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志慧
(中国药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党历来重视历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不乏党史、革命史的身影,2005 年更是确立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的地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有成熟的历史学学科和中共党史学科作为支撑,近年来更与新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互促互进。这些学科的科研产出丰富着历史知识的宝库。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属性要求教学中必须以政治性、价值性为指引和目标,以知识性增强价值性引导力,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否科学、有机,对思政课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主要有三次演化,先是“85 方案”和“98 方案”的“两课”课程体系,其中,历史教育课程地位较弱甚至被忽略。2005 年,思政课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性调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概括了原“两课”课程,其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分别简称“马原”“毛概”“纲要”“道法”),此即“05 方案”。近年来,高校思政课课程虽略有调整,但仍沿用“05 方案”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05 方案”对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完善突出地体现在设置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学者提到,“在上报党中央研究的课程方案中,并没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但是党中央充分重视了历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研究新的课程设置时正式提出”设置该课程,把社会历史发展和理论历史发展这两个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统一,构成了较为全面的历史教育课程体系。[1]
课程体系的调整与优化,当然是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导效果为指向的,价值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纲要”课程作为思政课的主干课之一,价值性是其必然属性。其作用在于提供史实基础,阐释历史发展脉络,为理论提供历史实践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2]。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基于感性认识基础上提升出来的理性认识。通过“纲要”课教学,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屈辱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实践全景展现出来,能够更好地向大学生呈现历史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能更好地为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行提供实实在在的证据,而不是流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从而提高价值导向的实效性,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功能。
理论观念的价值性要被心悦诚服地接受、认同和内化,就必须基于知识性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3]高校学生价值观塑造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让他们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内在根据。“05 方案”中设置“纲要”课,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知识性和科学性。
从“中国革命史”到“纲要”课的调整,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更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下取得了建设上的伟大成就,单纯的革命史不足以涵盖历史发展脉络,这体现了历史纵向发展上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是出于横向比较而体现出的知识性,把革命史和建设史放在近现代国际秩序演变与国内政治社会变迁的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中,与国内外各种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方案博弈比较斗争中,去阐释历史和人民何以作出了“四个选择”。
“纲要”课能提供可信的科学知识,是基于有相关的成熟学科支撑。“纲要”课在刚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之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还没有对应的学科,在学科上它起先是依托于历史学类中国史一级学科下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它以历史事实的说服力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此外,纲要课教学所涵盖的知识内容,还与政治学的“中共党史”二级学科(现与党建合并升级为“中共党史党建”)有交叉。到2008 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又增设了与之相匹配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逐渐形成成熟的学科体系。
由此,为“纲要”课教学直接提供知识支撑的学科已有三门。尽管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一级学科,但却都遵循着历史学的基本属性。[4]以曾经常受“政治斗争需要而得出结论”影响的中共党史学科为例,其学术性发展也越来越回归到遵循历史学探寻历史真相的基本规范,“求历史本原之真,务搜集考证之实;求历史情节之真, 务分析研究之实;求历史发展规律之真,务党史资政育人之实”[5],通过充分占有和审慎分析第一手资料,对党史上一些有争议的重大事件、重大人物作出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历史学的求真为政治上的价值导向提供了根基。
恩格斯曾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6]。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遵循历史学科学术规范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党建”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学科作为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无疑具有坚实的知识性基础和知识载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属性,指向是价值性的,载体是知识性的,是政治课与历史课的结合体,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以历史知识之真实现价值传导之效。从作为思政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之一角度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价值性自是题中之义。从该课程依托的相关学科提供的知识上来说,也是与价值性相统一的。“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自不用说,历史学科之下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其指导思想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史学研究,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焦点问题,也以时代和国家的需求为导向,遵循着国家到地方各级社科基金和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引导,与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在内容是互通的,或者说更具广阔性。