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创新的四重逻辑

2023-11-25 11:52杨国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竞技精准运动员

杨国庆

(1.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2.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人才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竞技体育人才是为国争光的主力军,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人才强体”“科教兴体”等战略推动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取得积极成效,在推动竞技体育实现为国争光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出现资源配置不均、成才率不高、文化教育保障不足等现实问题,导致一些运动项目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甚至部分项目出现人才断层现象。2022 年我国出生人口为956 万人,出生率仅为6.77‰,较上年末减少85 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0‰[1]。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体育后备人才基数大幅缩水,人口规模缩减成为制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桎梏。因此,以“精准化”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竞技体育人才的精准识别、精准训练、精准教育和精准保障,对于提升中国竞技体育人才成才效率,培养更多运动技能和身体素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厚植中国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逻辑

1.1 理论基础

一是运动员长期发展理论(Long Term Athlete Development,LTAD)。其强调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是一个以运动员为中心的长期过程,该过程需要科学训练、合理比赛、社会支持以及利益相关方通力合作,需要贯通不同成长阶段,这为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目标设定以及运动员培养方式调控提供了依据[2-3]。二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其强调完整的人应该在身体、智力和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运动员的培养首先要立足于人的健康全面发展,需要对运动员实施全面的培养,不仅关注运动员的大赛成绩和竞技能力,而且要涵盖运动员文化素养、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4]。三是系统理论。其强调以系统为分析对象,从整体出发研究系统运行和组成系统的各要素,运动员培养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系统,包括选材、训练、竞赛、教育、保障等多个环节,为聚焦运动员培养的关键要素,谋划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逻辑提供了依据。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提倡既要满足当前需求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需要优秀后备人才的支撑,打造运动员成长成才的长期发展计划,通过教练员、家长、运动员等的协作,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5]。此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等多项战略,为打造更加集约化、科学化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竞技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供了现实依据。

1.2 政策依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驱动的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更是人才引领、人才支撑的现代化。竞技体育人才是推动体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第一资源,精准化人才培养是创新之举和时代之需。从政策走向看:2017 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推进各级各类体校建设”;2019 年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坚持开放办体育,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2020 年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深化体校改革、规范社会体育组织等举措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路径;2021 年发布的《竞技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建立主体多元、途径多样的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形成人才培养体系运行高效”;2021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2022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管理的意见》对高校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拓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政策依据。

1.3 概念界定

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是伴随新发展阶段我国现实国情和体育事业实际需要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精准化”理念融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优化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以精准引领和精准驱动为动力,科学推动精准化识别、精准化训练、精准化教育、精准化保障等关键环节,实现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对象精准识别、培养方案精准制定、培养内容精准供给、培养平台精准搭建、培养成效精准评估,最大集约化地培养适应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中国竞技体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体育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在充分融入运动员长期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基础上,通过调整体育资源配置结构、细化体育人才培养方案等要素,打造的专门针对竞技体育的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6],旨在精准推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滴灌式”“科学化”培养,提升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输出效益,培养更多运动技能和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以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 基本理念

基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时代新人的战略视角,将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与体育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等战略目标相结合,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中国式现代化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提高竞技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适应新发展阶段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拔尖型体育人才[7]。遵循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本要求,深入发掘和培育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推动竞技体育人才顺应新科技革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等科技引领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全过程优化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训练、培养、教育和保障体系,设立多元化、数字化的选拔途径,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竞技体育人才开展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分类培养,并将体教融合理念贯穿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另外,强化人才培养的数据驱动,充分发挥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构建高效、系统的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机制,更好地满足体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新需求。

1.5 基本原则

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既要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而谋划,也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等原则进行设计。一是坚持人的成长规律原则。在培养过程中,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和竞技体育发展规律,以精准引领和精准驱动为动力,打造人才识别、培养、训练、竞赛、教育、保障一体化培养体系,形成从基层选拔到国际竞赛的完整链条,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实用性[8]。二是坚持高质量原则。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提升运动员的基础体能、运动技能、专项素质、文化素养等综合能力,精准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三是坚持实用性原则。强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科学性与个性化相结合,在确保运动员掌握技能的同时,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并针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既体现科学性又充分考虑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四是坚持科学性原则。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训练效果,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9],打造形成从基础训练到专业培养再到国际比赛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构建多元化、开放性、市场化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格局。

