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2023-11-22 07:14买尔旦依米提陈建明阿迪力阿卜拉才仁道尔吉宫昌海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巴州蒙古遗传

买尔旦·依米提,陈建明,阿迪力·阿卜拉,才仁道尔吉,宫昌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畜牧工作站,新疆巴州 841000)

新疆区域蒙古牛的中心产区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主产区在和静、和硕等县。巴州蒙古牛作为地方优良品种,对寒冷和半荒漠草原放牧、半舍饲或全舍饲等条件均有较好的适应性。蒙古牛长期生存在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中,始终保持着纯正的血统和优良的特性,不仅在继承蒙古族传统文化和保护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国家原始优良畜种里珍贵的遗传资源。然而,由于蒙古牛个体较小,经济效益不高,致使纯种蒙古牛分布数量急剧下降,种群数量濒危,加上蒙古牛多年从未更换血统,使得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越来越窄,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终将导致该物种或品种资源的枯竭,因此加强巴州蒙古牛的保护力度,采取有效的保种手段,对于保持物种多样性、丰富育种遗传材料、满足未来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6 年,农业农村部将蒙古牛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20 年1 月份依托《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区建设项目》,新疆巴州畜牧工作站开展了蒙古牛保护工作,目前保护区内核心群纯种蒙古牛达到了800 头,今后一段时间,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方面的任务会越来越重。为有效推进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需统筹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既要按保护等级保护好濒危资源,也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点,利用好区位和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构建“以用促保”的良性机制,实现巴州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

1 巴州蒙古牛概况

1.1 品种形成历史

蒙古牛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品种,原产蒙古高原,曾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青海等省区广泛分布,巴州蒙古牛是地方优良品种,主要分布于各县(市)中心产区在和静、和硕等县,长期生长繁殖于新疆地区的巴州蒙古牛,其具体来源和形成历史目前尚无确切文献可查。在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生存繁衍的蒙古牛,是数千年来草原民族主要的肉奶来源,也是民族的象征和标志。蒙古牛在历史沿革过程中,对我国北方、东北亚、西亚等国家发展黄牛有着极其重要的遗传作用,如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鲁西牛、日本和牛与韩国的韩牛等黄牛品种的形成过程中,都有蒙古牛的遗传贡献[1]。

1.2 产区自然气候条件

巴州蒙古牛主产区位于巴州北部的焉耆盆地和天山山脉中段地区东经82°28″~87°52″、北纬41°06″~43°33″,海拔1085~3000m,地处北温带,属大陆年实际日照时数为3138.6h,年平均气温为8.6℃,极端最高气温为38℃,年积温为4063.8℃,相对湿度52%,平均无霜期178d。草场面积219.6 万hm2[2]。

1.3 品种特性

巴州蒙古牛具有耐粗饲、耐酷寒、抗病力强等特点,乳脂率、乳固形物含量较高,产肉性能一般,被毛较短且毛色多样,以黄褐色、黑褐色为主。公牛头短宽而粗重,角长;母牛头较清秀,公母牛大多有角。公、母牛颈垂较小,公母均无胸垂,胸窄而深,后肋开张良好,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腹大不垂,背腰平直,后躯短窄。四肢短而强健,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高分别为(127.40±4.45)、(121.52±4.16)cm;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390.44±45.06)、(324.83±60.44)kg;蒙古牛公、母犊平均出生重分别为21 和18kg;1 岁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103 和86kg;公、母牛犊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50 和320g,断奶重分别为85 和75kg,性成熟年龄分别为18 和24 月龄,初配年龄均是24 月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5—10 月。母牛的发情周期18~26d(平 均20d),发情持续期16~48h(平 均32h),发情率平均为68%,妊娠期平均为283d。在放牧的条件下,泌乳期215d,产奶量1200kg左右,乳脂率高,可达5.2%~6.7%,屠宰率为48.8%,净肉率为39.7%[3]。

1.4 蒙古牛鉴定、分级标准

蒙古牛共进行2 次鉴定,分别于周岁和3 岁时进行。鉴定时间为每年5—6 月份,根据蒙古牛性别、年龄、活重、体尺等指标逐步作出评价并评定等级。具体情况见表1~4。

表1 蒙古牛外貌鉴定评分指标

表2 成年蒙古牛外貌等级指标

表3 蒙古牛活重评价指标

表4 蒙古牛体尺评级指标 单位:cm

2 巴州蒙古牛保种现状

2009 年和静县作为示范县,在巴音布鲁克区建立了1 个蒙古牛保种区,开始了基础性保种工作。为推进巴州蒙古牛鉴定分级工作,2013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质量技术监督局、新疆巴州畜牧工作站联合出台了《蒙古牛》(DB65/T3466—2013)地方标准,对巴州蒙古牛的品种特征、生产繁殖性能、品种质量分级标准、等级综合评定、鉴定规则等内容进行了描述,为巴州蒙古牛繁育、鉴定分级、养殖生产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规范。为进一步强化遗传资源保护利用,2020 年1 月份开始,新疆巴州畜牧工作站依托《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区建设》项目,在巴州和静县、和硕县等蒙古牛主产区开展了大量保种工作,使蒙古牛保种核心群数量达到800 头,其中和静县466 头、和硕县334 头。

蒙古牛虽然耐粗饲、耐酷寒、抗病力强,但生产性能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加上大部分养殖户的品种保护意识较弱,减少蒙古牛饲养量或购买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莱等优质肉牛品种进行混群饲养,最终对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不断提倡品种改良,畜牧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持续做好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对畜牧工作者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和考验。

