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善成小学 沈 燕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以该目标为核心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是当前小学语文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整合零散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知识链,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衔接,达到深度学习单元内容的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最后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单元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整合单元知识内容,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提升单元教学实效和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一方面教师缺乏整体教学意识,缺少对单元知识的整合,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要求,针对性地优化和改进小学语文单元教学。
语文新课标强调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知识基础、语用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思想情感素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单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强调对教材中单元内容进行分析和整合,梳理单元主题,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在落实单元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能力及素养的训练。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单元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由此可见,在语文单元教学中,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训练和提升是其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二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的必然需求。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教学实效,在语文单元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为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提供保障。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以单元为基础,围绕单元主题设置相应的课文教学及写作练习任务,但是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单元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师缺少整体教学意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开展单元教学活动时仍然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逐一开展阅读教学,并未以整体教学思想构建课文之间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没有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在完成单元课文阅读理解后,对单元的主题意义以及主题思想没有深刻认知和理解。
第二,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在语文单元教学中,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主体地位不受重视,仍然以教师为主体,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提升单元教学效果。
第三,对核心素养培养不重视。部分语文教师开展单元教学时以知识灌输为主,以提升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为目标,缺少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导致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未能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发展需求,给予其适当的引导,造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缓慢。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为了有效构建单元内各课时教学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单元整体学习效果,教师应遵循语文教材体系和逻辑,在课前准备阶段对语文教材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深入研究与梳理单元主题,以单元主题串联每篇课文,确保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开展时能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使学生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开展课文学习活动。把握单元主题是开展单元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目标设置的前提,教师要结合单元主题分析教学内容,考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现状,进而明确单元素养培养目标,为单元教学中深度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
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单元内容的分析和梳理,发现本单元设置的几篇课文都是以神话传说为主题,如《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对小学生而言,神话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能够让小学生产生美好的幻想,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设置为“神话传说”,明确单元主题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神话传说”的特点进行简单了解,掌握神话传说具备的一些相同点,如不同的神话传说可能在文章结构上是相同的,或者在故事的逻辑上是相同的,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学生后续的单元课文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完成这些基础准备工作后,还要结合单元主题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单元教学中深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打好基础。
首先,本单元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在完成神话故事阅读后能够简明扼要地复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准确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其次,本单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完成神话故事阅读后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故事续编或改编。最后,本单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通过训练和指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课文是单元教学的主要素材,课文阅读也是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开展单元教学工作时既要注重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创新单元教学模式,也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阅读不仅是学生单元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获取和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以及促进其终身学习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单元文本,在开展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训练。小学生在阅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方法,只是对课文进行通篇捋顺,理解大概内容,按要求背诵经典段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收获一些语言知识,但是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水平较为有限。立足核心素养发展需求,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粗读和精读两种阅读方法,其中粗读是精读的基础,通过粗读大概了解文章体裁、结构以及大概内容,再借助精读全面掌握课文的关键信息,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情感表达方法。教师要带领学生从粗读逐渐过渡到精读,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时,通过分析本单元的内容发现,《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都是有关“爱国”的题材,教师可以将本单元主题设置为“爱国”,引导学生围绕“爱国”主题展开单元学习活动,教师要按照粗读到精读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指导学生逐渐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具体的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第一,课文粗读。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单元主题分析后,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单元内几篇课文的粗读,在粗读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扫清字词障碍,了解每篇课文的大概意思,然后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
第二,课文精读。完成课文粗读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每篇课文进行精读,在精读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准确判断文章体裁、梳理文章结构、掌握文章作者在描写方面使用的技巧和方式、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传递的情感和观点。
第三,阅读收获总结与分享。完成粗读和精读后,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要改变以往由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教学形式,给予学生自主归纳和分享的空间,要求学生紧紧围绕“爱国”这一主题,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包括在语言知识上的收获、思想情感上的收获、学习方法上的收获等,进而使学生在分享的同时将知识、情感、能力融会贯通,不仅让单元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条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形式,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进而在提升语文单元教学效率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中,通过对《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几篇课文的分析,明确本单元主题为“亲情”。在教学中,为了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单元主题分析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共同针对单元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进而统一观点,确定单元主题。明确单元主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的研究,进而制定学习方案,并根据方案中设计的学习流程完成对单元课文的学习。在此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合作探究的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任务,如“对比单元多篇课文,分析课文之间有哪些共同点。”“通过本单元的主题学习,你对‘亲情’有了哪些新的认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一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增加趣味互动环节,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发散学生思维,进而为达到更好的合作探究效果提供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课文的粗读和精读,对探究任务进行交流和探讨,不仅达到了对单元内容的深度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教学评价环节,要认识到教学评价环节对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鼓励学生增强语文学习自信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优化教学评价模式,对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具有重要帮助。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学习先进的评价理念,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环节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整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互动情况及时给予其评价反馈,多采用鼓励式和激励式的评价,如针对准确回答问题以及有良好表现的小组给予表扬和认可,而对相对沉默、互动不积极的小组及时给予鼓励,并适当地降低互动问题的难度,激发各小组参与探究互动的积极性。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结果性评价,该评价环节应该采用多元主体的评价形式,调动学生自主评价和同伴互评的积极性,如在合作探究中自己的表现如何、有哪些收获、同伴的表现如何、在同伴身上学习到了哪些优点等,通过反思、总结、评价、分享,让学生逐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语文水平有准确认知,并对接下来如何提升自身的语言基础及语文核心素养有了基本的方向。这种教学评价模式的实施对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人才发展的需求,也是素质教育深入落实的需求。教师要转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整体教学意识,深入研究与梳理单元知识,并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能脱离单元主题与单元文本,要利用好教学资源,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训练,借助文本素材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语用素养,进而有效提升语文单元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