1.6 基本方法

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要从人才识别、个性化训练、多元化教育、科学化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一是科学评估是精准化培养的前提。涵盖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通过测试、观察和访谈等方式,全面、准确地评估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潜力和个性需求,利用科学评估指导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从而提升精准化训练效益。二是个性化训练是精准化培养的核心环节。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等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其特点的训练计划,由此更好地发挥运动员的潜力,提高训练效率,减少运动伤害。个性化训练要求教练员具备专业化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现代高科技训练设施的支持。三是全面教育是精准化培养的支撑。不仅包括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术和战术教育,还包括对运动员心理、道德、文化等的全方位教育。全面教育可以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应对比赛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四是全方位保障是精准化培养的基础。包括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优质的教练团队、完善的医疗设施等,立体化保障运动员的科学高效训练,同时保障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延长运动生涯。实施全方位保障需要政府、体育组织、学校、家庭等共同配合。五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精准化培养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心理状态等进行精准评估,为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以人工智能模拟各种比赛场景,为运动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建议。通过人工智能实时监测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性能,预防运动伤害,为运动员的健康发展和表现提升提供保障。

2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创新的价值逻辑

2.1 缓解人口红利下降与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的矛盾

我国面临人口红利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速演化等现实问题,人口规模缩减将步入“快车道”,年净减人口规模预计将在2050 年代突破1 000 万人(图1),尤其是15~24 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呈快速下滑趋势,从2010 年的2.4 亿人下降到2050 年的1.2 亿人,预计到2100 年,我国15~24 岁人口的绝对数量为0.78 亿人[10]。联合国的生育率预测表明,我国15~24 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10 年开始呈不断下降趋势,并于2050 年降为9.3%,与人口基数远低于中国的美国和俄罗斯相差不大(图2)[10],人口整体规模缩减加剧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矛盾。因此,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加快提升竞技体育人才竞争优势成为一项迫切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创新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就要求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以精准化为突破口,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任务进行分项目、分步骤的精细化设计,改变传统的高淘汰率、低效率培养模式,转向精准化的人才红利发展新模式,提升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图1 中国年净减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趋势[1]Figure 1 Trend of annual net population reduc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n China

图2 中国、美国、俄罗斯15~24 岁人口趋势[10]Figure 2 Population aged 15-24 trends in China,United States,and Russia

2.2 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培养模式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要包括4 种模式(表1):“国家队、省市队和基层训练队”衔接的“三级训练网”模式;“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和文化素养的“体教结合”模式;体育院校依托运动训练等专业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院校化”模式;依托市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俱乐部”模式。

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升华,要求结合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整合“三级训练网”“体教结合”“院校化”“俱乐部”等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通过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力量,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突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需求为载体,打造现代化、多元化、科学化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体现在3 个方面:在人才选拔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多元化的选拔途径,通过专业化、多元化、数字化、科学化选拔方式,实现竞技体育人才的精准筛选和识别;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训练,采用个性化、定制化、数据化培养方式,使竞技体育人才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全面、系统、多元的人才培养;在职业发展机会、待遇和保障方面,精准配置资源,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支持,从而精准保障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3 实现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集约化整合

面对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提高成才率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推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从“人海战术”向精准化、集约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从而打破传统粗放式、高淘汰率的人才培养方式,推动竞技体育人才的集约化发展。一是关注运动员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效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进行科学管理,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效果。二是整合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的优势资源,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能为运动员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过系统设计培养方案并优化过程管理提高运动员成才率。三是规避传统“人海战术”培养弊端,通过设立严格的人才选拔标准,精准挑选出具有潜力和特长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在关注运动员个体性发展的同时,为不同项目运动员提供更科学的训练比赛和成长成才机会,从而推动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驱动型转变,提高体育后备人才的成才率。