而后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越来越回归到史学的方法上去,只是研究内容更为聚焦,可以看作是从史学里延展出来的“专门史”,或者说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正所谓“没有政治科学的历史无果,没有历史科学的政治无根”[7],“党的立场同尊重历史事实、追求历史真理的科学立场从根本上说是完全一致的”,这些学科是“站在党的立场写历史和站在科学立场写历史的统一”。[8]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出价值观引导功能,须建立在强有力的知识支撑基础上。科学研究是发现知识产生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科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载体。因此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重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以开放性、融合性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协同创新,为教师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教师的全面成长。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思政课教师,要尽快找准定位,处理好学科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升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的能力,履行好以知识性引领价值性的育人职责。
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仍在摸索阶段的背景下,“纲要”课的教学师资大部分来自“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相对较弱,而且教师在学术训练阶段,往往会专精于某一领域,而对全局及研究方向以外的领域生疏。因此,他们在成为思政课教师之时,需要对相关学科进行宏观把握和再认识。
一方面,教师要处理好“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还不太成熟,其学科属性、方法、边界和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仍处于探索和讨论中[9],因此它不应自我封闭成一座“孤岛”,而应与相关学科协同起来。以跨学科的思维,保持史学研究方法的底色,以“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依托,结合“中共党史”的政治学方法,加以升华,着重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性与主流性、宏观性与整体性、民族性与阶级性、革命性与斗争性等理论性问题进行研究[10],应成为“纲要”课教师应有的学科态度,以尽可能多地为“纲要”课程提供既广博又精专又有理论价值指向性的知识,增强课程教学的思政效果。
另一方面,要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中加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生命力和说服力,需要由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建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设置就是要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之间理论和历史的逻辑关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纲要课教师明确“基本问题”学科研究的边界,去发掘和产出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知识。
“纲要”课要在全球化、长时段和宽视野的历史脉络中理解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的时代背景、发展规律和历史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人微观的研究方向中走出来,打开视野,做好与历史相关的学科之间知识体系贯通,做好与马理论学科之间的学理贯通,在对相关学科整体性把握基础上,在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间融会贯通,提升对近现代历史的解释力和学术境界,把握住“纲要”课教学的知识素材。
要适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对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升获取知识能力,还需要保持对价值导向的关注和敏感性,以更好地形成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1. 发挥好“纲要”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道法”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纲要”课教学中可以设置“以‘青年’引领青年”专题[11],教师通过讲解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人物如谭嗣同、孙中山、秋瑾、毛泽东、周恩来等的青年时代,尤其是他们在青年时代的困惑与选择,让学生了解青年时期选择的人生目的和人生道路在实现人生价值中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青年群体,如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留欧学生群体,辛亥革命前后的留日学生群体,20 世纪20 年代的留法、留苏学生群体如何探索救国的道路,引导学生加深对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认识,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白要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成就自我。
在“马原”课与“纲要”课之间的贯通方面,教师须了解前者是从理论高度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方法和原则,那么这些立场方法原则的科学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教师带着这个指引开展“纲要”课教学,将其作为内在线索贯穿于革命史的讲授之中,有助于学生在“马原”课上深入理解相关理论。
2. 紧跟时代,及时融入最新的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发扬伟大斗争精神,以该视角为指引,在讲述具体历史事件时候,可以旧问题讲出新道理。比如,关于皖南事变,以往的讲述可能放在国共摩擦、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这个框架里去讲,但是把视角转换到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和应对皖南事变,那就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典范:如何打破国民党封锁消息的意图,揭示出真相,从而获得舆论上的主动和优势;如何以斗争求团结,粉碎国民党消灭新四军的图谋,最终维护团结抗日局面。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化被动为主动,贯彻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坚持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不仅表现出了敢于斗争的气概,更达到了善于斗争的境界。理论与史实的结合,既论证了理论,也丰富了史实的内涵,提升了“纲要”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纲要”课依托于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在以价值性引导为内在属性的思政理论课课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纲要”课教师要跳出自身所学专业束缚,吸收多学科的科研产出,在思政课课程体系中把握教材体系,结合信仰内容体系,转化成教学内容体系,以知识性教学实现价值性引导,实践好“纲要”课教学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