适宜性和科学性制定更详细的标准要求是否有必要或者有可行性,还有待探讨和研究。
2 建 议
2.1 完善中小学教材标准
无论是纸质教材还是数字教材,目前的标准体系都侧重于教材的外在质量,例如格式版面、出版发行、显示要求等,而缺乏对教材内容的质量要求,仅仅依靠《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和其他相关文件来规范教材的编写审核还远远不够。这些文件对于教材中的文本、插图、表格等各种形式的内容要求并不详尽,各人在理解上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成立或在现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架构内成立新的标准化工作团队,由相关学者、专家、教师组成一支专业的教材标准化人才队伍,对中小学教材的内容编写制定相关标准,也让教材审核人员有章可循,减少主观判断的失误。在不限制教材创新性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科目的教材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特征、应体现的民族文化和正向价值,以及不应出现的错误政治观点和思潮在标准中予以明确。例如,对于中小学语文课本的选文,规定有关革命传统的选文占比、有关道德教育的选文占比、农村与城市题材选文的平衡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教育,防止因没有明确和具体的要求而在审核中出现“漏网之鱼”。标准化是规范各专业领域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对各专业领域的发展发挥着其他政策和法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小学教材标准化体系,将进一步实现我国中小学教材的科学管理,切实提高教材质量,还中小学教育一片净土。
2.2 加强实施与审核
此次中小学教材的插图问题,很大原因是实施和审核不到位,评价和反馈机制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对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此次教材中插图的设计者所属单位却没有进行工商登记和注册,显然插图也不具备积极正向的特征。插图设计者作为教材一部分内容的产出者,也属于编写团队的一员,应以同样的要求进行考核。对于符合要求的专家、学者、教研人员,纳入国家中小学教材编写委员会,确保编写团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和师德师风。其次,这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在数年前就有家长和教师反馈,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前也出现过有的地区和学校违反规定,选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因此,应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汇总学生、家长和一线教师对教材的评价,对于有问题的教材,及时停用、召回和修订,确保中小学教学质量。任何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如果缺乏实施和监督,都将沦为一纸空谈。
3 结 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著名的“横渠四句”,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对于教育的使命感,也是无数教育人砥砺前行、桃李之路的灯塔。育人先育己,立德先立人,这是對为人师者的要求,也是对教材编写人员和审核人员的要求。教育无小事,教材无小事,教材的一字一句、一图一画都关系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提升教材质量,为孩子们的身心成长保驾护航,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也是所有人需要坚守的底线。
参考文献
[1]昼锦,黄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小学教材出版[J].党史博览,2020(9):32.
[2]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要求:GB/T 18358-2009 [S].
[3]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GB 40070-2021 [S].
[4]中小学教科书卫生要求:GB/T 17227-2014 [S].
[5]左志红,尹琨.为数字教材高质量发展注入标准力量[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05-16(008).
[6]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41470-2022 [S].
作者简介
朱斌,高级工程师,院长,主要从事标准化研究、标准编写、标准化咨询、安全评估、认证咨询等。
(责任编辑:张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