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血压管理对在职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效果分析*

2023-11-23 06:58仇雪娟岳建伟杨晓敏王子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远程管理血压计达标率

仇雪娟,岳建伟,杨晓敏,王子超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3.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高血压研究所)

TrialRegistrationChines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ChiCTR2100046153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等原因,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根据最新一次调查[2]发现,中国成年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 %,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规范化管理率已达到70.3 %[3],而治疗达标率只有37.6 %[2]。因此为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渗入,互联网医疗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和血压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促使应用市场上出现众多的健康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这些健康程序的应用,使得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联系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既方便了医生对患者家庭血压的监测,也改善了患者的就医途径。过去的实践证明[4-5],远程管理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血压达标率,并提高用药依从性。我们团队先前的研究结果也表明[6-7],基于智能手机APP的远程管理可以提高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中青年人群相较于退休的老年人群来说,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且更倾向从网络渠道获取健康知识,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容易忽视自身的健康状况,该人群的血压管理值得我们去关注。目前,对在职高血压患者采用远程血压管理的研究较少,远程管理模式对在职患者的血压管理效果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探讨该管理模式对在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及分组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招募血压不达标且自愿参与该研究的高血压患者,将自愿购买智能血压计的高血压患者纳入远程管理组(154例),未购买智能血压计的高血压患者纳入常规管理组(92例)。纳入标准:(1)18岁≤年龄≤60岁,且在职;(2)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收缩压≥190 mmHg,或舒张压≤60 mmHg;(2)确诊继发性高血压;(3)已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事件;(4)伴心脏病者,如严重瓣膜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5)严重肝或肾脏疾病[ALT≥正常上限3倍;透析治疗的患者或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30 mL/min,或血肌酐>2.5 mg/dL (>221 mol/L)];(6)恶性肿瘤病史;(7)有持续性房颤或心律失常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8)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生活不能自理。

本研究获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HX-026),在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注册:ChiCTR2100046153;所有治疗和检测均获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干预措施 远程管理组:(1)统一使用具有GPRS功能的脉搏波RBP-9801智能血压计,可以实时上传血压数据,患者智能手机安装APP“高心健康”(患者端),并且为患者安排固定的管理医生。(2)家庭血压测量方法:遵照《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8]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3)由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及家属进行血压测量方法和APP使用的培训,患者及家属在家中自行完成血压测量,智能血压计可将测得的血压即时自动上传至APP的患者端及医生端,医患双方可以随时查看血压数据,而且该APP还可以定时生成血压趋势图,医患双方均可查看。(4)APP具有提醒功能:①医务人员通过APP提醒患者测量血压;②患者血压超过安全范围时有红灯提醒,可提醒患者主动就医;③具有高血压健康知识定期推送功能。此外还具有线上图文咨询功能,患者和医生可以线上沟通。(5)安排固定医务人员定时查看患者血压情况,对未测量血压的患者通过APP或电话提醒测量血压。

常规管理组:采用传统的门诊管理模式,用欧姆龙上臂式血压计进行家庭自测血压,要求患者于就诊前1周测量家庭血压并自行记录,定期到门诊进行复查和随访。

1.3观察指标和随访间期 对所有入组完成基线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病史,体格检查,家族史,生活习惯,化验检查等。随访间期:3个月,6个月。

随访内容:随访前1周的家庭自测血压,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血压达标:根据《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8]家庭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135 mmHg且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85 mmHg为血压达标。血压达标率:血压达标患者数占管理总人数的比例。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打鼾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管理组比较,远程管理组患者年龄更小,患糖尿病的人数更少,但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数更多,受教育程度更高(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2.2管理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的变化 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随着管理时间的延长,常规管理组和远程管理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远程管理组的收缩压下降幅度较大(交互作用均P<0.05)。经过6个月的管理,常规管理组和远程管理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时间比较均P<0.05);远程管理组在降低收缩压方面优于常规管理组(P<0.05),而两组在降低舒张压方面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的比较

2.3管理后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变化 经过3、6个月管理,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均得到提高,且远程管理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比较分]

2.4管理后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变化 管理3个月,远程管理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42.9 %,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29.9 %),(P<0.05);管理6个月,远程管理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50.6 %,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37.0 %)(P<0.05)。见表4。

表4 管理后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的比较[n(%)]

3 讨论

为了提高在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我们对在职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采用了智能手机与智能血压计相结合的远程血压管理模式。管理前两组患者血压均不达标,经过6个月的管理,两组患者的血压均随着管理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且远程管理组患者的SBP的降低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DBP降低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6个月的管理,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分均得到提高,且远程管理组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6个月的管理,远程管理组的血压达标率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智能手机相较传统手机最突出的特点是应用程序,即APP。自21世纪10年代末智能手机问世以来,智能手机的使用一直在迅速地增长[9]。截止到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数量约为全球人口的41.5 %[10]。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2018年智能手机用户约为7亿人,占中国人口的一半[11],智能手机的使用率还在持续地增长。这给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移动医疗使疾病的院内治疗与管理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当中。移动医疗在各种慢性疾病的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有研究表明[12-13],手机APP在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等疾病的协同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家庭自测血压是监测血压的一种有效方式,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医学协会(AHA/AMA)的联合政策声明[14]中强调了家庭自测血压比诊室血压与心血管预后的关系更紧密。远程血压监测是通过手机APP联合智能血压计对家庭血压进行的远程监测,医患双方可以及时获得血压数据和一段时间内血压的变化趋势,医患还可以进行线上沟通,建立了新的诊疗途径。远程血压监测系统在国内外的高血压管理相关研究中均有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明显降低血压,提高血压达标率[15-17]。而且有研究表明[18],家庭远程血压监测更具有成本效益。

本研究在对所有在职患者管理3个月后发现,远程血压管理组在降低SBP,提高用药依从性,以及提高血压达标率的效果优于常规管理组。我们所得出的结果与McManus等[17]和Margolis等[1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两组患者管理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有:(1)医务人员通过定时查看远程管理组患者血压测量情况后督促患者测量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患者的测量惰性;(2)手机APP会在一定时间内自动生成血压趋势图,患者在测量血压后,通过查看血压趋势图,对一段时间内的血压波动情况有所了解,提高了患者控制血压的主动意愿;(3)手机APP会定时将高血压健康知识以图文或视频的方式推送给患者,患者拥有了更多获得相关专业知识的途径,可以了解更多高血压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试验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医生通过手机APP对患者进行了血压测量的督促和健康教育,医患沟通的过程主要呈现出单线模式,患者较少主动联系医生,及时反馈自己的健康状况,这可能是影响在职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原因。后续的试验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医患互动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主动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反馈健康信息给医生。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的观察时间较短,还需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其对远期血压达标率的影响。但我们团队先前对老年高血压远程血压管理的研究发现管理后3、6、9、12、15个月均有血压的明显降低和血压控制率的明显提升[6]。

总之,通过该研究发现,运用远程血压的管理手段可以降低在职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血压达标率。因此我们可以在愿意接受远程管理的在职高血压患者中推广该管理模式,但我们仍需要继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愿和能力。

猜你喜欢
远程管理血压计达标率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GSM-R网络SIM卡远程管理技术方案研究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电子血压计可靠性的讨论与展望
被忽视的远程管理模块
Radmin在服务器远程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