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以广西高校为例

2023-11-22 12:32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卢 萍

[广西青少年活动中心(广西志愿者指导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章[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上强调了多元一体的内在结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凸显我国各族人民对“共同性”这一基本内涵的自觉认同和对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决拥护。当前,我国民族聚居区大多位于西部或西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且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在生源结构上普遍呈现少数民族基数大和民族成分多元的特征[2]。广西作为我国西南部壮族聚居区,高校数量多,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大,在研究样本的特征表现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以广西高校为调研对象,深入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动态现状,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突破路径,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概况

此次调研是为广泛了解广西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情况。本研究综合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对广西4 所本科高校开展调研,并通过线上与线下渠道收集、汇总调研信息。调查问卷的设计内容上涵盖了受访人群的基本信息,问题设置主要是从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状况、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3 个维度展开[3];访谈对象的选取是从接受问卷调查的人群中进行随机选择,以便为准确阐释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路径提供资料与数据支撑。

本次调研面向人群包含大一至大四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并尽量确保二者间的受调查人数占比在合理范畴内,期间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869 份,其中,有效问卷1728 份,有效回收率为92.5%。样本对象的基本概况见表1。

表1 有效样本构成情况

二、广西高校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的现状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情况说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促进大学生对国家民族政策及理论精神的掌握、认可和践行。因此,本次调查问卷的设置基本上是沿着“认知—情感—行为”的路径展开,并在这3 个维度上分别设置了4 个主要问题,以全面了解广西高校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结果表明,广西高校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具备一定程度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并且学校教育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1.政治理论认知基础良好

在认知状况调查上,分别通过“你是否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你是否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所涉及的‘五个认同’的具体内容”“你是否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你是从何种途径了解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 个问题着重了解样本对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与获取渠道。其中,对于前3 个问题的知晓程度(包含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分别为92.1%、91.8%和93.7%,表明广西高校学生在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理论概念的认知上,具备较高的关注度与掌握度;针对信息获取途径的调查(多选题),结果反馈学校教育占比76.7%,网络宣传教育占比54.3%,社会教育(包括政府官方及民间组织)占比32.9%,家庭教育占比16.9%,同辈影响占比19.1%,其他占比1.8%,该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学校的思想引领和政策宣传在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2.思想与情感认同度较高

在高校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取向维度上,本次调查拟定了“你是否认同大学生需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你是否认同各民族要始终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你是否认同各民族同学在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应该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你认为学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4 个问题。其中,对于前3 个问题的认同度(包含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分别达到96.5%、92.7%和93.4%,说明广西高校学生普遍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在学生所反馈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问题中,教育形式单一以78.4%的占比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缺乏社会实践机会占比65.4%,学生参与感不足占比47.2%,理论课程不深入占比31.3%,教育氛围不够浓厚占比25.7%,其他占比2.8%,这些结果反映了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多元化发展,着力提升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政治责任感与担当意识较强

行为倾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能性。因此,在这一维度上,问卷主要围绕“你是否愿意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你是否愿意为做好新时代广西民族团结工作贡献力量”“你是否愿意参加学校或社会各类组织举办的民族团结活动”“你更倾向于通过哪种方式接受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4 个问题展开调查。在前3 个问题的调查中,行动意愿(包括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分别占比96.2%、95.1%和89.6%,表明广西高校学生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中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对投身民族地区建设的意愿程度较高;在受教育途径的倾向性选择中,各选项占比情况为社会实践占67.2%、交流座谈占41.5%、政策理论宣讲占36.3%、自主学习(通过书籍或网络)占28.1%、其他占1.9%,这凸显了社会实践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重要性,这与情感态度调查中所呈现的问题基本契合。

(二)有待提升的地方

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广西高校学生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与倾向上呈现较好的态势。与此同时,结合问卷反馈的情况,在后续的访谈和田野调查过程中广西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部分学校存在对教育内容挖掘不够、各教育主体未形成合力、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

1.教育内容有待深入挖掘,理论教育体系化有待增强

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学生在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核心与理论精神上已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在实际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仅限于对较为浅层的理论知识的了解,缺乏更为深层的理解。究其根本,发现是由于部分学校在教育内容上有待深挖,有的是照本宣科讲解主要文件精神和讲话精神,有的学校在理论教育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

通过实地参与和了解发现,由于课时总量压缩,少部分高校在形势政策课或相关思政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对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选择存在随意性[4],缺乏对其理论背景和发展脉络的深刻剖析,教学内容排布的连贯性有待强化。

“在思政课上,老师会比较仔细地向我们讲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些做法或者核心精神,所以在这点上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是可能由于时间问题,一些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怎么形成的背景故事就讲得比较少,加上每次提到的相关内容都比较随机,我们在这一方面的了解可能就不是特别深入。”(受访者1,大二,男,汉族)

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时,对民族文化的讲解和普及有待细化,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待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表层。

“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加上在广西读大学,所以还是很期待能够多传承一些民族文化。在以往的三月三这种节日里,学校会组织一些活动。但是如果能在课堂上有更为系统的介绍,包括对各民族文化的介绍,我觉得会更好一些。”(受访者2,大一,女,壮族)

2.教育主体互动性有待加强,队伍建设合力有待强化

在问卷调查环节发现,广西高校学生获取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息渠道主要是学校教育,占比76.7%。而同样作为育人主体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占比分别为32.9%和16.9%。这意味着,目前广西高校教育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力量,高校与社会、家庭在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方面有待持续强化。

