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生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学校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相关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应秉持“健康为先”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终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合作学习被视为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作为体育课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被广大中小学教师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解决大班级授课制与新课程学习方式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应该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应用和总结,以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合作学习的理念,随后在80 年代广受全球关注。我国在80 年代也开始引入合作学习理念,并在90 年代开始在部分学校进行尝试和探索。然而,合作学习在我国真正受到重视和发展还是在21 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得以体现。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习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指的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可以是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合作。
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合作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有助于智力放大,思维共振,提高学习效益,在合作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克服片面,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互相激励,取长补短;还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由泛泛地关注整个班级进步到关注每个小组,进而深入关注到小组中的个人;合作学习大大扩大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发言、表现、相互交流及评价的机会,从而弥补了班级教学制下教学的局限性;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有利于创新,获取更多的收益,得到更好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养成。因此,合作学习在课改后的体育教学中得到大力提倡,并得到广泛使用。
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又称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两个好朋友搭配是典型形式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形式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好朋友关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讲,都是同学关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广播体操、武术教材的复习课,让学生自由组合,互相学习、纠错,最后两人共同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学效果非常好。
小组合作学习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用得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的大班级授课制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关键是怎样进行分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怎样选择小组长,以及小组长如何开展小组活动。下面把常用的分组模式介绍一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方案。
一是稳定分组。即分组后保持较长时间,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划分成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单位。这种分组的特点是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
二是阶段分组。阶段性的小组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在一个教学单元中采用,一旦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有三种分组方式。
第一种是按技能水平分组,其特点是技能相同而爱好不尽相同。例如在乒乓球教学单元中,把会打和初学者分为两个小组,教师用不同的要求对他们上课,使会打者水平提得更高,用时却短,用更多的教学时间来教初学者,使初学者的能力提高更快。
第二种是按爱好相同分组,其特点是爱好相同,技能却不尽相同。例如在球类教学单元中,同时出现篮球、足球和排球,让学生根据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技能和体质都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
第三种是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其特点是体育技能、爱好均不同。这种分组的目的是扩大组内差别,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发挥同学之间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改善了人际关系。
三是灵活分组。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仅在一节课中出现,课后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60 厘米、70 厘米、80 厘米、90 厘米,由低到高。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80 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这种临时性的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使用这种分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随机分组,这种小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例如球类的教学比赛、跳长绳活动等。
全员合作教学 它是指教师在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全体成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一般在教材难度较大的新授课中采用此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和团体学习精神。具体而言,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体育学习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学习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这种教学模式是充分考虑了体育教育学中的集体形成和人际交流的规律性来设计教学过程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集思广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以“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为原则。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观点。
一是合作学习符合青少年在年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上的需求,也符合他们的心理倾向。在小组合作中,个体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具备协作性。这种模式通过一系列的群体活动,为个体提供了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确认、自我表现以及合作创新的环境,同时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是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它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而且同学之间讲心里话,活动中能畅所欲言、心理相容、思想共鸣,对学生而言,来自同学的鼓励与帮助比来自教师的更有效。
三是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合作学习是一种团队行为。在群体活动中,谁也不愿意给自己的团队丢脸,因此,在练习中必然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在合作中同学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受,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同时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相互配合、动作协同、默契合作,学生之间建立起来一种特殊的关系与友谊,这种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良好的个人品质。在教学中,常有个别学生站在旁边观看同学练习而自己却很少参与。通过询问了解他们的想法:“许多练习都很难完成,无法与其他同学相比,心里很难受。”听完学生的话,我将班级的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小组,充分利用小组的力量,通过组内成员间相互交流、沟通与帮助,使有心理负担的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这样,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是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它集合了众人的优势,因此学习效果比较高。如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成功扮演小组中各个“角色”。在集体比赛中,任何一人失误都会导致小组的失利,充分体现了小组中个人的价值、同伴之间的协作帮助,尤其是在竞赛中相互切磋,使他们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五是通过合作学习克服懒惰,实现共同进步。合作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一起独自联系。这样他们会不知道如何合作,会产生参与程度低或不参与的情况,如果完成不好,就会影响其他同学和团队的成绩。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组长检查整个动作,组员分别检查准备姿势、蹬地、团身等动作,并鼓励全组的同学进行练习和讨论。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现。在合作学习中,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成功和创新意识,建立起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学环境。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当前中小学课堂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来看,还存在着理解与执行上一些普遍性问题:未能很好地使用教材,也未能把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指导作用不够;讨论的有效性不高;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课堂的交流与生成不够,学生收获不大。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如何确定小组长,小组长担当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他们各自承担什么样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如何交流,如何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何处理小组活动中出现的意外问题与突发事件,怎样汇报学习成果等,指导学生有组织、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二是不能只重形式,要加强方法的研究,搞好管理。要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不是所有的教材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新授课应采取什么样的合作形式,复习课应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要有针对性地选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多种因素:合作前的准备,时间的设定,内容的选择,人数安排,小组的结构,合作的方式,场地设施的要求,环境条件,课堂纪律的保障,过程的监控、指导,成果的反馈、评估,安全事项等。
三是利用好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同时,应加强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一部分,必须体现达成课程目标的功能。因此,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形式上,也不能停留在单一的目标上。通过合作学习,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下列素质的培养: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尊重他人,建立平等、民主的意识;积极主动配合、协调他人开展活动,有较强的交往能力;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既敢于坚持真理,也勇于修正错误,在完成任务中,敢于创新;锲而不舍、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对集体、对工作、对他人高度负责,不患得患失,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有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精神。
四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差异。承认个体差异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我们一定会发现小组活动中有种种不平衡的现象,如有的人总是抢先发言、争着表现,而有的同学却总是失去机会或默默地坐着。对于种种不平衡的现象,我们要具体研究分析,想出解决的办法,如轮流当组长,对合作的任务提出每个人都要参与的具体明确的要求,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等。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差异。
体育是培养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理想途径,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并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和自我表达能力。同时,体育还可以增进对个体差异的理解。选择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考虑周全,安排妥当,使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出更高的优势,从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