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俊 张任达 乔 雷 龙 湖 王乾鸿
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的主要构件包括立杆、斜杆、水平杆、可调托撑以及可调底座等,原理是先利用套管承插的方式连接立杆,然后将斜杆和水平杆嵌入连接盘,最后使用楔形插销连接所有构件,形成完整的支架体系。在我国建筑项目施工中,该脚手架已逐渐代替传统支架成为高大模板支架施工的主要形式,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推动了项目建设向绿色、节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某居住区项目用地面积为21610.93 m2,总建筑面积157368.44 m2,包括6 栋高层住宅、1 栋超高层住宅及1 栋多层幼儿园,最大建筑高度为142.65 m,其中1 号楼和2 号楼为剪力墙结构,3 ~6 号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支模架高度8 m 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 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 kN/m 及以上的区域为高大模板施工区域,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因此需要针对此分项工程编制专项设计和施工方案。高大模板区域一般位于地下室、首层和架空层。
本项目的高大模板分部工程主要为2 层到地下2 层,包括半地下室的1 层和2 层。此区域墙体有6 种,模架高度为3 ~10 m;柱子主要有3 种,模架高度均为10 m;楼板有3 种,模架高度为5.6 m 和10.0 m。该项目首层位置的支模高度超过8 m,经计算和专家论证宜采用盘扣式脚手架施工方案,并划分不同施工区域。例如,根据设计和施工组织要求,将地下室划分为7 个施工区域,地下室施工区域划分如图1 所示。
图1 地下室施工区域划分(来源:作者自绘)
高大支模支撑系统包括墙模架、柱模架、梁模架及板模架等基本组成部分,还包括楼梯、边梁、后浇带、降板以及剪力墙锁脚螺栓等特殊部位构造。高大支模施工工艺流程(表1)。
表1 高大支模施工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最大支模高度为10 m。根据《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构件》(JG/T 503—2016)和《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 231—2021),采用Φ48 mm×3.25 mm的Q355B 钢管搭设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鉴于支架材质等级和节点构造,严禁采用扣件式钢管等其他支架材料作为支架增设立杆,应采用配套的立杆、横杆和斜杆。剪刀撑和水平连墙构造措施采用Φ48.3 mm×3.6 mm钢管。次楞方木规格为40 mm×90 mm,其胶合板厚度为14 mm,主楞采用Φ48.3 mm×3.6 mm 钢管。同时,立杆顶端均采用承载力容许值不低于100 kN 的配套可调托座。对拉螺杆和方圆卡具采用直径为14 mm 的钢管。
步距不大于1500 mm 且顶层步距不大于1000 mm 的板下设计参数,如表2 所示。当步距不超过1500 mm 时(立杆轴力N >40 kN 时,顶部步距1000 mm),次楞木方规格为40 mm×90 mm,平行梁跨方向布置;可调支撑托内主楞采用Φ48.3 mm×3.6 mm 钢管,垂直梁跨方向布置。此外梁板共用立杆时梁下设计参数如表3 所示,梁板不共用立杆时梁下设计参数如表4 所示。
表2 板下设计参数
表3 梁板共用立杆时梁下设计参数
表4 梁板不共用立杆时梁下设计参数
当柱、墙及梁高度为700 mm 及以上时,侧模设计参数如下:墙和柱的竖向次楞规格为40 mm×90 mm,木枋间距不大于200 mm;双钢管主楞水平布置,间距不大于450 mm;对拉螺杆直径为14 mm,双向间距均不大于450 mm,起步距离不大于200 mm。当侧模高度超过1.5 m 且梁截面高宽比超过2.5 时,应增加侧模拉顶稳定措施。
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中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第1,梁板下立杆间距应为模数,且水平杆应双向拉通。若遇到浇筑完成的墙柱等竖向构件,则要使用钢管抱箍拉结牢固,形成水平固结点。第2,扫地杆距地不应大于500 mm,可调托撑顶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大于650 mm。第3,立杆接长应采用配套的连接方式,架体与竖向构件应采用钢管抱箍拉紧顶牢的方式进行刚性连接,支架斜杆和剪刀撑布置需符合现行标准要求,并设置安全平网等防护措施[1]。第4,模板架内的通道和操作平台要设置防护措施,吊装设备、防火设施及防雷接地措施应具备可靠性,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监测和监控措施。第5,夜间施工要设置照明措施。第6,当架体高度超过5 m 时,应设置水平剪刀撑;当架体高度超过6 m 时,应在顶部和底部各设置1 道水平剪刀撑;当架体高度超过8 m 时,应在顶部和底部各设置1 道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应大于6 m;当立杆轴力超过25 kN,搭设高度小于等于8 m 时,每2 跨设置1 道竖向斜杆,其余区域每3 跨设置1 道竖向斜杆。
