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游
甲骨文 商代金文 周代金文 小 篆 楷 书
甲骨文上“止”(脚)下“凵”(凹坑),指古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一只脚正在往外走,本意是走出去。
简化字“出”形似两座“山”相叠,不见了脚与凹坑。字形虽有所嬗变,却赋予了“出”新的含义……
一重山,两重山,一山又一山,一山高一山……
山挡在门前怎么办?一山压一山是不想让你“出”,可一山叠一山组成汉字时却是一个寓意深刻的“出”字。关键在于你从哪个角度看,是把它当作两重山,还是把它当成一个放大了的、立体的汉字?
“出”的外表是山叠着山,一山比一山高,可“出”的灵魂是一担挑走两座山(“出”中间的一竖上下相通,恰似一扁担)。
不走出去,这两座大山就永远堵在你的家门口,让你一生困在家里,成天望“山山”叹息;
走出去了,这两座大山就被你甩在身后,也不再是两座山了,而成了你走出去的两块山石:一块是“垫脚石”,一块是“铺路石”。
这是对“出”字最完美、最生动的解读。
出,像两座拦路的山,挡住了你远行的路,要想走出这两座山——
或把山一块块搬走,像愚公移山那样,那是毅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或把山一点点挖穿,那是毅力加巧干,也需要一年又一年的拼博;
或将山直接踩在自己脚下,翻越再高的山也只需一天又一天,这是毅力加智慧……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人站在山顶,山就矮小了;人骑在山脊,山就被驯服了。
让整座村庄、城镇走出去,不需费时费力将山一座座搬走,只需将山打开一个个“门”;
让自己走出去,与其“扛”走山,不如让山把自己“扛”走……
怎样的“出”,怎样的你,怎样的人生。
“出”字两座山,山那边的许多美丽风光总是吸引着你,可山山挡着不想让你“出”。
怕山,山在你面前就会高起来;不怕山,山在你面前就会矮下去。
一生怕山惧“出”,一生出不去,一生面前都是山;
一生不怕山、敢于走“出”去,一生面前没有山,都是山的风景、山的传说、山的故事、山的史诗。
“出”,看似两座山,其实不过是站在你面前的兩道虚掩的门,推开它,便是无限风光!
你走出去了,这两座山仍然呆呆地站在原地,不过它对你已经无可奈何了。
山再高、再大,只要你勇于走“出”去,敢把山踩在脚底、抛在身后,它就变矮,变小,变没了。
对别人来说,它还是两座大山;对一辈子也不敢走出大山的人来说,它永远是两座大山。
可对你来说,它已成了为你胜利走出而竖立起的两座无字的巨大“山碑”了……
你会走,山并不会走,山没有腿,它不会撵着你走。你走得越远,它在你身后变得越小,山根本追不上你。
走不出,山永远站在你身前,挡住了你前进的路;
走出去,山永远趴在你身后,只能挡住你后退的路。
在你身前的两座山,是山叠着山的一重又一重的真山;
在你身后的两座山,已变成了“山”叠着“山”的一个大大的汉字:“出”。
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说,“出”字像两个笔架。这是谁留下的用两座山做成的笔架?
不“写”出山一样宏伟的“出”字,配不上“出”这个用两座山做成的笔架。
你这次走出去了,可在你前行的道路上,并非全都一马平川,说不定前面还会有大大小小的两座山拦着你;
你今天走出去了,也并非一劳永逸,也许明天、后天还会遇到山。不断地走出,须不停地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
从走出家门、走出山门、走出县门、走出国门到走出一生,需翻越一生的山,一生都在翻山,一生都敢于把你面前的那些高高低低的拦路的“山”,当作手中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积木,潇洒地摆成自己脚下那一个个新鲜、漂亮的“出”字……
日出,是最绚丽的景色;
出发,是最诱人的开始;
走出,是最灿烂的人生!
(编辑 兔咪/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