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丹 吴巍巍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群为多发人群,临床上有部分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后会出现偏瘫,而因脑卒中导致的肩关节半脱位是十分常见的症状。有学者统计[1],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主要发生在卒中后的30d 内,是由于患者肩关节的肌肉紧张度下降,使其关节囊松弛,再加之上方锯肌、斜方肌上部不能维持正常的肩胛骨正常位置,最终使肩胛骨出现下垂、下悬等情况,容易导致肩关节半脱位。临床一般认为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病率为60%~73%[2],针对其治疗方法较多,如低频电刺激、神经肌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等,均能发挥治疗作用。目前临床针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多采用肩部肌肉训练、肩关节挤压和肩关节负重等治疗,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效果仍不理想[3]。康复治疗是一种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基于此,本文将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中,并分析临床效果,详情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1 月~2023 年2 月收治的87 例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 例)和观察组(42 例)。观察组患者男23 例,女19 例;年龄54~81 岁,平均年龄(65.16±6.28)岁;体质量指数(BMI)18.9~36.3 kg/m2,平均BMI(24.25±4.42)kg/m2;发病到入院时间0.3~3.8 h,平均发病到入院时间(2.16±0.82)h。对照组患者男21 例,女24 例;年龄53~82 岁,平均年龄(66.18±5.33)岁;BMI 18.7~36.7 kg/m2,平均BMI(25.17±4.35)kg/m2;发病到入院时间0.5~4.0 h,平均发病到入院时间(2.18±0.82)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为脑卒中患者,且出现肩关节半脱位;②年龄均50~85 岁;③入院后常规开展指诊和X 线检查,具有诊断依据;④患者本人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且愿意配合参与研究工作,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1.2.2 排除标准 ①因其他原因导致的肩关节半脱位;②不能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存在严重的精神类疾病;③康复治疗禁忌;④临床资料缺失或不愿意参与研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协助患者摆放功能体位,选择肩胛骨下方垫软枕使肩胛骨向前突出,伸展双上肢肘关节,但避免伸展幅度过大,将其放在枕头上,保证腕关节处于背伸状态,舒展其手指。患侧体位时患侧在下,使患侧上肢向前伸直,手臂前屈,伸直肘关节,前臂向后旋转,掌心向上,对手指进行舒展使其伸直。患侧在上时,伸直上肢,使肩关节向前屈达到90°弯曲,用软枕垫在前臂下,维持其上肢和胸部同等高度[4]。坐立位时在背后垫软枕,使得背部挺直,再使肩部和手臂向前伸展,手可以放在轮椅扶手或桌子上,每间隔2 h 更换一次体位,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功能性电刺激、体外冲击波等相关治疗,5 次/周,持续训练4 周。
1.3.2 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治疗,具体如下。
1.3.2.1 摆放功能位 患者平卧体位时需要在肩胛骨下、肘关节和前臂下放置软枕,维持肩关节向外展,并确保肘关节为伸长体位,旋转前臂指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掌心向上。健侧卧位时使肩胛骨和肩关节充分伸展,并使前臂放置在枕头上,伸展其肘关节,旋转前臂,背伸腕关节和指关节,确保掌心向下,促进其肢体血液回流,减轻水肿。患侧卧位时肩关节尽量向前伸,减轻压迫感,使肘关节伸展,健侧肢体放置在躯干上,使掌心向上,坐位时躯干和地面相垂直,使得躯干左右尽可能对称,在患者前方通过软枕将患肢托起,防止过度下垂[5]。行走或站立时使用肩托固定肩膀,维持肩关节周边组织稳定,防止肩部过度下垂(此环节大致与对照组一致)。
1.3.2.2 被动训练 协助患者选择仰卧体位,可小幅度进行关节松解,协助患者完成肩关节前屈-内收-外展-内旋等相关的动作,应合理控制各个动作的幅度,并保证在活动时轻柔缓慢。坐位时需要一手托住患侧肢体,使其外旋,另一只手放置在肩胛骨下缘内侧,辅助开展外-前-内的活动,最后协助其拍打肩关节,还要按摩肩部周围肌肉,实现对肩关节的刺激。
1.3.2.3 主动训练 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让患者患侧手和健侧手十指交叉,并且患侧的手指在上,通过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举过头顶,然后再使得患侧肢体的关节保持伸直,并向前和向后进行伸展,最后使双侧上肢摆放到腹部,然后指导患者主动耸肩,使其整个肩部耸起。康复医师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臂,辅助性进行推动,完成整个训练。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肩峰-肱骨头间距 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周后的肩峰-肱骨头间距进行统计。
1.4.2 治疗满意度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调查问卷中包含10 项题目,其中3 项关于干预态度,共30 分,3 项关于干预技能,共30 分,4 项关于主观感受和体验,共40 分,合计100 分。分为4 个等级,分别为完全满意(>96 分)、满意(80~96 分)、基本满意(60~79 分)、不满意(<60 分)。满意度=(完全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肩峰-肱骨头间距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峰-肱骨头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和4 周后,观察组患者肩峰-肱骨头间距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肩峰-肱骨头间距比较(,mm)
表2 两组患者肩峰-肱骨头间距比较(,mm)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脑卒中也称脑中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急性脑部血液循环供应障碍,所导致的局限性和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也称为急性脑血管病事件。偏瘫为脑卒中患者脑功能缺损的常见症状[6]。有学者认为[7]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在发病后30 d内可能会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进一步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所以要重视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本研究针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对患者功能位可以保证肢体功能[8]。在康复治疗中积极维持功能体位的一系列护理操作能避免患者肢体发生异常情况,可保护肩关节稳定性,是防止早期运动分离的有效方法,可以维持其韧带的松弛性,避免肌肉紧张和痉挛[9]。在进行康复治疗时,保证肩胛骨处于正确位置,进行主动和被动性康复指导,进一步提高康复进程[10]。康复运动能主动作用于患者的肩部肌肉群,对牵拉反射、关节压缩等形成刺激,进而对其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群张力产生跳动,维持肌肉张力的平衡性,为进一步提高肌肉功能的恢复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促进肩关节的复位[11]。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抑制上肢屈肌痉挛,可使维持屈伸肌的肌肉平衡性,增加机体感觉输入,可以提高自身控制能力,还能防止出现关节粘连等情况,可迅速改善脱位的严重后果和产生的疼痛,为促进关节的稳定性、恢复关节功能奠定基础[12]。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峰-肱骨头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和4 周后,观察组患者肩峰-肱骨头间距分别为(20.44±3.88)、(17.77±3.37)mm,均短于对照组的(22.87±4.35)、(19.70±3.7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通过康复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肩峰-肱骨头间距改善明显,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