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峰,胡芳,王福珍,廖思霖,晏子友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2.龙岩市中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表现为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我国及大部分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相关[1]。2022年中华糖尿病学会调查显示,我国20%~40% 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N[2]。DN 已成为目前严重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ACEI/ARB、SGLT2 抑制剂、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等具有心、肾双重保护作用的药物已广泛用于治疗DN,但仍不能完全阻断DN 进展[3-5]。因此,进一步探索DN 发病机制及寻找治疗DN的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中医药治疗DN 疗效肯定,不仅改善患者症状,同时也降低了死亡风险,降低患者费用等优势。中医学中并没有DN 的病名,依据其临床表现可见其归属于“消渴”“肾消”“尿浊”等范畴。基于对DN 疾病特点及临床理解,笔者以“一气周流”为中心,深入探讨DN 病机及防治,希望能为中医治疗DN征提供一些思路。
气是人体最基本物质,正如《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如《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表明气是生命之主宰,有气则生。《灵枢》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谓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脾胃之气是人体最重要的气。“一气周流”出自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一气周流”中“一气”为中气,是机体气机升降枢纽;“周流”指人身之气升降有序,荣周不休;书中曰:“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中气枢转不利则气机失调,阴阳失衡,精血津液失司,百病因此而生。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6-7]。脾土是人体“气化”的根本动力,四象之合不如阴阳,阴阳之和不如中气,脾胃之气是人体脏腑气血流动的枢轴和动力。脾胃之气失常则阴阳失调,机体精津血化生无源,各种疾病将发生。《灵枢》曰:“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水谷之气灌溉滋养全身脏腑。脾胃之气运化的水谷运输全身。《脾胃论》曰:“运化万物,其实一气也……盖胃为水谷之海”[8]。运化滋养脏腑之气为脾胃之气。即人体的气通过脾气的助运自左路上升,浊阴通过胃气帮助自右路沉降,从而在中焦形成升降斡旋。《脾胃论》曰:“内伤脾胃,百病尤生”。脾胃之气损伤,各种疾病将出现。《景岳全书》曰:“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但所贵者,在知气之虚实,及气所从生耳”[9]。可见脾胃之气失司是疾病发生的源头。又如《灵枢》曰:“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胃受损则易发生糖尿病。
基于既往对DN 的临床观察及治疗经验,通过“一气周流”理论,建立“虚→湿、瘀→毒→衰”四期演变的中医DN 病机体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DN 的“虚”以脾胃气虚为发病关键,正如《四圣心源·精华滋生》[6]云:“五脏皆有精……五脏皆有神……五脏皆有血……五脏皆有气……总有土气所化生也。”脾胃气虚,既不能疏散精微,也不能固护精微,蛋白合成减少,尿中蛋白流失,导致血浆白蛋白显著下降,而高血糖、蛋白尿、尿糖等属于精微不散的现象。《素问》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脾虚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生,出现水肿;枢机不利,气不运湿,湿邪内生,湿邪困阻中焦,加重脾胃损伤,恶性循环。《四圣心源》言:“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6],脾胃属于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机体营养物质布散、传输,皆赖于脾胃中焦之枢的功能。脾胃升降失常,导致精微不化,酿为湿浊、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伤寒杂病论》载:“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脾气不运,精微不化,停滞胃中,营卫化生无源,导致气虚血瘀,血脉阻滞。《血证论》曰:“血与水,上下内外,皆相济行,故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10]。水湿同性,“湿病亦及血”,湿最易困阻脾胃,诱导脾胃失常,湿阻气机,皆可导致瘀血。湿瘀聚久成毒,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如血肌酐、炎症等指标升高,毒损肾络,毒损五脏,最终导致蛋白进一步流失,血肌酐升高,进入尿毒症阶段,危及生命。“虚→湿、瘀→毒→衰”是DN病情发展过程。
