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君,刘俏,朱海涛,李文立
(1.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广州博爱医院)门诊住院部,广州 510630;2.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广州博爱医院)社区康复指导部,广州 510630)
重度肢体残疾者在身体结构与功能方面运动系统损伤程度严重,日常生活重度依赖或完全依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国内关于肢体残疾及其致残原因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1987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残疾防治工作的开展,现阶段残疾种类构成、致残原因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感染及中毒导致残疾明显减少,慢性病及意外伤害所致残疾比例显著增加。本研究通过调查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肢体残疾评测数据了解广州市肢体残疾人群中重度残疾的分布状况,探索重度肢体残疾的常见致残原因,以期为重度肢体残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1 年1-12月经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评估并审核通过的全体成年肢体残疾人1808例作为调查对象。
1.2.1样本量估算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广东省肢体残疾数据显示重度残疾率为16.5[1],规定允许误差为3%,α=0.05,Ζα/2为1.96,整群抽样假定设计效应为2,按公式计算样本量N=2*1.962*P(1-P)/δ2=1 176。
1.2.2数据获取方式 登录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电子政务平台,在评测结果中查询审核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评测的残疾类别为肢体的所有数据,剔除年龄<18 岁及评测不通过人群,收集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户口类型、残疾等级、致残疾病。基线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分布情况
1.2.3致残疾病分类 我国肢体残疾致残疾病包括脑性瘫痪、发育畸形、侏儒症、其他先天性或发育障碍、脊髓灰质炎、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肿瘤、骨关节病、地方病、脊髓疾病、工伤、交通事故、脊髓损伤、脑外伤、其他外伤、结核性感染、化脓性感染、中毒、其他和原因不明21类。
1.2.4残疾分级 根据《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GB/T26341-2010),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按人体运动功能丧失、活动受限、参与局限的程度分为四个级别,其中残疾一级和二级为重度残疾,残疾三级和四级为非重度残疾。
采用SPSS25.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数据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性别、年龄段、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其他外伤、脊髓灰质炎与重度肢体残疾间的关联性,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21 年全年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共评测并审核通过的成人(≥18 岁)有1 808 人,其中18~59 岁占24.2%(438/1 808),60 岁及以上75.8%(1 370/1 808),男性50.2%(907/1 808),女性49.8%(901/1 808);成人肢体残疾重度残疾率为63.2%(1 142/1 808),见表2。
表2 重度肢体残疾的性别、年龄分布
表3 不同年龄段男女的重度肢体残疾分布
60 岁及以上重度残疾率较18~59 岁高,且老年人中女性的重度残疾率较男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59 岁男女性别间重度残疾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4),见表2、3。
本次调查人群涵盖广州市11个区,其中大部分来自越秀区25.7%(465/1 808)、白云区21.8%(393/1 808)和天河区19.3%(348/1 808),主要为城镇非农业人员86.0%(1554/1 808),统计结果显示重度肢体残疾的城乡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138),见表1,表4。
表4 重度肢体残疾的城乡分布
成年人肢体残疾常见致残疾病依次为脑血管疾 病50.1%(905/1 808)、骨关节病12.1%(219/1 808)、其他外伤10.1%(183/1 808)、脊髓灰质炎6.2%(112/1 808)等,脑血管疾病所致肢体残疾中以一级和二级居多,骨关节病和其他外伤所致肢体残疾中二级、三级、四级居多,脊髓灰质炎所致肢体残疾中三级居多;是否脑血管疾病、是否骨关节病、是否其他外伤、是否脊髓灰质炎的重度残疾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表6 及图1。将年龄段、性别、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其他外伤、脊髓灰质炎纳入构建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方程,结果发现:老年人(≥60岁)肢体重度残疾危险较青中年人(18~59 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40,95%CI:1.88-3.08,P<0.001);女性相对于男性肢体重度残疾风险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72,95%CI:1.38-2.14,P<0.001);患脑血管疾病增加肢体重度残疾的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40,95%CI:1.83-3.15,P<0.001),见表7。
图1 不同致残疾病的肢体重度残疾分布
表5 不同致残疾病的肢体残疾等级分布
表6 主要致残疾病与重度肢体残疾的关系
表7 重度肢体残疾多因素Logistic回归
肢体残疾主要包括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四肢或脊柱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碍。1987 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中肢体残疾人数占调查残疾人总数的14.6%,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3]这一比例达29.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网上关于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库主要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 日全国已办理残疾人证的3 780.7 万人中,有肢体残人疾2 046 万(占比54.1%)。肢体残疾逐渐成为了目前我国残疾人口占比最多的残疾种类。贡东卫等[4]的调查发现肢体残疾成人生存质量较非残疾人全面低下,重度残疾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轻度残疾人口预期寿命显著高于重度残疾人口[5]。