2.4 促进运动员文化教育与竞技水平全面发展

在深化体教融合和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推动竞技体育人才从关注运动成绩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转变[11],从经验选材向科学选材转变,对于提升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项目需求,探讨个性化教育计划,关注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使运动员在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实现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整体提升,为其职业生涯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并且,竞技体育人才的精准化培养能够激发科技赋能训练成效:要求利用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创新体育教育与训练方法、组建运动项目选材数据库等措施,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要求立足国际视野,吸收国外先进训练经验和技术,将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应用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从竞技能力和文化教育两方面提高运动员综合能力;要求针对不同运动员、不同项目、不同训练成才阶段,实施精准化教育、精准化训练,打造个性化、多元化的“重基础强实践”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为运动员制定精准化“学校教育与生涯规划”方案,为体育强国建设培养文化教育和竞技技术“双重”标准、德艺双馨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

2.5 实现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动态调控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运动员不仅要经过身体的自然生长,而且要实现各种能力的均衡发展以及运动损伤风险的博弈,需要对成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调控。运动员长期发展理论将运动员的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重点,以确保运动员能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获得最佳的训练和发展[12]。其中:基础阶段包含从儿童到青少年期,注重基本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发展阶段包含从青少年到成年人期,注重技能的提高和竞技水平的发展;精英阶段在成年人期,注重高水平竞技和专业化训练;退役后阶段是指运动员退役后,注重职业转型和生涯规划。竞技体育人才的精准化培养能够实施全过程动态调控,综合不同阶段运动员的训练、心理、营养等因素,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运动员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和方案,从而尽可能地兼顾运动员的竞技发展与职业成长,最大限度地提升运动员培养效率。

3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创新的问题逻辑

3.1 人才培养模式粗放,培养效益不高

传统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结果,忽略了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和潜力的挖掘,容易导致运动员在长时间训练中出现倦怠,降低了培养效率。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文以载道”“重文轻武”,多将竞技体育视为一种功利主义的表现,导致家长和学校对竞技体育的育人功能认识不足[13]。一是以分数、成绩为唯一标准,忽视了特殊性和个性化需求。不同项目运动员在体能、技能、心理等方面有显著差异,但过于注重金牌和成绩往往导致教练员忽视运动员的个性,采用“一刀切”的训练方法,一些有潜力的运动员不能及时被发现,从而在层层选拔过程中被淘汰。以分数和成绩为唯一标准还容易使运动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可能受到影响。二是成才率低、人力资源浪费。我国传统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强调“人海战术”,这种模式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粗放低效问题。例如:2012 年全国二级运动员34 735 人,其中仅140 人获世界冠军,占0.4%;2013—2019 年二级运动员成才率呈缓慢上升趋势,2019 年全国二级运动员32 948 人,但只有305 人获世界冠军,占0.93%[14]。总体而言,我国二级运动员每年获世界冠军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不到1%(表2),说明我国竞技体育成才率低,阻滞了体育后备人才的持续发展。

表2 我国二级运动员分布及成绩趋势Table 2 Distribution and performance trend of second-class athletes in China

3.2 人才培养体系不畅,培养主体单一

以“三级训练网”为主的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需求,存在体校规模不断萎缩、高水平教练员缺乏、人才晋升率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化竞技体育发展需求。一是体校培养能力萎缩,培养出口狭窄。1990—2017 年,我国各级各类体校从3 687 所减少到2 268,仅2016—2017年就减少23 所,到2020 年只剩余2 196 所。并且,体校学生参加运动训练专业单招入学淘汰率高于50%,毕业后仅有8.9%能够进入省队或国家队继续深造,超过42%的学生只能自谋职业[15]。二是社会主体薄弱,尚未形成支撑。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要依托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数量相对较少,社会力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即便一些社会组织涉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组织体系和培养模式不完善,缺乏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偏离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现象。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学校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协同联动不紧密,社会力量很难与现有体制形成有效互补。三是人才晋升率不高,获得冠军效益低。2010—2020 年,我国授予二级以上等级的运动员总计464 431 人,但二级运动员晋升的比例不高,例如二级、一级、国家级健将、国际级健将的年均授予人数分别为30 731、9 646、1 673、171 人,国际级健将只占到二级运动员的0.56%[14]。据统计:如果以获得奥运金牌作为运动员成才的标准,4 年奥运周期我国运动员成才率为0.36%;如果以全国业余训练运动员总量为基数,成才率仅为0.047‰。高淘汰率导致大量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全国约有45%的退役运动员得不到及时安置[10]。退役后5 年内近30%的运动员工作不理想,女子运动员的失业率约为8%,男子约为3.3%,月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的退役运动员在10%以上[14]。

