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贝尔奖视野看国际人才发展

2023-11-25 12:20迟倩颖
留学 2023年22期
关键词:诺奖科学家德国

文_迟倩颖

诺贝尔奖(以下简称“诺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1895 年的遗嘱而设立的,包括了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六个奖项。在新的一年诺奖公布获奖名单后,那些诺奖背后的教育观再次引发讨论。作为代表全球突破性成就、表彰顶端人才和他们贡献的最著名奖项,诺奖一直以来都是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程度的标杆。纵览历年诺奖获得者个人履历,可以看出他们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绝大多数都有国外留学或在各国名校的任教经历。可以说,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名校的教育思想对世界顶尖人才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视野有着非凡的影响,也为后人提供了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的机会,鼓舞他们持续在科研和学术领域精益求精。

国际顶端人才分布现状

诺奖获得总数国家榜单。从1901 年到2023 年,这项崇高的荣誉已经颁发了621次,共授予965 位个人和27 个组织。美国、英国、加拿大这三个国家因其几座“学术大山”——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经济学,收获诺奖数量可观。其中,美国可谓是诺奖的“顶流”,近122 年中有超过400 人获奖,美国东部、西部的知名大学,都能找到诺奖获得者的足迹;英国紧随其后,获奖者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德国位居第三,有112 位获奖者。相较而言,加拿大只有27 位获奖者,但近十年都是物理学奖,20 世纪90 年代在经济学和化学生物领域也成绩卓越,科研贡献非常大。

诺奖获得校友数量榜单。全球范围内,美国的常青藤大学因其浓厚的科研氛围及自由的学术环境,为更多获奖者提供了坚实保障。据维基百科统计,1901 年至2020 年,诺贝尔奖校友数量最多的大学排名TOP30中,有2/3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以161 位得奖者遥遥领先榜单,洛克菲勒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虽不是QS 世界大学排名靠前的学校,但诺奖获得数量引人注目;英国剑桥大学位居榜单第2 位,有121 人获奖;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有57 位获奖者,位列榜单第13 位。美国共有21 所院校跻身TOP30,其他还包括英国大学4 所、德国大学4 所、法国大学1 所、丹麦大学1 所、瑞士大学1 所。在亚洲国家中,日本表现突出,截至2021年,包括外籍日本人在内,诺奖获得者一共28 名,获奖人数最多的三所大学分别是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学;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在 2022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并不高,但创造出8 名诺奖获得者的惊喜成绩。

诺奖效应下的院校学术氛围

斯坦福大学博士石毓智曾说:“评价一所大学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毕业生中获得诺贝尔奖等国际顶级奖项的人数。”从某种程度来看,诺贝尔奖数量可以反映学校在某个方面的实力及学术氛围。据诺奖获得校友数量TOP30 榜单,除了遥遥领先的美国,德国的院校数量与英国持平。2021 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两位获奖者毕业于德国院校,2023 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教授费伦茨·克劳斯被授予物理学奖。德国许多大学在世界排名中虽然并不靠前,在专业领域的成就却十分耀眼,比如德国理工大学联盟,被誉为欧洲理工院校的常春藤,是科研实力的代名词,微软每年在德国要从中录取大量的学生。在德国留学的学生,学费成本也不高,德国的公立大学每年只需3000 欧的学费(约2.4 万人民币)左右,有些州大学都是免学费的,但有部分特殊的专业是需要收取学费的,例如法学、工商管理或公共管理,收费的项目也代表了该学校侧重的领域方向,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再以美国高校为例,洛克菲勒大学由于不属于综合大学,在最新发布的2024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依然看不到它的身影,但校友榜单中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数量仅次于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由此可知这所大学在生物医学领域应该是有一定实力的,许多该领域的重大突破皆在该校诞生。明尼苏达大学的校友也是赫赫有名,目前有29 位诺贝尔奖得主,1 位前美国首席大法官,2 位前美国副总统以及多位名列《财富》美国500 强的企业巨子,许多世界顶尖的技术和发明都是来自这所大学:飞行记录器(黑匣子)、可收取式汽车安全带、心脏起搏器、心肺呼吸器等,在这些专业领域明尼苏达大学具有绝对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

近五年诺奖主要领域成果发展

化学奖。2019 年,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教授和日本化学家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作出卓越贡献;2020 年,法国和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2021 年,德国和美国科学家“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有重要贡献;2022 年,美国、丹麦科学家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2023 年,美国、俄罗斯教授“发现和开发了量子点”。

物理学奖。2019 年,美国科学家在物理宇宙学领域有了理论性发现,瑞士科学家发现了围绕其他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2020 年,英国、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宇宙中最奇异的现象之一——黑洞。2021 年,来自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科学家对复杂物理系统的理解作出开创性贡献。2022 年,法国、美国以及奥地利科学家用纠缠光子进行实验,建立了贝尔不等式的违反,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的先河。2023 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国量子光学研究所和瑞典隆德大学的3 位教授在产生阿秒光脉冲以研究物质中电子动力学的实验方法方面作出贡献。

经济学奖。2019 年,美国的经济学家在减轻全球贫困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2020年,美国经济学家因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拍卖形式的发明而获奖。2021 年,加拿大经济学家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作出贡献,哈佛大学经济学院的著名计量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劳动经济学家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论作出贡献。202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宏观和金融领域,得主为美联储三位前主席,以表彰他们在银行和金融危机领域的研究。2023 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发现了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背后的关键因素。

生理学或医学奖。2019 年,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的三位科学家,为人类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机体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基础。2020 年,美国及英国科学家发现丙肝病毒而获奖。2021年,加州旧金山大学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教授利用辣椒素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上对热做出反应的感应器;法国科学家利用压力敏感细胞发现了一种对皮肤和内部器官的机械刺激作出反应的新型感应器。2022年,发现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瑞典遗传学家突破性地为现代人类早已灭绝的近亲——尼安德特人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发现这些现已灭绝的古人类向智人进行了基因转移。2023 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核苷酸基修饰,从而开发出有效的mRNA 疫苗。

一直以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学术氛围及独立的科学体制都是培育诺奖的土壤。诺奖的“校友”光环和名校资源对学生做出留学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却不是其成长成才的决定因素,目前获得诺奖数量最多的大学在教育上都十分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的研究和创新潜能,这对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各国名校也已经发展成为合作研究的“温室”,高校为科学研究的合作提供着坚强的后盾,例如在2020 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查尔斯·M.赖斯(Charles M.Rice)是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也是现任洛克菲勒大学教授、洛克菲勒大学病毒学和传染病实验室的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是丙型肝炎病毒。在学科日趋细化与分化的情境下,科学研究与学术研究中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于1972 年提取出青蒿素,于2015 年才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诚然,很多发明或发现对人类有巨大积极贡献,却需要脚踏实地、沉心做事、默默耕耘很长时间才得以证明,这种为全球人类社会发展躬身力行的科学家精神,对国际人才发展的价值和影响才是真正不可估量的。

猜你喜欢
诺奖科学家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聚焦诺奖
假如我是科学家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德国弃煤的烦恼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