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乐: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

2023-11-22 01:42:49张同乐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台城李大钊县委

张同乐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黑暗的中国带来了光明。1923年,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发展安平县弓仲韬加入中国共产党,指导创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中共台城特别支部(简称“台城特支”),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把支部建在农村基层的先河。台城特支领导的革命斗争,带有明显的农民反封建特质。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就教于方家。

一、台城特支成立是党在农民中发展组织的成功实践

1923年8月,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台城特支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民中发展组织思想的成功实践探索。

(一)在农村发展中共党组织的理论先导

1921年4月7日《共产党》月刊发表《告中国的农民》,文中指出,中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在革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残酷的地租剥削下,农民日趋穷困和破产,地主的土地是从佃农的手里抢去的。文章号召佃农要“快起来,抢回来”。要求革命者要“向田间去”①,向农民宣传,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告中国的农民》是最早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农民问题的文献。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指出:“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的地方组织中共党员人数多时,可派他们到其他地区去工作。”②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初步阐明了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③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及宣言》指出,帝国主义侵华,军阀连年混战,“土匪遍于各地,再加以贪官污吏之横征暴敛(如预征钱粮额外需索等),地痞劣绅之鱼肉把持,以致农民生活愈加困难。因此种种压迫农民自然发生一种反抗的精神,各地农民之抗租抗税的暴动,即其证明,故我党第三次大会决议认为有结合小农佃户及雇工以反抗宰制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打倒军阀及贪官污吏,反抗地痞劣绅,以保护农民之利益而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之必要。”④

1923年7月1日,陈独秀在《中国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在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但农民占全人口之大半数,其国民经济之真正基础,还是农业;在这些地方之各种革命都不可忽视了农民的力量……这种农民的大群众,在目前已是国民革命之一种伟大的潜势力,所以在中国目前需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国民革命运动(既排斥外力打倒军阀官僚)中,不可漠视农民问题。”⑤

上述文献史料的梳理,实际上是说明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台城特支的建立,具备了党在农村发展中共党组织的理论先导,更是这一理论思想的成功实践。

(二)在农村发展中共党组织的实践探索

发动农民在农村中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是李大钊等先进的中国人从中国以农立国国情出发,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出生于乐亭大黑坨村的李大钊,是中共党内较早关注农民问题的北方领导人,早在1919年2月李大钊在北京《晨报》发表的《青年与农村》中,即谈到农民在劳工阶级中占大多数。“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去开发他们,使他们知道要求解放、陈说苦痛、脱去愚暗、自己打算自己生活的利病的人”⑥。“只要知识阶级加入了劳工团体,那劳工团体就有了光明;只要青年多多的还了农村,那农村的生活就有改进的希望;只要农村生活有了改进的效果,那社会组织就有进步了,那些掠夺农工,欺骗农民的强盗,就该销声匿迹了。”⑦李大钊号召青年到农村去,到农民中间,那里是青年“安身立命的地方”⑧。

1919年5月4日,弓仲韬参加北京学生抗议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集会游行。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也为安平县台城村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建立做了干部上的准备。1923年2月,安平县台城村弓仲韬在北京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4月,弓仲韬受北京区委和李大钊派遣,回到家乡发展党员,开展革命工作。于是,他由北京回到安平县台城村进行建党工作。弓仲韬家庭条件优渥,次女弓乃如1952年12月《干部自传书》中写道:“我小学时代,是个十足的小地主的士绅家庭。种地三百多亩,房子四十多间,生产工具应有尽有,牛、驴、马共七只,除佃户外,雇工八人,每年收入一百五十余石。”⑨

弓仲韬回乡后,首先设法在台城村联系群众,寻找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1923年7月,弓仲韬发展青年农民弓凤洲、弓成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8月,台城特支成立,弓仲韬任书记,弓凤洲为组织委员,弓成山为宣传委员,支部设在弓仲韬家,隶属北京区委。1924年8月台城特支改为台城村党支部。1945年6月弓凤洲《履历与自传》中说:“在我十九岁时,本村有个学生弓仲韬,时常去找我,和我接近,常邀我到他家去玩。过了几个月,他就问我,对国民党、共产党的意见,我不了解……共产党是代表穷人的,中国是个农业国,农民劳苦大众占多数,我决心为共产党服务”⑩。