DN 病机为一气虚损,虚、湿、瘀、毒交织导致机体衰败。沿袭治病求本原则,结合司外揣内之思维,治疗DN 首当培中土,滋先天,正如《三指禅》言:“脾气下陷肾中,土克水而生气泄也”;同时抓住利湿活血驱毒之法。“内外兼顾,标本兼治”治疗原则。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本,属于后天之本;肾藏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医宗必读》言:“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病不生”[11]。脾、肾二脏为生化之源,先天滋后天,后天养先天,生理上互资互养;病理上互相之病。正如《素问》曰:“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脾虚亏虚,传于肾,久则导致肾络微癥,而DN 肾小球硬化,基质增宽,系膜增生属于微癥积范畴。《脾胃论》曰:“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痿。”《医宗必读》载:“肾兼水火,肾安则水不挟肝上犯而凌土湿,火能益土运行而化精微,故肾安则脾愈安也”,脾肾相互影响,脾肾亏虚,精微不固导致尿蛋白流失,精微不化导致血浆白蛋白下降,久病入肾,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脾胃论》曰:“脾胃一病,五脏并乱。”在治疗DN时需调理脾胃,恢复中焦气化,助升降司职,达到后天养先天,助肾元恢复,脾肾同复则蛋白尿不流失,气血生化有源血浆白蛋白升高。《圣济总录》曰:“肾主水,脾胃俱属土,土克水……又脾得水湿之气,土衰不能制之,水气独归于肾,肾虚三焦不泻,经络闭塞,故水气溢于肌肤,传流四肢,所以通身肿也”。故培脾土,助脾运,乃扶正之道。脾气健,清气升,脏腑滋;枢机利,气血畅,津液运。可用人参、党参、白术、黄芪等补气之品,但在临床上常用党参、黄芪补中益气之品,而并非人参;人参补气虽强,然党参、黄芪性温平,DN 多为阴虚、体虚之人,不宜过补,避免出现虚不受补,警示临床用药需多选用性甘平之药,忌大辛大热,以免温燥伤阴。真武汤主之。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可以通过保护细胞线粒体,抗内质网应激,调节细胞自噬等多靶点多途径治疗DN[12]。现代研究表明党参多糖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和炎症反应[13]。
“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上述已论及DN 以湿、瘀、毒病邪内蓄为药。湿邪内生,导致血糖、血肌酐升高;湿邪不化,久则化痰,正如《景岳全书》曰:“痰乃津液之变……水谷所成,浊则为痰”。湿性黏滞,湿阻气机,气血不畅,生痰化瘀。正如《明医杂著》言:“津液者,血之系,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血瘀加重气滞,加重湿阻,导致水、血不畅,水湿蕴结于肾出现血肌酐升高,无尿等症状。《医宗必读》云:“惟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隔,瘀而成痰”,脾虚则湿邪不除,久则酿成痰浊,蓄血为瘀,久则化为湿毒、瘀毒、痰毒,毒损血脉,脏腑则衰竭。正如《神农本草经》曰:“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湿邪内停,可采用散湿、化湿、运湿、燥湿之法,助湿散,鼓湿出,化湿去。常采用“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素问》)法则。临床使用茯苓、泽泻、车前子、大腹皮等利湿之品;现代研究发现茯苓多糖可以降低2 型DN 大鼠蛋白尿,增加血浆白蛋白含量,抑制肾纤维化,保护肾功能的作用[14]。泽泻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迁移、代谢、信号转导、受体激活等生物学过程而抗DN 进展[15]。湿邪久蓄可化热,临床可使用大黄、白花蛇舌草等之品。现代研究发现大黄素可以通过调控miR-21、TGF-β1水平从而降低DN 小鼠蛋白尿水平[16]。湿伏气阻,气滞则脉凝,脉凝则血瘀,正如《灵枢脉》曰:“脉道就会不通;脉道不通,血液就不能周流;血不周流,面色就无光泽。”久病血脉瘀滞,临床上常选用川芎、丹参、红花等之品[17]。现代研究发现,川芎注射液能够提高DN 患者的血流变水平,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丹参可以有效降低DN 大鼠BUN、24 h尿蛋白和Scr 水平,延缓DN 进展[18];红花黄色素可能是通过调PKC/Ras-RafMEK-ERK 通路从而减弱DN炎性损伤和氧化应激损伤[19]。DN临床上病机杂合,变化多端,病情凶险难料。《景岳全书》曰:“盖虚者本乎元气,实者由乎邪气。元气若虚,则虽有邪气不可攻,而邪不能解,则又有不得不攻者,此处最难下手”。对于DN既不可单独祛邪,也不可一味益气,需病证结合,多途径,多靶点联合治疗。
患者,男,56 岁,2020年10月15日初诊。因“血糖升高10 余年,乏力伴下肢水肿1 周”入院,患者平素喜食黏腻,肥甘,平素服用二甲双胍100 mg 2 次/d、西格列汀100 mg 1 次/d 控制血糖,血糖时有波动。近1 周出现乏力加重,下肢水肿,泡沫尿较以前明显增多。刻下:口黏腻,乏力,腹胀,泡沫尿,夜尿多,下肢水肿,大便稀溏,寐欠佳,舌暗,苔白腻,脉沉细。西医诊断:2 型DN;中医诊断:肾消,脾虚不运,湿浊内阻证。组方:黄芪30 g,白术15 g,生地黄10 g,淮山药15 g,山茱萸10 g,茯苓10 g,泽泻10 g,大腹皮10 g、木香10 g,丹参10 g,红花6 g,甘草6 g。每日1剂,一日2次。
服药10 剂后,患者乏力、水肿症状改善,食欲和精神明显改善。服用7 剂后水肿完全消减,精神好抓,食欲可,后患者出院。出院后嘱患者禁食寒凉、辛辣、油腻等之品,监测血糖,保持心情愉快。
按语:本患者长期嗜甜油腻之品,导致脾胃受损,久则导致脾失健运,精微不化,导致血糖时高时低;脾不散精,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脾不运水湿,导致四肢水肿;脾虚则肾不固,导致精微流失,见泡沫尿;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导致精微合成减少,久则导致血浆白蛋白下降,故治疗以健脾益肾、化湿活血为原则,方中黄芪、白术、淮山药益气健脾,生地黄、山茱萸补肾固精;茯苓、泽泻、大腹皮利湿消肿;木香行气宽中,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斡旋中焦土气,助肾精固,促气机畅,达到一气周流,促气血运行。
综上所述,“一气周流”基于脾胃为中心,调节脏腑气机,使全身气血流畅,周而复始。枢机不利,湿、瘀阻滞,久则毒损血脉,邪实正难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脏腑衰败。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认为DN 病机特点可概括为“一气虚损,虚、湿、瘀、毒交织导致机体衰败”,提出“虚→湿、瘀→毒→衰”四期演变的中医辨证体系。从一气周流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及探讨DN 病机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深入一气周流理论及失常致病特点,在DN治疗中仍需结合真实世界病情,以斡旋中焦土气为目的,采用培中土、滋先天治疗基础,脾肾兼顾,结合利湿活血驱毒之法,采用个体化辨证思维,助机体气机恢复周流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