3.3 人才社会储备不足,培养结构失衡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社会储备不足,一些重点项目换代衔接不畅,传统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开放市场间矛盾凸显。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的培养需要依托广大的群众基础,但受传统思维固化影响,我国大众运动普及率不高,青少年参与体育的渠道狭窄,制约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一是运动项目结构失衡。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射击、跳水等优势项目发展迅速,而“三大球”、基础体能项目、水上项目、冰雪项目等发展滞后。近3 届奥运会,我国优势项目金牌数占总金牌数的72.5%,田径、游泳、水上等体能类基础大项奥运金牌占总数的19.6%,而足球、篮球、排球、水球等集体球类项目只有女排获得1 枚金牌。其中,2020 年东京奥运会体能类基础大项共设147 个小项,我国只获9 枚金牌,参赛人数与设项数比值为0.96,而美国是1.78,英国是1.35,德国是1.41[16],远高于我国。二是性别结构失衡。运动项目男女比例失衡严重,女性运动员夺金比例远高于男性,尤其排球、足球等项目男性运动员处于更低水平。据统计,在我国产生的251 位奥运冠军中女性157 人、男性94 人,除了第26 届奥运会男女各有6 人夺冠外,其余9 届奥运会女性人数都高于男性,金牌贡献呈“女强男弱”态势[17]。三是区域布局不均。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竞技体育发展迅速,而其他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区域间体育人才培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东北三省的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显著优势,我国产生的251 位奥运冠军中南方有134 人,占总数的53.75%,北方117 人,占46.25%,高度集聚在辽宁(30 人)、广东(25 人)、江苏(23 人)、北京(18 人)等省市,相比而言,西部地区奥运冠军集聚能力较弱,西藏、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5 省(区)未获得奥运冠军。

3.4 人才培养竞争力不强,培养目标分离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相对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在人才选拔、竞技水平提升、运动员职业规划等方面存在运行不畅问题,导致人才培养竞争力整体不强。例如,我国一些球类项目训练体系不够系统,从基层选拔到高水平竞技训练的衔接存在脱节现象,难以对运动员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精准调控,导致运动员各阶段训练效果难以保障。此外,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一些运动项目依然采用传统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对运动员个性化需求设计和技术创新不足,导致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难以突破。此外,我国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训练竞赛方面面临体教融合不畅的困境,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目标不统一。一方面,体育系统注重竞技成绩和运动水平的提升,而对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体育道德等重视不足,教育系统则关注运动员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双方难以形成有效的目标协同,导致运动员在竞技水平上取得的成绩难以转化为实际效益,运动员退役后面临升学、就业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双方在管理、资源、政策等方面存在隔阂。由于2 个系统的体制机制和运作模式存在差异,运动员在体育与教育领域之间的转换面临壁垒,阻塞了竞技体育人才成长通道,破坏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生态。

4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逻辑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仅需要理论架构,而且要围绕竞技体育发展现实进行实践推动。对此,结合人的成长成才规律、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等,按照竞技体育人才精准成才的目标,以精准引领和精准驱动为动力,将精准选材、精准培养、精准训练、精准教育、精准保障等贯穿运动员从“进口”到“出口”的各个培养阶段。需要说明的是,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存在“选”和“育”之间的矛盾,顶级运动员从选材、培养到成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有其必然性,也有一定偶然性。从系统论角度而言,运动员选材与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是由多要素、多维度交互叠加而成的复合体,其中运动员选材、训练、竞赛、教育、保障等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各个要素难以独立存在和发挥作用,也并非各个环节叠加起来就一定能产生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并且,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成才除了受自身先天条件影响外,还受外界环境、比赛氛围、训练手段、参赛方式等多个因素制约,运动员的夺冠和成才存在诸多特殊性和偶然性,且不同运动项目有着特有的运动训练和发展规律,可能难以统一对所有运动员实施精准化培养,尤其对于一些特殊的“天才”运动员更难以实现对其整个培养过程的精准化控制。

