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文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第一幼儿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指引。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其爱国情怀。中华民族在辉煌绵远的中华文明创造过程中,形成了生命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基于此,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第一幼儿园抓住3~6 岁幼儿品德萌芽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的视角,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自然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将爱国教育的知识、情感、意志转化为爱国行为的表达,润物无声地能让爱国的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了解新时代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首先要洞察其丰富内涵与深远意义,回归教育育人的初心,瞄准品德启蒙关键期,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为起点,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幼儿爱家、爱乡、爱祖国的情感,以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提出的“做现代中国人”为育人目的,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提升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文化认同对爱国情感产生起着最为基础与恒久的作用。教师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首先要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其发展历程及内容体系,如科学成就的黄河文明、多维复合的长江文明、勤劳质朴的农耕文明、热烈奔放的草原文明、敢拼会赢的海洋文明、光彩迷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同时,把握其精神内涵,以深厚的文化素养带领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人格、规范行为,萌发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全球化背景中做葆有中国心的“现代中国人”。
建立学习共同体,以研促学 一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培训和学习活动。例如,在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全园教师的在职培训中,通过专家导学、教师自学的形式,引导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内涵与培育导向。二是课程研究中心定期向教师推荐经典阅读书目或组织教师遴选适宜的传统文化绘本,开展读书分享,开展“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立德培元活动,不定期分享如《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栏目内容,以“知”为基础,在定期研训、反思、梳理、凝练与传承优秀经验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甄别能力,使他们在知识学习中进一步丰富对爱国的理性认识。三是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发展水平,结合节日、节气和仪式活动等,研讨并组织贯穿一日生活的多形式游戏与活动,让积极的情感体验、多元的行动表达,强化幼儿与祖国的情感联系,推动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地。教师只有自觉认识时代的要求并积极行动,才能与时代同行并进。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也有一百种爱家、爱乡、爱国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与认同感,应基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学习方式,特别关注活动载体须扎根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且具有游戏性,并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巧妙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
一日生活中渗透 一是环境创设中渗透中国元素之美。充分发挥环境“第三位教师”的教育功能,让传统之美融入日常生活。例如,主题墙面布置的中式对称之美,书香阅览室的古典静雅之美,艺术角民间传统艺术的古朴与鲜明之美,角色区中式茶艺室的惬意雅致之美,剪纸、团扇、青花瓷等用在空间装饰的特色之美,节日节气传统元素营造的氛围之美等,润物无声中让幼儿产生中式美学的情感共鸣。
二是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以生活化和游戏化为原则,在语言活动、故事播报等环节增加爱国教育故事、传统文化故事、儿歌、童谣等,拓展幼儿的认知;自主游戏时间,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如在美工区体验民俗特色艺术、在操作区体验四大发明之造纸术、在表演区以戏剧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英雄人物、故事的理解;将消防员、解放军等榜样形象融入体育游戏的设计,激发幼儿向楷模学习的积极性,在强身健体中培养坚强勇敢、乐于奉献的品德;挖掘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并融入幼儿园体育游戏,促进幼儿运动机能发展的同时,传承与延续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是生活事件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幼儿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小事或大事件中也蕴含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例如,2022 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带来全民冰雪热潮。春季返园后,在幼儿的交谈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吉祥物“冰墩墩”“雪融融”的喜爱,对精彩开幕式的赞叹,对国旗传递、冉冉升起的自豪,对帅气炫酷的空中飞跃的惊叹,对运动员勇往直前、努力拼搏的崇拜,对“一起向未来”的美好向往……为此,教师基于幼儿感兴趣的事件,带领他们进一步了解“绿色、安全、简约”的理念是中国践行做地球生态保护者的初心;感知“一起向未来”,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感受每一位用尽全力拼搏的运动员,都有为国争光的赤诚之心,展现团结、和谐、友爱、拼搏、奋进的中华精神。又如,“热点话题”冰墩墩深入人心,教师在自主游戏活动中,观察到幼儿戴着班级表演区的熊猫头饰,用滑板车当作滑雪工具、玩起滑雪的游戏,自发组队进行“滑雪”比赛,到达终点的时候,和同伴击掌对上“一起向未来”的通关密码。基于此,教师尝试利用生活中的废纸箱、PVC 管等环保废旧材料作为主材,运用传动轴和定滑轮的设计原理,在淡蓝色雪地为背景的卷轴上,呈现滑雪形态的冰墩墩形象。幼儿可以选择一人操作,一手控制方向盘,一手转动卷轴,传动轴带动画面滚动,呈现动态雪景,让冰墩墩躲避障碍物顺利向前“滑雪”;幼儿也可以选择两人游戏,一人控制方向盘、一人转动卷轴,双人配合中,让冰墩墩“滑”向终点。幼儿在游戏操作中感受勇往直前、坚持到底的运动精神,同时促进手眼协调发展、游戏力的激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小种子,在悄悄生根。