台城特支的建立,标志着安平人民反封建斗争进入了由党组织领导的新阶段。

二、台城特支的组织发展与辐射冀中地区

台城特支成立后,安平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迅速发展。经北京区委批准,为加强对全县党组织的统一领导,1924年8月15日,安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在敬思村召开,成立了河北省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安平县委。县委成立后,积极在安平及饶阳、深泽等周边地区,发展党团组织。

(一)组建安平县委

1922年冬,李锡九⑪受李大钊委派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回乡后,他自筹资金,相继创办任庄女子小学和农民夜校,宣传革命思想。女校、夜校后发展为任庄初级小学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1923年12月,李锡九介绍任庄村李幸增、李振庭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建立任庄村党小组。1924年初,李锡九介绍北关高小校长李少楼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少楼介绍李春耀、张述增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建立北关高小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弓仲韬与李少楼取得联系,后发展张麟阁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敬思村党支部。

1924年8月,在敬思村张麟阁家里,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人数约为八九人,有弓仲韬、弓凤洲、张麟阁、李少楼、李大更、李春耀、张述增、赵魁昌等人。这次代表会的主要议题是选举安平县中共县委委员。选举弓仲韬为书记,张麟阁为组织委员,李少楼为宣传委员。河北省第一个县委——中共安平县委在敬思村成立,县委机关设在弓仲韬家中。

县委正式成立后,立即发展党员,整顿党的组织。台城特支改为台城党支部,弓凤洲任支部书记。台城村有男女两个党支部。男党支部书记是弓凤洲,下有5个小组。第一组有弓仲韬、弓凤洲、何老正,何老正为组长;第二组是工人组,有张二刁、白秋、马旦,组长是张二刁;第三组有弓成山、弓老屯、弓解留,组长是弓成山;第四组有弓偶气、弓陈基、弓小牌,组长是弓偶气;第五组有王老通、张文立、弓老毕,组长是弓老毕。女支部有党员六人,弓浦、弓润、弓淑慧、弓淑芳、弓鳳淑、弓睿,弓浦为支部书记。敬思村支部书记由张麟阁兼任。

安平县北关支部书记是张述增,其余村为直属小组。

据初步统计,1927年底安平县有共产党员85人,安平籍贯农民出身的党员占绝大多数。到1930年,安平县19个村建立了党支部,主要有台城、敬思村、侯疃(四个侯疃)、北关、彪塚、张沃、宅候寺、唐贝、任家庄、薛家庄、别驾村(新民村)、张舍、徐町、遥城、北黄城村、东黄城、大同新村、赵町村等。

安平县委成立后,通过发动群众,在农村开展反帝反封、争取农民翻身解放的种种运动,以事实教育群众,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为了使斗争更有群众基础,在运动中以阶段性胜利成果教育动员群众,并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如工会、看青团(贫农团)、青年团、小学教员联合会等。

(二)中共安(平)饶(阳)联合县委建立

1924年初,根据李大钊指示,李锡九到饶阳县介绍发展开明士绅韩子木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韩子木发展张来欣、刘金玉等5名党员,建立了饶阳县城内党支部,刘金玉任书记,韩子木任组织委员,张来欣任宣传委员。

1925年,安平县委与饶阳县委合并,县委委员由弓仲韬、王春辉、韩子木、刘金玉、张鹤亭、张来欣、李少楼等人。县委机关仍设在弓仲韬家。安(平)饶(阳)县委成立后,党的领导力量更强了,党的发展面更宽阔了,党员数量逐渐上升。共产党在安平、饶阳牢固安营扎寨。

(三)中共安(平)饶(阳)深(泽)中心县委建立

1925年夏,弓仲韬介绍堂妹弓惠诚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派弓惠诚到深泽县协助丈夫王子益开展党的工作。