与此同时,在田野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的教育能力指导和教育评估体系有待完善。由于缺乏专业化指导,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时容易受限于专业能力,有时不能很好地把深层化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知识讲深、讲透。调查显示,在关于高校教育问题的调查中,有31.3%的学生选择了“理论课程有待深入”这一选项。而其他学科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时,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科教学的思政意识还有待强化。

“我在学校学习到的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通过形势政策课了解到的。其他专业课程老师在授课时有时会涉及这方面内容,但基本上还是以专业课程本身为主。”(受访者3,大三,回族)

3.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创新意识能力有待提升

互联网和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兴盛,一方面带来了信息的快速流通,给教师与学生、学生间的交流交往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渗透,也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了一定挑战。调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发现,网络宣传教育以54.3%的占比位列第二,再次凸显了互联网作为面向大学生传播信息的渠道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走访调查中发现,目前广西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学校使用的教育形式以课堂教育为主,对如何创新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教育还有待持续探索。

在线下教学过程中,民族地区的特色优势有待充分挖掘。从问卷调查了解到,丰富教育形式和创造社会实践机会是广西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拓展方向。其中,“社会实践”作为学生最为倾向的受教育途径有待强化,这将有效解决受教育者在学习中出现参与感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一)立足内容建设,把稳思想之舵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将打牢民族团结思想基础放在首要位置,持续深化宣传教育内容体系化建设,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各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为先,积极将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深化“四史”教育、解读我国国情和民族政策充分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树立“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一是要牢牢把握文化认同在促进各民族团结中的“根脉”力量,引导青年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感悟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内涵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古往今来,中华文化历经代代传承,成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它凝聚着各民族的思想与精神结晶,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印记与精神标识。当前,广西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稳步推进,为广泛掀起中华文化学习热潮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高校教育要勇乘时代东风,积极面向青年学生传播各民族的灿烂文化,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认识、理解并尊重彼此的民族文化,鼓励学生积极担当保护与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成为中华文化的宣传者和创新者。同时,善于依托地方少数民族特色节庆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让青年学生在亲身感知中深化认识,对构建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文化交流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向广大青年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让青年学生在学史懂史的基础上,深入感悟各民族共同造就的悠久历史和伟大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奋斗精神和团结力量。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百年奋斗历程,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书写了中华民族日益富强的历史篇章,对于激发广大青年学史热情和拥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要将开展好“四史”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结合,将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各民族学生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历史观,凝心聚力在新征程上矢志奋斗。

三是要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准确、全面认识我国的国情和民族政策,而树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意识。青年恰逢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给予更多的积极正向引导。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向学生详细解读我国的国情和民族政策,引导其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从而对我国的民族政策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二)优化渠道建设,释放育人效能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在创新育人手段上开拓创新,既要守牢线上与线下“双渠道”,把握思政教育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领导权,又要找准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促进各民族学生在理想、文化、情感、信念层面实现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实践育人功能,引导各民族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中正确认识国家的民族政策。高校要善于引导广大青年在参与各民族文化活动中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组织各民族学生走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开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解与认识[5],在相互往来与交流中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对彼此的情感认同[6]。

二是要持续增强教师在宣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与教学本领。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教师在教育环节的主导性不动摇,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推进党的民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党团支部大会向学生充分讲好我国民族政策,鼓励党员干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在促进各民族学生团结一心、互帮互助上发挥作用,切实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不断提升教学育人的实效性,积极开设有关民族政策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引导青年学生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要善于利用形势与政策课开展教育,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性,同时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认同,积极拥护中华民族大团结。

三是要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议题的能动性与自觉性,让学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自我教育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把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起来,即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同时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7]。高校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要逐步改变以往教师领学的单向教学模式,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在与教师共同参与涉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并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有实效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课程,能够使教育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更符合青少年的思维与学习习惯,激发青年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三)健全体系建设,筑牢保障机制

党在领导民族团结事业上的历史经验表明,要善于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民族工作稳步落实,充分彰显领导力量及其决策部署的重要作用。铸牢广大青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教育者主动树立培育时代青年的全局观念,把握好当代青年的思想与行为动态,积极构建全面覆盖、行之有效的教育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高校民族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做。

一是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的布置与开展符合国家民族工作的思想要求和方针政策[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百年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唯一可靠力量。高校要始终明确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共同性”在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对照党中央要求与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领导各部门守好“宣传口”“管理口”和“教学口”三大育人关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高校民族工作各个环节走对路、迈好步。

二是要积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同频共振。面向青年学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既要强化高校的教育主体责任,也要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力量[9],通过构建“高校牵头-家庭配合-社会提供资源”的育人体系,确保教育实施全方位覆盖,最终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益的最大化。要保持与民族教育类社会组织间的密切联系,主动拓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平台,带动更多家庭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

三是要不断强化育人梯队建设,打造一批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领域中能力强、影响大的专业化育人队伍。教师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首要执行者,是与青年学生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力量,高校要不断优化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不断壮大专业化师资队伍力量。同时,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教育队伍的培训机制,通过优化不同层次教师梯队结构等方式,确保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必须坚持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在新的历史征程上,高校要勇于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维护民族团结上积极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