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根据。”结合当前时代发展大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分析,不仅需要高校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同样需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思想品质等内在素养的培养。因此,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是基础知识教学平台的搭建或教学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涵盖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故而新时代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需要结合政府、企业,发挥出三者的合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是由美国大学教授赫尔曼·施耐德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实践技能,以此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直接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随着这个观点的提出,美国职业教育学会后来将这种理念定义为产教研合作教育,而其内涵也在不断的实践教育中得到美国职业教育学会的一致认可,即一种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得高校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1.学习式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学校内进行,除了学生日常知识学习之外,还在教育教学中嵌入了实训课程,即通过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促进学生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参与式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就是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和企业高度结合,让学习过理论基础的学生进入相应的企业参与项目比赛、科技活动,在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3.体验式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用真实的体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通过体验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在企业相关项目的参与和完成中,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
不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是知识型人才培养,其核心都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即知行合一。因此,高校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才是需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论证教学的。但是,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少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教学思想上完全以自我为主导,忽视学生主体;教学方式上采用相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创新;教学资源应用上完全以课本知识为核心,缺乏教育教学资源的跨学科有效整合。在这样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得不到体现,学习兴趣也受到抑制,只会按照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被动学习,很少会主动思考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
形成“重理论,轻技能”的人才培养现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架构不合理。当前高校在教职人员的遴选上,门槛相对较低,只要完成了高校教职人员的考核任务,就可以成为高校教职人员,因此造成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架构搭建不合理的情况。其次是部分高校领导忽视学校教职员工的培训工作。在当前,很多学校领导并没有直接参与,或者关注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模式构建和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过分注重培训工作中的实际效益,不合规的培训诉求造成了教师成长的路径缺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已然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求学生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样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造能力、反思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据2020 年高校学生就业数据分析,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多为知识学术型,而企业对人才需求更多的是技能应用型。从相关数据分析中不难发现,高校学生毕业之后,知识学术型人才的就业前景相对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前景不太明朗。简单而言,就是高校更多的是培养知识学术型人才,而市场更多的需求是技能应用型人才。
主要原因为:第一,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没能与政策要求和企业发展需求结合。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化、全面化、合理化的过程,缺乏相关政策、企业发展需求的引领就会陷入“毫无章法”的困局,因为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合理的。第二,校企合作没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校教育和企业发展需求是高度融合的,即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根据企业的核心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当前一些高校并没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只是走走形式。第三,学生的主观意识影响。很多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思考自己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也没有根据知识学习考虑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因此就造成了学生主体与企业客体之间的差异化认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同专业毕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比如市场对文学专业学生的需求是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理科专业学生的需求是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市场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是不同的。但是很多高校在专业结构设置上并没有以市场需求为核心,而是统一设置专业结构,造成了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和市场需求错位的情况发生。
这种情况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二:第一,部分高校顶层设计不符合专业实际结构的搭建与设置,即缺乏对高校专业结构的实践论证;第二,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完美融合的难度大。
产学研一体化的追求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应用型人才的诉求是“知行合一”,所以,从本质上分析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致的。从相关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分析,都涵盖了众多的元素,而影响最大的是政府和社会企业。首先,政府主导可以防止歪风邪气的滋生;其次,可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国家中长期人力需求和相关政策要求。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只有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才能不断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率的提升。整体而言,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府主导、高校培育、社会企业人力架构来源的关系。因此,在产学研一体化视域下构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明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提升高校人才培育效率,才能显示出政府主导的宏观导向作用、高校培育的教育引导作用和社会企业人力架构发展搭建的反导作用。
通识教育指的是普遍存在、对每位学生都有积极影响的教育,比如我们熟知的语文、数学等教育,这些教育并非高校专业教育,而是对每一位学生都有客观要求和实际意义的教育。通识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因此,产学研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需要创新职业发展通识课程体系,不仅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样要重视学生基本素养、内在涵养、思维意识的培养。
在创新高校通识课程上,可以坚持“优劣互补”的思想,针对学术型较强的专业设置理性类通识选修课程,比如地理、数学等课程;针对技能型较强的专业设置文学类通识选修课程,比如音乐、美术等课程。但是在设置通识课程中也需要严格尊重“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思想理念,不能脱离实际,要让学生在通识教育中深谙不同教育类别对自身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弥补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更强的竞争力。
产学研一体化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最基本的诉求是高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无论是“学中做”还是“做中学”方式,最终目标都是将企业发展人才需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去。“学中做”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体,相关企业在高校建设相应的实验实践设施,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应用相应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做中学”主要是以企业为主体,让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在实习中学习知识、领悟知识。这两种方式都符合“产学研一体化”教育的核心思想。
因此在构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高校领导需要和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互联,了解企业的需求,然后针对企业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最终在产学联合中促进高校教育常态化,以高校教育和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为常态。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评价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用和价值的核心关键,不仅可以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效能,同样也能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重要且必要的。可以优化高校教育资源,可以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效率和实践工作的质量,实现符合产学研一体化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上,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政府管理高校制度的合理化。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政府管理所展示出的主要作用是政策要求下的宏观引导,在政府管理高校制度的构建上要合理、合规,严格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需求和相关政策要求,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
第二,学校管理专业教育制度的全面化。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高校管理所显示出的主要作用是专业学习下的客观要求,在学校管理制度的构建上要全面覆盖学校所有专业,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人力培养计划。
第三,教师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客观化。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教师管理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专业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发展,在教师管理教学质量制度的构建上要从教育教学条件、学生学习能力等客观因素进行合理构建。
综上所述,产学研一体化视角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效率、知识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适时而变的求学态度。因此,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思考相应的对策,将产学研一体化理念完全彻底地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以人才培养课程为主阵地,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产学研一体化理念;以校园活动开展为途径,融入产学研一体化理念;细化顶层设计,提升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性,拓展产学研一体化理念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