基于优秀运动员培养的现实和过程要素考量,本文对运动员的培养过程进行分解,主要聚焦选材、训练、教育、保障、培养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分类谋划提升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水平的实践策略(图3)。本文涉及的精准化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提出的一种新理念、新目标,是围绕运动员选材、训练、教育、保障、培养等关键环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其目的在于聚焦运动员培养的重点领域,对现有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和核心要素进行优化,而对于运动员培养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机理、驱动机制以及一些特殊运动员成才的典范方式等暂不做讨论。提出精准化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各级系统在这一新理念引领下更好地完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立足培养的重点环节,优化运动员选材、培养、训练、保障和教育等各项重点工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提供一些新思路。

4.1 精准实现竞技体育人才的科学化识别

人才识别是开启竞技体育人才选拔的第一步,也是实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训练、竞赛、教育等环节的基础,识别的最终目的是发现具备潜力的运动员。通过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理、兴趣等实施综合测评,精准实现竞技体育人才的科学识别。

一是强化运动员识别的数据驱动,精细化人才培养的要素指标。①设计个性化、专项化的身体功能测试标准。细化不同项目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要素指标,科学分析运动员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基本素质,对比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基本技术动作、技术组合、技术创新等,评估运动员对比赛场景、团队战术、技术运用等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为科学精准选材提供依据。②实施“生物-心理-社会”精细化调控。构建不同项目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据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全方位数字化监测,如各类传感器、智能设备、大数据分析等,通过数据驱动竞技体育人才的科学化识别。③全方位评估运动员综合素质。不仅测评运动员的竞技成绩,还要测评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品德情操、团队合作等素质,考量运动员不同阶段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为不同项目运动员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推动运动员在竞技能力、团队精神、道德品质等方面全面提升。

二是打造运动员不同成长阶段的个性化选拔方案,构建人才分层选拔体系。①科学调整不同运动员成长档案,开展针对运动员基本素质与潜力的基层选拔[18],即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训练态度、进步速度等基本条件,综合分析运动员成才的潜在空间。②分层选拔优秀运动员进入后备人才序列,围绕不同项目运动梯队建设需要,关注不同项目运动员在技能提升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表现,评估不同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战术理解、技能板块的提升潜力等,观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把对精神、意志、心理和作风的锤炼融入不同水平运动员选材指标。③关注运动员实战经验与综合表现。运用大数据技术评估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的表现,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综合因素,选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运动员。

三是引入多元化动态互馈选拔方式,科学优化运动员选拔环节。①定期评估运动员训练状况,动态跟踪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优势和短板问题,科学考量运动员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情况,为不同项目提供个性化选拔方案。②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选拔策略,结合运动员的实际表现动态优化选拔标准,尤其要关注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分类打造不同项目运动员选拔“冠军模型”,实现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精准筛选。③优化人才选拔反馈机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主要包括:训练成果反馈,即分析运动员的训练实际效益,为教练员提供改进的依据;比赛表现反馈,即总结运动员的比赛表现,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心理辅导反馈,即针对运动员的心理状况提供反馈,为个性化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4.2 精准推动竞技体育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资源,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社会化程度、大众普及程度以及竞技运动水平等,建立体育、教育、俱乐部、家庭等多元投入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利用不同主体的优势精准提升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竞技比赛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是打造运动员不同成长阶段的个性化学训融合方案。实施全过程数字监测,对运动员启蒙期、提升期、夺冠期各阶段的输送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全面评估不同项目运动员特点,分类实施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估、技能水平评估和心理素质评估,为运动员制定个性化学习和训练计划。包括:精准设计训练内容,针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特点,设计适应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计划;精准设定训练强度,根据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承受能力,确定合适的训练强度;精准调控训练分期,结合不同成长阶段运动员的参赛任务,分类设定训练周期,积累有效训练效果。要结合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使其更加贴合运动员实际需求。主要包括:优化训练目标,使其与不同水平运动员的发展方向一致;丰富训练方法,通过动态调整训练方法提高训练实效;强化心理辅导,提升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韧性调节能力。