3 巴州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必要性分析

作为具有地域特色优势的地方品种,蒙古牛基因组中蕴藏着其他品种所不具备的大量优良性状基因,具有极其重要的育种价值和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但由于肉牛新品种培育时间长,不确定因素多,为保护和挖掘蒙古原始牛种质资源和遗传信息,应着力于提高蒙古牛种群质量、单产性能和养殖综合效益,优化畜种结构,促进蒙古牛产业在种业振兴和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打造民族种业品牌夯实基础。

遗传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出问题就难以恢复。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对于促进巴州畜牧业的稳定、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虽然巴州各县市现存的纯种蒙古牛逐渐减少而且分布零散,但保种区域内的种群比较集中,区外还有一定量的存栏蒙古牛,有利于开展种业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巴州蒙古牛聚集的山区具有发展生态种养业的良好条件:一是全州现有大量荒山和草场资源,不仅可供放牧,而且草场种类繁多;二是每年可收获大量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副产品,饲料利用率可通过先进饲料生产工艺加工的应用而提高;三是随着保种宣传工作的不断加强,当地农牧民内在动力不断增强,求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通过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促进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好特色产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型的畜牧业,以产业振兴助推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

4 巴州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思路分析

4.1 蒙古牛保护与利用指导依据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丰富,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畜禽遗传资源适应国家对畜禽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农业农村部2016 年11 月印发的《全国“十三五”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强调,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2021 年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产业发展规划》也强调,要加大特色畜禽品种商品化培育和地方品种产业化开发力度,扩大优质种群规模,加快推进地方品种产业化发展,构建“以用促保”的良性机制;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生产区域;在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发挥好特色畜禽养殖的重要作用。同时《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也强调,牧区要抓好巴州蒙古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重点是北部沿天山一带和南部阿尔金山区。破解畜禽资源保护难度大的问题,加快推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实现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在当前畜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4.2 保护对策

在畜牧业竞争中,优质品种至关重要。目前,巴州蒙古牛的数量和品质远远不足以满足现代生产的需要,为了全面振兴巴州养牛业,需要统筹兼顾巴州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重点关注品种提纯和复壮、增加良种数量、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生产性能、品牌创建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以适应市场需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巴州蒙古牛养殖产业的发展:①将巴州蒙古牛养殖产业纳入政府发展计划,划分保护区,成立专门组织并建立规章制度使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综合开发方面进行重点投入;②建立生产科技成果奖励机制,支持和奖励个人及单位的成就和贡献;③建立资源保护制度,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促进遗传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④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各类资金参与种业发展;⑤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完整的科学实用繁育体系;⑥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工具,宣传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让更多人了解巴州蒙古牛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⑦以活体保种为主,生物技术保种为辅,向主产区提供优良个体,采用“选育场+示范户”组织模式,提质扩群,增强示范作用,强化保种工作。

4.3 开发利用建议

目前,巴州蒙古牛保种与产业开发综合利用脱节现象较为严重,遗传资源产业化机制尚未建立,没有将蒙古牛遗传资源优势转化为牧区产业经济发展优势。应坚持“以用促保”的发展原则,探索出一条育繁推用一体化的生态种养之路,以企业为主体、以繁育机制为纽带、以推进现代化生产为抓手、以建设美好乡村为目标、以绿色天然产品为商机,加快蒙古牛良种繁育步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端牛肉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积极推进商品化、产业化发展,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促进地方遗传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巴州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有机结合,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助力农牧区振兴提质增效,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做好规划,重点抓好保种扩繁工作。以和静县、和硕县等主产区为核心,通过经营主体联合、企业加入和政府支持,打造完整的蒙古牛产业链,覆盖资源配置、运营管理、科技服务、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

二是树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中,畜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必须坚持走绿色、优质、特色、品牌的发展之路。目前,巴州还没有一家利用蒙古牛做绿色天然产品的企业和商家,也没有品牌化产品。保护只是一个手段,最终目标还是在于开发利用,想要利用好巴州蒙古牛资源,就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发衍生品,在保护与开发利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高端、优质、安全的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才是大势所趋。巴州蒙古牛肉口感较好,营养丰富,传统产品以鲜牛肉为主,牛奶产量虽低,但品质较高,可用来制作高档奶制品。利用蒙古牛的肉质特性,做出不同口味的牛肉干。衍生产品包装设计应使用真空包装以保证品质,其品种特征和产地也同时印在上面,运送到大型商超进行售卖。还可以在和静县的国家著名5A 级文化旅游地巴音布鲁克景区和博湖县的博斯腾湖大河口、和硕县的金沙滩度假区、库尔勒的体育公园等重要旅游景点设立当地特产专营店,或者和文化馆一起举办蒙古牛文化展,开发蒙古牛挂件、抱枕、挂画等文创产品。当地政府也应该抓住商机,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发放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三是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助推产业优质发展。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把巴州的蒙古牛衍生产品向外推介,引入产业投资方。在巴州当地做好蒙古牛的文旅宣传,加强与当地文旅局和网络媒体的沟通协调,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微博、抖音、小红书、快手和公众号等媒体综合宣传,让游客了解巴州是蒙古牛衍生产品的主要产区之一,可以定期举办文化节和美食节,在展会上销售牛肉干、牛肉松、牛排及高端奶制品等巴州蒙古牛的衍生产品,通过试吃,让顾客进一步深入了解蒙古牛衍生品的品质,然后搭配相应产品进行售卖,提高蒙古牛的知名度,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经济效益。

5 小结

自巴州蒙古牛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持续推进畜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蒙古牛性能测定和品种选育,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开展品牌建设和产品开发,出台保护蒙古牛品种的具体政策,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致富,助力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巴州蒙古遗传
非遗传承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蒙古靴
《雲使》在蒙古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巴州观赏石协会召开年会
蒙古香
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