四是传统节日中理解与传承中华文化。传统节日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思想与情感,是开展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例如,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在端午节活动中,师幼心手相牵,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折叠粽叶、盛放糯米和红枣、丝线缠角中,用层层粽叶传情,用悠悠粽香表意;插艾叶、菖蒲,制作香包,驱蚊避虫,祈身体健康,在天地四时的轮转交替中,传承先辈与自然共处的智慧;编织五彩绳子,彩线轻缠,将岁岁平安的祝福系于腕上;自选材料、自组龙舟,在振奋的鼓声中,齐心协力;在加油呐喊中,龙舟竞渡。如此,端午节不再是长辈蒲扇轻摇下的悠远传说,而是在福粽飘香、彩绳系腕、龙舟竞“渡”等具身体验中理解、认同和热爱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了“情系端午,赓续文明”。此外,节气文化是天地四时中的中国智慧,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开展节气活动,在故事、歌谣、食育、手工、游戏中自然渗透节气智慧。例如,春分节气,带领幼儿感受立春播种育苗后的喜人长势,走进自然,观察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盎然生机,趁着东风放风筝;聆听故事《小蛋壳》、念着朗朗上口的歌谣《春天开了》;绘制彩蛋、画春牛图、制作手工风筝;玩“春分到,蛋儿竖”的竖蛋游戏等。节气活动,让幼儿意识到生活里有节气,在生活中感知古代农事历法,并在理解与认同中传承节气文化。
主题探究为载体 幼儿对家庭、集体、家乡及祖国初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往往来自直接的感受和体验。因而,主题探究活动的选择应呈现出以儿童为中心的辐射状发展态势的“儿童逻辑”,即对世界的认知始于身边具体的人、事、物,进而辐射到更远的人、事、物。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小孩子今日能爱人,他年就能够爱国。”培养热爱国家的新时代儿童,需要按照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原则,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入手再逐步深入扩展,并通过选取核心概念、基于系列引导性问题设计探索活动,充分支持幼儿用特有的真、善、美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例如,在小班开展“你好,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第一次和老师拥抱、和同伴牵手,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第一次学会大方表达对他人的爱,从而熟悉幼儿园环境,建立安全感,从感受家人的爱延伸到感受集体的爱。又如,在中班开展“我自己”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自己,感受在温暖和爱中成长的自己的变化,感受自己认识与表达更多的内容的能力的增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与更多的节日体验、仪式活动、实践活动,做节日与活动的小主人。再如,在大班幼儿开展“家乡”主题探究活动,带领幼儿了解家乡的物产、建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等,浸润在锦绣山河与丰富文化中,萌发热爱与自豪,产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实践证明,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幼儿真正成为文化的主动传承者,关注身边的事件,提升道德认知,并且有多元的行为表达。
仪式涵育为拓展 仪式活动也是让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在感知与体验中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的重要途径。一是充分利用每周晨会的升旗仪式,向幼儿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的由来等,带领幼儿观看并了解升旗、奏国歌的礼仪,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懂得国旗神圣而不可侵犯,懂得珍惜轮流担任升旗手的宝贵机会,体会担任升旗手的自豪。二是举行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建党百年庆祝会“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国庆节红歌活动“童声嘹亮,唱忆峥嵘岁月”、深港姊妹学校共同喜迎香港回归25 周年系列活动、喜迎党的二十大等活动,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带领幼儿一起了解值得口耳相传的中国历史,了解革命年代人们坚守祖国神圣不可分割,传承爱国、为民、奉献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抉择和热血,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幼儿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荣誉感,与幼儿一起与生命共鸣,种下爱与和平的种子,让爱国教育与文化传承有温度、有情感。三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带领幼感受传统剪纸一手剪刀、一手红纸剪出的喜悦欢畅;向老艺人学搭水袖、走台步及唱腔,感受粤剧的优美韵味;稚嫩的小手跟着大师挥笔写“福”“春”,送出新春吉祥;打陀螺、拔河、踢花键、滚铁环等传统民间游戏,支持幼儿结合当今游戏形式、材料及设施等,大胆尝试古法新玩,拓展游戏趣味性与创新性,守正创新中焕发“非遗”文化的勃勃生机。
建立科学有效的家园社合作共同体,盘整多方资源,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合力,是幼儿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的重要路径之一。幼儿园积极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基于此,幼儿园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引领家长进一步了解开展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初衷与方法,并给予切实可行的指引,如从小从细着手,从日常点滴抓起,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开展“亲子悦读月”活动,充分利用儿童文化资源,发挥贴近幼儿生活且感兴趣的经典文学魅力,讲好中国故事,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以身作则,帮助幼儿养成从小关注时事的好习惯,如冬奥会、亚运会等,并用幼儿能够听懂的方式丰富幼儿的理解,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利用节假日,感受家乡、祖国的风景名胜、人文特色、建设发展等,萌发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与此同时,在当前新媒体融合的时代,更充分利用社会媒介的多重优势,传递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帮助幼儿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协同育人,让爱国主义情怀在幼儿心中牢牢扎根。
总之,有国才有家,有国有家有未来。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实践,坚守育人的立场,坚定不移落实幼儿爱国主义教育、落实文化理解与传承核心素养培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焕发生长力。家国情怀只有在每一位幼儿内心深处深深扎根,幼苗才能生根发芽,向阳生长,长成栋梁!但,不论树影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扎根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