二是围绕运动员不同成长阶段实施多元化教育。针对不同性别、项群、年龄的青少年做好规划,采用多周期模式提高文化教育科学性。一方面,提升体教融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综合效能。建议体育系统广泛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利用学校科研成果和教学资源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主要包括:资源共享,即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优质资源为运动员提供训练条件;合作研究,即通过开展运动训练、竞技表现等科学研究,为运动训练和竞赛参与提供理论支持;成果应用,即通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运动训练和比赛,科学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精准提升运动员文化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为运动员匹配丰富多元的文化课程,加强运动员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培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三是加强不同项目运动员训练参赛适应性调控。顺应运动训练模式的数字化趋势,科学分析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参赛指标和竞技能力的关系。一方面,培养运动员大赛适应能力。定期组织多样性模拟比赛,让运动员在训练中体验比赛氛围,使运动员熟悉比赛流程、规则以及场地环境,提高比赛突发情况的应对和临场发挥能力。另一方面,提高运动员训练参赛科学性,锻炼运动员在不同竞赛环境下的适应性。丰富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比赛体系,将“以赛促练、以赛代练、赛练结合”的科学训练理念融入各阶段,引导不同项目运动员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竞赛环境,通过视频回放、数据共享等总结经验教训,以便运动员及时调整技战术,提升比赛应变适应能力。

4.3 精准开展竞技体育人才的程序化训练

程序化训练是提升运动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要结合不同阶段运动员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创新训练理念、丰富训练手段、调控训练过程、评估训练效果和提升训练效益,精准开展竞技体育人才的程序化训练和科学化参赛。

一是制定科学训练计划是实现精准训练的前提。强调以人为本的训练驱动,充分考虑运动员个性开展因材施训,根据运动项目规律、运动员特点、运动训练阶段,科学安排负荷强度和负荷量。①分类制定训练目标和计划。根据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技术、身体素质、比赛要求等因素,确定每个训练周期的具体训练目标和计划,在训练计划中明确各项训练内容和重点。②精准调配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根据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结合训练分期和参赛节奏动态调控训练内容和难度,以保证训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③细化训练实施计划。包括训练要素、方法、训练量和强度等,建立运动训练动态评估体系,定期对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实现动态调整训练计划和提高训练效果。

二是实施科技赋能、科技引领是实现精准训练的关键。一方面,面向国际运动训练前沿技术,分析不同项目世界冠军的夺冠模型和训练标准,对标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成才要素构建我国运动员的成长成才模型。深入挖掘我国优势项目的成功经验,推广和创新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等项目的训练方法,如经典与板块训练分期方法、体能训练新方法、虚拟现实训练法等,针对不同项目运动员分类实施个性化训练。另一方面,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评估。通过数据驱动精准监控运动员训练状态,为教练员制定更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各级运动队要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协同研究运动员生理、生化、心理等方面的规律,不断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法。

三是打造高精尖复合型团队是实现精准训练的保障。以整合分期新思路打造智识多元、协同作战的训练智囊团。①提升教练员专业素养。从不同项目教练员的专业知识、职业操守、训练经验和训练成果等,结合精准化人才培养要求开展常态化教练员培训,如定期组织教练员专业能力交流活动、举办教练员论坛和讲座、加强教练员训练质量督导和评估等[19],常态化提升不同项目教练员的专业素养,使其胜任运动员精准化训练的要求。②建立针对精准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需要的复合型训练团队,根据不同项目、不同阶段运动员需要,分类打造个性化、精准化的复合型团队工作模式,健全适应运动员多元要求的训练、科研、医疗、管理、保障一体化服务体系,解决不同阶段运动员训练参赛的关键问题。

4.4 精准实施竞技体育人才的长效化教育

尊重体育和教育规律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打造符合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育人体系,分类筑牢不同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促使运动员文化学习与竞技训练兼修并行,从而有效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一是建立不同项目运动员文化教育区别对待机制。围绕运动员成长的全周期教育做好顶层设计,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的特征,建立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区别对待机制,从不同地域、不同项群运动员训练和身心特征出发,实施因材施教、因项施教。根据运动员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课程计划,建立符合不同阶段运动员特点的弹性学制,开发和设置适合不同项目竞技体育人才的课程,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分类提升针对不同运动员的课堂效益。尽快建立不同项目运动员进入高校、科研院所等学习深造政策,结合不同项目运动员采用多元教学手段,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从而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升文化教育效果。

