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波,梁建民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小儿神经科,吉林 长春130021)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是《儿科学》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临床诊疗思维和增强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儿科患者群体及疾病的特殊性,导致儿科临床实习常缺少典型病例及临床实践机会,带教老师多以传统的灌输式、观摩式教学为主,已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多缺少标准统一化示教病例,并且少有结合学生互动教学模式,导致造成儿科临床实习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
儿科标准化病例库,其是通过收集、筛选儿科真实、典型病例,将病例临床资料,就诊过程的图像、视频,医患沟通的要点等整理后按不同儿科专业统一上传、归档、整理,形成数据库。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1]。
本研究在儿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例教学模式,取得了满意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选择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儿科毕业实习的2017级临床5年制、临床医学5+3及儿科学5+3共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标准化病例库的建立
1.2.1确定病例选择原则 结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各专业儿科学教学大纲要求,选择临床实践所需掌握的、具有经典诊疗路径的常见病种作为标准化病例。
1.2.2收集标准化病例 收集、筛选儿科真实、典型病例,将病例临床资料、就诊过程的图像、视频,医患沟通的要点等整理后按不同儿科专业统一上传、归档、整理。
1.2.3建立标准化病例库 由儿科各专业资深教师对各专业编写的病例进行评审、修改,将通过审核的标准化病例纳入标准化病例库。
1.3 编制PBL教学案例
根据教学大纲,从标准化病例库中挑选病例并设计PBL教学案例,每个教学案例分三-五幕进行设计和编制,按教师版和学生版编制成两个版本。
1.4 教学实施
1.4.1实验组 采用P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例教学模式。(1)课前准备:教师在临床实习前1~2天给出标准化教学病例的第一、二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病例信息及教师提出的问题,分工协作查阅教材和文献,分析、解决问题,提出疑问;(2)临床实习课:教师针对目标问题听取学生汇报及讨论,老师给予点评,利用模型或指定学生示教查体,并给出病例后续第三~五幕,课堂与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课程中设置思政内容,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同理心及医患沟通技巧;(3)课后总结:教师重点强调讲述授课的难点和重点,布置课后作业。
1.4.2传统教学组 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前1~2天教师将课堂问题发至学生。授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床旁查房,之后教师参照教案讲述课堂内容,教师重点强调讲述授课的难点和重点,布置课后作业。
1.5 观察指标
1.5.1成绩考核 实习结束2组学生采用同一试卷统一进行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分析判断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1.5.2课堂效果评价 问卷内容包括课程兴趣度、临床思维的培养、理论结合临床的能力、临床技能锻炼、医患沟通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
1.6 统计学分析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及病例书写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分)
2.2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实验组学生在课程兴趣程度、临床思维培养、理论结合临床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知识掌握程度、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方面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课堂效果评价问卷结果比较分)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以临床专业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内容针对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而设置[2]。儿科临床实习是《儿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从单纯理论学习进入日常临床工作的过渡时期[3],也是进一步完成儿科学教程目标的关键阶段。
由于患者群体及疾病的特殊性,儿科临床实习工作较成人临床科室面临更多的困难。首先是疾病的特殊性,儿科患者处于身心不断发展阶段,对于儿童保健或某些慢性疾病,短暂的临床实习不能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情况。儿童多患感染性疾病,与季节有明显相关性,学生规定的临床实习时间可能无法观摩到典型病例。儿科患者年龄小,有效沟通病情和查体配合困难,存在特殊性。另外,患儿家长常不愿接受临床实习观摩,实习医生由于临床工作经验少,缺少医患沟通技巧,极易造成潜在的医患矛盾。
目前,国内外《儿科学》实习课程多以传统的灌输式、观摩式教学为主,即带教老师重复讲授课程内容,或者带教老师模式化介绍患者病例特点,示范查体,讲解诊疗过程,学生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授和课本内容进行学习[4]。这种模式在医学教育界长期存在,成为广大师生的惯用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优点,有利于实习课的教学组织,顺利进行及节省实践时间,有利于强化基本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独立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感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程知识、能力和情感教学目标达成度低。
以P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例教学模式,既解决了儿科临床实习缺乏典型病例,患者不配合等难题,又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处于被动位置、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通过PPT、视频或音频等多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标准化病人的诊疗过程分幕展开,同学以小组讨论形式参与示教病例的诊断分析和治疗决策,小组协商后集体制定患者的诊疗计划,期间可插入教学模型、成人模拟标准化病人的方式完成学习,通过教师、学生间角色扮演的方法,模拟医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例教学模式有助于知识的整合学习,更好地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对疾病诊疗的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
总之,P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例教学模式,切实解决儿科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缺乏典型患者的窘迫,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案例分析中,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真实的病例相结合,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为理论和实践架起了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