随着党组织的扩大发展,为了加强领导,1926年6月,根据中共保定地委指示,特派员张鹤亭在台城村主持召开安平、饶阳、深泽三县党团组织负责人会议,建立了中共安(平)饶(阳)深(泽)中心县委,弓仲韬任书记。中心县委除领导安平、饶阳、深泽的党组织外,还负责束鹿县(今辛集市)党组织的领导工作。随后,共青团安(平)饶(阳)深(泽)中心县委建立,县委委员有王春辉、齐景林、李子逊、李洪振、王瑶宇(字迹不清)等同志。中心县委委员负责领导安平、饶阳、深泽三县党的工作。党团机关设在弓仲韬家中。

党的工作越来越繁重,来往的同志们越来越多,为了掩护党的目标,便于同志来往,1924年,在弓仲韬家设了个毛巾工厂,这样工作就更方便了。1925年又改设为平民小学。

为扩大党组织,安平县委、中共安(平)饶(阳)深(泽)中心县委派共产党员到深县、蠡县、高阳县开展革命工作,发展党员,指导帮助周边县建立党组织。特别是到高蠡暴动前夕,高(阳)东区特别支部已辖7个农村党支部,为高蠡农民暴动奠定了组织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完成革命任务和提高战斗力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台城特别支部的建立,开创了党把支部建在农村基层的先河。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安平县委的成立,开创了党领导农村的新局面,辐射推动了周边地区乃至冀中地区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三、开展革命斗争的反封建特质

台城特支的成立为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提供了组织保障。台城特支及安平县委领导开展革命的斗争,大都带有河北农民反封建特色。1924年至1928年,为发动规模较广、声势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是小学教员和雇农的增薪、贫雇农的抗捐税、反割头税、春青割穗等运动,也是党发展较顺利的时期。台城特支领导开展的革命斗争具有明显的农民反封建特色。

(一)雇农增资斗争

1924年秋收前,农村是一片丰收景象。而农村中地主家的长工普遍是工资低(年工资30元),活累、家庭生活困难。因此雇农的增资要求、改善生活是一致迫切的,地主们是秋收在即,解雇长工势必受到很大损失,党针对着这种形势,决定领导长工有计划的进行增资运动。

这个运动的第一步是重点在台城村发动比较开明的地主家的长工提出增资要求,更由已得到增资的长工联系其他长工进行斗争,很快地,台城村得到了全面胜利,在台城村胜利的基础上普及到全县。

斗争的开始是由弓仲韬先给何老正(党员,是弓仲韬家的长工)增资。然后,由何老正在长工中作宣传鼓动增资斗争,并提出统统不失业的保证。于是在台城村全面的展开了增资运动,经过怠工、辞职和吵架等形式。到1924年底取得了胜利,台城村的长工工资普遍有所提高,多的增至年资50元,少的至35元或40元不等。党利用这一胜利,很快传播到各村,于是党紧接着决定在黄城、敬思村等有党组织的村开展长工增资斗争。到1925年底,这个运动形成全县的群众运动,并获得了全胜。

(二)短工罢市斗争

在全县长工增资运动中,1925年麦收时党又领导了短工罢市斗争。

根据安平县的情况,小麦是一种特产而麦收季节又是一个很紧张的季节,若不及时收割,地主们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党委针对这情况研究,认为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领导短工增资运动,胜利是有把握的,于是决定首先在台城村、敬思村等有党组织的村开始,以他们为核心向附近村、屯發展。

台城村由支部书记弓凤洲负责领导,敬思村由张林阁负责领导,各支部把党员分成三部分,一些工农党员分别参加短工市,台城村支部弓解留、弓小闹、弓林贵、乔碗等党员和积极分子分别参加台城村、黄城村、满镇、大良、河套等村短工市进行鼓动酝酿,提出不增资不下地的口号,为了保持群众斗争情绪,保证斗争胜利。另组织一部分有斗争经验的党员,在地主提出增资数字后,选择适当时机,出面调解,同时教育有土地的党员,在经过群众斗争,按短工要求,增加工资,以突破缺口,使斗争迅速向深广发展,就这样麦收的罢市斗争,在全县蓬勃的发展起来,而且获得了全胜,短工工资由原来的7角增到1元或1.5元,个别的地方有的增到2元左右。

