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大江北望。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闵行人,怎会想到62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次水利工程,成就了如今的大上海,而这也是由闵行区委宣传部指导、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出品、上海上艺戏剧社制作的闵行本土历史题材话剧《大江北望》所传递的核心内容。
620年前的1403年,即明永乐元年,地处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和嘉兴地区连降暴雨,由于这一片地区地势低洼,而原有的水利设施既不合理,又年久失修,致使河道淤塞,海塘损毁,水灾严重。“国家大计半在江南”,江南是国家的财赋重地。永乐皇帝朱棣立即派素以才干著称的前朝元老、时任户部左侍郎的夏原吉,带一干人马,前往灾区治理水患。
领命前来治水的夏原吉,却在上海一带兜兜转转了两个月,也没有实质性进展。原来,现实状况比他想象的要严峻很多——一方面,上海一带自先秦以来就是以“疏通吴淞江,使之东行入海”的方法治水,但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经常是疏通后,过了一两年又堵了。另一方面,水灾反而让当地的利益集团发了国难财,而如果新的治水方案触动了朝廷权贵和地方豪门的既得利益,夏原吉非但乌纱帽不保甚至可能连脑袋都要搬家。
当夏原吉一筹莫展之际,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叶宗行出现了。根据史料记载,叶宗行是松江府上海县鲁家汇叶家行(今闵行区浦江镇)的一位书生,名宗人,字宗行。他不顾自己人微言轻,提出“江浦合流”的方案——其指导思想是“吴淞江不可治,而黄浦可治”,通过拓宽黄浦来排泄太湖之水,减轻吴淞江的压力,改变吴淞江一江排水的局面。
大部分上海人知道“黄浦江”源于“黄歇浦”——战国时楚春申君名为“黄歇”,据说是他开凿了这条“浦”。上海简称“申”,也出自“春申君”。而“浦”则是东西向,在闵行浦江镇这里“拐弯”并成南北向并被拓宽“升级”为如今的“江”,这就是“江浦合流”。
黄浦江替代吴淞江成为太湖泄洪的主要通道,为日后上海港的建立和上海地区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这也是神州大地“一江春水向东流,唯有黄浦向北望”的历史背景。
夏原吉在叶宗行等协助下,制定了庞大的、切实可行的治水工程规划上奏朝廷。明成祖朱棣看到奏章后,很是赞赏,当即批准。并命叶宗行协助夏原吉一起治水。朱棣又指派苏州、松江、嘉兴民夫二十余万人听候夏原吉的调遣。
关于这次治水,《明史纪事本末》上讲“疏上,行之”,《明史·夏原吉传》则说“工毕,水泄,苏、松农田大利”。史书上的记载只有简单几字,却不知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博弈与考量,又有多少甘苦与心酸。在话剧《大江北望》中,官场同僚出于保护各自田地财产和势力范围,不断“腐化”“捧杀”夏原吉。而霸王潮后的生灵涂炭,治水方略改弦更张的多方阻挠等历史场景,也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叶宗行协助夏原吉制订了河道管理制度,将当时设置的测量水位的石标,称作“忧欢石”——当水位升至“忧”时,意味着即将有水患;当水位降至“欢”时,天下太平,是为“忧欢”之解。
在话剧《大江北望》结尾处,当明代的夏原吉和叶宗行治水成功后,台上的场景置换成港口,直接进入新时代。与观众衣着相似的演员,站在舞台上赞叹浦江两岸。因为,正是620年前的“江浦合流”,奠定了如今上海的城市格局。
近日,“第五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徐汇滨江举办。此次展览主题为“共栖”,意在表达“生态”“环境”等耳熟能详的概念从诞生、发展到现今,丰富的整体观和多元性,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为基础,探讨自然与生命如何共栖的思考和想象。展览通过多领域、多学科、多视角的展陈,广泛呈现研究者们、艺术家们和设计师们的探索与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