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琪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和同学的人际关系紧张,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不善于融入集体;容易对他人心存不满,一会儿觉得家人对不起自己,一会儿觉得同学瞧不起自己……种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态,在心理学上称为“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是一种思维模式,它的表现形式为消极、悲观、无助的情绪状态。有此心态的人将自己视为受害者,认为自己的困境和挫折是外部因素造成的,而自己无法控制或改变。这种心态会让人在遇到问题时,更容易陷入自怜自艾的情绪之中,进而降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力。“受害者心态”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群中的心理现象,人群中80%的人或多或少有一点“受害者心态”,如果我们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正陷入这种心态不能自拔,请不要自我否定或“在伤口上撒盐”,别让“受害者心态”影响了人生。
负起成长的“全权责任”
小M同學的爸妈是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从农村来城里的孩子,她一直处于一种很尴尬的教育状态中——外部环境上她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内部环境上她要承受来自城市教育的巨大精神压力,因此小M同学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受害者心态”。她的行为常常比较偏激,容易和人结怨。同学无意间开的一个玩笑,她就觉得对方是在鄙视自己;走廊上和同学一对视,她就认为对方看不起自己。久而久之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她也变得愈发孤僻与自卑。在学业上,她缺乏学习动力,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有着很严重的畏难情绪。
班主任和小M同学多次沟通后,她终于袒露心扉,委屈地说出了心里话:“我爸妈成天只顾着赚钱,对我不管不问,一旦我考得不好,就不分青红皂白地骂我一顿。在学校里也有人嫌弃我穿得破破烂烂的,不爱干净。都是父母的错,为什么要带我来这个陌生城市?我一点也不想在这个学校待着,更不想在家里待着!”
去寻找心理问题的成因会发现,大多数有“受害者心态”的人都是在过往的成长经历中,经受了自身承受不住的伤痛。在小M同学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她父母采取的育儿方式中,“专断型”和“放任型”占主导地位。父母对她的惩罚粗暴严厉,让她难以感到温暖,同时父母对她平时的行为又不管控,长此以往她出现畏缩、不自信的个性缺陷和善于外向归因(又称“情境归因”或“外部归因”)的错误归因习惯都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小M同学想要走出“心态沼泽地”,第一步,要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重新树立自信心。比如小M同学被同学嫌弃不爱干净,为何不从保持整洁、讲卫生开始做出改变呢?在仪表仪容上做到干净大方,那么“美誉度”“欢迎度”自然会提升。而且做到干净大方也不只是为了赢得同学的欢迎,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第二步,向内归因,学会感恩,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果个体总是带着“受害者”的身份去看待问题,就很容易就陷入“不用负责、不用行动”的心态之中,让很多机会白白浪费掉。小M同学的父母带她跨区域上学,其实是人生旅途中难能可贵的经历。这样的人生经历可以让人锻炼心智、开阔视野。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自己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只有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才能锻炼自己的思维、发展能力,有助于个体今后立足于社会、贡献于社会,所以学习与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想明白这个道理后,相信小M同学会负起成长的“全权责任”!
人生需要自己做主
大Z是一名研究生,他和室友的关系不太融洽,因为室友太喜欢抱怨了,常常把生活和学习中的不如意挂在嘴边。一开始,大Z因为还不明情况,听到室友的抱怨后心生同情,给他出主意解决问题。如此几次后大Z发现,室友好像对他人的建议无动于衷,或者只是口头上应允,行为上毫无行动,甚至到后来会一一否定他人的热心建议,并说出成百上千条“此路不通”的大道理,最后结论就是自己“无路可走”。那些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被室友上升到一定“高度”,比如导师给他分配实验室,他下意识地认为那是别的同学选完后剩下给他的,只因为他是最后一个被通知的。慢慢地,大Z见到室友时会产生负面情绪,却又不忍心在同一屋檐下撕破脸,又或者苦恼于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室友减少抱怨。
很明显,大Z的室友身陷于“受害者心态”的深渊,他想跳出来的话需要主动为自己营造一个相互包容、支持的相处氛围。
对于大Z的室友来说,他要试着去拒绝那些内心不愿意做的事。人们往往因为不好意思推辞不愿意做的事而怪罪对方,却忘了你是有选择权的,每个人都是天然的逐利个体,不需要为了面子,“心安理得”地去怪罪他人。拒绝不想做的事情之后会发现身心舒畅,少了很多心理内耗。
他还要试着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寻找自身的优势价值。当一个人开始承认这个世界上很难有十全十美的人、事物时,就懂得了如何不让埋怨与怨恨反噬自己。一个人能直面现实、直面自我力量的缺失,去寻找自己所拥有的部分,是“内核自洽”的体现。
对于大Z来说,如果在尝试过提供帮助却没有正向反馈后,可以试着疏离有“受害者心态”的身边人。这里的疏离不是指绝交,而是浅交。成年人相处的环境与中小学时期不同,中小学生之间的“受害者心态”不会“传染”,但进入社会后,如果周遭充斥着喜欢责怪别人、自我抱怨的人,自己也会陷入这样的“受害者泥潭”,让自己的心态变得脆弱与敏感。
总而言之,倘若你身边的人有“受害者心态”,可以尝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克服“亚健康心理”;倘若你自己有“受害者心态”,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更有力量的人。扮演“弱者”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关注”和“补偿”,穿上“弱者”的保护壳可能暂时起到细微的保护作用,却会让我们逃避自己注定要面对的人生,一次次错过亲手塑造自主人生的机会,所以别让“受害者心态”影响你的人生,你的人生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