继短工罢市运动的胜利,党紧接着又提出了改善工人生活待遇,提高工人地位的口号。经过工会研究,向地主提出了每年过节(年节、五月节、八月节)放假并给过节费80个铜子。因工忙不放假的,除给过节费外,一天给两天的工资(不论长工短工)。此外,长工除年工资外,每年给两块土布,两双布鞋,以补助生活之不足,这个口号提出后,立即得到广大工人群众的拥护,在全县内迅速的开展起来,经过两个月的斗争获得了全胜。

(三)抗税抗捐运动

1925年秋,官盐店海盐涨价,广大农民普遍利用卤碱土熬小盐食用。当时的反动政府为了保护其税、捐收入,维护资本家的利益,对盐民横加苛税,打骂盐民。党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打击盐商盐警,立即抓住这一尖锐的矛盾,发动盐民抗税、抗捐,保护盐锅运动。开始即提出响亮的少交和拖交税款的口号,得到了盐民的一致拥护。经过一段斗争之后,群众更加团结了,觉悟更加提高了,斗志更加坚定了。在这基础上,党针对反动政府和盐警盐商拔盐锅、砸盐缸,关押盐民的野蛮行为,进一步发动盐民不交揭税,组织盐民殴打盐警的斗争。经过群众性的激烈斗争,伪政府盐商、盐警则不敢公开欺压盐民了。因此,这年的盐民收入大为增加。此后每年秋收都组织盐民熬盐和抗税斗争,并取得了节节胜利。

盐民的抗税保锅斗争的范围是很大的,形势是很激烈的,运动始于安平,继则波及饶阳、博野、高阳等县。参加的群众不仅是贫雇农,而且包括有中农和部分的富余中农,从形式和性质上看是反对了封建政府,打击了资本家。这是党领导农民反对政府苛捐杂税的一次政治斗争。

(四)割穗运动

1925年秋收时,党领导群众组织了贫农团,通过贫农团领导农民开展割穗运动。

贫民团以弓凤洲、弓老毕、王老通等人负责。首先发动看青的人(为地主看青基本上都是贫雇农),反对地主要求,地主给看青的增加看青粮(地主给看青的报酬),每亩地由原来的三合粮增至5合(10合/升)到1升,提出不增粮不看青的口号。在看青团斗争的基础上,吸收他们参加了贫农团。在他们的掩护下贫农团发起了割穗运动,为了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内部团结,提出了谁割的谁要和照顾贫困户及孤儿寡妇,倡导“天下穷人是一家,有饭大家吃”的口号,以进一步的巩固团结。

(五)反割头税运动

就是卖猪税或杀猪税,即家中养的猪,要卖要杀,须向官府交税。反割头税运动发动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冀中平原,共产党员受组织派遣来到乡村发动农民闹革命,他们发动农民干的第一件大事即是反割头税的合理性:“你见过吗?杀过年猪也拿税,是自古以来没有的!这就是说,过年吃饺子也拿税,人们连吃饺子的自由都没有了。”农民眼看一块肉搁进嘴里,有人硬要拽走。共产党以反割头税为主,发动农民进行抗捐抗税,以后,发动抗租抗债,打倒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在党的领导下,反割头税运动演变成武装暴动,手拿刀枪的农民们,向县城进发,路过官盐店时,发一声喊:“抢他……”于是,盐槽里的盐被一抢而空;到了县城,闹得更是轰轰烈烈。县城里的警察队和保安队,手里虽有枪,但也很快被农民的纠察队冲垮,“因为没有命令,保安队不敢伤害请愿的人们”。反割头税运动于是取得了辉煌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反割头税运动”中发挥了领导作用,而且强化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表现出中国现代农村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结语

台城特支建立于农村,党员主要是农民出身或农村中走出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其领导开展的革命斗争反映了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诉求,具有明显的农民反帝反封建特色,在新民主义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革命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和弘扬。