近年来,随着大型建筑数量的增加和设计水平的提升,大空间和大规模分项工程的占比不断提高,对高大模板支架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在高大模板体系中采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具有以下优势:第1,稳定性高。该脚手架主要连接方式为盘扣式,各部分结构受力都从节点中心穿过,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稳定性更高。第2,耐用性强。该脚手架所有节点均固定在杆件上,能够有效避免扣件丢失,耐用性较强,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第3,施工便利。该脚手架搭设便利,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第4,经济效益高。相较于传统支架,其横杆和立杆等构件用量较少且拆除简单,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经济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因受到受施工环境影响,难以发挥其技术优势[3]。例如,在基层高低跨部位,节点安装位置偏差会影响支架稳定性,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支撑体系中的超重梁会导致支架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足,应优化扣件和钢管架的组合方式,或在梁底使用扣件钢管架进行支撑,以提升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1 完善高大支模搭设方案
为确保支护效果,满足安全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活动安全进行,应结合标准要求和实际情况,完善高大支模搭设方案[4]。
以本项目为例,经专家评审提出应对搭设方案进行如下优化:第1,木方抗弯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取值应统一;第2,梁下横距和纵距需按照盘扣架横杆的模数配置,严禁出现扣件连接混搭现象;第3,主楞和次楞应该按照多跨连续梁验算,40 mm×90 mm 的次楞方木应立放;第4,梁侧及墙柱边板下第1 根立杆距梁侧及柱边应不小于200 mm 且不大于450 mm;第5,当梁截面高宽比大于2.5 时,应增加侧模拉顶稳定措施。
3.2.2 优化立杆支撑措施
当高支模体系及大梁下的立杆支撑在结构楼板部位时,应验算结构承载力,确保安全性达到规范要求。根据计算结果,优化立杆支座结构层下支撑保留的层数,或采取有效加强措施[5]。当立杆支撑面或立杆顶部为斜板时,需沿坡向增设1 道扫地杆和扫天杆,并在立杆底部或顶部增加防滑措施。
3.2.3 优化水平杆支撑措施
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中,水平杆设置受模数限制,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支撑措施,以提升支架稳定性。当梁下立杆无法以梁竖向中线为对称轴均匀分布时,应在梁底部增加盘扣式钢管立杆和配套水平杆,并调节搭设方式确保受荷均匀。同时,梁下所有立杆应与板下立杆之间设置贯通的水平杆,当有非正交或斜向布置的梁板以及梁板不共用立杆时,应用扣件连接水平横杆与板下盘扣式钢管支撑架,形成整体结构,且所用配件应符合标准要求。
3.2.4 优化施工衔接组织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各区域高支模体系的高宽比不大于3;其次梁和板下立杆间距应为模数,立杆排列纵横成行;最后板下支撑体系的水平横杆全部延伸至梁下与立杆连接,以有效提升架体整体稳定性[6]。
在墙柱等支架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应先浇筑柱和墙等竖向结构,单次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应大于8 m,如高度超过8 m 则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对应技术措施。浇筑混凝土应采用分层对称同步均衡法,浇筑时需确保混凝土天泵满足施工半径要求,站位点平整坚实,支脚完全伸出,且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排水设施完善。
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对高支模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支架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施工过程中还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以便有效避免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