本调查发现广州市肢体残疾的重度残疾率高达63.2%,做好重度残疾防治工作对提高残疾人生存质量、减轻残疾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是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疾病,且是重度残疾的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血脂异常、运动缺乏、糖尿病、吸烟史、肥胖等,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6]显示,我国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和脑卒中总体患病率均呈逐年显著持续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约1 704 万人。近年来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高达27.9%、11.2%,且呈现逐年增高趋势,但是控制率分别只有16.8%、49.2%[7-9];血脂异常和肥胖人数也明显增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10]显示,我国18 岁及以上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6%,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脑卒中患病率持续上升的原因。脑卒中的治疗包括急性期神经专科治疗和后续的康复治疗,但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医疗条件不一样导致卒中的结局也不一样,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颈动脉成形术、动脉瘤介入及外科夹闭术等治疗对改善卒中结局有明显作用;我国国家高级卒中中心2019年直报工作数据统计显示,2019 年全国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61 379例,血管内介入再通技术29 580 例,相较于我国缺血性卒中的高发病率,静脉溶栓率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即使在欧洲国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也只有7.3%接受静脉溶栓,只有1.9%接受血管内治疗[11]。脑卒中幸存者治疗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偏身麻木、言语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其中肢体偏瘫是脑卒中导致肢体残疾的直接原因。华西医院刘俊峰等[12]发表的一篇大型队列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1 年累计致残率达17.6%。《柳叶刀-神经病学》最新发表的全球卒中负担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13]显示,2019 年在全球范围内,脑卒中仍然是第二大死因,是死亡和伤残的第三大原因,且全球卒中负担的大部分发生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近年来来我国一系列卒中防治措施有效降低了脑卒中伤残寿命调整年(DALYs),继续加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减少高血压、血脂异常、运动缺乏、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提高脑卒中临床诊疗、康复效果,有望进一步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和致残程度。
骨关节病和其他外伤是肢体残疾的次要原因,所致肢体残疾多为二级、三级、四级,多数是腰椎、髋关节、膝关节骨关节炎和股骨近端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据调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骨关节炎(OA)患病率高达62.2%,65 岁及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0%,且女性的OA 患病率、骨质疏松患病率以及跌倒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性[14-15]。老龄、骨关节炎、骨质疏松互为因果,导致更多的跌倒事件引发肢体、脊柱的骨折和更低的康复出院率[16]。OA 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与活动功能障碍,进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17]。OA 的治疗以运动和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改善关节功能和矫正畸形,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终末期OA 和髋部骨折成熟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5 年生存率为88%~89%[18],王明友等[19]回顾分析了222 例75~95 岁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5 年生存率27.47%,7 年生存率5.41%。本人在日常肢体残疾评测工作中发现,部分髋、膝骨关节炎或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一直卧床,全身肌容量减少,四肢肌力下降,关节僵硬变形,不能站立行走,导致重度肢体残疾,患者自手术科室出院后一直居家卧床,未接受专业康复训练可能是其肢体残疾的重要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是重度肢体残疾的主要人群,老年女性重度肢体残疾风险较男性高。我国目前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7 亿余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各种退行性疾病、严重慢性病及跌倒等都将造成肢体运动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肢体残疾。老年人衰弱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衰弱是一种与老龄相关的生理储备功能下降的状态,会增加老年人跌倒、急诊就诊及住院等不良事件的风险[20]。老年人中女性的衰弱的风险较男性高。一项国内的系统综述[21]结果显示,中国社区老年人的虚弱总体患病率为10%,年龄增长、女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以及患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慢性疾病都是虚弱的危险因素。美国耶鲁大学Gill博士等[22]对当地社区老年人随访19 年的队列研究发现,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或外伤是导致社区老年人严重残疾的主要诱因,社区老年人严重残疾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衰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认知障碍等。
综上所述,广州市成人肢体残疾的重度残疾率较高,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脑血管疾病是成人肢体重度残疾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脑卒中等脑卒中慢性病管理,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改善老年人衰弱,维持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功能,促进健康老龄化,对降低成人肢体重度残疾率有重大意义。