“耕地农有”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核心。近代中国社会问题,实际上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中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1925年12月30日李大钊发表关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文章《土地与农民》,论述了农民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大意义,指出:“中国今日的土地问题……有待于中国现代广大的工农阶级依靠革命的力量以为之完成。”⑫未来农村“苟能按耕地农有的方针,建立一种新土地政策,使耕地尽归农民,使小农场渐相联结而为大农场,使经营方法渐由粗放的以向集约的,则耕地自敷而效率益增,历史上久久待决的农民问题,当能谋一解决。”⑬1926年12月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无论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土豪劣绅,或者是要发展工商业,都必须依靠农民问题的解决。国民革命时期,湖南、江西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到1927年4月,湖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已发展到518万,占全国农民协会人数的一半。湖北、江西农民运动也发展很快,都成立了省农民协会。各省组织起来的农民,特别是湖南的农民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夺取了乡村政权,实行减租减息,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打击了地主的威风。随着地主权力的被推翻,农村中的一切封建宗法制度便跟着动摇起来,农村建立了革命的秩序,出现了一派新气象。

农民运动的高涨,极大地震动了社会各阶级,他们对农民运动采取各不相同的态度。地主豪绅、国民党右派、北伐军中的反动军官都起来反对农民运动。他们诬蔑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惰农运动”,大骂农民运动“糟得很”。同时,又利用地主武装捣毁农会,杀戮农民,甚至组织反革命暴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也指责农民运动“过火”,要加以限制。毛泽东于1927年3月间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为了支持发展起来的农民运动,驳斥对农民革命的各种非难。

充分地估计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⑭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发动几亿农民,来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这“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⑮毛泽东指出,湖南农民几个月的斗争,创造了40年,乃至几千年未完成的奇勋,因此,农民运动好得很。

农民的各个阶层即富农、中农、贫农的经济状况不同,他们对于革命的态度也各有区别,中国贫农则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因为他们最革命,所以他们取得了农会的领导权。“这个贫农领导,是非常之需要的。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⑯在农村建立党支部,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是极为重要的。“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⑰在革命时期“必须建立农民的绝对权力”,实行“一切权力归农会”。否则,“一切减租减息,要求土地及其他生产手段等等的经济斗争,决无胜利之可能。”⑱要建立并巩固农民政权,就必须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这种农民武装“是使一切土豪劣绅看了打颤的一种新起的武装力量”。⑲党必须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农民运动和人民群众具有重要的首创精神,一切革命同志都要站在农民运动的前头,支持和领导农民运动。探索一套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实行工农联盟,进一步促进农村革命的深入发展。

[注释]

①告中国的农民(1921年4月7日).共产党,月刊第1期.

②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7月)[M]//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5-6.

③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M]//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76.

④农民问题决议案(1923年6月)[M]//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17.

⑤陳独秀.中国农民问题(1923年7月1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78.

⑥李大钊.青年与农村(1919年2月)[M]//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著.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304-305.

⑦李大钊.青年与农村(1919年2月)[M]//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著.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307.

⑧李大钊.青年与农村(1919年2月)[M]//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著.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308.

⑨弓乃如的《干部自传书》(1952年12月),台城星火——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藏.

⑩1945年6月弓凤洲《履历与自传》,台城星火——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藏.

⑪李锡九(1872—1952),本名李永声,安平县任庄村人.早年曾考中秀才,赴日本留学,加入中国同盟会.1922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衡水市第一名共产党员,曾参与安平、饶阳党组织创建.

⑫李大钊.土地与农民(1925年12月30日—1926年2月3日)[M]//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著.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76.

⑬李大钊.土地与农民(1925年12月30日—1926年2月3日)[M]//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著.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83.

⑭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8月)[M]//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15.

⑮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8月)[M]//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16.

⑯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8月)[M]//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21.

⑰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8月)[M]//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17.

⑱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8月)[M]//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23.

⑲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8月)[M]//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29.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台城李大钊县委
台城特支的重要历史地位
李大钊《青春》
金桥(2022年9期)2022-09-20 05:51:36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48
中共平乡县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2-04 09:45:35
李大钊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0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当代陕西(2018年7期)2018-04-26 02:45:20
孩子,我们一起漫步身旁的风景
新教师(2017年7期)2017-07-28 17: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