二是精准配置体育、教育、社会、俱乐部等多元优质资源。加强体育和教育部门资源整合,引导运动项目特色学校、业余体校、社会俱乐部等教育资源结合,探索适应不同运动员的灵活性教育策略,为文化教育和训练竞赛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建议体育、教育部门联合编写符合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等,开发适应不同阶段运动员的精品课程,为运动员提供先进的教学材料和学习工具,确保运动员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体系,满足运动员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需求。体育部门可以选择性地与一些社会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借助网络课程、远程教育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运动员的学习渠道,为不同项目运动员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实现运动员文化教育资源共享。

三是开展运动员文化教育成效多维综合评价。综合考量运动员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文化教育情况,统筹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大赛参与、竞技成绩的关系,建立适合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多维评价体系,打造以项目为中心的集聚型科学训练基地。建议体育部门协同教育、社会、学校、家长、教练员等不同主体,开展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多元动态评价,为不同项目运动员制定多元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过程公平、公正。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为运动员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文化教育资源。

4.5 精准提供竞技体育人才的体系化保障

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要匹配训练、心理、科研、医疗、管理等一体化保障体系,健全适应不同项目、不同水平运动员的保障机制,建立不同项目运动员个性化保障团队,从而增强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保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长效化培养。

一是精准打造运动员多样性医疗保障服务。引导现代医学技术和高科技手段介入运动员训练康复,提升运动员防伤和损伤恢复能力。一方面,为不同项目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医学服务,涵盖运动损伤的预防、诊断和康复等多个方面,保障运动员在面临不同类型运动损伤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为不同阶段运动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运动员潜在身体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另一方面,动态监测运动员健康状况,精准制定不同项目的科学饮食计划并加强营养指导,为运动员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降低运动员受伤风险,确保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

二是精准提升运动员多元化生活保障水平。全面升级运动训练保障的服务模式,建议各运动队积极营造有利于运动员发挥潜力的生活环境,针对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分类提供治疗、休闲、娱乐、食宿、康复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以满足不同运动员训练和生活需求,确保运动员训练、参赛后及时得到休息和恢复[20]。此外,要精准提升运动队团队文化,增强运动队团队文化凝聚力,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团队文化活动,鼓励不同项目运动员之间的交流,分类引导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发挥团队协作优势。

三是精准设计不同运动员的心理保障方案。加强运动员心理韧性和心理调节的科学引导,关注不同水平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分类提升运动员面对压力时的心理调适能力,为运动员参加重大赛事提供支持。建议运动队结合心理研究机构,定期开展运动员心理辅导服务,注重培养运动员以韧性为核心的意志品质,帮助不同项目运动员尽快适应赛场环境、提高心理素质、克服赛场压力。强化不同项目运动员心理韧性教育,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讲座、研讨等形式,针对不同水平运动员实施多元心理调节,帮助运动员在参赛重点领域和关键时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四是精准制定运动员退役安置保障政策。精细化、科学化调控运动员的“出口”,引导退役运动员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优化不同层次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办法,针对不同项目优秀退役运动员打造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为运动员提供多样化文化教育和职业转型培训,提升运动员的职业素养和生活技能,为退役运动员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个性化保障。此外,建议尽快完善不同项目运动员保险机制,为不同水平的运动员提供伤残保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优抚政策,从而提高优秀退役运动员的生活保障水平。

5 结束语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关系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发展阶段,面临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目标和人口红利下滑的形势,要构建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将精准化理念融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精准引领和精准驱动为动力,从精准识别、精准培养、精准训练、精准教育、精准保障等方面推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化创新。要推动全面评估、分层选拔的精准识别,开展因材施教、个性塑造的精准培养,组织科学训练、数据驱动的精准训练,实施资源整合、课程跟踪的精准教育,形成个性化、差异化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体系,为探索以运动员成才为中心的人才红利提供借鉴,为推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竞技精准运动员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