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2023-11-23 20:45:14公静静赵洪玉
北方牧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嗜血圆环猪舍

公静静,赵洪玉

(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平邑 273300)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 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较为常见, 如果在养殖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制策略以及应对方案, 会对生猪养殖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养殖人员需要加强对这一疾病发生原因的深入性分析, 并且还需要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诊治以及防制方案, 以满足我国现代化养殖行业的发展需求。 当前大多数猪流行病混合感染问题较为突出, 继发性感染增多对后续疾病诊治带来诸多的困难, 在进行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防制的过程中, 养殖人员要选择正确的诊治方法, 将预防意识落实到不同的养殖环节,进一步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带动当地养殖行业的稳定进步。

1 症状

猪圆环病毒引起的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养殖行业中常见的病症, 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的关节炎和脑膜炎等,仔猪为主要的感染对象,其他年龄段的猪也会有被感染的几率, 但是并不会造成死亡,会引发其他的病症。 在发病时,一部分生猪出现了精神状态不良和采食量下降的问题,体温高达40℃左右。 先采取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发病猪逐渐衰弱。 在后期表现为咳嗽,并且一部分生猪出现了衰竭死亡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 猪舍内部的猪陆续出现类似情况,并且有增多的趋势,对养殖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所以,在对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防制过程中, 养殖人员需要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做好异常信息的有效整合,使整体疾病诊治效果能够符合预期的要求。

2 病原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引起猪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病变,往往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死亡率增加等严重后果。 而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则是在猪圆环病毒感染后,细菌“副猪嗜血杆菌”也随之入侵,引起猪体炎症反应,症状更加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病原体的特殊性质,使得人们在对其进行研究和防制时极为艰辛。 猪圆环病毒的核酸序列比较复杂,也有多个血清型,不同的血清型之间交叉感染,让病毒变得更加棘手。 而副猪嗜血杆菌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 其菌体表面有丰富的亲和性受体, 能够黏附于宿主细胞上,让治疗难度增加。

3 诊断

选择正确的方法来完成诊断任务, 首先在诊断过程中要进行的是病原诊断, 要取死猪的肝脾和淋巴结进行病毒检测, 进行多方位的检测,真正的防患于未然。 其次要进行的是抗体检测, 要进行血样取样, 对这一疾病进行抗体检测, 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以及标准完成当前的诊断任务, 防止对猪疾病的治疗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最后,在对病猪进行解剖时,发现猪内部淋巴结出现肿大的情况, 并且肺部和肠道淋巴结最为明显。 呼吸系统中气管内部分泌物和血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纤维物质组织,使肺组织和黏膜发生一定的粘连, 最终会形成囊肿。 在进行病猪体内各种积液无菌采集时,包含了关节积液和腹腔积液的不同的组成部分,在采集之后直接涂在载玻片上, 肺腔积液和心包积液也进行适当的采集, 利用干燥固定的方式进行革兰氏染色实验, 之后配合着显微镜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地观察。 在此过程中看到的形态多样化的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包含了球状和丝状等不同的组成部分,但是大多数为纤维杆菌。

4 治疗与预防

4.1 治疗方案

由于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所产生的后果较为突出,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相关的人员按照以往工作经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 在猪圆环病毒中具有两个血清类型,均为致病性的病毒,并且有较强的传染性以及感染性, 如果猪群一旦受到感染会导致猪的免疫功能持续下降,并且增加了继发辅助嗜血杆菌病入侵的可能,极易造成混合型的感染,导致病情逐渐加重。 在治疗之前需要先对病毒进行筛选, 对症状较轻的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 同时还需注射维生素C。如果猪出现了关节肿大的问题, 可以通过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连续注射3 天,每天1 次。

4.2 预防方法

4.2.1 强化免疫注射

在这一疾病的发生之后, 所产生的后果相对突出,再加上致死率较高,因此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养殖人员加强对预防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日常养殖时定期进行免疫注射,并总结工作经验, 使整体防制方法能够朝着成熟化的趋势而不断地发展,推动整体的防制效果。其次在疫苗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剂量,达到良好的防制效果,这主要是由于这一疾病发生较为复杂并且会引发其他的疾病, 再加上疫苗类型的增多,导致猪群免疫压力过大,疫苗的广泛使用也改变了病毒的生存环境,原有的免疫剂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利用需要了, 为了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实际免疫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地确定好免疫的剂量,落实科学化的工作思维,使整体免疫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4.2.2 加强管理

在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防制的过程中加强管理也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养殖人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方法,进一步地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 首先在养殖中,养殖人员需要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健全内部消毒机制,保证猪舍内部的清洁,并且维持基本的干燥通风, 使整体管理效果能够符合预期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养殖人员按照不同的要求以及标准健全当前的消毒管理模式,比如在猪舍门口要放上消毒液,进入猪舍要消毒,每星期要消毒2~3 次。 养殖人员做好全过程巡视,及时发现猪舍内部卫生不良的情况之后,再按照消毒管理要求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保障。其次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饲养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将重点放在减少猪的应激上,在养殖时不随意更换饲料。

猜你喜欢
嗜血圆环猪舍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3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猪业科学(2015年6期)2015-12-26 1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